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童养媳皇后:上官皇后的悲剧人生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童养媳皇后:上官皇后的悲剧人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217 更新时间:2023/12/27 1:00:50

童养媳,亦称“待年媳”,等到成年,才同丈夫正式成亲。这样女家先减轻人口负担,由男家代为抚养,同时男女双方家庭都可以减少婚礼中的开支,这是一种婚姻形式。待年媳在公婆家劳动,多遭虐待,苦不堪言。俟成婚后,亦多有不幸。

然而在汉朝皇家却也出现童养媳,她就是汉昭帝刘弗陵的皇后上官氏。她的父亲上官安与昭帝姐姐盖长公主为自身的利益组合了这门亲事,她虽则贵为皇后,但生活不幸。

上官氏祖父是左将军上官,父亲上官安,外祖父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汉武帝死时,以八岁的儿子昭帝继承皇位,令霍光等辅政。霍光实际执掌政权。昭帝因年幼无母,由大姊鄂邑盖长公主居住宫中照料。这时上官氏才几岁,其父上官安要把她送进宫中做皇后,经过各种利益交换,始元四年(公元前83年),昭帝11岁,上官氏6 岁,都不能成亲,所以上官氏是在宫中童养,等待年长才能真正结婚。因她被立为皇后,朝廷大赦天下。她去拜谒高祖庙,赏赐宗亲、贵族及高级官员钱帛。上官安被封为骠骑将军、桑乐侯,初步满足了权势欲。

元凤元年(公元前80年),上官桀、上官安父子谋反被杀,上官氏才9岁,年幼没有参预,未被株连,继续当皇后。出事后,上官氏还是为祖父、父亲立冢,派个人的奴婢去守坟。昭帝17岁行加冕礼,正式成人,上官12岁,估计她开始管理宫中事务了。霍光希望昭帝与上官氏有个儿子,但是,他们没有生育。

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21岁的昭帝死去,15岁的上官氏成为寡妇。霍光等以上官氏的名义迎立汉武帝孙子昌邑王刘贺为皇帝,刘贺尊奉叔母上官氏为皇太后。刘贺无道,上官氏到未央宫承明殿,召见刘贺,听尚书令代表群臣宣读刘贺的罪状,上官氏指责刘贺“为人臣子当悖乱如是耶”,于是将他废黜。后来,上官氏同意册立武帝曾孙刘询为皇帝,即汉宣帝,宣帝尊叔祖母上官氏为太皇太后。宣帝亲理政务,但霍光打击原皇后,册立自己的小女儿成君为皇后。这霍皇后在娘家是上官氏的姨母,到刘家却成了侄孙媳妇。霍后遵照许后的成例,按时去侍候做了祖婆婆的姨侄女儿上官氏。

上官氏因双重关系,对霍后也表示出应有的礼节。上官氏活到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死年52岁,在宫中47年,当寡妇却长达32年。

她过了47年的宫中监狱生活。她与昭帝的包办婚姻,是父辈人的投资,对她和他而言,是灾难。

历史上的处女皇后

汉代的时候,外戚的势力是一股最大的政治势力之一。皇帝的废立经常由太后家里的人说了算,所以经常立一些年纪轻轻的小娃娃做为皇帝,顺带着,娶的皇后也都是小娃娃。因此,大汉帝国还是一个玩具制造大国。可惜,那时还没有橡胶和塑料,用的都是可降解材料,所以后世不传。

吕雉就立了自己的儿子刘盈为帝,又让刘盈娶了她的外孙女张嫣为皇后。定亲时,这个皇帝用了骏马十二匹、黄金万两作为聘礼,迎娶这个才十岁的小外甥女。张嫣的弟弟年纪还小,见黄金累累堆于堂上,奔入内房里对阿嫣说:“嫣姐,皇帝要买你去哩。”

除了金银珠宝,正在读小学的张嫣还带了三百多款芭比娃娃作为陪嫁。她崇拜芭比,目标是拥有和它一样的三十八、十八、三十四的三围。每天,她都忙着给这三百多个芭比穿衣打扮,梳头化妆,隔三差五再给她们配上不同款的针织背心、手提包、化妆包、戒指、项链、耳环,甚至专用粉盒。皇后找皇帝玩,小孩嘛,也只是为了要这个舅舅送一个最新款式的芭比。汉惠帝看皇后年纪太小,也没办法,只和其他妃子与男宠厮混。

