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羽为什么会默认刘备对魏延的封赏?原因是什么

关羽为什么会默认刘备对魏延的封赏?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973 更新时间:2024/1/26 3:52:48

很多人都不了解魏延封赏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群雄争霸,谋臣虎将人才辈出。而在魏蜀吴三国之中,自然也少不了许多凶名在外的武将,而蜀汉麾下的关羽大将便是其中之一。自桃园三结义开始,关羽便义无反顾地跟随刘备征战天下,拼杀疆场。

而关羽也曾遇到过香车宝马的诱惑,但其始终忠义异常,令人瞩目。也正是其有这样义薄云天的性格,再加上自身超凡绝伦的武艺,才会被后世称之为"武圣"。

但人无完人,即便关羽身上有这么多美好的品质,但他也仍然难免有一些不大不小的缺陷。而生性骄矜自傲,轻视武夫,便是关羽最大的性格缺点。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之战取得胜利后,遂进位为汉中王。

而在刘备称王,建立蜀汉后,便封赏有功之臣。但关羽曾表现出对于马超黄忠二人封赏的不满,却对魏延的封赏沉默不语,这又是为何呢?以下便是个人的观点。

第一、分析关羽为何会对马超的封赏不满。

我们先从正史中来看一下关羽对于马超的态度。据《三国志·关羽传》记载:"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这一句话便写出了关羽对于马超的态度,他是不服气的。

因为此时的马超才刚刚归顺刘备,便被封为左将军,得刘备如此重视,身为老将的关羽难免心有不满,于是写了这封信,想要与马超一较高下,并言明了对于马超的不满。

因此在正史中,关羽之所以会对马超的封赏不满,不过是因为马超归降时间短,自己多有不服而已。但是若是深究起来,却也还是有其他因素的。就比如说马超此人究竟是否真心归顺刘备这一点。毕竟马超为西凉名将,身后又有一大批少数氏族的支持,若是马超此时假意归顺,伺机谋划策反刘备,恐怕刘备的一腔热血就要付诸东流了。

除此之外,二人出身背景的不同或许也是关羽不满马超的原因之一。毕竟刘备之所以如此看重马超,未必没有衡量其深厚背景,多加安抚之意。而马超一出生便是名门望族,将门之后,刚归顺蜀汉便得如此重用。

而关羽出身微贱,又曾犯下杀人大罪,一路坎坷才走到蜀汉名将的地位。这样一对比,关羽难免会心有不甘。或许也正是因此,关羽才会如此不满马超。

第二、分析关羽为何会对黄忠的封赏不满。

这一点就要从演义中来分析了。据《三国演义》记载:"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由此可见,关羽不满黄忠的一大原因,便是因为其过于年迈而已。毕竟黄忠在投奔刘备时已经是七十岁高龄了。

不仅如此,在黄忠投奔刘备时,可是在他关羽手下投降的。这就说明了黄忠并非关羽的对手。况且黄忠投降了关羽,关羽在心理上便觉得黄忠不如自己,要低自己一等的。

况且若是在蜀汉阵营中论资排辈,即便黄忠已经是七十岁高龄了,却也还只是新加入的降将,怎么能比得上关羽如此老的资历呢?而黄忠却最终与关羽同列,这样的安排怎么能不让关羽不满呢?

而上文也提到了,关羽生性便是有些骄矜自傲的。当时关羽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而与自己同列的却是一个年迈的老将,关羽自然难以克制对于黄忠的不满。而黄忠自身又有些不知收敛,在战场上多次急于立功,几次差点坏了大事。而关羽本身只会比黄忠更为骄傲,试想能说出"虎女安肯嫁犬子。"这句话的人,怎么会服气黄忠呢?

第三、分析关羽为何对魏延的封赏沉默不语。

魏延同样也是后来投奔蜀汉的降将,但是其并未惹得关羽不满,个人认为其自身的实力是一个因素。魏延在蜀汉后期被称之为"五虎上将下第一人",又曾担任过镇守汉中的大任,自身的武力自然不低。关羽对于这样年轻又有实力的武将,还是十分友好的。

而魏延在初入蜀汉之时,虽然有入川之功,却也仅封了一个牙门将军的职位。而在刘备进位汉中王后,虽然任命魏延镇守汉中,却也只是给了他一个汉中太守的职位,与关羽的地位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况且关羽又不是小肚鸡肠之人,魏延的实力配得上他的职位,他又怎么会不满呢?以上便是关羽为何对马超黄忠的封赏各有不满,为何对魏延的封赏沉默不语的原因了。

