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靖康之耻中宋高宗之母韦贤妃竟沦为妓女

揭秘:靖康之耻中宋高宗之母韦贤妃竟沦为妓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114 更新时间:2023/12/25 22:34:41

靖康之耻韦贤

韦贤妃是宋徽宗的嫔妃,同时也是南宋第一位皇帝宋高宗的生母。靖康之耻中的韦贤妃,也是在众多被金人迁往北方的北宋皇族女性之一。

靖康之耻,韦贤妃已经四十六七岁了,她于建炎二年随其他女俘一起抵达上京。根据不同的史料记载,在靖康之耻中被俘的宋朝女性数量也不一样,但是在途中病死的数目都是惊人的。韦贤妃虽然年纪比别的女性稍长,但还算是比较幸运,活着到达了上京。

但事实上,活下来反而是一种受罪。刚刚抵达上京,韦贤妃和她以下的三百余人就一起被没入了“浣衣院”,沦为奴婢。其后由于宋高宗赵构在临安登基,建立南宋王朝,和金国针锋相对。金国军队南下,不仅没有捉到赵构,反而被南方的义军到处围追堵截。金国人一肚子气没地方撒,就把矛头对准了赵构的直系亲属。

所谓的直系亲属,包括赵构的原配妻子邢秉懿,妾室田春罗、姜醉媚等人,同样也包括了他的母亲韦贤妃。他们对韦贤妃进行了狠狠地折磨,让她在“浣衣院”内沦为了妓女。据说她一天接客的数量是中国历史上之最,高达一百零五人。而且还在金国,为金国人生下了两个儿子。

其后,由于金国在对南宋的作战中,进展不利,于是金国也开始采取了和南宋议和的路线。为了表示金国的诚意,原先已经沦为妓女的韦贤妃待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并在1142年5月1日,韦贤妃和宋徽宗的骸骨一起,被释放回南宋。临行之前,尚存人间的宋钦宗拉着韦贤妃,表示如果宋高宗能将他迎回国内,他甘愿做一个太乙宫主。

韦贤妃回到了南宋,一直活了九十岁。也有一种是活了八十岁。主要是宋高宗为了掩盖他母亲在靖康之耻时对丑闻,将她的年龄降低了十岁。

靖康之耻 宋徽宗

在举世闻名的靖康之耻,宋徽宗是一个重要人物,也可以说他是始作俑者。靖康之耻的爆发,和他有着分不开的联系。

在决策方面,宋徽宗采取了联合金国,夹击辽国的策略。原本宋朝和金国之间并不接壤,而辽国虽然和宋朝也打过仗,但时好时坏,谁也干不掉谁。而且当时的辽国虽然势力衰弱,却可以成为宋朝的一道屏障。在政治方面,他任用蔡京、童贯等奸臣,导致宋朝的国势江河日下。

在靖康之耻爆发时,金国兵分两路,朝宋朝的首都开封开进。宋徽宗在国难当头的时候,首先想到的,自己先跑到外面去避一阵子,等风头过了,他再回来当皇帝。后来由于给事中吴敏的极力反对,他才没有成行。在吴敏的推荐之下,他用了李纲守城。李纲认识到宋徽宗在群众里的形象不太好,就向宋徽宗建议,陛下您退位吧,传位给太子,让太子来处理国事。

宋徽宗起先还不肯退位,直到金兵快要兵临城下的时候,才宣布将帝位传给宋钦宗。自己却假借了一个名义逃到外面去了。这个名义十分可笑,是到南方去烧香。宋徽宗一跑,后面蔡京等人的大臣纷纷也带着家眷跟了上来。

在途中,随行的群臣开始纷纷弹劾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李彦、朱勔六人,称他们误国,要求将他们杀了。宋徽宗没有办法,只好依照大臣们的意思,将他们革职查办。宋徽宗还没有逃到亳州,李纲等人已经在开封击退了金军的进攻。于是宋徽宗又带着一行人回到了开封。

