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诗人刘长卿的人物事迹,刘长卿的生平简介

唐朝诗人刘长卿的人物事迹,刘长卿的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88 更新时间:2023/12/21 14:04:07

刘长卿,中国唐代诗人。玄宗天宝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

2人物简介

刘长卿,因官至随州刺史,亦称刘随州。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祖籍宣城,郡望河间,后迁居洛阳。姚合《极玄集》卷下云刘长卿为“宣城人”;又中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五分述诸郡刘姓云:“考功郎中刘庆约,宣州人;孙长卿,随州刺史。”林宝稍早于姚合,所记一致,足消人疑。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诗集类著录《刘随州集》十卷,并云:“唐随州刺史宣城刘长卿文房撰”,当据林、姚二

刘长卿题跋像氏之说。然《新唐书·艺文志》云称刘长卿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唐才子传》袭云:“河间人”,又同卷李季兰条:“知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河间大概指其郡望而言。长卿一族,何时迁洛阳,殆不可考。及观刘集,知洛阳故业萦怀于中,感情甚深,断非居日浅短者可比。刘长卿《旧唐书》、《新唐书》都没有传记,关于他的生卒年,一直未有确考。闻一多认为其生年为公元709年,傅璇琮认为是710年左右或725年左右,还有其它的说法。卒年,一般认为是在789至791年之间;也就是说,刘长卿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

刘长卿为年轻时在嵩山读书,742-746年(唐玄宗天宝)间登进士第。一说755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刘长卿可能才登进士第,但是还没有揭榜,便爆发安史之乱了。

756年,唐肃宗即位,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不久被诬入狱,遇大赦获释。

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正月,摄(代理)海盐令。

760年(上元元年)春,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但刘长卿并未到南巴实际任职。

761年(上元二年)秋天,他又奉命回到苏州接受“重推”,旅居江浙。这时江南刚经历过刘展之乱,本来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变得破败萧条。

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以后,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再次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在睦州时期,与当时居处浙江的诗人有广泛的接触,如皇甫冉、秦系、严维、章八元等都有诗酬答。

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又受任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世称“刘随州”。

784年(兴元元年)和785年(贞元元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刘长卿即在此期间离开随州。

刘长卿离开随州后,大约流寓江州,晚岁入淮南节度使幕。约卒于790(唐贞元六年)前后。

3作品一览

刘长卿作品有集,称《刘随州集》,《唐诗汇评》称10卷,《唐诗大辞典修订本》称11卷。有《四部丛刊》本、《四部备要》本通行于世。今人注本有储仲君《刘长卿诗编年笺注》、杨世明《刘长卿诗编年校注》。

另,《全唐诗》收刘长卿诗5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

标签: 唐朝,唐玄宗

更多文章

  • 刘邦儿子淮南王刘长简介 汉文帝刘恒异母弟刘长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淮南王刘长,刘邦儿子,西汉

    刘长(前198年—前174年),沛(今江苏丰县)人,汉高祖刘邦少子,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异母弟,母赵姬。西汉初年诸侯王。力能扛鼎。于前196年被封淮南王。文帝时,骄纵跋扈,常与帝同车出猎;在封地不用汉法,自作法令。前174年,与匈奴、闽越首领联络,图谋叛乱,事泄被拘。朝臣议以死罪,文帝赦之,废王号

  • 刘长为什么谋反?刘邦的小儿子刘长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邦,刘邦儿子

    淮南王刘长是怎么死的?刘长(前198-前174) 西汉初诸侯王。即淮南厉王,力能扛鼎。沛(今江苏沛县)人。刘邦少子。于前196年被封淮南王。文帝时,骄纵跋扈,常与帝同车出猎;在封地不用汉法,自作法令。前174年,与匈奴、闽越首领联络,图谋叛乱,事泄被拘。朝臣议以死罪,文帝赦之,废王号,谪徙蜀郡严道邛

  • 刘长卿简介 唐代时期诗人随州刺史刘长卿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长卿,唐朝,唐朝诗人

    刘长卿(大约726~大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后迁居洛阳(今属安徽),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刘长卿

  • 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与苏东坡的清旷词风十分接近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

  • 涅阳公主刘中礼简介 光武帝刘秀的女儿涅阳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涅阳公主,中礼,汉朝

    刘中礼,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二女,其母为光烈皇后阴丽华。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庚子,公元40年),刘中礼被赐封为涅阳公主,因南阳郡涅阳县为其采邑而号为“涅阳公主”。涅阳县在今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南侯集镇境内,赵河(古称涅水)北岸。涅阳公主才情如虹,曾在镇平县五垛山涅水之畔游玩,作《涅水之阳》,袅娜而舞,婉转

  • 李息是谁?西汉时期著名将领李息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息,西汉,将领

    李息,生卒年不详,北地郡郁郅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 ,西汉时期著名将领。李息少年从军,侍奉汉景帝。汉武帝在位时期,李息曾多次担任将军,率军征讨匈奴,镇守边邑。因军功封关内侯。出征匈奴李息少年时从军,起初侍奉汉景帝刘启。 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正月,汉景帝去世,皇太子刘彻即位 ,是为汉武帝。汉武帝

  • “吾死不足惜,吾惜吾手!”,傲岸不羁的李方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画家,李方膺

    清朝康乾时期,在我国绘画史上出现了一个独树一帜的画派──“扬州八怪”,其思想性格和绘画风格,均有异于封建正统,带有明显的叛逆性和独创性,对近300年来的画坛,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通州籍画家李方膺亦赫然位于“扬州八怪”之中。李方膺(1695~1755),清代画家。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抑园、

  • 李方膺的画好在哪里?清代诗画家李方膺作品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画家,李方膺

    李方膺(1695~1755),中国清代诗画家,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抑园,白衣山人等,通州(今江苏南通)人。为官刚正不阿,廉洁爱民。寓居金陵借园,自号借园主人。为“扬州八怪”之一。 墨梅图 纸本墨笔 1754年作款识:十日厨烟断米炊,古梅几笔便舒眉。冰花雪蕊家常饭,满肚春风总不饥。乾隆十有九年

  • 怎么样能够把风画得看得见、摸得着?李方膺画风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画家,李方膺

    李方膺是清代诗画家,扬州八怪之一。他前后做县令二十年,三次被太守诬陷贬黜,故感慨地说:“两汉吏治,太守成之;后世吏治,太守坏之。”一次,李方膺到朋友家做客,大家天南海北无所不谈,不久话题转到绘画。其中一个人说:“大千世界什么东西都能入画,我看就有一样东西画不来。”有人问是什么东西,那人轻轻地吐了一个

  • 李禹出身名门一生却悲惨坎坷,到底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禹,汉朝

    公元前91年,发生了巫蛊之祸,太子刘据被逼起义,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一个人如果是名将之后,因为有祖上衬底,他的仕途肯定会一帆风顺。李禹正是名将之后,然而他一生三受打击,最后被冤枉致死,这是怎么回事呢?李禹,西汉人,生于公元前130年。他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