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杀死曹魏皇帝的司马昭为了不让自己落得弑君的名声,他做了什么事情?

杀死曹魏皇帝的司马昭为了不让自己落得弑君的名声,他做了什么事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44 更新时间:2024/1/17 9:31:37

你真的了解司马昭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司马昭,司马懿次子,生于公元211年,卒于公元265年。生前谋位代魏,并未称帝;司马炎篡魏建晋后,追尊为文帝。

司马师由于眼瘤爆裂死于许昌,由司马昭接任大将军。司马昭独掌朝政后,根本不把皇帝曹髦放在眼里,事事独断专行。公元257年,魏扬州都督诸葛诞起兵讨伐司马昭。司马昭闻悉,本想独去平叛,但他做贼心虚,生怕走后朝中生变。便逼魏帝亲自出征,且让太后同行。魏帝及太后无奈,只好随司马昭一同出征。公元258年2月,叛乱平定,诸葛诞被杀。5月,司马昭以平乱有功,逼魏帝升己为相。魏帝此时18岁,对处处受制于司马昭心中很是不满。

公元259年1月,有人报说黄龙两次出现于宁陵的井中。魏帝听后,想到自己的处境,感到自己处处受制于司马昭,不正像困于井中的黄龙么?便做《潜龙诗》一首,抒发心中的忧愤。司马昭见到《潜龙诗》后,以为这是魏帝影射自己专权,非常恼火,便持剑上殿相责,并硬逼魏帝封自己为晋公。事后,司马昭仍不解恨,便生废帝之心。

消息传到魏帝耳中,魏帝曹髦更加气愤。为不束手待毙,立即密召尚书王经、侍中王沈和散骑常侍王业入宫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召众卿来,就是为了共同对付他!”之后,魏帝从怀中拿出早已写好的诏书掷于地上道:“事情就这么定了,就是死了也没有什么可怕的。”然王沈、王业胆小怕事,为了活命,私下去报告了司马昭,司马昭闻报,顿生弑君之心,并立即布置防范。当魏帝亲率将士来厮杀时,司马昭派心腹成济,乘乱战之机,一举将魏帝杀死。

司马昭弑帝之后,生怕落个弑君之名,又将成济杀死灭口。之后,司马昭本想自立为帝,但又觉得时机尚未成熟,只好改立燕王之子曹奂为帝,作为过渡。公元264年3月,司马昭自称晋王。

正当司马昭一切准备就绪,准备灭魏建晋称帝的时候,却于265年8月,身患中风,未几死去,时年54岁。

标签: 司马昭三国

更多文章

  • 蜀汉投降刘禅归顺后,司马昭为什么没有想杀了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昭,曹魏

    说到司马昭,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因为汉室衰微,导致百姓无法安居乐业。因此中原大陆上出现了许多割据政权,他们各自为政,并且互相攻打对方,以壮大自己的势力。这段时间里出现了许多的英雄人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的割据政权都被剿灭了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为何司马昭却最终都没有篡位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司马昭

    最能彰显司马昭嚣张气焰的事情,是司马昭任由自己的手下贾充让人击杀魏朝皇帝曹髦。曹髦的前任皇帝曹芳,也是被司马昭的哥哥司马师废除的,曹髦的皇位也是司马师扶上位的。所以可想而知,曹髦虽然作为皇帝,处境也非常被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个说法,就是曹髦说出来的。因此曹髦痛下决心想要拼死一搏,率领宫中侍

  • 曹髦为什么要说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昭,曹魏

    说到司马昭,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最能彰显司马昭嚣张气焰的事情,是司马昭任由自己的手下贾充让人击杀魏朝皇帝曹髦。曹髦的前任皇帝曹芳,也是被司马昭的哥哥司马师废除的,曹髦的皇位也是司马师扶上位的。所以可想而知,曹髦虽然作为皇帝,处境也非常被动。“司马昭

  • 徐庶简介 三国谋士徐庶的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徐庶,徐庶简介

    徐庶(生卒年不详),字元直,原颍川郡(治今河南长葛市东)长社县人。三国时蜀汉人物,后归曹魏。徐庶本名福,寒门子弟,早年为人报仇,被同党救出后改名徐庶,求学于儒家学舍。后中州兵起,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人为友。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曹操南下时因母

  • 徐庶有哪些轶事典故?分别有什么含义?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徐庶,轶事典故

    折节学问徐庶画像徐庶少年时喜欢练剑行侠仗义,后来为人报仇被官府抓,逃脱后改名换姓前往儒家的学舍去学习儒学。但是同舍的学生们都嫌弃徐庶先前做贼,凡事都不肯与徐庶一起。徐庶于是每天都起床的特别早,一个人打扫卫生,不管什么事都先问问别人的意见,认真学习儒学,渐渐的,徐庶对于儒家的经义学问都非常精通,而且还

  • 为什么关羽张飞最开始就认同徐庶而看不惯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备,诸葛亮,张飞,徐庶,关羽

    徐庶为人豪爽,谦虚有礼,虽是文人却没有文人的酸腐之气,傲气。还有一身好武艺,行侠仗义。由于看不惯当地的贪官为民除害犯了官司才隐姓埋名到处游历最后与刘备等人相遇。关张二人同样是看不惯当时的官场才和刘备起势的,从这点上看关张二人更加认定徐庶是同道中人,再加上徐庶的才学更是另二人钦佩不已。可以说二人对徐庶

  • 三国历史解密:徐庶投降曹操后鲜为人知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徐庶,曹操,结局,

    三国军师徐庶虽然在正史里并不是个主要人物,著名的三国志里也没有为其立传,但经过三国演义的艺术塑造后,徐庶在中国几乎成了一个家谕户晓的人物。而围绕在徐庶身边除了救母,还有一言不发,以及那乱了方寸的故事。《三国志》里介绍徐庶本是刘备的谋士,可是曹操却用计谋把徐庶的母亲骗到了曹营,把徐母当成人质。徐庶是有

  • 解密:三国著名谋士徐庶进曹营为何一言不发?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徐庶,三国,曹操,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英雄招纳人才,志士选择明主,这有点像现在某些单位进行的双向选择。好处在于,打破铁饭碗,有为者有位。很显然,徐庶徐元直就是一个很善于选择的人。但不幸的是,本想从此干一番大事业。却不料中途变故,改弦易张,搞得徐庶一身本领无法施展,徒令人空悲叹。想当年,徐庶先练武,后从文。杀人之后,流

  • 揭秘:三国史上徐庶离开曹营后的又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徐庶

    徐庶作为三国前期为数不多的智者之一,在刘备王朝的建立过程中曾经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书中介绍,徐庶,颖川人,与曹操手下的谋士程昱为同乡(也正是这位同乡造成了徐庶此生的悲剧),少好游侠,善击剑,师从司马徽,因杀人避难,化名为单福,在新野遇到刘备,任为军师。徐庶投奔刘备的时候,正值刘备孤穷落拓之际,兵不

  • 徐庶的人生结局:徐庶为何最后投降了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徐庶,曹操

    三国军师徐庶虽然在正史里并不是个主要人物,著名的三国志里也没有为其立传,但经过三国演义的艺术塑造后,徐庶在中国几乎成了一个家谕户晓的人物。而围绕在徐庶身边除了救母,还有一言不发,以及那乱了方寸的故事。《三国志》里介绍徐庶本是刘备的谋士,可是曹操却用计谋把徐庶的母亲骗到了曹营,把徐母当成人质。徐庶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