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酷吏张汤 汉武帝时期的御史大夫张汤因何而死

酷吏张汤 汉武帝时期的御史大夫张汤因何而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255 更新时间:2024/1/22 0:43:57

酷吏张汤:酷吏是君主专制政治的产物,也是其牺牲品,皇帝用酷吏,是为了维护专制政治之威;杀酷吏,也是为了维护专制政治。而张汤就是其中十分出名的酷吏之一。那么张汤又是因何而死呢?

张汤的失败,最致命的原因在于他的两面性格,为法过酷,结怨太多,最后被武帝抛弃。公元前115年,武帝元鼎二年,由于盐铁收归中央政府独占,极大损害了同姓诸侯国的利益,再加上以前的个人恩怨,赵彭祖率先指控张汤与其下属鲁谒居合谋诡计危害国家。鲁谒居是张汤的心腹手下,曾故意炮制冤案以陷害张汤的旧怨御史李。鲁谒居因赵王上告被关入狱中不久病死。被连累的鲁谒居的弟弟认为张汤见死不救,于是在牢里揭露了其兄与张汤违法挟私寻仇的黑幕。武帝特命廷尉减宣调查李文案,而同为酷吏的减宣恰也是张汤的老对头,欲借此案置张汤于死地,便私下秘密行动罗织大罪。正在这危机时刻,有贼偷盗了汉文帝陵园的下葬钱,依惯例,丞相庄青翟与张汤相约一同武帝谢罪。张汤临时变卦,单方面推卸责任,准备先弹劾庄青翟,将罪名全归于丞相。而丞相府的三位长吏朱买臣(成语“覆水难收”的主角)、王朝、边通也都与张汤结有深怨,三人得知张汤计划后,一起联名先发制人,替丞相声辩无罪的同时,告发了张汤平日的种种非法行径,将前后数件事一一联系。武帝暴怒,认定张汤内心险诈一惯欺君,便不由分说,派使者带着罪名簿以八项大罪痛责张汤。

“天子果以汤怀诈面欺,使使八辈簿责汤。汤具自道无此,不服。於是上使赵禹责汤。禹至,让汤曰:“君何不知分也。君所治夷灭者几何人矣?今人言君皆有状,天子重致君狱,欲令君自为计,何多以对簿为?”汤乃为书谢曰:“汤无尺寸功,起刀笔吏,陛下幸致为三公,无以塞责。然谋陷汤罪者,三长史也。”遂自杀。汤死,家产直不过五百金,皆所得奉赐,无他业。昆弟诸子欲厚葬汤,汤母曰:“汤为天子大臣,被污恶言而死,何厚葬乎!”载以牛车,有棺无椁。天子闻之,曰:“非此母不能生此子。”乃尽案诛三长史。丞相青翟自杀。上惜汤。稍迁其子安世。”

武帝还派出当年与张汤情同兄弟的酷吏赵禹来质问他。张汤见了好友,自以为事情终有转机,正准备长篇解释,却被赵禹当头痛斥:“今天你觉得自己冤枉了,当年被你杀的那么多人就不冤枉吗?现在别人告你都是有真凭实据的,皇上关你到牢里,就是希望你自我了断,为什么还要争辩呢?”(这与成语“请君入瓮”有神似之处)这么一折腾,张汤终于清醒了,回想自己昔日所作所为,再以自己对武帝的了解,尽管不甘心,但是非死不可了。在诸侯、部属、酷吏、同僚上下内外四面八方的夹击下,皇帝也抛弃了他。张汤自杀了,面对下葬事宜,张母之所以正气懔然地说了些我们不能理解的怪话,我想大概是因为在她眼中儿子一贯是清廉正气尽心为公的吧。

标签: 张汤酷吏汉武帝

更多文章

  • 张汤简介 历史上的御史大夫张汤的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汤,简介,怎么死的

    张汤简介:张汤(?—公元前116年12月),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因为治陈皇后、淮南、衡山谋反之事,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先后晋升为太中大夫、廷尉、御史大夫。与赵禹编定《越宫律》、《朝律》等法律著作。张汤,西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地区)人,具体出生年份不祥,约为汉景帝中期,是典型的法家式官僚子弟出身

  • 揭秘饺子原本竟是治病良药:张仲景发明想救治百姓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饺子,治病良药,张仲景

