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蜀国兴盛的第一功臣,只可惜庞统死得太早了

蜀国兴盛的第一功臣,只可惜庞统死得太早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404 更新时间:2024/4/14 22:49:10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庞统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刘备占据荆州,领荆州牧,庞统以从事的身份试守耒阳县令。但他在任期间不理县务,被免官。

此时,东吴鲁肃写信给刘备,告诉刘备庞统不是百里之才。诸葛亮也对刘备说起过庞统。于是,刘备召见庞统,经过一番交流过后,刘备对庞统大为器重,任命他为治中从事,亲密程度亚于诸葛亮,后庞统和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

建安十六年,法正奉益州牧刘璋之命到荆州,迎接刘备入益州共拒张鲁。法正私下向刘备献秘计,请刘备借机谋取益州。一开始,刘备对此战很是担心,后在庞统的劝说下,他决定留诸葛亮、关羽等镇守荆州,而自己则带领庞统,率领数万兵士进入益州。

在解决了杨怀之后,刘备顺利开入涪陵,夺取了这座益州重镇的管理权。涪陵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入主益州的必经之路。打下这块地盘,荆州的兵力、补给就能源源不断地送往益州,夺取益州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刘备大喜过望自然要大摆宴席请客吃饭,宴席上还有不少早年在刘璋麾下卖命的大臣。刘备三两迷魂汤下肚有点飘飘然,表现得有点膨胀:“今日之会,可谓乐矣!”庞统听完这番话大呼不妙,主公每天都以仁义自居,怎么能在夺了人家地盘后这么得意忘形呢?

为了让主公有所收敛,庞统说了句话:“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刘备听完之后,神色不悦,酒精让他热血冲头,他站起身来对庞统说道:“当年周武王兴兵伐纣,也曾设下宴席,以此来说莫非武王也不仁义?”

其实,刘备的这句话在理,可是,他用错了比喻。刘备的仁德有目共睹,至少他表现出来的东西足以让他的仁义媲美姬发。不过,刘璋与商纣王根本不是一码事。在座的有不少都是从刘璋那里跳槽到刘备麾下的降臣,听完这个比喻他们会做何感想?

所以,这句话所引发的内部矛盾是不容忽视的。偏偏刘备没意识到这个问题,反倒趁着酒意将庞统赶了出去。时间一长,肚里的马尿也消化得差不多了,刘备思来想去觉得自己做的不对。于是,刘备派人传庞统回来,让他吃点东西消消气。

直到这时,刘备还顾着自己的面子不肯道歉,反倒对庞统说:“刚才咱俩的争论,究竟孰是孰非呢?”庞统是个聪明人,他知道主公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于是便以一句“君臣俱失”把这件事圆了过去。谈笑过后,众人该吃吃该喝喝权当没发生过这档子事。

没过多久,刘备的大军就顺利开到雒城,打算拿下了这座军事要塞。完成了这一战略部署后,可以说益州大局将定。不过,因为刘璋的手下奋力抵抗,以至于,刘备在接下来的一年内未能夺取雒城。为了防止延误战机,庞统主动请缨亲自上了战场。

谁都没想到,一向算无遗策的庞统竟莫名其妙地死于非命,被一支流箭夺取了性命。庞统死后不久,已耗光了家底的刘璋便弃城投降了,益州正式成为刘备的地盘。因为,庞统对这场战役的突出贡献,所以,他顺理成章地被法正追认为首功。

至于后来诸葛亮入蜀的规划,乃至正式入川的整个过程,都是在庞统过世后才发生的。不过,正史与小说中的描写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诸葛亮之所以来到这里,是为了“守成”,开展他最擅长的内政工作。

可以说,庞统之死,是刘备此生都难以释怀的伤。如果,此人能活下去,那么,诸葛亮就不会陷入独木难支的境地,到时候谋臣军师相得益彰,北伐的压力也会小很多。不过,好在庞统已经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用生命替主公疏通了打下益州的最后阻碍。

可以说,“隆中对”这一战略布局的定型,离不开庞统的牺牲。不过,此时局面已初步稳定,刘备的谋划还是可以如期进行的。紧接着,蜀汉迎来了事业上升期。先是在法正、黄忠的努力下,汉中成为蜀占区。在这一场大型会战中,数十万曹军被歼灭,蜀军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胜利。

更加喜人的是,在益州、荆州打通之后,蜀汉坐拥两处物产丰饶且易守难攻的地盘,实则已成为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存在。虽说,在后来的战略行动中,关羽因个人因素落败,以至于蜀汉输了一场豪赌,将荆州这一筹码丢了出去。不过,紧随其后的伐吴之战里,刘备以巨大的代价赎回了荆州,总算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从天下大势上来看,不论是庞统之死,还是关羽之死,其实对于集团的影响是比较有限的。倘若他们能活下来,也只是给原本就有大把希望的蜀汉发展添加几种可能性而已。所以,蜀汉失败的首因,实际上则是刘备的托大。若不是夷陵的一场惨败,让荆州重新落回敌手,蜀汉怎会失去先手优势?

