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演被杀后,刘秀是如何逃过一劫的呢?

刘演被杀后,刘秀是如何逃过一劫的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559 更新时间:2023/12/10 16:58:27

刘秀先祖刘发是汉景帝刘第六子,景帝朝刘发是占地最大的诸侯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汉武帝继位后,为了削弱地方诸侯王的势力,推行“推恩令”,经过代代分割,到了刘秀父亲刘钦时,只得到了县令的职位,县令官职不大但也能养家糊口。然而好景不长,刘秀九岁那年父亲刘钦去世,他只能投靠叔父刘良。

刘秀十四岁那年,王莽黄袍加身,篡汉称假皇帝,自此刘汉江山宣告灭亡,朝廷也停止了给刘氏宗族子弟发工资,这样一来刘秀便沦为了放牛娃,不过,这样一位放牛娃,最后却成功逆袭,成为了东汉开国皇帝,为刘氏江山延续了近200年的国运,刘秀能够逆袭成功,隐忍低调的性格是他的一大助力。

长兄刘演被杀

新朝在王莽的统治下,老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农民起义纷纷爆发。

南阳豪族李通认为,天下大乱,新朝命不久矣,他认为在众多南阳刘氏宗室子弟中,唯有刘秀兄弟宽厚仁爱,于是李通便派人找刘秀,希望与之共谋推翻王莽统治。公元22年,李通、刘秀等人从宛城来到舂陵找刘演,决定起义后,刘演召集宗室子弟在南阳舂陵起兵。

由于汉军是由地方豪强、刘氏宗亲组成,人数不足万人,此时驻守南阳的莽军却多达十余万之众,汉军根本不是莽军的对手。为了加强反莽力量,汉军与农民起义军绿林军结成联盟,联军与莽军激战数次,联军连破莽军,队伍瞬间扩大至十几万人。

此时大家提议从刘氏皇族后裔中选举一位皇帝,大部分绿林军推荐容易控制的刘玄,而汉军和少部分绿林军却支持刘秀长兄刘演,刘演兄弟虽然有首举义旗之功,但是毕竟汉军的实力远不如绿林军,刘演兄弟也只能妥协。

不久昆阳之战爆发,刘秀以不足两万人马大败莽军主力四十二万。就在此时刘演也拿下了南阳首府宛城,让更史皇帝刘玄有了落脚地。

从此以后,刘秀兄弟名震天下,他们的威望让刘玄夜不能寐,刘玄打算除掉刘氏兄弟。首当其冲的是刘演,他冤死在刘玄的刀下,那么刘秀又该如何躲过这一劫。

韬光养晦,隐忍不发

当刘秀听闻大哥去世的消息时,他还在攻打父城县,刘秀悲痛欲绝,杀兄之仇他不能不报,但是以他目前的势力根本不是绿林军的对手。

刘秀深知他将会是刘玄的下一个目标,为了不让刘玄猜忌,他立即赶往宛城向刘玄谢罪,并跟刘演的旧部保持距离,刘秀向刘玄忏悔说自己兄长以下犯上,死有余辜,而自己也有罪过,此时刘秀对自己以往的功绩一字不提。

刘秀的谦恭让刘玄非常惊讶,反而觉得有些惭愧。刘玄将刘秀封为武信侯,升任破虎大将军,其实这是明升暗降,刘秀被夺走兵权,刘秀回到宛城以后继续装孙子

刘秀来到宛城后,日子并不好过,他常常想起大哥、二姐的死,奈何自己没有能力。

连当年跟随刘秀兄弟起兵的宗室子弟都见风使舵,见大势已去,纷纷归附刘玄。无可奈何的刘秀也只能一个人在夜里常常偷偷哭泣。

公元23年,更史皇帝刘玄派出两路军队分别进攻长安和洛阳,拿下洛阳后,刘玄准备迁都洛阳。

在去往洛阳前,刘玄准备把洛阳的宫殿装修一番,于是他封刘秀为行司隶校尉,让他负责装修工作,装修工作没有兵权,而且行司隶校尉只是个代理官职。但是刘秀并没有觉得委屈,领导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刘秀深知天下百姓思汉,他来到洛阳以后,不仅尽职尽责修缮宫殿,还对当时的制度进行了改正,一切按照汉代的规章制度来实行,比如工作秩序、俸禄以及官吏的服饰和部署等。

