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邳彤怎么死的?邳彤的墓在哪里?

邳彤怎么死的?邳彤的墓在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704 更新时间:2023/12/28 0:50:12

邳彤,字伟君,汉族,信都郡信都县(今河北省冀州市旧城)人

王莽政权时期邳彤担任和成卒正。刘玄称帝后任和成太守。王郎起兵之后,他据城坚守,以待刘秀。此后随刘秀平定天下,历任和成太守、太常、少府、左曹侍中。先后受封为武义侯、灵寿侯。公元30年(建武六年),邳彤病逝。在河北安国一带的传说中。邳彤被称为“药王”。

公元25年(建武元年)六月,刘秀称帝,更封邳彤为灵寿侯,因为大司空王梁常年在外征战,还任命邳彤代理大司空。

公元25年(建武元年)十二月,汉军攻占洛阳,公元26年(建武二年),邳彤随刘秀入居洛阳,被拜为太常(掌管礼仪祭祀的官员),一个多月之后又改任为少府(九卿之一,掌宫中御衣、宝货、珍膳等),同年,刘秀又免去邳彤少府的职事。转而任命邳彤为左曹侍中,让他经常跟随自己出征作战。

公元30年(建武六年),邳丹辞去官职,回到封国。同年病逝。

邳彤墓

河北省保定市安国市现存有邳彤墓。据公元1880年(光绪六年)年夏天,进士出身的沈鸣珂撰写《增修明灵昭惠显祐王庙碑记》中记载:“考之邑乘,王为光武时二十八将之一,邳姓彤名,(安国县)邑之南关有王之故墓在,遂祀焉”。

公元1404年(明朝永乐二年),以邳彤墓为中心,在宋朝所建药王庙的基础上扩建药王庙。药王墓亭在药王庙的中院。墓为亭式,木拱起脊,琉璃瓦顶,外形玲珑别致,富有民族特色。墓碑上书有“敕封明灵昭惠显王之墓”。墓碑南北两廊及西面,碑碣林立,有几十块之多。

标签: 邳彤云台二十八将

更多文章

  • 邳彤简介 东汉宗室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邳彤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邳彤,云台二十八将

    邳彤,字伟君,汉族,信都郡信都县(今河北省冀州市旧城)人 。王莽政权时期邳彤担任和成卒正。刘玄称帝后任和成太守。王郎起兵之后,他据城坚守,以待刘秀。此后随刘秀平定天下,历任和成太守、太常、少府、左曹侍中。先后受封为武义侯、灵寿侯。公元30年(建武六年),邳彤病逝。在河北安国一带的传说中。邳彤被称为“

  • 刘植简介 东汉宗室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刘植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植,云台二十八将

    刘植,字伯先,汉族,汉朝巨鹿昌城(今河北省巨鹿县)人。王莽末年,据昌城自守,后归顺刘秀,并助其招降刘扬。此后久经战阵,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二十八。刘秀称帝后,封昌城侯。后在密县阵亡。据城迎主刘植是右北平郡昌城人,刘氏是地方豪强大族,王莽末年,天下大乱,刘植与弟弟

  • 昭宣中兴第一将赵充国:年届七旬仍然带兵出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充国,西汉,汉宣帝,

    “西汉中期,生活在甘肃、青海一带的羌族人实力慢慢壮大,时长侵袭汉朝的边郡,双方打打停停,问题一直没能解决。而自从汉武帝重拳出击被汉朝打残的匈奴并不甘心,时时伺机报复,他们派遣使者联络羌族各部落,约定共同进攻张掖、酒泉等汉朝的西部边郡。宣帝神爵元年,也就是公元前61年,朝廷派人去羌族各部落进行调查,奉

  • 赵充国:西汉最擅长处理少数民族问题的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充国,羌人,西汉

    赵充国,西汉大将,生于汉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卒于汉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汉书.赵充国传》记载:“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邽人也,后徙金城令居”。1942年青海乐都县出土的“三老赵宽碑”记载:“其先系出自少皓,唐(尧)炎之隆,伯翳作崇嬴。自夏、商、造父周爰、既霸世风为竞谋佐图十,嗣

  • 赵充国是谁? 西汉武帝时期名将赵充国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充国,西汉,名将

    赵充国简介:赵充国(前137—前52年),字翁孙,原为陇西上邽人,后移居湟中,西汉著名将领。为人有勇略,熟悉匈奴和氐羌的习性,汉武帝时候,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匈奴,率领700壮士突出匈奴的重围。被汉武帝拜为中郎,官居车骑将军长史。赵充国最初时只是一个骑士,后来作为六郡的良家子弟善于骑马射箭被补为羽林

  • 东汉将领虞翊简介 虞翊的评价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虞翊

    虞翊简介虞翊,东汉著名的军事将领,为东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被邓太后称为有“将帅之略”。那么虞翊简介是什么呢?虞翊,字升卿,对于他生卒,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他一开始并不是以军事主管的身份进入统治阶级。早年间,虞翊只是一个小小的怀县县令。如果朝廷不对零昌进行第二次打击的话,虞翊可能就一辈子默默无

  • 虞翊是谁?为什么反对大将邓骘放弃凉州?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虞翊,邓太后

    虞翊是谁?为什么反对大将邓骘放弃凉州?虞翊,东汉名将,被邓太后认为有“将帅之略”,东汉欲放弃凉州,虞翊坚决反对,被任命为武都太守,领兵3000人前去镇压羌人。增灶,弱弓诱敌,换装惑敌,埋伏兵……奇计迭出的虞翊用精彩的表演赢得了战斗的胜利,平定了羌人的叛乱。邓骘(zhì)(《东观汉记》作邓陟 ,?—1

  • 虞翊简介 邓太后认为有“将帅之略”的东汉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虞翊,邓太后

    虞翊简介 邓太后认为有“将帅之略”的东汉名将虞翊,东汉名将,被邓太后认为有“将帅之略”,东汉欲放弃凉州,虞翊坚决反对,被任命为武都太守,领兵3000人前去镇压羌人。增灶,弱弓诱敌,换装惑敌,埋伏兵……奇计迭出的虞翊用精彩的表演赢得了战斗的胜利,平定了羌人的叛乱。久经沙场的任尚被任命为中郎将,接替班雄

  • 西汉陈汤的事迹有哪些?陈汤一战成名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西汉,陈汤

    陈汤是西汉大将,陈汤不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因为他有不足,其一生职业也是起起伏伏,个人本身毛病也很多,贪财不按计划走,但是正是陈汤这样的人,为安定边疆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面来看看陈汤的事迹。西汉陈汤的事迹有哪些陈汤是西汉大将,出生年月不详,山东兖州人。陈汤是西汉能将,曾任西域副校慰。陈汤勤奋好学,

  • 陈汤奔袭三千里灭北匈奴: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陈汤,匈奴,名将,汉朝

    自古以来,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视野里,战争,似乎一直是暴力主凶的代名词。要么“杀敌一万,自损三千”,要么“血流漂杵,白骨累累”,对战争破坏性近乎无限地夸大,催生出两千年的重文抑武,不仅使尚武精神日渐式微,更导致了大众对于军事历史的茫然陌生。2003年,当美国试图在战争初期一击斩首萨达姆时,很多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