不料好景不长,金军半年后又开始攻打宋国,这一次,宋徽宗已经把李纲也革职查办了,没有人替他守城。他被金军在开封城围了个铁桶一般,连逃跑的念头都没有了。金军不久攻破开封,要宋徽宗去金国的兵营议和,但宋徽宗不敢去,只好由宋钦宗代劳。宋钦宗惧怕金人,答应了他们许多无理的要求。但金人还不满足,把宋徽宗和宋钦宗也一起俘虏去了金国。

在靖康之耻中的宋徽宗受尽屈辱,爱妃也被金国人强占了,他自己被金国人封为“昏德公”。随后又被金国人迁到五国城里关押起来。不久之后,就在五国城病逝。随后,宋金议和后,他的尸骨被运回了南宋,安葬在宋六陵之中。

靖康之耻 岳飞

公元1126元,宋徽宗退位,太子赵桓即位,年号靖康。靖康意思为平静安详,也同时是当时宋朝皇族、贵戚、大臣子民们的意愿。经历了宋徽宗一朝的腐朽统治,大宋王朝已在风雨飘摇之中,面临着金兵大军压境的险境。靖康之耻岳飞有什么故事呢?

然而新上任的皇帝并无法扭转局势,开封再度被金兵围困。靖康二年,金军攻破京城,太上皇宋徽宗及皇帝宋钦宗父子被俘虏,随同大量皇族、后宫妃嫔及王公大臣三千多人被逼北上,京城多载积蓄的财富被洗劫一空,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所称的靖康之耻。岳飞,作为南宋抗金名将,此时的处境又是怎么样的呢?该事件又对他有什么影响呢?

靖康之耻发生的时候,岳飞年龄在20出头,正是血气方刚,身强力壮之年。据历史记载,靖康元年,岳飞已在开封至曹州一带浴血奋战,一路跟随刘浩军、宗泽进军驰援开封。由于康王赵构自保不救,加之所属部队人数力竭,虽与金军力战多场取得胜利,但却难以撼动金军的根本。1127年四月京城沦陷,史称“靖康之耻”,此时岳飞也只能在另一战场上与金军对持、激战。

随后,赵构即位,是为南宋高宗。岳飞不顾职位卑微,披肝沥胆,直言上书。谏言趁金军轻敌、懈怠之机北上讨伐,光复中原。而然因赵构更器重投降派,千言上书换回来的却是,革除军职、军籍,逐出军营。然而,亲身目睹”靖康之耻”给百姓、国家带来巨大灾难的岳飞并没有因为被逐出军营选择归隐。相反他北上奔赴抗金前线,再度投入与金兵的战斗。

“靖康之耻”对岳飞的影响巨大,使他更加坚定了抗金救国的信念,也是对“精忠报国”的完全诠释。

标签: 宋高宗韦贤妃

更多文章

  • 宋徽宗显仁皇后简介 宋高宗之母韦贤妃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徽宗,显仁皇后,韦贤妃,宋朝皇后

    显仁皇后(1080年—1159年),即韦贤妃,开封人,宋高宗之母。韦氏与乔氏原是郑皇后宫中的普通侍女,结为姊妹,相约其中一人富贵时,不能忘记对方。后来乔氏得到宠幸,封为贵妃,向徽宗推荐韦氏,韦氏因而受到临幸。崇宁五年,封平昌郡君。大观元年二月进才人,六月进为婕妤,大观二年又升为婉容。她并不受宠,金人

  • 靖康之耻中的韦贤妃结局 精忠岳飞韦贤妃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靖康之耻,靖康劫难,韦贤妃

    导读:靖康二年(1127)四月,当上了亡国奴的徽宗、钦宗一行分乘八百六十多辆牛车,在如狼似虎的金兵的押解下开始北上。随行的除了他的皇子、皇孙、后妃、帝姬之外,还有养在深宫供他们消遣和驱使的三千佳丽……韦贤妃韦氏(1080年—1159年),开封人,宋徽宗赵佶的妃嫔,宋高宗赵构之母。1126年靖康之难时

