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汉末年谋士田丰 田丰最后怎么死的?

东汉末年谋士田丰 田丰最后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914 更新时间:2023/12/24 1:17:52

田丰(?-200年),字元皓,钜鹿(今河北巨鹿一带)人,一说渤海人。东汉末年袁绍部下谋臣,官至冀州别驾。其为人刚直,曾多次向袁绍进言而不被采纳,曹操部下谋臣荀彧曾评价他“刚而犯上”。后因谏阻袁绍征伐曹操而被袁绍下令监禁。官渡之战后,田丰被袁绍杀害。

弃韩就袁

田丰自幼天姿聪慧,少年时丧亲守丧,守丧的时间虽然已过,但他仍笑不露齿,因此为乡邻所器重。而且田丰博学多才,在冀州很有名望,最初被太尉府征辟,推荐为茂才,后来被选为侍御史,因愤恨宦官当道、贤臣被害,于是弃官归家。不久,成为冀州牧韩馥的部下,因为正直而不得志。

公元191年(初平二年),袁绍以反客为主之计智取冀州,成为冀州牧,听说田丰威名,带着贵重礼物,非常谦卑地招揽田丰,任命其为别驾,对他很是信任和器重。

计权合变

公元192年(初平三年),田丰随袁绍出战公孙瓒,从事期间参与界桥之战。公孙瓒军逼近袁绍,包围袁绍数重,射来的箭像下雨一样。田丰扶着袁绍,让他退入一堵矮墙里里面。袁绍摘下头盔扔到地上,说:“大丈夫应当上前战死,怎么反而逃进墙裹面呢?”催促箭手竞相射箭,射伤公孙瓒的不少骑兵。公孙瓒的部众不知道是袁绍,不少人渐渐退走了。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曹操将汉献帝迁往许都,从此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每次接到诏书,总担心对自己不利,于是想要天子搬迁靠近自己,派人对曹操说许县低洼潮湿,洛阳又残缺被毁,应当将都城迁到甄城,以便靠近完整丰足的地区。曹操不答应。田丰对袁绍说:“迁都的计策,既然不被采纳,最好早点儿谋取许县,接来天子,动辄假托天子韶令,向全国发号施令,这是最好的办法。不这样做,最终将受制于他人,那时即使后悔也不起作用了。”袁绍没有采纳。

后来袁绍采用田丰的谋略,消灭公孙瓒,平定河北,虎据四州。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官渡之战之前,刘备袭杀徐州刺史车胄,占领了沛县背叛曹操。曹操亲自率兵征讨刘备。田丰对袁绍说:“同您争夺天下的是曹操,曹操现在去束边攻打刘备,双方交战不可能很快结束,现在调动全部兵力袭击曹操的后方,一去就可以平定。军队根据时机出动,造就是时候。”袁绍推辞说儿子生病,田丰的计策没得到施行。田丰举着拐杖敲击地面说:“咳,大事完了!好不容易赶上这样的时机,竟然因为小孩子生病丧失机会,可惜呵!”袁绍听到以后很恼怒,从此就疏远了田丰。

持久战术

曹操害怕袁绍渡过黄河,就加紧攻打刘备,不到一个月将刘备打败。刘备投奔袁绍,袁绍这才进兵攻打许县。田丰认为既然失去前面的时机,眼下不宜出兵,就劝阻袁绍说:“曹操已经打败了刘备,许都就不再空虚丁。而且曹操擅长用兵,变化无常,人数虽少,不可轻视。现在不如长期坚守。将军凭藉山岭黄河的坚固,拥有四个州的人马,外面联合英雄豪杰,内部实行农耕用以备战。然后挑选精锐部队,分为奇兵,趁敌人空虚轮番出战,用来骚扰黄河南面。敌人援救右边,我就攻其左边;敌人援救左边,我就攻其右边,使敌人疲于奔命,人民不能安于本业,我们还没有疲劳但对方已经困乏,用不了三年,安坐就可战胜敌人。现在不用庙堂上稳操胜券的计策而想通过一次战争去决定成败,万一不能如愿以偿,后悔就来不及了。”袁绍不听。田丰极力劝阻,得罪了袁绍,袁绍认为他败坏军心,就将田丰关了起来。于是先发布檄文,大举南下。

直犯覆亡

曹操听闻田丰不在军中,喜道:“袁绍必败。”后袁绍败走,曹操叹道:“假使袁绍用田丰之计,胜败尚未可知也。”

到袁绍军队返回时,一路土崩瓦解,众军士都捶胸而哭:“如果田丰在这里,不至于到这个地步。”有人对田丰说:“您下定会受到重用。”田丰说:“袁公表面宽厚但内心猜忌,不相信我的忠诚,而且我多次因为说真话冒犯他。如果他得胜,一高兴,一定能赦免我;打了败仗,心中怨恨,内心的猜忌就会发作。要是出师得胜,我将得到保全,现在既然打败了,我不指望活命了。”袁绍回来后,说:“我没有采纳田丰的意见,果然被他耻笑。”逢纪乘机进谗言:“田丰听说将军败退,拍手大笑,正为他预言正确而欢喜呢!”袁绍于是杀了田丰。