吕太后威胁说要杀掉整个后宫让张嫣受皇帝的专宠,张嫣不得不在吕后的命令下假装怀孕,以保全众妃子。不久,惠帝死于未央宫,年二十三,皇后年方十四,刚刚发育,还是处女。此后,这个小皇后就被幽禁了,连宫女都敢欺负她,只有她的玩具陪着。

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

与张嫣命运相似的是上官氏,她就是汉昭帝皇后。六岁被封为皇后,十五岁守寡成太后。后面的皇帝刘贺登基二十七天就干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不该干的坏事,被废,另立汉宣帝。这样,十五岁的上官女就成了太皇太后。也就一初中毕业生,就当上皇帝的叔祖母,幸,还是不幸?

早婚是没办法的事,中国人口太少啊,没人干活啊。关于婚龄的统计是这样的:战国齐桓公令:男三十,女十五。战国越王勾践令:男二十,女十七。汉惠帝令:女十五。晋武帝令:女十七。北周武帝令:男十五,女十三。唐太宗贞观令:男二十,女十五。唐玄宗开元令:男十五,女十三。宋仁宗天圣令:男十五,女十三。宋宁宗嘉定令:男十六,女十四。宋司马光《书仪》:男十六,女十四。宋朱熹《家礼》:男十六,女十四。明太祖洪武令:男十六,女十四。清《大清通礼》:男十六,女十四。对比起来,今天的人三十岁了,心理上还不肯断奶,看卡通,玩CS,扎羊角辫,背双肩包,一口咬定没玩够,就是不肯结婚,无辜得很哪。

记得当时年纪小,皇帝整天除了上朝以外也就是想着游戏升级,只要没有那些工作狂的老头子耳提面命,私底下,皇帝小儿把虚拟游戏的等级看得比皇宫的等级更重。小皇后们又何尝不是呢。心智还停留在过家家的阶段,就被要求母仪天下;顶着比自己还重的凤冠霞帔,被告知肩上的是家族和民族的命运,真是手脚都不知往哪放,哭都不敢哭。

汉宣帝刘询即位后,先是立了民间的发妻许成君为后,后来霍光家族把许皇后毒死了,不知情的皇帝就又立了霍光的小女儿霍成君为后。问题出来了。霍成君是霍光的小女儿,十七岁,上官氏是霍光的外孙女,十九岁,从小玩到大。一边,太皇太后上官氏是皇后霍成君的叔祖母,一边,皇后却是太皇太后的嫡亲姨妈。看来,早婚尽管有千般好处,带来人口的极大丰富,但也繁殖了让人哭笑不得的伦理关系。这种关系多了,放在民间,就可能有人要浸猪笼;放在宫廷,就可能有人要搞政变,枝脉相连,杀也杀不干净。果然,后来,操持着皇帝命运的霍光被人以谋反罪搞下去了,霍皇后也不得不自杀。太皇太后呢?因为无权无势无男人可依,侥幸活了下来——可是,活下来又有什么意思呢,在那种不得见人的地方。

更多文章

  • 上官皇后是谁?汉昭帝上官皇后简介及一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上官皇后,汉昭帝

    上官皇后是谁?汉昭帝的皇后上官氏,出生于公元前88年,死于公元前37年,享年51岁。汉昭帝皇后上官氏是历史上年纪最小的皇后,在她6岁的时候,就嫁给了11岁的皇帝汉昭帝。在上官氏11岁的适合,汉昭帝死了,上官氏开始守寡,接着刘贺当上皇帝,上官氏成为了皇太后。刘贺当了27天的皇帝后死了。刘询当上了皇帝,

  • 明代《智囊(选录) 》:上智部·龚遂 全文及翻译注释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代,《智囊(选录) 》

    《智囊全集》初编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全书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历代智囊故事1200余则,是一部中国人民智慧的创造史和实践史。书中所表现的人物,都在运用智慧和谋略创造历史。它既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运用聪明才智来排忧解难、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篇幅庞大的智谋锦囊。那么下面中国