标签: 关羽三国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杀魏延真的是公报私仇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三国

    还不知道诸葛亮为什么杀魏延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有没有敌人?当然有。但这种敌人与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敌人是两回事。政敌之间矛盾是国家政党利益的不同。为实现国家利益采取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不同。所以,他们之间是公仇而非私仇。他们就是有私仇!面对国家政党利益也会放弃。

  • 刘备攻取西川的时候,为什么只带了黄忠和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备,三国

    你了解刘备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211年刘备应刘璋之邀入川,主要的随行人员除了数万兵马之外,文有庞统、武有黄忠和魏延两大虎将,留守荆州的则是诸葛亮、关羽、张飞和赵云等人,从人员配备上来说显然刘备有所保留,那么刘备为何只带黄忠和魏延,却弃关羽张飞赵云三人不用?原因其实并不简单

  • 如果魏延没死,蜀汉政权的命运能够得到挽救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魏延,蜀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魏延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对于刘禅投降一事,有一个流传的说法,就是当时刘禅身边的宦官黄皓认为如果魏延尚且在世,那么蜀汉不止于此。也有人认为这是对明末崇祯身边的太监曹化淳所说的"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的误传。其源流与真伪有待商榷。但我们可以考虑一下,这种说法是

  • 魏延被姜维所抛弃,他后来的人生过得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魏延,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跟大家盘点一位在《三国演义》中非常著名的一个人物,他就是魏延,但是小编要先给大家澄清一下《三国演义》中的魏延可是与实际上历史记载的魏延有一点不同哦。在《三国演义》中,魏延被记载成是半路出家。是半路突然跟随刘备,后来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才得到了刘备的认可,得到了蜀国人民的支持,但实

  • 子午谷奇谋如果成功就能直取长安 诸葛亮为什么不采用魏延的这个计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子午谷奇谋,诸葛亮

    很多人都不了解魏延和子午谷奇谋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说起三国时期的魏延,很多人都是非常的熟悉,蜀国后期大将之一,关于魏延这个人物,在历史上也是颇具争议,其中一个争议的点就在于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这个计策若是得以成功,就可以直取长安,匡扶汉室只是时间问题,那么为何诸葛亮不

  • 魏延为什么没有成为刘备首选的托孤大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魏延,三国

    你真的了解魏延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公元222年,刘备伐吴失败后返回永安,在此之后,刘备征召李严进入永安宫,并封李严为尚书令,以帮助刘备料理大小事务。第二年三月,刘备忽然重病,他感觉自己命不久矣,于是将身在成都的诸葛亮唤到永安,并开始了托孤之事。当时刘备将诸葛亮叫到他面前,

  • 魏延墓前的两匹下跪石马,究竟是何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魏延,蜀汉

    对魏延墓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陕西省汉中市北门外2公里处,有个石马乡,蜀国名将魏延之墓就曾坐落此处。据传,此墓乃是蜀国丞相蒋琬为其而立。然而,蒋琬在设立此墓时,竟在魏延墓前命人刻下两马,马均下跪,石马乡正是因此而闻名。后来不知是谁,又曾在魏延墓前立下一座文

  • 为蜀汉立下功劳的魏延,为何会被株连三族?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魏延,蜀汉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魏延的故事大家听过吗?《三国志》中作者陈寿曾这样评价蜀汉名将魏延,他说道“: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魏延以勇略任,并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从这两段话当中不难看出,魏延擅长带兵打仗,且个人能力十分突出,为刘备的蜀汉做出了

  • 魏延提出了“子午谷奇谋”,诸葛亮为何没有采用他的计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蜀汉,魏延

    大家好,说起魏延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说起三国时期的魏延,很多人都是非常的熟悉,蜀国后期大将之一,关于魏延这个人物,在历史上也是颇具争议,其中一个争议的点就在于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这个计策若是得以成功,就可以直取长安,匡扶汉室只是时间问题,那么为何诸葛亮不采用魏延的计谋呢?仅仅是因为风险

  • 诸葛亮杀魏延是因为有反骨之心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魏延

    对诸葛亮杀魏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死在五丈原之后,魏延与主将杨仪发生了严重的矛盾,魏延坚持北伐,而杨仪却认为当下最紧要的是撤军,最后魏延被杀。诸葛亮一直认为魏延有反叛之心,并且在死后设计杀死了魏延,但是在真实的三国历史中,诸葛亮并没有如此做,只对杨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