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的今天3月4日 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出生

历史上的今天3月4日 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出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970 更新时间:2024/1/1 2:54:56

0150年03月04日 东汉医圣张仲景出生

在1864年前的今天,0150年3月4日(农历正月十八),东汉医圣张仲景出生。

张仲景,河南南阳人,东汉后期医学家。生于公元150年3月4日(农历150年正月十八日,距今已1864年),于公元219年溘然长逝,享年69岁。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张宗汉曾在朝为官。由于家庭条件的特殊,于是他从小就接触了许多典籍。他从史书上看到了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后,对扁鹊产生了敬佩之情,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名医奠定了基础。

他从小嗜好医学,“博通群书,潜乐道术。”当他十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他的同乡何颙赏识他的才智和特长,曾经对他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何颙别传》)。后来,张仲景果真成了良医,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关,但主要是他热爱医药专业,善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结果。

年轻时曾跟同郡张伯祖学医。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医名大振,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学家。

他是处在动乱的东汉末年,连年混战,“民弃农业”,都市田庄多成荒野,人民颠沛流离,饥寒困顿。各地连续爆发瘟疫,尤其是洛阳、南阳、会稽(绍兴)疫情严重,“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张仲景的家族也不例外。对这种悲痛的惨景,张仲景目击心伤。

据载自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起,十年内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于传染病,其中伤寒病占百分之七十。“感往昔之论丧,伤横夭之莫救”(《伤寒论》自序)。于是,他发愤研究医学,立志做个能解脱人民疾苦的医生。“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伤寒论》自序)。

当时,在他的宗族中有个人叫张伯祖,是个极有声望的医生。张仲景为了学习医学,就去拜他做老师。张伯祖见他聪明好学,又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就把自己的医学知识和医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而张仲景竟尽得其传。何颙在《襄阳府志》一书中曾赞叹说:“仲景之术,精于伯祖”。

《伤寒杂病论》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表现了仲景作为医学大家的仁心仁德,后人尊称他为“医宗之圣”。医圣——张仲景(20张)

张仲景故里位于南阳郡涅阳人(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天赋聪颖,勤奋好学,少年时学医于同郡张伯祖,尽得其传。

1797年03月04日 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卸任

在217年前的今天,1797年3月4日(农历二月初六),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卸任。

乔治·华盛顿(GeorgeWashington,1732年2月22日-1799年12月14日),1775年至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时殖民地军的总司令,1789年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其同时也成为全世界第一位以“总统”为称号的国家元首),在接连两次选举中都获得了全体选举团无异议支持,一直担任总统直到1797年(任期:1789年4月30日-1797年3月4日)。

华盛顿早年在法国印第安人战争中曾担任支持大英帝国一方的殖民军军官。之后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率领大陆军团赢得美国独立,他拒绝了一些同僚怂恿他领导军事政权的提议,在1783年回到了他在维农山的庄园回复平民生活。

1787年,华盛顿主持了制宪会议。会议制定了现在的美国宪法。1789年,他经过全体选举团无异议的支持而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他在两届的任期中设立了许多持续到今天的政策和传统。在两届任期结束后,他自愿放弃权力不再谋求续任。

由于他扮演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最重要的角色,华盛顿通常被称为美国国父。学者们则将他和亚伯拉罕·林肯并列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1783年12月23日,华盛顿向邦联议会(CongressoftheConfederation)辞去了他在军队里总司令的职务,邦联议会稍后并在马里兰州安那波利斯的议院召开了会议。这对于新生国家而言是相当重要的过程,建立了由平民选出的官员—而不是由军人来组织政府的先例,避免了军国主义政权的出现。华盛顿坚信唯有人民拥有对国家的主权,没有人可以在美国籍著军事力量、或只因为他出生贵族而夺取政权。

华盛顿接着返回弗农山的庄园,就在1783年圣诞节前夕那天的傍晚抵达家门。自从1775年因战争离开心爱的家园后,他都一直没有机会回家。在门口欢迎他的是他之前曾向其许诺过会在8年内返家的妻子,以及4个已经能够走路的孙子女,全都在他离家的这段时间出生。战争也带走了他所扶养的继子约翰的性命,于1781年在约克镇的一次行军里发烧过世。

当华盛顿离开军队时,他在大陆军团里的最终头衔是“将军和总司令”。

在1787年华盛顿主持了在费城举行的制宪会议。他并没有参与讨论,但他的威望维持了会议的秩序,并让代表团能专注于讨论上。在会议后他的威望使得包括弗吉尼亚州议会在内的许多人相信这个会议的成果,而支持了美国宪法。

华盛顿的庄园广达8000英亩(32平方公里),如同当时其他许多农场主一样,尽管拥有大量土地,华盛顿手上的现金都不多,常常四处借贷。在后来他成为总统时,他甚至得借款$600元以搬家到首都纽约。

