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得知黄忠斩杀了夏侯渊后,刘备说了些什么?

得知黄忠斩杀了夏侯渊后,刘备说了些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443 更新时间:2024/3/8 18:28:17

刘备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三国中刘备很受人争议,有人觉得刘备很仁义,是位优秀的君主,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觉得刘备是假仁义,不过是想让别人为自己卖命而已,不管刘备是否真仁义,既然他能从一个卖草鞋的成长为一代君王,就必定有他的过人之处,而刘备的过人之处就在于慧眼识英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刘备这过人的能力。

就在218年的时候,由于张松等将领的共同谋划之下,做好了充足的进攻汉中的准备。尽管夏侯渊拼尽了所有的力气去守住城池,最开始还是趋势还是比较好的,尽管双方打了数次战役,但是也没有让蜀军占了多少便宜。然而后来刘备施用计策,逼着夏侯渊改变了战略,不再是防守,而是变成了进攻。这一战略的改变,让蜀军找到了突破点,最终黄忠凭借自己的地理优势将夏侯渊的军队死死地压住,没有僵持多久,就把曹军的首领夏候渊给斩杀了。

按道理来说,杀了大将夏侯渊,应该能得到主公刘备的赞赏,可当黄忠拿着夏侯渊的人头回来时,刘备喊出了‘’宁得渠魁,用此何为耶‘’。意思是说,你只是杀了一个将领而已,没必要到处夸耀你的军功,这无疑给黄忠泼了一碗冷水。当时不光黄忠一个人不满意,还有一个人不满意,他就是张飞,因为张飞的妻子是夏侯渊的养女。可以说黄忠和张飞对于主公刘备说出的这番话,二位也都有一定程度上的不满。

刘备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传递的信息却一点也不少。有必要,所以做了;至于一点点的小情绪,又有什么关系呢?虽然黄忠心难过了一下,张飞也伤心了一次,可情绪在你死我活的战争里,在波诡风云的政治里不值一提,也不会留下太多的痕迹。天再次亮起时,所有的这些小细节都会被他们自己抹得干干净净。

标签: 刘备蜀汉

更多文章

  • 黄忠的实力也很强劲,为什么关羽非常瞧不起他?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关羽,蜀汉

    关羽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说到关羽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当然了,关羽是刘备的得力干将,其实,小编还是很欣赏关羽的,那么,关于关羽的事迹还是有很多人非常好奇的,其中有一个就是关羽单挑黄忠没有取胜却为什么瞧不起黄忠呢?真正原因是什么?熟读《三国演义》,我

  • 为什么说黄忠在蜀国五虎将中的存在感最弱?他有点无欲无求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黄忠,蜀汉

    黄忠,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说到黄忠这位三国历史上的名人,其实他的名气应该是很小很小的,感觉在五虎将里面是最弱的,其实这件事情也不见得是坏事,因为黄忠给人感觉好像就是那种若有若无的样子的,有点仙风道骨,虚无缥缈了,其实也有人在说黄忠有点无欲无

  • 黄忠在汉中之战时斩杀夏侯渊,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黄忠,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中之战,黄忠斩杀夏侯渊,究竟造成了多大的影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汉中之战,是刘备在得到益州之后发动的一场战场,战略意图在于占领汉中地区,为益州建立门户。汉中与益州距离很近,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诸葛亮、法正等人深知这一点,因此在蜀

  • 黄忠阵斩夏侯渊后,刘备是什么态度?他说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备,三国

    对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217年,法正献计刘备,认为曹操一举降伏张鲁,却不进攻益州,只留下夏侯渊和张郃驻守汉中,一定是内部动乱,而夏侯渊与张郃才能不足以守住汉中,此时正是夺取汉中最佳良机。法正这个刘备手下第一谋士看来,蜀汉一旦夺取汉中:上,可以讨伐国贼,

  • 吕布还是太史慈:谁是历史上真正的神射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吕布

    说起三国时代的神射手,大家都会想到黄忠、赵云。但那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的描写,史书中却无记载。根据陈寿《三国志》等史料,谁是真正的“射手座”呢?一、吕布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汉末群雄之一,曾任…说起三国时代的神射手,大家都会想到黄忠、赵云。但那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的描写,史书中却无记载。

  • 太史慈的一生:太史慈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太史慈

    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东汉末年名将,官至建昌都尉。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太史慈的一生太史慈年少时已是十分好学,后担任本郡奏曹史。当时本郡与本州之间有嫌隙纠纷,是非曲直不能分,而结案的判决多

  • 三国时期的猛将太史慈具体是哪个国家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太史慈

    太史慈,复姓太史,单名一个慈。古人一般除了名字外,还有字号,太史慈没有号,但却有字,太史慈字子义,三国时代人,效忠东吴。今天来说说关于太史慈的小故事,以彰显他性格里的义。太史慈生于东汉末期,因聪明好学,在郡府里担任一个小官,当时郡府常与州府有矛盾,朝廷昏庸,因二者纠缠不休,竟然不辨是非黑白,竟然以哪

  • 孙策和吕布谁比较厉害?孙策和太史慈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策

    孙策太史慈是历史中的两位知名人物。在三国演义中也多有提及。孙策是东汉末年孙坚长子,也是后来吴国君王孙权的哥哥,为孙家确立在江东的地位立下汗功劳。太史慈是东汉名将,原是刘鹞的部下,后来被孙策收于军下,成了他的大将军。为后来孙权奠定王位也立下了功劳,帮助孙权治理南方。孙策太史慈的友谊建立在彼此赏识和信任

  • 东汉末期著名将领太史慈最后死于哪次战役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著名将领太史慈

    太史慈是那个国家的人?如果放入当时大的时代背景,太史慈出生于东汉末期,三国鼎立形成初期。在这种大环境下来看,将他列为吴国人比较恰当,虽然他本身并非是一开始便投奔效忠于吴国的,但一度易主之后便誓死效忠于吴国孙策、孙权两兄弟了。太史慈一生机智过人,善于骑射,用弓更是有如神助。在东汉末年,也曾为官过,为当

  • 东吴名将太史慈:若不早死或会改变三国战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太史慈

    “大丈夫生于世上,应当带著三尺长剑,以升于天子阶堂。如今所志未从,奈何却要死啊”,这是句豪言出自三国东吴名将太史慈临死却想到自己壮志未酬所发的。太史慈身长七尺七寸,美须髯,善于骑射是个神射手。他本来是一个郡的小官,有一次州与郡产生矛盾,郡里害怕自己吃亏就叫太史慈为使出去希望可以占到先机,最后少受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