从这以后,蜀汉若想再插足天下争霸,就得从祁山这块遥远且险要的地区出发。且看发生在蜀汉末期的几次北伐,哪次不面临严峻的补给问题?

丢了荆州的刘备,实则已输了八成。

标签: 庞统三国

更多文章

  • 庞统在蜀汉的地位为什么不如诸葛亮?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庞统,三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庞统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提起三国有名的战役,很多人会不由自主的想到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兵家战役中的成功典范,更重要的是这场战役是双方心理的较量,是智慧的较量。这场战役的核心人物——诸葛亮手持羽扇草船借箭以及借东风的计谋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

  • 庞统如果没死那么早,三国格局会有哪些变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庞统

    就连东汉末年群雄中最厉害的曹操,手下出谋划策的谋臣如云,在赤壁之战惨败之后曹操哀叹如果郭嘉在我不会这样惨败。前秦苻坚绝对是一代英主,励精图治统一北方,可惜头号智囊王猛的过早去世,让苻坚一意孤行进攻东晋,结果淝水之战一败涂地,苻坚很快身死国灭,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大好机会。庞统如果不死, 那么诸葛亮、张飞

  • 如果庞统没死,他会代替诸葛亮的位置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庞统,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庞统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三国人众多一流人才中,庞统也是大名鼎鼎,和诸葛亮不相上下。就连民间都说:伏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平天下。意思就是天下人才虽然多,但只要有了诸葛亮和庞统中的任何一个,天下唾手可得。由此可见,庞统的名气也不是虚的。刘备在得到

  • 在庞统看来,刘备为什么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庞统,蜀汉

    对庞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君王无道,奸臣乱政,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很多人因此而选择了反抗,天下陷入了一片混战之中。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之中,一些有能力的人脱颖而出,想要靠自己的努力,闯出一番事业,成为最终的赢家。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混战,最终刘备、曹操和孙

  • 足智多谋的庞统为何没有算到有人埋伏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庞统

    庞统,的确是三国时期的“人中之凤”。然长相丑陋,给人印象很一般,朴素,愚钝。而且为人喜好评价人,说话随意性还大。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评价陆绩,顾劭。喜欢高谈评论别人。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蜀主醉,怒斥。――人众面前直言,是对蜀主不够尊重。唯颖川隐

  • 庞统的去世对刘备的影响有多大?断送了蜀国的前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庞统

    相信一说起三国,大多数人对这段历史都非常熟悉,不论是从电视剧还是从书本当中所了解到的知识都非常详细。尤其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蜀国的刘备,这个人无论是从谋略上面还是从其他方面来讲,都比较处于弱势,可是依然能够在三国当中占有一席之地,主要是因为他得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在蜀国政权前期的发展当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 庞统对于蜀汉而言是怎样的存在?为什么说他和孔明缺一不可?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庞统,蜀汉

    你真的了解庞统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相信一说起三国,大多数人对这段历史都非常熟悉,不论是从电视剧还是从书本当中所了解到的知识都非常详细。尤其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蜀国的刘备,这个人无论是从谋略上面还是从其他方面来讲,都比较处于弱势,可是依然能够在三国当中占有一席之地,主要是因为他

  • 庞统和诸葛亮谁更的得到刘备的信任与认可?庞统与诸葛亮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庞统,蜀汉

    庞统,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说起蜀国的军师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一般都是诸葛亮,但蜀国还有一位能媲美诸葛亮的谋士一直被大家忽略,这个人就是庞统。而且按照战功来说的话庞统可能还略胜诸葛亮一筹,无奈庞统英年早逝所以影响力没有诸葛亮那么大。不过庞统的死刘备也要附上一定责任,当年庞统在吴

  • 中国智慧故事之庞统察虚巧断案,该故事揭露了什么哲学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庞统察虚巧断案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庞统察虚巧断案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三国时期,庞统(公元179-214年)曾经担任过县令。一天,当地一大户人家的弟兄俩,因为家事打起架来,两人越想越生气,都认为错在对方,就跑到县府告状。在公堂上,吵吵嚷嚷,争论不休。庞统听了有点不耐烦,大声斥责道:“你们

  • 揭秘:曹魏的两大智谋荀彧和郭嘉曹操更看重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曹操,郭嘉,荀彧

    曹操对手下的谋略人才,有两个人评价最高:荀彧和郭嘉。因为荀彧实际上是遭到贬斥,最后是忧郁而死,而郭嘉因为早亡而让曹操扼腕叹息,所以或有人说曹操更看重的是郭嘉。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荀彧字文若,本来是袁绍的属下,他觉得袁绍不能够成就大事,所以就离开了袁绍跟从了曹操。这时候曹操的职务是奋武将军,荀彧被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