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汉天师道创始人张道陵七试赵升是怎么回事

东汉天师道创始人张道陵七试赵升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156 更新时间:2024/1/16 12:29:57

张道陵是东汉时期天师道的创始人,道教徒称他是天师老祖,民间一般叫他张天师,传说张天师的坐骑是老虎,他的弟子有三百多人,并且还设立了二十四个传教点,为天师道的发展打下基础。

张道陵简介

张道陵的出生颇具神话色彩,传说他的母亲梦见魁星下降,感觉怀孕了,张道陵出生的时候整个房间充满奇异的香气,说是腾云驾雾来的天神。张天师从小就特别聪明,他七岁的时候能读《道德经》,他上知天,下知地理,在成为太学书生的时候,就能掌握《五经》里的知识。

他觉得再这样专注学术研究,始终不能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到最后,研究的再多,掌握的知识再多,还不是只能和其他人一样,躺在那个小盒子里。他放弃了儒家学说,研究长生之道,永远初年的时候汉和帝多次想招张天师回国,为国家效力,他都拒绝了,他说自然的运营法则谁也改变不了,还是让我在大山中静静的探究自己想要的吧。

汉顺帝年间,传说太上老君降临,张天师就打着斩妖除魔,保护百姓的名号在青城山做起法来,因为张天师道行很高,妖魔鬼怪都惧怕他,纷纷投降,表示愿意皈依正道,张天师顺利降服了妖魔,至今青城山还留有天师和鬼怪战斗的祭台的遗迹。

张天师降服了妖魔,在百姓面前树立了威信,百姓都愿意听张天师的教化,于是他设立了二十四和传教点,收学生传播自己的天师道。

张天师的事迹感动了上苍,上帝派使者封张天师为正一真人,在一百二十三岁的时候,张天师去世。

张道陵图片

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成年后的张天师,长相奇特,他身长九尺左右,眉骨很宽,头顶是朱红色的,眼睛发着绿光,眼睛旁边有头发束起来的两个角,扮相就像是神仙一样。

张道陵图片

张道陵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留下了很多神奇的事件,传说东汉年间,太上老君降临到张天师住的地方,给了他雌雄剑和一些驱魔的符咒,要他消灭横行天下的魔和鬼兵,张天师道行高深,消灭小鬼自然不在话下。

他在青城山上设下道坛,和这些鬼怪大战,只见张天师在琉璃宝座上,接近他的刀剑变成了莲花,小鬼用火来烧,被天使大手一挥全部挡回去,烧到自己,小鬼招来千军万马重重包围,但是张天师只用笔一画,鬼怪都死光了。

部下死光,魔王只能来投降,张天师把魔王封印了,让他永世不得超生,不能祸害百姓。

东汉年间,武皇大帝派使者封张天师为正一真人在他去世之前,张天师把衡斩邪二剑传给他的大儿子,让他肩负斩妖除魔,造福百姓的使命,他还要求自己的子嗣世代继承自己的地位,要保护百姓的安慰,嘱咐完之后,他就带着弟子王长,赵升升天去了,他们得道后升天的传说在今天都是一段佳话。

据说,张天师有三千多弟子,但是他真正重用的人只有三位,王长、赵升和张衡,王长一位和师傅呆的时间最长,自然就获得了师父的真传,而赵升就没那么幸运了,他在成为天师的弟子可是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张天师用其中方法试探赵升是否真心求道,最后才成为弟子。

张道陵七试赵升

张天师在考验弟子的时候试探了七次,最终才能定下合适人选,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道家是怎样选择弟子的。都说张道陵法力高深莫测,想向他求道的人也非常多,所以张天师有一套自己的选人法则。

张道陵七试赵升

张天师的徒弟众多,但是只有王长一个人得到了真传,他的弟子认为天师偏心,有所保留,这一天一位叫赵升的人来拜访张天师,张天师知道此人道行不浅,已经有把他纳入门下的决心,但还是决定考验他一番,他让弟子不要和赵升交流,为的就是考验他的决心。赵升看众人都很冷漠,晚上了也没人招待他,就自己在门外露宿。

