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公孙瓒为何只是猛将无法成为枭雄?公孙瓒的结局是怎样的?

公孙瓒为何只是猛将无法成为枭雄?公孙瓒的结局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29 更新时间:2024/1/1 10:22:52

你真的了解公孙瓒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公孙瓒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群雄逐鹿天下的参与者之一,十八路诸侯之第十四镇。公孙瓒出身在贵族家庭,却因庶出只能讨的一个小官职,但公孙瓒足智多谋,又长得一表人才,气度不凡,被侯太守招为女婿,又一步一步的让他接触当时比较有名气和实力的人,由此公孙瓒的眼界和见识都得到了提升。公元178年-公元184年期间,公孙瓒统领三千骑兵追讨边境叛乱,他作战勇猛,带头冲击,西域的那些乌桓将士都惧怕公孙瓒的白马义从,纷纷投降和避让。公孙瓒与北方的游牧民族互相征伐,有一次为追击敌将而深入鲜卑境内,公孙瓒鼓励士兵要先下手为强,不能惧怕死亡,然后自己带头冲进地方阵营,杀敌突围,虽然死伤惨重但是鲜卑人再也不敢超越关塞半步了,由此公孙瓒威震塞外得到朝廷的奖赏。

公元191年,正是天下大乱,黄巾起义军暴起的年代,青州的黄巾军集结30万军队攻打渤海,公孙瓒只用了2万的步骑兵就击败了青州黄巾军,杀敌数万,缴获大量的物资,于是公孙瓒真正的成为了逐鹿中原的军事力量之一,威名震动中原。东汉末年的孱弱朝廷一面不断的升迁公孙瓒,一面又派汉室宗亲的刘虞前来钳制他,两人的性格不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不相同,公孙瓒不甘受制于人,杀掉了刘虞,自己统帅割据着北方的政权,朝廷也无能为力,只能表明承认了公孙瓒。那么如此实力的公孙瓒为何最后会失败,落的一个举火自焚的下场,原因有几方面。

军中无良将,帐内无谋士。公孙瓒的军事行动每次都是自己冲击在前,勇猛无比,自己身为主帅,却不得不自己冲锋在前,说明公孙瓒并无特别厉害的将军,本来常山赵子龙前期归附公孙瓒,帮助他击退了河北的名将文丑,可惜最后被刘备顺手牵羊的把赵云顺走了,当然刘关张也在公孙瓒那工作过一阵子,但那纯属打短工,两人又是同学,所以刘备这样的枭雄肯定不会一辈子为公孙瓒卖命的,一揽历史并没有在公孙瓒的身边发现良将,没有良将打起仗来想赢就很难。公孙瓒还有一个巨大的软肋就是没有智囊团,纵观三国最后鼎立的魏蜀吴都是有完美的智囊团配备,魏国有荀彧郭嘉程昱等,吴国有周瑜、鲁肃吕蒙等,蜀国有诸葛亮、庞统法正等。公孙瓒就没有什么人在他最关键的战役提出战术设想,不会在他危急关头提出反败为胜的战略。

公孙瓒自身的问题也注定他只是猛将无法成为枭雄。历史总是在不停地验证,谁是最后的王者后来人看得比较清楚。公孙瓒自己作为一员猛将绰绰有余,但是想成为割据一方最后不倒的枭雄就有点难,这其中他自身的性格也决定了他最后的归宿。刘虞是朝廷派来的长官,又兼具仁义品德,汉室宗亲,可是公孙瓒最后却将他杀害了,这在仁义道德上就让其处在不利的位置。公孙瓒对待游牧民族用的是特别刚猛的外交政策,一味的打压屠杀,后来的曹操征服了北方的游牧民族使用的就是先武力后怀柔,将少数民族迁往内地。袁绍和公孙瓒征伐多年,袁绍本想休战,但公孙瓒不依不饶,坚决要和袁绍决一高下,这就是不懂谋略,只知对抗的武夫行径。公孙瓒对下属也不仁厚,当自己的手下遇险时,不但不救,还说部下不卖力死战,这凉了多少将士的心。公孙瓒在要失败的时候竟然将希望寄托在以前的敌人黄巾军的身上,又识不破袁绍的计策,这样的战争最后只有失败。勇猛的人失败永远都是璀璨的,公孙瓒不甘落入阶下囚,自己纵火自焚,也是英雄。