1907年03月04日 孙中山被迫离

在107年前的今天,1907年3月4日(农历正月二十),孙中山被迫离。

1907年3月4日,孙中山携胡汉民、汪精卫、萱野长知、池亨吉等离日赴港,转住南洋,同盟会会务交由黄兴主持。

苹、浏、醴起义后,清公使杨枢即奉命和日本政府交涉,要求逮捕并引渡孙中山。日本政府采取了双方都不得罪的方针:一面驱逐孙中山出境,一面劝孙中山自动离日。为表示善意,日本政府还赠孙路费5000元,同时,东京股票商人铃木久五郎也赠送1万元。孙中山急需经费,便接受款子。2月25日,内田良平在东京赤坂区红叶馆设宴为孙中山送行。赴宴者有黄兴、章炳麟、胡汉民、汪精卫、刘师培、宋教、田桐、张继、汪东以及宫崎寅藏、清藤幸七郎、和田三郎等。

1911年03月04日 大太监李莲英去世

在103年前的今天,1911年3月4日(农历二月初四),大太监李莲英去世。

李连英(1848年11月12日-1911年3月4日),河北河间府大城县李家村人,晚清著名宦官。本名李英泰,进宫后改为李进喜。由慈禧太后赐名连英,俗作莲英。连英在宫中期间,深得慈禧太后器重,太后甚至打破“太监品级以四品为限”的皇家祖制,封为正二品总管太监,统领全宫所有宦官。

李连英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11月12日出生在直隶省(今河北省)一个穷困家庭。1853年6岁时净身担任宦官,入郑亲王端华府,1856年进紫禁城,原称李英泰,后改为李进喜。1867年被封为二总管。

1869年他21岁时,大总管安德海出宫游玩,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斩于济南,李由于在辛酉政变中立功,安德海死后他获得慈禧重用,不久就调到内宫伺候,升为大总管。

1871年慈禧太后赐名连英,民间讹作莲英。连英于慈禧太后身边受宠时,以谨小慎微见称,朝廷大臣对李连英,亦争相用银两贿赂拢络;对于一般宫内妃嫔触怒慈禧,连英总是尽量替人美言遮盖,曲意回护,保护了许多人免于处分,所以宫内左右都对他有正面评价,谓之“恭慎”,并非戏剧与小说中作威作福的型态。然而连英收受了许多官员的银钱,其贪财也是事实,这一点很多晚清官员都有记载。总体来说,连英为人,事上以敬,事下以宽,谨小慎微。在慈禧晚年,他更像是慈禧的一伴侣,而不是奴才。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慈禧死于北京西苑的仪鸾殿。李莲英办理完慈禧的丧事,于宣统元年二月初二,离开生活了51年的皇宫。当时内宫主政的隆裕太后,为感谢他在宫中服役多年,准其“原品休致”,就是带原薪每月六十两白银退休。

围绕李莲英出宫和他的身后事,又有许多传说。有人说他是看到光绪弟弟载沣监国摄政,恐遭报复退居宫外;也有人说,李莲英死后,宫中太监纷纷抢夺他的遗产,隆裕太后将财产全部充公;还有人说,李莲英生前得罪了许多人,出宫后深居简出,但最终还是被人在后海附近暗杀。

类似传说虽十分盛行,但从当时清宫对李莲英出宫及死后的安排来看,这些传说都无法令人置信。

作为一个太监,李莲英的身份极为卑贱。不同的是,由于慈禧太后的赏识和宠爱,他享受到了皇宫太监前所未有的权力和地位,金钱财富也滚滚而来。但也正因与慈禧的这层特殊关系,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臭名昭著的人物之一。

李莲英死时,得到清朝宫廷的1000两白银,在北京恩济庄的太监墓地修造了一座豪华坟墓。李莲英的坟墓早在30年前就被破坏了,只有墓志铭的拓片保留了下来。

1933年03月04日 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在81年前的今天,1933年3月4日(农历二月初九),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1933年3月4日,富兰克林·德兰诺·罗斯福(1882~1945)就任美国总统(1933年3月4日——1937年1月20日)。以后他打破美国惯例,又连续3次蝉联总统。

罗斯福第一次就任总统时,正值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后全面萧条时期。罗斯福提出了一系列“新政”措施,促进垄断资本和国家的联结。

在外交上,提出“睦邻政策”,力图缓和美国和拉美各国之间的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参加了反法西斯联盟。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病逝。

更多文章

  • 张仲景简介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医圣张仲景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仲景,汉朝,医圣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人。约生于桓帝和平元年(公元150年),卒于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汉灵帝时曾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他一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集前人之大成,揽四代之精华,写出了不朽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这部医书熔理、法、方、药于一炉,开