  • 渤海郡饥荒叛乱后,已经70岁的龚遂是如何平定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龚遂,汉朝

    渤海郡饥荒叛乱后,已经70岁的龚遂是如何平定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元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无嗣驾崩,霍光等大臣拥立海昏侯刘贺为帝,刘贺只当了27天皇帝,因为荒淫无度,被霍光废黜。接下来,在杜延年的劝说下,霍光立汉武帝之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刘病己为帝,刘病己,也就是后

  • 七十岁才“咸鱼翻身” 《汉书》第五位清官龚遂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朝,龚遂

    龚遂,《汉书》记载的第五位清官。这是一位前半段命运比较悲剧、晚年才咸鱼翻身的人物。这样的人物,历史上虽然不多,但其实也不算少了。所以,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是你现在混得不好的话,别气馁,谁晓得未来是怎么样的呢?好了,鸡汤似的废话不多说了。龚遂因为熟读孔圣人的书,在当时的选官程序下,得以出仕为官。不过,

  • 能把皇帝骂怕的臣子恐怕就他一个了 西汉郎中令龚遂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西汉,汉废帝,龚遂

    西汉时期,昌邑国有位郎中令,名叫龚遂。昌邑国属于昌邑王的藩国,龚遂就在第二任昌邑王刘贺的手下任职。刘贺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海昏侯墓的墓主人,在汉昭帝刘弗陵病逝后,大将军霍光便迎立了刘贺为帝,只不过在位27天以后,刘贺便被废黜,史称汉废帝。刘贺被废黜的原因是什么?是荒淫无度,而龚遂又为人忠厚,性格刚毅,哪

  • 士孙瑞是什么人?他在诛杀董卓的策划中扮演什么角色?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士孙瑞,汉朝

    初平三年董卓因为司徒王允所设下的反间计,成功被自己的亲信吕布所杀。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 东汉末年陷入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固然有很多原因,但董卓绝对算是开启三国乱世的第一人。董卓废立皇帝、残忍好杀,士人百姓都非常痛恨他,而诛杀董卓的功臣,在大家印象中就是王允和吕布,其

  • 士孙松是谁?士孙松与士孙瑞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士孙松,西晋

    士孙松(公元274年-302年),字世兰,扶风郡人,西晋时期著名女性。五世先祖名士孙瑞,字君荣,仕东汉历任尚书仆射、大司农,官至尚书令。四世祖名 士孙萌,字文始,爵封澹津亭侯。其后世皆为魏国官吏。至士孙松父,仕晋官至翊军将军,卒于官。士孙松有着窈窕的体态和美丽的容颜,行事贤惠明理。在襁褓时就有悠闲洁

  • 士孙瑞是何人?士孙瑞的生平简介及历史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东汉末年,士孙瑞,董卓,吕布

    士孙瑞(?-195),字君荣(一说字君策),东汉末年大臣。少传家业,博达无所不通,仕历显位。永汉三年四月,为尚书仆射、与司徒王允、董卓的部将吕布共谋诛卓。卓既诛,迁大司农,为国三老。每三公缺,瑞常在选中。太尉周忠、皇甫嵩,司徒淳于嘉、赵温,司空杨彪、张喜等为公,皆辞拜让瑞。后卓余党李傕、郭汜交兵,瑞

  • 朱买臣好不容易发迹,为什么他的前妻羞愧自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买臣,西汉

    朱买臣是西汉时期大臣,他发迹后接前妻享福,但前妻却羞愧自杀,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起这个事情的原因,大概就是舆论作用太大,众口一词,积非成是;流言可畏,能颠倒是非,置人于死地。朱买臣是吴县人,吴县是现在的江苏,他家境贫穷,十分爱好读书,到了四十岁

  • 朱买臣休妻讲的是什么故事?他的前妻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买臣,汉朝

    朱买臣是西汉时期的大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朱买臣休妻”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典故。这个典故是表扬朱买臣的。当朱买臣是一个贫困知识分子的时候,他的前妻嫌弃他很穷,强迫他写了一封休书,另嫁他人。但是朱买臣当了会稽太守以后,坐车出行,看见前妻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