标签: 田丰谋士东汉

更多文章

  • 田丰的悲剧是如何酿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田丰,三国

    一部《三国》,往往被人们看作教科书。据说,满洲八旗的悍将没学过什么兵法,打胜仗就靠《三国演义》,用小说作为智库,夺取了大明天下。即便是教科书,也各有各的读法。例如,从袁绍的谋士田丰之死,不同的人就能读出不同的经验和教训。很多人往往拿袁绍的心胸说事,这似乎有点隔靴搔痒。田丰之死的过程缘由我们就不说它了

  • 桑弘羊变法对当时统治者的地位有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桑弘羊变法

    桑弘羊简介看过《大汉天子》的人一定都对桑弘羊这个人物有着比较深刻的印象。他曾经当过汉武帝的陪读,可以说和汉武帝有着极深的感情。后来,在汉武帝死后,又被汉武帝托孤,以辅政大臣的身份继续为汉朝效力。可以说是两朝元老了。他任职期间,推行和改革了一系列政策,都为汉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只是,一般功劳太大的人最

  • 桑弘羊究竟是怎么死的?桑弘羊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桑弘羊,汉朝

    桑弘羊(?—前80年),洛阳人,西汉政治家、财政大臣,事汉武帝、汉昭帝两朝,历任侍中、大农丞、治粟都尉、大司农、御史大夫等职,因功赐爵左庶长。桑弘羊出身商人家庭,十三岁时以精于心算入侍宫中。自元狩三年(前120年)起,在武帝大力支持下,先后推行算缗、告缗、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币制改革、酒榷等经济政

  • 桑弘羊舌战群儒的故事是怎样的?其结局又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桑弘羊,汉朝

    提起舌战群儒来,人们都会想到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在东吴的一场纵横捭阖、游刃有余的精彩辩论。《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写诸葛亮只身随鲁肃过江、游说东吴群臣。时值刘备新败,退守夏口,曹操大军压境,东吴上下主降之风日盛。在此情势下,诸葛亮以其超人的胆识与高超的语言技巧,同东吴群儒展开舌战,并以其滔滔

  • 桑弘羊变法主要是哪方面的?变法的结果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武帝,霍去病,卫青,桑弘羊

    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常常会推行各式各样的政策和法令,来达到自己剥削人民的目的。著名的商君变法,让秦国走上了吞并诸国的道路,经过几代君王的实施,秦终于统一天下。由此可见,变法对统治者的地位有很大影响。但是像王安石这样失败的案例也不在少数,变法使得他们被贬不说,有的甚至丧掉性命。桑弘羊

  • 汉帝国的首席理财专家桑弘羊 完成了一场经济改革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桑弘羊,汉朝,理财专家

    中国数千年历史,辉煌灿烂、气势如虹的时代当属汉唐两朝,作为雄踞东方的农业帝国,即使国君有天纵之才,没有一个好的经国济世之才做助手也总是事倍功半。一代雄主汉武帝,开疆拓土逐匈奴于漠北,青史留名的功绩,没有强大国力的支撑是绝对办不到的。当时汉帝国的国力,除了文景两帝苦心经营之外,最关键的是还有一位理财能

  • 汉朝名臣桑弘羊:一生致力于汉代国有经济的发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桑弘羊,盐铁论,国有经济,

    桑弘羊一辈子努力就为了一个目标,让皇帝手里的钱多一些,他的智商全部用在想皇帝之所想,急皇帝之所急,甚至在皇帝死后,还想继续贯彻当年的路线方针政策。读历史的最大乐趣,就是发现很多我们今天的苦恼,千百年前的先人们也都经历过。《盐铁论》是近几年一本可以读多遍的书,每次读都有很多会心的感受。一是这本书语言通

  • 经济奇才桑弘羊:在西汉时期就可以达到调控经济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桑弘羊,霍光,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是个雄才大略之主。他继承文景之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统治,使西汉从文景之治的小康推进到一个鼎盛时期。在这个由兴及盛的历史阶段中,被汉武帝一手提拔、重用的“兴利之臣”桑弘羊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在实行财政改革、广辟财源,“民不加赋而国用饶给”上投入的智慧、做出的贡献与卫青、霍去病等人在军事上的贡献

  • 史上第一个舌战群儒的桑弘羊:汉武帝的理财专家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桑弘羊,汉武帝,舌战群儒,

    提起舌战群儒来,人们都会想到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在东吴的一场纵横捭阖、游刃有余的精彩辩论。《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写诸葛亮只身随鲁肃过江、游说东吴群臣。时值刘备新败,退守夏口,曹操大军压境,东吴上下主降之风日盛。在此情势下,诸葛亮以其超人的胆识与高超的语言技巧,同东吴群儒展开舌战,并以其滔滔

  • 桑弘羊简介 汉武帝时期著名财政大臣桑弘羊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桑弘羊,汉武帝,汉朝

    桑弘羊简介:桑弘羊(公元前152年—公元前80年),出生于洛阳,父亲为当地商人。汉武帝时期的政治人物,专长为财政。桑弘羊13岁时“以心计”入赀为侍中,因能“言利事,析秋毫”,深得汉武帝赏识,被委以重任,历任大农丞、大农令、搜粟都尉兼大司农等要职,统管中央财政近40年之久。桑弘羊(前152年—前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