    导读:饺子在宋代以前叫“角子”或“水角儿”,元代称“扁食”,明代以后普遍称饺子。饺子寓新旧交替之意,又因其形状像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发大财,元宝滚进来”。所以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其实饺子本来是一味治病的良药,其起源还与“医圣”张仲景有关。张仲景发明“饺子”救治百姓 张仲景是南阳人,生活在

  • 历史上的今天3月4日 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出生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上的今天,历史上的今天3月4日

    0150年03月04日 东汉医圣张仲景出生在1864年前的今天,0150年3月4日(农历正月十八),东汉医圣张仲景出生。张仲景,河南南阳人,东汉后期医学家。生于公元150年3月4日(农历150年正月十八日,距今已1864年),于公元219年溘然长逝,享年69岁。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张宗汉

  • 张仲景简介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医圣张仲景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仲景,汉朝,医圣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人。约生于桓帝和平元年(公元150年),卒于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汉灵帝时曾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他一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集前人之大成,揽四代之精华,写出了不朽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这部医书熔理、法、方、药于一炉,开

  • 班超是班固的弟弟吗?班超万里封侯讲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班超,西域,张骞,东汉

    班超,字仲升,东汉时期人士,家乡位于现今的陕西咸阳。他才华出众,能力极佳,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班超的父亲是历史上有名的史学家班彪,他的长兄班固与妹妹班昭在史学方面的成就也颇大。班超自小就胸有大志,为人不拘泥于琐碎之事,并且对待自己的长辈颇为孝顺恭敬,家庭的原因使他从年少的时候就知道勤奋

  • 东汉班固的作品有哪些?班固为何会死在了狱中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班固,《汉书》,东汉

    公元54年的时候,班固的父亲班彪去世,由于生计困难,班固回到了老家。尽管如此,班固没有气馁,而是在父亲已经撰写好的《史记后传》上,开始利用家中的藏书,扩充《世纪后传》的内容,这也是班固正式撰写《汉书》的开端。除此之外,班固一在积极寻找出仕的机会。在班固专心撰写《汉书》的时候,有人向朝廷告发班固在私修

  • 班固在东汉并非独步天下:班固与他的“一生之敌”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朝,班固

    作为东汉最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班固赢得了后世学者的广泛赞誉。在史学界,他与司马迁一起被称为“班马”或“马班”;在文学界,他又与扬雄、张衡一起被称为“班扬”、“班张”,也有人将他与马融并称“班马”。可这些人虽与班固齐名,却不与之同时。难道班固的学问在当时真是独步天下,没有对手吗?其实不然。与班固同期

  • 揭秘:汉文帝为何要诛杀薄太后唯一亲弟弟薄昭?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文帝,薄昭,汉朝

    在民间故事里,汉文帝刘恒是“二十四孝”中的典范,代表事迹是“亲尝汤药”:他被封为代王的时候,曾衣不解带地陪伴在生病的薄太后病床前,给太后煎好的汤药尝药,长达三年。后来,朝中大臣在讨论合适的皇帝人选时,刘恒的这一举动为其大大加分,终于被迎立为天子。不过,文帝同时还有一个“大义灭亲”的光荣事迹。诛杀的,

  • 汉献帝第二任皇后曹节:巾帼不让须眉的代表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献帝第二任皇后曹节

    曹节是曹操的次女、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的第二任皇后,历史上以深明大义、贤惠得体著称,是著名的一代贤后。曹节本来是父亲安插在汉献帝身边的监视者,她与自己的姐妹一同进宫,当时父亲曹操已经是丞相了,并且还有意做皇帝,势力非常大。汉献帝明知曹操的心思,但是也不敢不从。后来曹操将汉献帝的皇后伏皇后囚禁致死,

  • 曹节认猪不争的事情他到底有多厚道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节

    在电视剧《新三国》中,曹操的次女,汉献帝的曹皇后只是一个配角,只有有限的几个镜头,好像是个无足轻重的人物,但实际上如果没有曹皇后的据理力争,没有曹皇后后来几次对汉献帝的保护,汉献帝的恐怕早就被人害死了,更别提以后能够善终了,曹节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不仅保护了汉献帝一家,甚至还改变了历史。在《新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