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黄忠的实力也很强劲,为什么关羽非常瞧不起他?

黄忠的实力也很强劲,为什么关羽非常瞧不起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443 更新时间:2024/3/8 17:33:06

关羽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说到关羽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当然了,关羽是刘备的得力干将,其实,小编还是很欣赏关羽的,那么,关于关羽的事迹还是有很多人非常好奇的,其中有一个就是关羽单挑黄忠没有取胜却为什么瞧不起黄忠呢?真正原因是什么?

熟读《三国演义》,我们不难得知,黄忠是刘备麾下五虎将中,出场最晚的一个人--张飞和关羽,出现在小说第一回中,是刘备阵营真正的元老;赵云出现在第七回中,刚刚出场,就能与河内名将文丑大战五六十回合;马超才出现在马腾韩遂突袭长安之时,未及弱冠便能刺死王方,生擒李蒙。而黄忠出场时,则已经到了赤壁之战后,刘备平定荆州四郡之时。不过黄忠出场虽晚,其表现却也丝毫不逊色于其他四人

他出场时,是长沙守将韩玄的手下,当时关羽率兵攻打长沙,他奉命出战。那个时候的黄忠,已经年过六旬,却依旧有万夫不当之勇。他连续与关羽大战三日,第一天“斗一百合,不分胜负”,第二天“又斗五六十合,胜负不分”,到了第三天,韩玄特意下令,让黄忠射杀关羽,“战不到三十余合,忠诈败”,也就是说,黄忠的武艺,是不输于关羽的。另外,他还能百步穿杨,在一夜踌躇的情况下,关羽一直处于移动状态,他也能一箭射中关羽盔顶红缨,在不违背韩玄命令的同时,报了关羽的饶命之恩。

按理说,这样一个人物,关羽应该与其惺惺相惜才对,可是事实并非如此,从他之后的表现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他非常看不起黄忠。《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中,刘备称汉中王,并封五虎将,费诗前去荆州,向关羽下达攻打樊城的命令,当他说起关羽为五虎将之首,另外四人分别是张飞、赵云、黄忠、马超时,怒声道:“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黄忠实力不输关羽,关羽为什么会看不起黄忠呢?对此,小编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降将身份

众所周知,千百年来,关羽一直是忠义的化身,尤其是《三国演义》中,他堪称忠义无双,无奈暂居曹操帐下时,他“身在曹营心在汉”,就是最好的证明。这样一个人,最看不起得便是降将。而黄忠原本是刘表帐下中郎将,之后刘琮将荆州让给曹操,他又在曹操任命的长沙太守韩玄帐下听令;刘备拿下长沙,他则又归降了刘备。虽然黄忠不是什么卖主求荣的小人,但是关羽依旧会看不起他。

二、年龄问题

关羽在反对黄忠与自己并列的时候,最后提到“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有看不起黄忠年迈的意思。刘备命关羽攻打长沙时,是公元208年左右,当时的黄忠已经年近六旬,到了刘备称汉中王的时候,已经是公元219年了,也就是说,这个时候,黄忠已经差不多七十岁了。关羽从刘备入川起,一直留守荆州,在他的想象中,老将黄忠应该垂垂老矣,不复当年英勇了,所以他生出了鄙夷之情。

三、黄忠出身低微

虽然关羽自己出身不高,张飞、赵云也同样出身不高,可是他们三人都是刘备阵营的元老,又与刘备情同兄弟。马超则是汉朝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又曾是西凉割据军阀,出身极高。黄忠既非元老,又不是出身于大族,一向刚而矜持的关羽,自然会轻视他,这并非黄忠的战力能够弥补的。

四、战绩问题

关羽虽然在刘备阵营算得上位高权重,但是他毕竟是刘备的臣子,所以刘备夺益州、取汉中等战事进展,不可能专门向他汇报,再加上蜀道难,往外传递消息不便,所以他很难得知黄忠的表现,不知道黄忠有什么功劳,再配合以他的性格,他很可能会误认为黄忠一事无成。试想,一个“没有”任何功劳的人,会得到他的认可吗?答案是否定的。

说到此处,也许有人会说,关羽战长沙的时候,看到黄忠马失前蹄,特意饶了黄忠一命,在黄忠射中自己的盔缨时,也领会了黄忠饶他性命的含义,两个人应该是惺惺相惜才对。后来关羽对黄忠百般看不起,就是一个bug,哪里需要分析这么多呢?其时不然,虽然在战场上,饶对手性命,多是因为对对手的认可,但小编认为,关羽放过黄忠,并非缘于这个原因--他之所以不在黄忠马失前蹄之时不杀黄忠,是因为他足够骄傲,也足够正直,不想胜之不武,这个时候,不管刀下之人是黄忠还是其他人,不管这个人武艺高强还是不堪一击,他都不会落下这一刀,这与他认可黄忠与否,并没有太大的关联。

