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上官皇后是谁?汉昭帝上官皇后简介及一生经历

上官皇后是谁?汉昭帝上官皇后简介及一生经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446 更新时间:2023/12/27 1:41:44

上官皇后是谁?汉昭帝的皇后上官氏,出生于公元前88年,死于公元前37年,享年51岁。汉昭帝皇后上官氏是历史上年纪最小的皇后,在她6岁的时候,就嫁给了11岁的皇帝汉昭帝。在上官氏11岁的适合,汉昭帝死了,上官氏开始守寡,接着刘贺当上皇帝,上官氏成为了皇太后。刘贺当了27天的皇帝后死了。刘询当上了皇帝,上官氏成为了太皇太后,年纪比刘询都小。

汉昭帝的皇后上官氏,是陇西(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人,祖父是左将军上官,父亲上官安,外祖父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

公元前87年(后元二年)二月, 汉武帝驾崩,年仅八岁的皇太子刘弗陵继位为汉昭帝。汉昭帝年仅八岁,未谙世事,于是,群臣商量决定由鄂邑公主养护昭帝,并以昭帝的名义下诏,尊鄂邑公主为鄂邑长公主,让她入住皇宫,养护昭帝。

汉武帝遗命霍光为大司马大相国,金日磾为车骑将军,桑弘羊为御史大夫,上官桀为左将军,共同辅佐皇太子,三年后顾全大臣金去世,霍、上官两家结亲,霍光的女儿嫁给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为妻。由于这层关系,上官桀的权势仅次于霍光。

尽管如此上官父子犹不满足,仍然寻找一切机会千方百计的往上爬,他们讨好昭帝的姐姐鄂邑长公主,并取得信任。

汉昭帝年十二岁的时候拟立皇后,鄂邑长公主为其选皇后,钓挑选,最后,鄂邑长公主看中了一个姓周的女孩,打算让昭帝娶其为后。上官安的女儿当时年仅六岁,上官安早就有心让女儿入主后宫,上官桀更是如此,父以女贵的这个道理,这聪明的父子自然明白。上官父子见公主选了周家女儿入宫,上官安便风风火火地去找岳父大人霍光,恳求岳父出面,让自己的女儿,即霍光的外孙女入主后宫。霍光也有他的打算,一来他觉得昭帝还是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还不到立皇后的年龄;二来外孙女也太小,另外,他也不愿让上官安的后代做皇帝,尽管是她的外孙女,故没有答应。

上官安的妻子霍氏(霍光的女儿)仍不死心,知道汉昭帝是他的姐姐盖长公(既鄂邑长公主)主养大的,对盖长公主的话,言听计从,更通过盖长公主的情夫丁外人的关系,上官安讨好地对丁外人说:“听说公主有选立皇后的打算,我有个女儿,容貌端丽,请长公主垂爱。这事成与不成,全仰仗阁下。汉家惯例,列侯尚公主,阁下何愁不封侯?丁外人大喜,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想凭自己与公主的关系,这还是是小事一件吗。于是他马上去找鄂邑长公主,长公主对丁外人向来是言听计从,于是二话不说遂改初衷,答应立上官女为皇后。

因此,六岁的上官氏被迎入皇宫,封为婕妤。婕妤是后宫中的第三等级,位次于皇后、昭仪、位视上卿,爵比例侯。公元前83年,上官氏封为皇后,成为汉代年龄最小的一位皇后。上官氏年公六岁就结婚,自然没有生育能力。

上官父子感恩丁外人,上官安天天去为丁外人求封,霍光就是不答应。无奈上官安只得退一步恳求霍光给丁外人一封光禄大夫,霍光仍不答应。上官父子极为恼怒。

鄂邑长公主听说霍光拒绝封她的情夫,也甚为怨恨。

于是联合对霍光心怀怨恨的四顾全大臣之一的桑弘羊,并拉拢上燕王,联合一起,准备除去霍光,他们收集霍光的材料,由燕王刘旦遣人上疏,弹劾霍光道:“霍光去了长安东的广明亭检阅御林军,道上驻跸,太官供备的包含,僭用了一辈子礼仪;他任人唯亲,长吏杨敞无才无功,却封其为搜栗都尉;霍光专权自恣,擅自调动校尉。臣怀疑他图谋不轨。臣愿归王玺,宿卫京师,保卫皇上。”不料,昭帝识破了他们的计谋,把燕王的奏疏留下,不肯下发。

上官桀一伙仍不甘心失败,决定铤而走险。他们密谋后定计:由鄂邑长公主出面请霍光,伏兵格杀霍光,同时除掉燕王刘旦,废除昭帝,拥立上官桀为帝。

不料,他们的阴谋被稻田使者燕仓听到,后又奏告昭帝与霍光,霍光发兵,果敢地逮杀上官父子、丁外人,燕王刘旦、鄂邑长公主自杀身亡。

上官皇后年仅八岁,没有参与祖父的阴谋活动,加上她是霍光的外孙女,所以不但保全了性命,而且皇后的凤冠也没有被摘掉,这场政变后,朝政安定。

霍光的政敌在这场政变中均被铲除,为了待续霍氏家族与刘氏家族的皇亲关系,霍光急于想让外孙女生个皇储,此时宫廷的一切大权全由霍光把持,所以大臣和御医都看霍光的眼色行事,他们领会霍光的用意,马上上书昭帝,建议皇帝除上官皇后外,应当少近女色才能保证龙体安康。于是他们让皇后下一道命令,为了龙体圣安,后宫的宫女不得侍宿皇上,这样除了上官皇后外,后宫佳丽没人侍宿昭帝。可惜,虽然上官皇后专房擅宠,却没能如愿以偿为昭帝生儿育女。