如果公孙瓒有诸葛亮或者郭嘉辅佐,赵云冲锋在前的话,也许结局有变。

标签: 公孙瓒东汉

更多文章

  • 赵云本是公孙瓒的不下,为何后来他会投奔刘备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云,蜀汉

    赵云为何会投奔刘备,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塑造了两位主人公,一位是关羽,一位是诸葛亮。他们的忠义精神贯穿了整部书的始终。可是,在他们之外,还有一位人物,堪称书中的完美人物。他智勇双全,忠义无双,这个人就是赵云。与自傲的关羽

  • 公孙瓒为什么会被刘备无情的抛弃?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公孙瓒,三国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公孙瓒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洛阳爆发外戚与宦官之争时,刘备来到洛阳,并成为都尉毌丘毅的手下,并随之前往扬州丹阳一带募兵。不过刘备刚刚来到下邳便遭到贼寇的偷袭,幸亏这一次对手力量稍逊,刘备得以战胜对方并获得毌丘毅的赏

  • 公孙瓒明明一手好牌为什么会输?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公孙瓒,三国

    公孙瓒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公孙瓒处在鼎峰时期,是多么的厉害。那是在冀州之战之前,当时即现在的辽宁周边一带全属于公孙瓒的势力范围内。彼时的公孙瓒是那是实力最雄厚的诸侯,而袁绍呢,只是区区渤海的一个地方官,才从韩馥手上得到冀州而已。而之前的袁绍与公孙瓒争夺冀

  • 公孙瓒相比刘备要强得多 赵子龙为什么还投奔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云,刘备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云和刘备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是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与关羽、张飞、黄忠、马超并称为蜀汉五虎上将。常山赵子龙追随刘备的始末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赵子龙受常山郡推举,率领本郡义从吏兵投奔公孙瓒。而在同一时期,刘备与关羽、张飞等三人

  • 公孙瓒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他为什么没有一统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公孙瓒,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公孙瓒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三国是后人口中永恒的话题,这里面有太多值得人们乐道的故事,太多纵横天下的豪杰,更有经天纬地的谋士,老天是公平的,有人把握时机,就有人失去时机,今天来说一下 “白马将军”公孙瓒,曾是雄踞一方的豪杰,但是鼠目寸光,心胸狭隘,最终只

  • 公孙瓒的实力不弱,为何他还会被袁绍击败?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公孙瓒,东汉

    为何公孙瓒还会被袁绍击败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公元19年,袁绍打算与公孙瓒讲和,但公孙瓒并没有同意,反而增强守备,因此袁绍只能大举兴兵攻打公孙瓒。由于袁绍实力逐渐强大,公孙瓒有所不敌,于是他决定留在易京,等待他的儿子搬来救兵,采取内外夹击的方式攻打袁绍。一年后,张燕与公孙

  • 阅尽青山知史冷:浅谈三国姜维的历史评价问题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姜维

    历史往往是残酷的,史书所言常常有失公道。陈寿的《三国志》评维曰: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孙盛的《晋阳秋》更讥其为“亡国之乱相”。呜呼,余读史至此,悲愤莫名!姜维以羁旅之孤臣,负军国之重托,内有庸君懦臣,竖阉构陷;外有强敌窥伺,虎视眈眈。以魏蜀国力悬殊若此,胜算渺茫,维

  • 姜维:诸葛亮最器重的人戎马一生却没留下美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蜀汉,姜维

    诸葛亮临死时曾说:“我死之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来也。”后来蒋琬、费祎都基本继承了这个自守的国策,在姜维跃跃欲试的时候总是抑制其行动,每次都只给他不超过一万的人马。延熙十六年,执政的费祎不幸被魏国降将郭修刺杀。姜维继任大将军后,蜀国再次由守势转为攻势。姜维字伯约,本是魏国天水郡冀县人,是远近闻名的孝

  • 诸葛亮用人的最大失误:不是重用马谡是选中姜维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姜维,马谡,

    其实诸葛亮在用人上的最大失误既非马谡又非魏延,而是姜维。姜维字伯约,雍州天水郡翼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小时候读《三国演义》连环画,记得其中有一本叫做《收姜维》。现在京剧舞台上还在演。不过姜维投奔蜀国的经历,并没有那么多的戏剧性。公元228年春,诸葛亮派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占据箕谷(今陕西宝鸡

  • 姜维是怎样击破王经的?背水一战过程大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姜维,王经,三国,背水一战

    司马师病死后,司马昭以大将军录尚书事,专决中外事务。姜维得讯,以为司马师新丧,司马昭初握重权,必不敢擅离洛阳,可乘机伐魏,以取中原。后主刘禅准其所请,命往汉中作战前准备。征西大将军张翼自以蜀地浅狭,钱粮浅薄,不宜远征。姜维不从。张翼见出兵已势在必行,便向姜维提议道:“以往多不克而还,皆因出兵动作过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