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时期的卜式是怎样从羊倌做到御史大夫的

汉武帝时期的卜式是怎样从羊倌做到御史大夫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762 更新时间:2023/12/31 22:40:13

汉武帝可以说是一个传奇的君主,是皇帝中的牛人了,在他的时代出过不少名将,也出过不少能臣。不过今天我给大家讲的这位,他的人生却是更为传奇,因为他是从一个羊倌做到御史大夫的。

我们的主人公叫卜式,是住在黄河南边的一个人,他一直以种田和放牧为生。父母去世以后,他就带着年幼的弟弟一起生活,等弟弟长大成人,卜式就把田地住房和财物都给了弟弟,自己带着一百带头羊住进了山里。十多年以后,卜式除了重新购置家产外,还剩下了一千多只羊。可这会他的弟弟已经把财产都败的差不多了,卜式就又分给了弟弟一些财物。

那时候汉朝正在和匈奴打仗,卜式就到了京城,给汉武帝上书,希望把自己的一半财产捐给国家的边防事业。

汉武帝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人,就派使者去问卜式,你是想当官吗?

卜式回答,我从小就放羊,没学过当官,也不想当官。

使者又问,你是有什么冤屈,要申诉吗?

卜式回答,我来与人为善,没有和别人发生过纠纷,再说我家里有钱,附近谁困难我就借钱给他,谁不善良我就教育他,大家都听我的话,我没有冤屈。

使者很纳闷,那你一不想当官,二不需要伸冤,干嘛要给国家捐钱,这没道理啊!

卜式很郑重的告诉使者,我认为,天子要征讨匈奴,有力气的人就该战死边疆,有钱粮的人就该支援国家,都这样做的话,才能消灭匈奴。

听卜式这说,使者就带着疑惑和感动回去报告了汉武帝。那汉武帝也是满心的狐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人啊,他就和丞相公孙弘商量。那公孙弘也没见过这样人啊,他就告诉皇帝,这个人的处事原则不合常理,肯定不是什么老实人,要是用他做榜样,那天下人就都容易学坏了,不要答应他的请求。汉武帝也比较赞同公孙弘的看法,就没有答复卜式。卜式被凉了几年之后,只好继续回家放羊种地去了。

一年以后,汉朝又一次发兵攻打匈奴,这一次匈奴的好多人都来投降了。加上军费开支,加上给匈奴人的赏赐,朝廷的钱库就被掏空了。等到第二年,正赶上天灾,灾民需要迁移安置,政府就拿不出钱来了。

这时候卜式出手了,他拿出了二十万钱给河南太守,用来安置灾民。后来河南太守向朝廷汇报富人捐款名单的时候,汉武帝看到了卜式的名字觉得眼熟,仔细一想,哦,原来是那个要捐一半家产打匈奴的人,看来当时是误会了他。

可能是不好意思,也可能是受感动,汉武帝就给卜式发了一些赏赐,卜式把赏赐又都捐给了政府。汉武帝这个时候是真的被卜式给折服了,觉得大家要是都向他一样,那天下就好了。就想给他一个大大的奖励,给天下人做个榜样。

可是卜式一再表示,自己不想做官,汉武帝就对他说,不让你当官,我在上林苑养了好多羊,你去帮我放吧。就这样,卜式当上了放羊官。一年之后,上林苑里的羊上又肥又壮,而且数量增加了很多,汉武帝就当面表扬了卜式。卜式对汉武帝表示,其实治理百姓和放羊是一个道理,要让大家按时劳作按时休息,群里出现了坏分子,就把他淘汰出局,天下自然就太平,百姓也就富足了。

卜式的这番放羊治国论一出,汉武帝被惊呆了,他觉得卜式简直就是个奇才,在上林苑放羊太屈才了,就让他去缑氏县做县令,结果缑氏县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后来又让他去做成皋县县令,成皋县的水利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汉武帝对卜式非常满意,就让他去给齐做太傅。

几年以后,南越国的丞相吕嘉造反了,卜式给汉武帝上书,我听说天子的忧患就是做臣子的耻辱,现在南越谋反,我要求带儿子和齐地会架船的人去攻打南越。虽然上书的人是卜式,可汉武帝还是非常激动,他对天下颁布诏书:

卜式这个人是种田放牧出身的,可他从来不为私利,有多余的钱财就捐给国家。现在国家有难,他又主动提出父子去参战,他这种对国家的忠诚是大家的榜样。所以封他为关内侯,赏黄金六十斤,良田十顷。

汉武帝本以为,这诏书一发,天下人诸侯还不得纷纷响应啊,可没成想,一百多个诸侯,一个要求参军的都没有,汉武帝这面子可就挂不住了。所以等到九月诸侯朝拜天子进献酎金的时候,因为进献酎金分量不足而失去侯位的,就有一百多人。