赵升就这样一直在门外呆了好几天,众人看赵升没有离开的意思,对他很厌恶,把他当乞丐,又过了几天,师父终于发话了他看赵升已经受了折磨,同意将他收为弟子。

张天师在赵升外出的时候,用一个貌美的女子诱惑赵升,赵升先是自己和女子分开睡,后来又照顾女子吃喝,当他发现女子有些邪气,干脆连茅屋都不进了,张天师知道赵升又通过了自己的考验。

赵升去山上砍柴,因为用力过猛树木被拦腰截断,从里面蹦出了成块的金子,但是赵升认为自己是出家之人拿土埋了后挑柴回家。

赵升有一次砍柴砍得很累,就坐下休息,忽然狂风大作,身边出现野兽在撕咬自己,但是赵升丝毫不畏惧,他认为生死有命,有什么好怕的。

赵升买了布准备回家时,被店主诬陷自己是小偷,赵升就把自己身上的衣服抵给店主,只因为这布匹是师傅所要。

张天师对赵升进行了七个大大小小的考验,都没能动摇赵升一心求道的决心,张天师也顺利将自己的秘法传授给了赵升。

张道陵是怎么死的

汉桓帝永寿元年,已经那一百二十二岁的张天师,在道观中寻思,我活了那么久,看尽了人间百态,想着自己也该拱手让位了,我为道家做的该是也到了极限,要寄希望于下一辈,看他们怎么好好发挥了。

天师张道陵

他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就决定在下会这一天,召集各个分治的重要人员和祭祀的法师开个会,一个是想看看自己奋斗一生,创立的道教究竟能吸引多少慕名前来的修道人士;一个也是想把整个教会交给下一代的过渡大会。

大会开始,张天师向在座的各位表示了自己的意思,他觉得是时候歇一歇,把权力交给年轻人,自己这把老骨头,为教会操劳了一生,如今我再也干不动了,所以我要向大家宣布这个我思考了很久的决定。

我天师的位置,就由我的弟子张衡来继承,他是我一手带大的人,我看着他长大,看着他不断加强自己,相信大家对张衡的统帅能力和他自身对道教的研究,都是这个位置的不二人选,我想大家应该没有异议吧。

张天师特别强调,这个天师的位置今后要是不是我张氏的后代,是不传给他的,我不是否定在座的和各位,而是希望大家能一起在我张家的带领下将道教振兴、壮大。张天师此言一出,就正式规定了历代天师的位置,只有和张家有血缘关系的人才能继承。

第二年,张道陵就带着弟子羽化升天了,而他的后代将道教发扬光大。

标签: 张道陵

更多文章

  • 范长生的生平简介,范长生的人物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朝,汉献帝

    范长生(公元218-318年),一名 延久,又名重久,或名文(一作支),字元。涪陵丹兴(今重庆市 黔江区)人, 天师道首领, 西晋时大成政权(都 成都) 丞相,封为天地太师.西山侯。范长生生于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时,汉室衰微,群雄割据,战乱不已,生灵涂炭。范长生的青少年时代,正值三国时期。他目睹连年

  • 两晋时也有个“姜太公”:范长生88岁任成汉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汉,李雄,范长生,

    西南死的这个人叫李雄,是蜀国(国号为“大成”)的皇帝,活了61岁。西北有个“世外桃源”,这里也是一个独立王国,过着“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悠闲日子。更有趣的是,这里还有一个“半仙”,88岁时出山做了第一任丞相。两晋时也有个“姜太公” 88岁任丞相,一直做到100岁去世。西南死的这个人叫李雄,是蜀国

  • 范长生简介 西晋时成都天师道首领范长生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范长生,晋朝,西晋道士