  • 西汉大臣黄霸生平简介 西汉大臣黄霸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黄霸,西汉,丞相

    黄霸(前130年—前51年),字次公,汉族,淮阳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西汉大臣,事汉武帝、汉昭帝和汉宣帝三朝。黄霸自幼攻读法律之学,少有大志。汉武帝末年,捐官出仕,先后任河南太守丞、廷尉正、扬州刺史、颍川太守等地方官职。汉宣帝五凤三年(前55年),出任丞相,封建成侯,总揽朝纲社稷。甘露三年(前51年

  • 最有作为的芝麻官: 黄霸从小吏一步步升到相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西汉,芝麻官,汉宣帝,

    在古代,县令这样的“芝麻官”非同小可,是“造福一方”不可或缺的官员,是整个“传送带”中的关键环节。古代的“芝麻官”,被升迁或革职都是常事,在官场能走多远,关键还看自己的德行。从小吏一步步升到相位,黄霸被称为“国家栋梁”黄霸,西汉阳夏人

  • 名留青史的芝麻官:黄霸打击豪强王伸汉小官巨贪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名留青史,芝麻官,黄霸,汉朝

    导读:在古代,县令这样的“芝麻官”非同小可,是“造福一方”不可或缺的官员,是整个“传送带”中的关键环节。古代的“芝麻官”,被升迁或革职都是常事,在官场能走多远,关键还看自己的德行。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侍御史马周向唐太宗李世民上奏疏说:“治理天下的人要把百姓看作根本。想让百姓安居乐业,在于选好

  • 于定国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一生有何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于定国,汉朝

    正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于定国,字曼倩,东海郡郯县人。他的父亲于公曾任县狱史、郡决曹等官职,于公在狱史一职时,东海郡有一个妇女年纪轻轻就守了寡,没有孩子,对婆婆很是孝顺,婆婆心疼她让她改嫁却被她拒绝,后来

  • 于定国:西汉丞相之一,他最后为何辞官还乡?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于定国,西汉

    于定国,字曼倩,西汉时期官员,官至丞相,封西平侯。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宣帝刘询即位,于定国上书分条奏请皇上,凡是当时曾规谏过刘贺的大臣都破格升官。于定国因此而升任光禄大夫,平尚书事。几年后,又改任水衡都尉,被破格提升为廷尉。甘露年间,于定国取代黄霸任

  • 汉宣帝为什么要重用韦玄成?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韦玄成,汉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韦玄成是什么人,汉宣帝为什么要重用他,他有什么贡献,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说起韦玄成的事儿,还真不是因为贤良方正而被举荐,而是因为一坨大便。老丞相韦贤是死在张安世和夏侯胜前面的,陛下跟他的关系也非常好,所以特别下诏,恩准韦家的儿子继承扶阳侯爵位。按道理说,应该由韦贤的嫡

  • 韦贤之子韦玄成生平简介 韦玄成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韦玄成,西汉,丞相

    韦玄成(公元前?年—前36年8月5日)字少翁,鲁国邹人,丞相韦贤之子。生年不详,卒于汉元帝建昭三年六月甲辰(十九)日(前36年8月5日)。少好学,谦逊侠士,尤敬贫贱以父任为郎,常侍骑又以明经擢谏大夫,迁大河都尉。父贤死,玄成佯狂让爵于兄。朝议高其节。拜河南太守元帝永光初,(公元前43年)遂继父相位,

  • 西汉经学家匡衡勤学典故分析 匡衡的墓地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匡衡,西汉,丞相

    匡衡的故事匡衡作为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一生精彩万分,也留下了很多经典的故事,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他凿壁借光和求书的故事,在这里小编就为大家深入的来介绍一下这两个故事。话说匡衡祖上就是种地的,一直都尊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律,再加上实在是穷,所以也用不起也用不到蜡烛这种东西,而匡衡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