  • 班超是班固的弟弟吗?班超万里封侯讲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班超,西域,张骞,东汉

    班超,字仲升,东汉时期人士,家乡位于现今的陕西咸阳。他才华出众,能力极佳,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班超的父亲是历史上有名的史学家班彪,他的长兄班固与妹妹班昭在史学方面的成就也颇大。班超自小就胸有大志,为人不拘泥于琐碎之事,并且对待自己的长辈颇为孝顺恭敬,家庭的原因使他从年少的时候就知道勤奋

  • 东汉班固的作品有哪些?班固为何会死在了狱中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班固,《汉书》,东汉

    公元54年的时候,班固的父亲班彪去世,由于生计困难,班固回到了老家。尽管如此,班固没有气馁,而是在父亲已经撰写好的《史记后传》上,开始利用家中的藏书,扩充《世纪后传》的内容,这也是班固正式撰写《汉书》的开端。除此之外,班固一在积极寻找出仕的机会。在班固专心撰写《汉书》的时候,有人向朝廷告发班固在私修

  • 班固在东汉并非独步天下:班固与他的“一生之敌”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朝,班固

    作为东汉最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班固赢得了后世学者的广泛赞誉。在史学界,他与司马迁一起被称为“班马”或“马班”;在文学界,他又与扬雄、张衡一起被称为“班扬”、“班张”,也有人将他与马融并称“班马”。可这些人虽与班固齐名,却不与之同时。难道班固的学问在当时真是独步天下,没有对手吗?其实不然。与班固同期

  • 揭秘:汉文帝为何要诛杀薄太后唯一亲弟弟薄昭?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文帝,薄昭,汉朝

    在民间故事里,汉文帝刘恒是“二十四孝”中的典范,代表事迹是“亲尝汤药”:他被封为代王的时候,曾衣不解带地陪伴在生病的薄太后病床前,给太后煎好的汤药尝药,长达三年。后来,朝中大臣在讨论合适的皇帝人选时,刘恒的这一举动为其大大加分,终于被迎立为天子。不过,文帝同时还有一个“大义灭亲”的光荣事迹。诛杀的,

  • 汉献帝第二任皇后曹节:巾帼不让须眉的代表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献帝第二任皇后曹节

    曹节是曹操的次女、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的第二任皇后,历史上以深明大义、贤惠得体著称,是著名的一代贤后。曹节本来是父亲安插在汉献帝身边的监视者,她与自己的姐妹一同进宫,当时父亲曹操已经是丞相了,并且还有意做皇帝,势力非常大。汉献帝明知曹操的心思,但是也不敢不从。后来曹操将汉献帝的皇后伏皇后囚禁致死,

  • 曹节认猪不争的事情他到底有多厚道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节

    在电视剧《新三国》中,曹操的次女,汉献帝的曹皇后只是一个配角,只有有限的几个镜头,好像是个无足轻重的人物,但实际上如果没有曹皇后的据理力争,没有曹皇后后来几次对汉献帝的保护,汉献帝的恐怕早就被人害死了,更别提以后能够善终了,曹节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不仅保护了汉献帝一家,甚至还改变了历史。在《新三国》

  • 曹节被逼嫁给皇帝 哥哥逼宫又将她从皇后宝座拉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节,三国,汉献帝,曹操

    曹节(195年―260年),建安元年出生,东汉末年魏王曹操次女。建安十八年,曹节年满十八,按说此时的她,应该嫁一个如意郎君,幸福的过一辈子。可是曹操为了控制汉献帝,将自己的三个女儿——曹宪、曹节、曹华一起送进宫,给汉献帝刘协为妃。曹操这么做,当然是为了利用女儿监视皇帝。但汉献帝此时是曹操手中傀儡,对

  • 东汉最后一位皇后是谁?东汉献帝刘协皇后曹节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东汉,汉献帝刘协,皇后,曹节

    曹节是曹操的二女儿,汉献帝刘协的第二位皇后。她也是东汉最后一位皇后。公元213年,曹操将女儿曹宪、曹节、曹华三姐妹同时送入宫中。 建安19年(214),姐妹三人均被封为贵人。同年,献帝的第一位皇后伏寿,她因不满曹操残暴,写密信给父亲伏完,叫他设法除掉曹操,此事被人告发后。曹操将她幽闭而死。建安二十年

  • 东汉献帝刘协献穆皇后曹节简介 献穆皇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节,汉献帝刘协,献穆皇后,汉朝皇后

    曹节(195年―260年),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献帝刘协第二任皇后,魏武帝曹操次女,母不详(有说其母为武宣皇后卞氏)。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将女儿曹宪、曹节、曹华三姐妹同时送人宫中,封为夫人。建安十九年(214年),并封为贵人。汉献帝第一位皇后叫伏寿,她因不满曹操残暴,写密信给父亲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