长安一带的官员也思恋汉朝,当他们听闻刘玄迁都洛阳之事后,纷纷赶来洛阳一睹皇帝的风采,却让他们大为失望,起义军将领不戴冠帽,用帻(巾帕)包头,而且还有的还穿戴女子的服饰。

长安官员见后无不笑之,在汉代只有地位非常低下的人才佩戴帻,而且古人有个共识,他们认为服饰怪异必将天下大乱。当长安的遗老们见到刘秀一行人时,发现刘秀团队按照汉代的旧制穿衣戴帽,一位老臣垂泪叹息: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见到了汉官威仪。

从此以后,人心渐渐倾向刘秀,他们在刘秀身上看到了一种王者的风范。刘秀穿汉衣,行汉礼,一心向汉,并不是做给长安遗老们看,更是为了让刘玄看到自己的归顺之心,从而避免自己步长兄刘演的后尘。不过,一味地归顺并不能保刘秀平安,只有脱离刘玄的控制,才是长久之道,没过多久,刘秀终于碰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逃脱劫难,单飞成功

王莽败亡以后,黄河以北的州郡并没有完全归顺更史政权,他们都在观望,而此时北方的赤眉军日益壮大,刘玄即位以后,迫在眉睫需要建立地方政府。

刘玄先前派人到河北招抚却不是很顺利,此时刘赐提出,河北各郡县军力雄厚,如果不能招抚河北,更始政权的前途堪忧,只有刘秀才能完成这个使命。但是一些绿林军的将军坚决反对刘秀出巡河北,因为刘秀太优秀了。刘玄左右为难,不知所措。

对于刘秀来说,这可是取得独立发展的机会,河北地区军力雄厚,当时割据河北,除了手握重兵的河北三王以外,还有佣兵多达百万的农民起义军,如果降服河北,刘秀东山再起便指日可待,当初民间流传一首歌谣,得河北者得天下,那么刘秀要如何才能拿到这份差事呢?

在这关键时刻,刘秀手下一名名叫冯异的谋士站了出来。

冯异是刘秀手下的一名主簿,是一位文武双全的人才,他通读《左氏春秋》、《孙子兵法》,而且能征惯战。

当年刘秀率军攻打父城,父城守将冯异非常赏识刘秀的为人,他劝诫父城县令说,现在天下起义军遍布全国,各路将领烧杀辱掠,唯有刘秀宽厚仁慈,于是父城县令还有几位颍川名士跟着冯异一起投靠刘秀。

冯异向刘秀献出一项妙计,拉拢刘玄宠信左丞相曹竟,刘秀在冯异的建议下花重金收买曹竟,在曹竟的帮助下刘秀得到了这份美差事。

公元23年,刘玄任命刘秀为代理大司马,不配兵马,不给辎重,让他单车空节赴河北。经过了多年的隐忍,刘秀终于逃脱了更始皇帝刘玄的控制,来到了河北大地,开始了自己建功立业的征程。

纵观刘秀的起兵之路,一路上充满了荆棘,面对大哥的无故被杀,在自己的仇人面前,刘秀韬光养晦,隐忍不发,韬光养晦,在九死一生之际,终于觅得良机,出巡河北,单飞成功。

标签: 汉朝刘秀

更多文章

  • 刘演简介 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哥哥汉信侯刘演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演,汉朝,汉朝将领

    刘縯(?─23年),字伯升,南阳郡蔡阳人,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哥哥。新莽末年,他与刘秀等人率七八千人起义,号“舂陵兵”,自称柱天都部。后加入绿林军,更始政权建立后,任大司徒,封为汉信侯。昆阳之战后被更始帝刘玄猜忌,被杀。刘秀建立东汉后,追谥他为齐武王。有二子:刘章、刘兴。刘縯此人与刘秀虽为同胞兄弟,但性