    范长生,一名延久,又名重久,或名文(一作支),字元。涪陵丹心(黔江)人,“蜀之八仙”之一。出身土著豪族,西晋时成都一带天师道首领,西晋时流民起义军大成政权(“成汉”,五胡十六国时期之“十六国”之一)丞相,封为“四时八节天地太师”。在范长生“休养生息,薄赋兴教”的劝导下,大成政权一度昌盛。范长生生于汉

  • 梁鸿相貌俊俏为什么甘愿娶丑女孟光为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梁鸿

    梁鸿、孟光是东汉时期的一对恩爱夫妻,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就是今天陕西咸阳市西北人。提到梁鸿,必定会想到他的老婆孟光,他们两夫妻的结合是有一个故事的,下面就来看看关于梁鸿和孟光的故事吧。在史书记载中,梁鸿家是一个很贫困的家庭,但是他很有才华,很多有势力的大家族的女儿都想嫁给梁鸿,但梁鸿都不心动

  • 举案齐眉的孟光和梁鸿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举案齐眉

    梁鸿、孟光是东汉时期的一对恩爱夫妻,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就是今天陕西咸阳市西北人。提到梁鸿,必定会想到他的老婆孟光,他们两夫妻的结合是有一个故事的,下面就来看看关于梁鸿和孟光的故事吧。在史书记载中,梁鸿家是一个很贫困的家庭,但是他很有才华,很多有势力的大家族的女儿都想嫁给梁鸿,但梁鸿都不心动

  • 梁鸿"举案齐眉"被评恶心:男尊女卑的思想作祟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梁鸿,举案齐眉,男尊女卑,

    清朝光绪年间,京城里士大夫流行宴客。据《清稗类钞》的“饮食类”记载,当时人们喜欢在饭庄招待朋友。所谓饭庄,“大酒楼之别称也”, 最有名的是“福隆堂”和“聚宝堂”。上档次的酒席每桌要价六两白银。聚会饮酒本是件令人愉快的事,但也会闹出不愉快来。首先是有地位的人态度傲慢,请客的人要下三四次请帖,才慢吞吞地

  • 袁绍、韩馥为何要拥立刘虞当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袁绍,韩馥,刘虞,皇帝,三国

    公元191年,袁绍、韩馥等关东诸将商议,公推幽州牧刘虞为帝,以对抗控制汉献帝的董卓。可是,这一提议却找到了刘虞本人的强烈反对。刘虞疾言厉色的对袁绍的使者说:“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国耻。诸君各据州郡,宜戮力尽心王室,而反造逆谋相垢污耶!”刘虞表示,如果袁绍等人一定要逼迫自己,那自己

  • 揭秘:三国刘虞十万雄兵为何打不过公孙瓒几百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虞,公孙瓒,三国

    刘虞此人,是汉末忠臣,在他担任幽州刺史、幽州牧其间,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当时,幽州文官自然以刘虞为首,可是武将却以公孙瓒为首。本来,公孙瓒要接受刘虞的节制,尤其是公孙瓒的军需供应要倚仗刘虞。因此,两人之间,在表面上还算是比较平和。可是,随着公孙瓒的强大,刘虞感觉公孙瓒就像一条鱼,越来越大,越来越滑

  • 刘虞是谁?刘虞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虞,东汉

    刘虞(?-193年10月),字伯安。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后。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汉室宗亲。他镇守幽州时为政宽仁,安抚百姓,深得人心。主张以怀柔政策对待当地的游牧民族,但由于与公孙瓒意见不合而产生矛盾,因而进兵攻击公孙瓒,兵败为其所执,惨遭杀害。公元193年(初平四年

  • 孔褒:孔融让梨的对象,最后也因孔融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孔褒,东汉

    孔褒,东汉末年历史人物,他是孔融的哥哥,是我们熟知的“孔融让梨”故事中孔融让梨的对象。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孔融让梨”是我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真实的道德教育故事,说的是东汉末文学家孔融在四岁的时候就懂得把大一点的梨让给自己的哥哥吃,并且说“我小儿,法当取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