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长卿简介 唐代时期诗人随州刺史刘长卿生平

刘长卿简介 唐代时期诗人随州刺史刘长卿生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280 更新时间:2023/12/30 13:03:11

刘长卿(大约726~大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后迁居洛阳(今属安徽),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综合看来约生于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左右。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刘长卿,中国唐代诗人。字文房。因官至随州刺史,亦称刘随州。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祖籍宣城,郡望河间,后迁居洛阳。姚合《极玄集》卷下云刘长卿为“宣城人”;又中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五分述诸郡刘姓云:“考功郎中刘庆约,宣州人;孙长卿,随州刺史。”林宝稍早于姚合,所记一致,足消人疑。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诗集类著录《刘随州集》十卷,并云:“唐随州刺史宣城刘长卿文房撰”,当据林、姚二氏之说。然《新唐书·艺文志》云称刘长卿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唐才子传》袭云:“河间人”,又同卷李季兰条:“知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河间大概指其郡望而言。长卿一族,何时迁洛阳,殆不可考。及观刘集,知洛阳故业萦怀于中,感情甚深,断非居日浅短者可比。刘长卿《旧唐书》、《新唐书》都没有传记,关于他的生卒年,一直未有确考。闻一多认为其生年为公元709年,傅璇琮认为是710年左右或725年左右,还有其它的说法。卒年,一般认为是在789至791年之间;也就是说,刘长卿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

刘长卿为年轻时在嵩山读书,742-746年(唐玄宗天宝)间登进士第。一说755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刘长卿可能才登进士第,但是还没有揭榜,便爆发安史之乱了。

756年,唐肃宗即位,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不久被诬入狱,遇大赦获释。

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正月,摄(代理)海盐令。

760年(上元元年)春,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但刘长卿并未到南巴实际任职。

761年(上元二年)秋天,他又奉命回到苏州接受“重推”,旅居江浙。这时江南刚经历过刘展之乱,本来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变得破败萧条。

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以后,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再次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在睦州时期,与当时居处浙江的诗人有广泛的接触,如皇甫冉、秦系、严维、章八元等都有诗酬答。

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又受任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世称“刘随州”。

784年(兴元元年)和785年(贞元元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刘长卿即在此期间离开随州。

刘长卿离开随州后,大约流寓江州,晚岁入淮南节度使幕。约卒于790(唐贞元六年)前后。

标签: 刘长卿唐朝唐朝诗人

更多文章

  • 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与苏东坡的清旷词风十分接近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

  • 涅阳公主刘中礼简介 光武帝刘秀的女儿涅阳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涅阳公主,中礼,汉朝

    刘中礼,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二女,其母为光烈皇后阴丽华。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庚子,公元40年),刘中礼被赐封为涅阳公主,因南阳郡涅阳县为其采邑而号为“涅阳公主”。涅阳县在今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南侯集镇境内,赵河(古称涅水)北岸。涅阳公主才情如虹,曾在镇平县五垛山涅水之畔游玩,作《涅水之阳》,袅娜而舞,婉转

  • 李息是谁?西汉时期著名将领李息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息,西汉,将领

    李息,生卒年不详,北地郡郁郅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 ,西汉时期著名将领。李息少年从军,侍奉汉景帝。汉武帝在位时期,李息曾多次担任将军,率军征讨匈奴,镇守边邑。因军功封关内侯。出征匈奴李息少年时从军,起初侍奉汉景帝刘启。 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正月,汉景帝去世,皇太子刘彻即位 ,是为汉武帝。汉武帝

  • “吾死不足惜,吾惜吾手!”,傲岸不羁的李方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画家,李方膺

    清朝康乾时期,在我国绘画史上出现了一个独树一帜的画派──“扬州八怪”,其思想性格和绘画风格,均有异于封建正统,带有明显的叛逆性和独创性,对近300年来的画坛,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通州籍画家李方膺亦赫然位于“扬州八怪”之中。李方膺(1695~1755),清代画家。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抑园、

  • 李方膺的画好在哪里?清代诗画家李方膺作品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画家,李方膺

    李方膺(1695~1755),中国清代诗画家,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抑园,白衣山人等,通州(今江苏南通)人。为官刚正不阿,廉洁爱民。寓居金陵借园,自号借园主人。为“扬州八怪”之一。 墨梅图 纸本墨笔 1754年作款识:十日厨烟断米炊,古梅几笔便舒眉。冰花雪蕊家常饭,满肚春风总不饥。乾隆十有九年

  • 怎么样能够把风画得看得见、摸得着?李方膺画风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画家,李方膺

    李方膺是清代诗画家,扬州八怪之一。他前后做县令二十年,三次被太守诬陷贬黜,故感慨地说:“两汉吏治,太守成之;后世吏治,太守坏之。”一次,李方膺到朋友家做客,大家天南海北无所不谈,不久话题转到绘画。其中一个人说:“大千世界什么东西都能入画,我看就有一样东西画不来。”有人问是什么东西,那人轻轻地吐了一个

  • 李禹出身名门一生却悲惨坎坷,到底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禹,汉朝

    公元前91年,发生了巫蛊之祸,太子刘据被逼起义,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一个人如果是名将之后,因为有祖上衬底,他的仕途肯定会一帆风顺。李禹正是名将之后,然而他一生三受打击,最后被冤枉致死,这是怎么回事呢?李禹,西汉人,生于公元前130年。他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孙子

  • 揭秘:娄敬如何让刘邦用女人换和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娄敬,刘邦

    娄敬,汉初齐国卢(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县)人。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之一,对于汉初政策的制定及西汉政权的稳定起过很大作用。“乱世出英雄”,这几乎是一个真理,因为乱世是一个缺乏秩序的时代,缺乏了秩序,就为各色人等的脱颖而出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因此,每一次乱世都会造就大量英雄。秦末当然是乱世,许多英雄应运

  • 和亲第一人娄敬作为送嫁人 所嫁公主竟然是假冒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邦,娄敬,吕雉,和亲,冒顿

    说起“和亲”,满脑子大汉族主义的同胞们就气不打一处来,总觉得为了笼络边远政权,为了一国安稳,竟然将要把一个弱女子推到那老少边穷地区去,简直丢脸得很。换个角度来看,以一女子之力换来双方百姓的安定,又有什么不好?就如昭君出塞,以一已之力换来双方几十年的和平,谁不称颂?当然如果有人非要说不好,那也是没办法

  • 栾布公然违抗刘邦命令,拜祭​彭越​,刘邦为何不杀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朝,刘邦

    刘邦处死彭越后,余恨未消,下令将其枭首示众于洛阳城,并下诏道:“有敢于收尸临哭者,一律逮捕。”彭越的不幸遭遇和刘邦的严酷命令,引动一位豪侠人物前来抗命祭奠。这位留名千古的英雄,就是栾布。栾布,梁国人,与彭越算是老乡。两人的交往,可以追溯到秦末。那时,彭越是渔民,栾布是受雇于酒家的伙计,都穷得叮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