  • 刘延:东汉光武帝刘秀第四子,曾参与私作图谶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延,东汉

    刘延,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生母为郭圣通,封淮阳王,后参与私作图谶(造反禁书),汉明帝不忍杀之,迁为阜陵王,但刘延屡屡心怀不满,有人告发他与儿子刘鲂密谋造反。汉章帝不忍将刘延处死,将他贬为阜陵侯,只享有一个县的封地,并不许他与官员人民来往。后章帝出巡见之,感怀而复其王位。刘延在位五十一年病逝。谥号“质

  • 刘焉为何要建议朝廷挑选清廉官员去担任州行政长官?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焉,朝廷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南阳郡太守刘焉为了躲避战乱,向汉灵帝进言,想去州郡担任地方官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188年,南阳郡太守刘焉看着东汉朝廷腐败

  • 汉末群雄之一的刘焉,他是如何经略益州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焉,汉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焉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之后,他是皇室宗亲,被人称为刘皇叔,而刘焉是汉景帝之子鲁恭王刘余之后,也是皇室宗亲,而刘焉早东汉末年的时候,当时还是群雄之一,后来刘焉得了益州,在他的治理下,益州在当时东汉末难也成立了一个半对立的

  • 三国汉朝宗室贵族刘焉竟是得背疮而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汉朝宗室贵族刘焉

    三国时期,群雄割据,而刘氏一族打着皇亲国戚的旗帜也获得了一席地,而刘氏一族中有个汉朝宗室刘焉。刘焉出世于东汉末年,在他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到处任职,当过讲学教授,被当地的人及政府所共识,公认为贤良端正之人,在历任多年后,又担当过太守、宗正之类的大官,刘焉在政治方面大有作为,眼光比较放的长远。当时有许多

  • 汉末大乱的罪魁祸首之一刘焉的过错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末大乱的罪魁祸首之一刘焉的过错

    说起东汉末年的大乱,一般人总会想到董卓。确实,董卓入京,废立汉帝,是东汉走向衰亡的一个重要事件。天下诸侯通过董卓,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便是像董卓一样没有名位,没有出身,甚至是没有足够的智慧的人,只要有权力,有军队,那就可以宰割天下。可是,导致东汉的原因很多,我们可以说是汉代的各种制度,比如刘秀建国之初

  • 他是如何成为刘焉刘备两人的大舅哥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

    吴懿,字子远,兖州陈留郡(治今河南省开封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蜀汉穆皇后吴氏兄长。当时,刘焉迁任益州牧,吴懿因其父亲与刘焉交情很好,因而带着全家随刘焉入蜀。后刘焉心怀自立为帝的想法,善于面相的人又说吴懿妹妹吴氏日后将有极尊贵的地位,于是让跟随自己入蜀的儿子刘瑁迎娶了吴氏。网络配图建安十七年,刘备

  • 汉末大乱的罪魁祸首之一没落皇族刘焉的过错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没落皇族刘焉

    说起东汉末年的大乱,一般人总会想到董卓。确实,董卓入京,废立汉帝,是东汉走向衰亡的一个重要事件。天下诸侯通过董卓,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便是像董卓一样没有名位,没有出身,甚至是没有足够的智慧的人,只要有权力,有军队,那就可以宰割天下。可是,导致东汉的原因很多,我们可以说是汉代的各种制度,比如刘秀建国之初

  • 历史揭秘:为何说刘焉也是汉末大乱罪魁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焉,汉末,川蜀,

    说起东汉末年的大乱,一般人总会想到董卓。确实,董卓入京,废立汉帝,是东汉走向衰亡的一个重要事件。天下诸侯通过董卓,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便是像董卓一样没有名位,没有出身,甚至是没有足够的智慧的人,只要有权力,有军队,那就可以宰割天下。可是,导致东汉的原因很多,我们可以说是汉代的各种制度,比如刘秀建国之初

  • 刘揖:汉文帝最宠爱的小儿子,却不幸坠马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揖,汉朝

    他是刘邦的孙子,是汉文帝刘恒最小的儿子,也是汉文帝最宠爱的儿子,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皇室贵胄,本应该荣华富贵、无忧无虑度过一生,却被意外夺去了生命,他就是西汉梁怀王刘揖,死因竟是坠马而死。今年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说说刘揖的故事,感兴趣的伙伴一起来看看吧!刘揖身为文帝最小的儿子,自然也是最得宠的。汉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