这样,卜式就更显得与众不同了,汉武帝封他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

虽然卜式后来得罪了汉武帝,被贬为太子太傅,而后善终至老,可他的这一生,也足够传奇了。

标签: 汉武帝御史大夫卜式汉朝

更多文章

  • 汉武帝时代的一个牛人卜式 从羊倌做到御史大夫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武帝,卜式

    汉武帝可以说是一个传奇的君主,是皇帝中的牛人了,在他的时代出过不少名将,也出过不少能臣。不过今天我给大家讲的这位,他的人生却是更为传奇,因为他是从一个羊倌做到御史大夫的。我们的主人公叫卜式,是住在黄河南边的一个人,他一直以种田和放牧为生。父母去世以后,他就带着年幼的弟弟一起生活,等弟弟长大成人,卜式

  • 南北朝神奇的元嘉北伐:为何武将反对文臣支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北伐,刘宋,元嘉草草

    公元四五○年,北魏大臣崔浩因主持编纂的国史暴露了拓跋氏祖先羞耻屈辱的历史,被北魏世祖拓跋焘下令族诛,同时受到株连的还有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等汉族豪门以及众多汉人官吏。北魏的民族矛盾变得尖锐起来,政局也变得动荡不安。这让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看到了收复中原的希望。宋文帝曾在公元四三○年(元嘉七年)派

  • 中国从严执法的先锋:天生法律人酷吏张汤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汤,酷吏,汉武帝

    张汤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父亲出门回来,发现老鼠偷吃了肉,就迁怒于张汤,把他打了一顿。于是张汤挖开老鼠的巢穴,活捉了老鼠,把老鼠当作犯人一样严加审讯拷打,并记录下审讯过程,最后把老鼠和老鼠吃剩的肉都当堂呈供,作为证据,宣判老鼠应当受磔刑,然后亲自把老鼠分尸。张汤的父亲看到这份审讯记录,大吃一惊,因为这份

  • 酷吏张汤 汉武帝时期的御史大夫张汤因何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汤,酷吏,汉武帝

    酷吏张汤:酷吏是君主专制政治的产物,也是其牺牲品,皇帝用酷吏,是为了维护专制政治之威;杀酷吏,也是为了维护专制政治。而张汤就是其中十分出名的酷吏之一。那么张汤又是因何而死呢?张汤的失败,最致命的原因在于他的两面性格,为法过酷,结怨太多,最后被武帝抛弃。公元前115年,武帝元鼎二年,由于盐铁收归中央政

  • 张汤简介 历史上的御史大夫张汤的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汤,简介,怎么死的

    张汤简介:张汤(?—公元前116年12月),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因为治陈皇后、淮南、衡山谋反之事,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先后晋升为太中大夫、廷尉、御史大夫。与赵禹编定《越宫律》、《朝律》等法律著作。张汤,西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地区)人,具体出生年份不祥,约为汉景帝中期,是典型的法家式官僚子弟出身

  • 揭秘饺子原本竟是治病良药:张仲景发明想救治百姓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饺子,治病良药,张仲景

    导读:饺子在宋代以前叫“角子”或“水角儿”,元代称“扁食”,明代以后普遍称饺子。饺子寓新旧交替之意,又因其形状像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发大财,元宝滚进来”。所以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其实饺子本来是一味治病的良药,其起源还与“医圣”张仲景有关。张仲景发明“饺子”救治百姓 张仲景是南阳人,生活在

  • 历史上的今天3月4日 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出生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上的今天,历史上的今天3月4日

    0150年03月04日 东汉医圣张仲景出生在1864年前的今天,0150年3月4日(农历正月十八),东汉医圣张仲景出生。张仲景,河南南阳人,东汉后期医学家。生于公元150年3月4日(农历150年正月十八日,距今已1864年),于公元219年溘然长逝,享年69岁。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张宗汉

  • 张仲景简介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医圣张仲景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仲景,汉朝,医圣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人。约生于桓帝和平元年(公元150年),卒于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汉灵帝时曾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他一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集前人之大成,揽四代之精华,写出了不朽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这部医书熔理、法、方、药于一炉,开

  • 班超是班固的弟弟吗?班超万里封侯讲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班超,西域,张骞,东汉

    班超,字仲升,东汉时期人士,家乡位于现今的陕西咸阳。他才华出众,能力极佳,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班超的父亲是历史上有名的史学家班彪,他的长兄班固与妹妹班昭在史学方面的成就也颇大。班超自小就胸有大志,为人不拘泥于琐碎之事,并且对待自己的长辈颇为孝顺恭敬,家庭的原因使他从年少的时候就知道勤奋

  • 东汉班固的作品有哪些?班固为何会死在了狱中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班固,《汉书》,东汉

    公元54年的时候,班固的父亲班彪去世,由于生计困难,班固回到了老家。尽管如此,班固没有气馁,而是在父亲已经撰写好的《史记后传》上,开始利用家中的藏书,扩充《世纪后传》的内容,这也是班固正式撰写《汉书》的开端。除此之外,班固一在积极寻找出仕的机会。在班固专心撰写《汉书》的时候,有人向朝廷告发班固在私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