标签: 关羽蜀汉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黄忠在蜀国五虎将中的存在感最弱?他有点无欲无求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黄忠,蜀汉

    黄忠,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说到黄忠这位三国历史上的名人,其实他的名气应该是很小很小的,感觉在五虎将里面是最弱的,其实这件事情也不见得是坏事,因为黄忠给人感觉好像就是那种若有若无的样子的,有点仙风道骨,虚无缥缈了,其实也有人在说黄忠有点无欲无

  • 黄忠在汉中之战时斩杀夏侯渊,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黄忠,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中之战,黄忠斩杀夏侯渊,究竟造成了多大的影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汉中之战,是刘备在得到益州之后发动的一场战场,战略意图在于占领汉中地区,为益州建立门户。汉中与益州距离很近,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诸葛亮、法正等人深知这一点,因此在蜀

  • 黄忠阵斩夏侯渊后,刘备是什么态度?他说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备,三国

    对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217年,法正献计刘备,认为曹操一举降伏张鲁,却不进攻益州,只留下夏侯渊和张郃驻守汉中,一定是内部动乱,而夏侯渊与张郃才能不足以守住汉中,此时正是夺取汉中最佳良机。法正这个刘备手下第一谋士看来,蜀汉一旦夺取汉中:上,可以讨伐国贼,

  • 吕布还是太史慈:谁是历史上真正的神射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吕布

    说起三国时代的神射手,大家都会想到黄忠、赵云。但那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的描写,史书中却无记载。根据陈寿《三国志》等史料,谁是真正的“射手座”呢?一、吕布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汉末群雄之一,曾任…说起三国时代的神射手,大家都会想到黄忠、赵云。但那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的描写,史书中却无记载。

  • 太史慈的一生:太史慈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太史慈

    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东汉末年名将,官至建昌都尉。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太史慈的一生太史慈年少时已是十分好学,后担任本郡奏曹史。当时本郡与本州之间有嫌隙纠纷,是非曲直不能分,而结案的判决多

  • 三国时期的猛将太史慈具体是哪个国家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太史慈

    太史慈,复姓太史,单名一个慈。古人一般除了名字外,还有字号,太史慈没有号,但却有字,太史慈字子义,三国时代人,效忠东吴。今天来说说关于太史慈的小故事,以彰显他性格里的义。太史慈生于东汉末期,因聪明好学,在郡府里担任一个小官,当时郡府常与州府有矛盾,朝廷昏庸,因二者纠缠不休,竟然不辨是非黑白,竟然以哪

  • 孙策和吕布谁比较厉害?孙策和太史慈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策

    孙策太史慈是历史中的两位知名人物。在三国演义中也多有提及。孙策是东汉末年孙坚长子,也是后来吴国君王孙权的哥哥,为孙家确立在江东的地位立下汗功劳。太史慈是东汉名将,原是刘鹞的部下,后来被孙策收于军下,成了他的大将军。为后来孙权奠定王位也立下了功劳,帮助孙权治理南方。孙策太史慈的友谊建立在彼此赏识和信任

  • 东汉末期著名将领太史慈最后死于哪次战役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著名将领太史慈

    太史慈是那个国家的人?如果放入当时大的时代背景,太史慈出生于东汉末期,三国鼎立形成初期。在这种大环境下来看,将他列为吴国人比较恰当,虽然他本身并非是一开始便投奔效忠于吴国的,但一度易主之后便誓死效忠于吴国孙策、孙权两兄弟了。太史慈一生机智过人,善于骑射,用弓更是有如神助。在东汉末年,也曾为官过,为当

  • 东吴名将太史慈:若不早死或会改变三国战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太史慈

    “大丈夫生于世上,应当带著三尺长剑,以升于天子阶堂。如今所志未从,奈何却要死啊”,这是句豪言出自三国东吴名将太史慈临死却想到自己壮志未酬所发的。太史慈身长七尺七寸,美须髯,善于骑射是个神射手。他本来是一个郡的小官,有一次州与郡产生矛盾,郡里害怕自己吃亏就叫太史慈为使出去希望可以占到先机,最后少受点委

  • 揭秘吴国猛将太史慈武功究竟有多高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揭秘吴国猛将太史慈武功究竟有多高强?

    太史慈,出生于公元一百六十六年。太史慈所处的年代是一个战乱的年代,身为男儿的太史慈抱着为国为民的思想,参与了孙权的军队,率领部下四处征战,护得一方安宁。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太史慈身高七尺七,换成现在的高度就是二米三左右。太史慈最擅长使用的武器是弓箭,每射每中,从不落空,被人誉为“神箭手”。据这些相关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