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聪明和小聪明的差距:杨修之死的现实启示

聪明和小聪明的差距:杨修之死的现实启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561 更新时间:2023/12/18 1:16:11

学史可以明志。聪明人是会做人的人,是大智若愚的人,而喜欢耍小聪明的人看起来如天才睿智的模样,事实上却是蠢不可及,靠着点小聪明取胜,在别人眼里只是一跳梁小丑罢了,甚至会葬送性命。

网络配图

杨修杨震的玄孙,杨彪的儿子,出身世代簪缨之家。《后汉书》说“自震至彪,四世太尉” 。为人好学,

有俊才,建安年间被举孝廉,除郎中,后担任丞相曹操的主簿。当时曹操军国多事,杨修负责内外之事,都合曹操心意;又《世说新语·捷悟篇》载四则杨修展才之事,他的才华曹操亦曾自叹不如。

杨修的小聪明太多,反倒最后误了卿卿性命。

阔字谜-杨修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魏武自出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拆之。既

竟,曰:“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杨修任魏武帝曹操的主簿一职,当时正在修建相国府的大门,刚刚建好屋椽屋桷,曹操就亲自来视察了。看完之后,叫人在门上题了个“活”字就离开了。杨修看见后,就立刻叫人把门拆了。建成以后,他说:“门里加个‘活’字,是‘阔’字。魏王正是嫌门大了。”

网络配图

合字谜-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至杨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有人送给魏武帝曹操一杯奶酪,曹操吃了一点,就在杯盖上写了一个“合”字给大家看,没有谁能看懂是什么意思。按顺序传到杨修那里,杨修便吃了一口,说:“曹公教我们每人吃一口啊,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鸡肋-丞相曹操主簿。好学,有俊才,为丞相曹操主簿,用事曹氏,但是恃才放旷。及操自平汉中,欲因讨刘备而不得进,欲守之又难为功,护军不知进止何依。操于是出教,唯曰:“鸡肋”而已。外曹莫能晓,修独曰:“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乃令外白稍严,操于此回师。脩之几决,多有此类。修又尝出行,筹操有问外事,乃逆为答记,敕守舍儿:“若有令出,依次通之。”既而果然。如是者三,操怪其速,使廉之,知状,于此忌修。且以袁术之甥,虑为后患,遂因事杀之。

网络配图

人要聪明,指的是如同荀彧那样大智若愚的,虽比不上诸葛亮司马懿之流的智慧,但却懂得人主心思,不乱说话,埋头办事的。而不是杨修这种耍小聪明自以为了不起的,在掌权者眼中这种小聪明什么都不是,历史上有太多这种耍小聪明的人葬送了性命。希冀以史为鉴。

标签: 杨修

更多文章

  • 揭秘杨修并非死于恃才放旷 而是死于不忠?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杨修

    杨修,何许人也?熟知三国的朋友想必对杨修都不陌生。杨修,字德祖,出自东汉名臣世家,其父杨彪,祖父杨赐,再往上数,杨秉,杨震皆为东汉时期的柱国名臣,堪称东汉时期的政治奇迹。那为什么传到杨修这,这种政治奇迹就嘎然而止了呢?今天我们就来探一探其中原由。网络配图关于杨修之死,史学界大多认定为死于恃才放旷。其

  • 无毒不丈夫:曹操为什么要杀死好哥们杨修?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杨修

    杨修之死的原因,根本上在于他不该参与宫廷斗争,曹植与曹丕的世子之争,因为“袁家谭尚”的前车之鉴,是曹操晚年最忌讳的事情,而杨修却不知萧墙之轻重,屡助曹植,使得曹操深怨于他。在《三国演义》中,杨修之死的原因被归结于“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书里面提到杨修犯了六次“忌”;改建花园大门、分食塞北酥饼、梦