公元前74年(汉昭帝元平元年),昭帝死,因为没有儿子,遂立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李夫人的孙子)为帝,尊上官氏为皇太后。移居长乐宫。

刘贺荒淫无道,只做了二十七天皇帝,就被霍光废去,另立戾太子(汉武帝与卫子夫的长子刘据)之孙刘病已为汉宣帝,刘病已改名刘询,刘询是汉武帝的曾孙,上官氏论辈份是汉宣帝的祖母,这样,上官氏年仅十五岁,就尊为太皇太后,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皇太后。

从此,上官太皇太后不问政事,在长乐宫中颐养天年。建昭二年(前37年),上官太皇太后寿终正寝,时年五十二岁。与昭帝合葬于平陵。

标签: 上官皇后汉昭帝

更多文章

  • 明代《智囊(选录) 》:上智部·龚遂 全文及翻译注释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代,《智囊(选录) 》

    《智囊全集》初编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全书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历代智囊故事1200余则,是一部中国人民智慧的创造史和实践史。书中所表现的人物,都在运用智慧和谋略创造历史。它既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运用聪明才智来排忧解难、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篇幅庞大的智谋锦囊。那么下面中国

  • 渤海郡饥荒叛乱后,已经70岁的龚遂是如何平定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龚遂,汉朝

    渤海郡饥荒叛乱后,已经70岁的龚遂是如何平定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元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无嗣驾崩,霍光等大臣拥立海昏侯刘贺为帝,刘贺只当了27天皇帝,因为荒淫无度,被霍光废黜。接下来,在杜延年的劝说下,霍光立汉武帝之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刘病己为帝,刘病己,也就是后

  • 七十岁才“咸鱼翻身” 《汉书》第五位清官龚遂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朝,龚遂

    龚遂,《汉书》记载的第五位清官。这是一位前半段命运比较悲剧、晚年才咸鱼翻身的人物。这样的人物,历史上虽然不多,但其实也不算少了。所以,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是你现在混得不好的话,别气馁,谁晓得未来是怎么样的呢?好了,鸡汤似的废话不多说了。龚遂因为熟读孔圣人的书,在当时的选官程序下,得以出仕为官。不过,

  • 能把皇帝骂怕的臣子恐怕就他一个了 西汉郎中令龚遂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西汉,汉废帝,龚遂

    西汉时期,昌邑国有位郎中令,名叫龚遂。昌邑国属于昌邑王的藩国,龚遂就在第二任昌邑王刘贺的手下任职。刘贺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海昏侯墓的墓主人,在汉昭帝刘弗陵病逝后,大将军霍光便迎立了刘贺为帝,只不过在位27天以后,刘贺便被废黜,史称汉废帝。刘贺被废黜的原因是什么?是荒淫无度,而龚遂又为人忠厚,性格刚毅,哪

  • 士孙瑞是什么人?他在诛杀董卓的策划中扮演什么角色?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士孙瑞,汉朝

    初平三年董卓因为司徒王允所设下的反间计,成功被自己的亲信吕布所杀。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 东汉末年陷入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固然有很多原因,但董卓绝对算是开启三国乱世的第一人。董卓废立皇帝、残忍好杀,士人百姓都非常痛恨他,而诛杀董卓的功臣,在大家印象中就是王允和吕布,其

  • 士孙松是谁?士孙松与士孙瑞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士孙松,西晋

    士孙松(公元274年-302年),字世兰,扶风郡人,西晋时期著名女性。五世先祖名士孙瑞,字君荣,仕东汉历任尚书仆射、大司农,官至尚书令。四世祖名 士孙萌,字文始,爵封澹津亭侯。其后世皆为魏国官吏。至士孙松父,仕晋官至翊军将军,卒于官。士孙松有着窈窕的体态和美丽的容颜,行事贤惠明理。在襁褓时就有悠闲洁

  • 士孙瑞是何人?士孙瑞的生平简介及历史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东汉末年,士孙瑞,董卓,吕布

    士孙瑞(?-195),字君荣(一说字君策),东汉末年大臣。少传家业,博达无所不通,仕历显位。永汉三年四月,为尚书仆射、与司徒王允、董卓的部将吕布共谋诛卓。卓既诛,迁大司农,为国三老。每三公缺,瑞常在选中。太尉周忠、皇甫嵩,司徒淳于嘉、赵温,司空杨彪、张喜等为公,皆辞拜让瑞。后卓余党李傕、郭汜交兵,瑞

  • 朱买臣好不容易发迹,为什么他的前妻羞愧自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买臣,西汉

    朱买臣是西汉时期大臣,他发迹后接前妻享福,但前妻却羞愧自杀,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起这个事情的原因,大概就是舆论作用太大,众口一词,积非成是;流言可畏,能颠倒是非,置人于死地。朱买臣是吴县人,吴县是现在的江苏,他家境贫穷,十分爱好读书,到了四十岁

  • 朱买臣休妻讲的是什么故事?他的前妻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买臣,汉朝

    朱买臣是西汉时期的大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朱买臣休妻”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典故。这个典故是表扬朱买臣的。当朱买臣是一个贫困知识分子的时候,他的前妻嫌弃他很穷,强迫他写了一封休书,另嫁他人。但是朱买臣当了会稽太守以后,坐车出行,看见前妻在路上

  • 朱买臣是如何发迹的?最后被汉武帝所杀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买臣,汉朝

    马前泼水,汉语成语,意思是比喻夫妻离异,无法挽回。也是京剧经典曲目之一。朱买臣,字翁子,会稽郡吴县人。西汉大臣。七国之乱爆发之后,朱买臣与妻子为了躲避战乱逃亡会稽郡,但他不会经营生产,只喜欢读书,所以生活并不富裕。但为了维持生计的他只能靠上山砍柴换取吃食,在这样贫困的条件下,朱买臣也没有放弃读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