  • 揭密:曹操那么爱才为什么还要杀杨修?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

    在这个世界上,有聪明的聪明人,也有自以为聪明其实并不聪明的聪明人。同样一件事,在前者手里,做得挺漂亮,挺圆满,在后者手里,以为手到擒来,结果逮不着狐狸,惹一身骚,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是这个意思了。《三国演义》中的杨修,智慧过人,颖悟超群,看似绝顶聪明,其实却是个糊涂笨伯。他的聪明,不过孔雀尾巴

  • 杨修犯了一个最大的忌讳 落得惨死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杨修

    学史可以明志。聪明人是会做人的人,是大智若愚的人,而喜欢耍小聪明的人看起来如天才睿智的模样,事实上却是蠢不可及,靠着点小聪明取胜,在别人眼里只是一跳梁小丑罢了,甚至会葬送性命。网络配图杨修是杨震的玄孙,杨彪的儿子,出身世代簪缨之家。《后汉书》说“自震至彪,四世太尉” 。为人好学, 有俊才,建安年间被

  • 魏武帝曹操终选择杀死秘书杨修的真实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杨修

    杨修之死的原因,根本上在于他不该参与宫廷斗争,曹植与曹丕的世子之争,因为“袁家谭尚”的前车之鉴,是曹操晚年最忌讳的事情,而杨修却不知萧墙之轻重,屡助曹植,使得曹操深怨于他。在《三国演义》中,杨修之死的原因被归结于“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书里面提到杨修犯了六次“忌”;改建花园大门、分食塞北酥饼、梦

  • 历史上的杨修真的是一个善使阴谋手段的小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杨修

    近日,由吴秀波主演的《大军师司马懿之军事联盟》,火遍网络和荧屏,引发了广大历史爱好者的追剧热潮。然而,与此同时,剧中的部分情节也引发了人们的讨论——尤其是那些与历史真相有所出入的剧情。网络配图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杨修本人的素质和修养。剧中,杨修为了救自己的父亲杨彪,竟然使用阴险的手段陷害司马懿的

  • 杨修之死的原因是咎由自取,太懂曹操被嫌弃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

    杨修是曹操阵营当中的一名军师级人物。杨修从上倒下都帮着曹操治理。按说这么一个聪明的人物怎么会被主公所杀呢?其实杨修之死的原因怪他自己,太能读懂主公的心思又不知变通还大肆宣扬,冒犯了主公必然要死。杨修之死是被曹操斩了史书记载杨修之死是被曹操所斩。杨修经常教曹植怎么回答的好曹操的问题,只要曹操问他问题,

  • 曹操一生最大败笔 杀杨修却不杀司马懿留大祸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

    三国曹操既是大英雄又是大奸贼,让人既爱又恨,曹操一生成功之处很多,但失败之处也不少,其中最为人诟病的就是留下了司马懿,祸害曹魏,对于人才,曹操的眼光一向很准,信奉不用就杀的原则,为什么曹操晚年杀了杨修,却独独不杀司马懿呢?关于杨修之死,恐怕大家在高中课本里都学过,大意就是,杨修这个人太自作聪明了,当

  • 《军师联盟》曹操为何要执意杀杨修?原来这里牵扯到谋反大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军师联盟,杨修,曹操

    曹操爱才,而且不问出身,所以吸引了大批谋士,如二荀、贾诩、程昱、郭嘉、戏志才等等。但他杀起文人来也毫不手软,惨死其刀下的至少有许攸、娄圭、孔融、崔琰等等。当然,还包括一个杨修。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最广为人知的原因便是“鸡肋”一事了。建安二十三年,刘备攻打汉中,频频告捷,引得曹操亲率大军来战。然而两军

  • 曹操为什么要在用人之际杀死才高八斗的杨修?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杨修

    杨修(175-219),字德祖,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东汉末期文学家,太尉杨彪之子,以学识渊博而著称。建安年间被举为孝廉,任郎中,后为汉相曹操主簿。杨修出身于世家望族,《后汉书》说“自震至彪,四世太尉”。而杨震正是“四知”拒贿(天知神知你知我知)故事的主角,以清廉彪炳历史。所以杨修则凭官宦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