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公孙瓒为什么会被刘备无情的抛弃?真相是什么

公孙瓒为什么会被刘备无情的抛弃?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29 更新时间:2024/1/21 1:11:04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公孙瓒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洛阳爆发外戚与宦官之争时,刘备来到洛阳,并成为都尉毌丘毅的手下,并随之前往扬州丹阳一带募兵。不过刘备刚刚来到下邳便遭到贼寇的偷袭,幸亏这一次对手力量稍逊,刘备得以战胜对方并获得毌丘毅的赏识,并经其推荐当上了下密县丞,后来又历任高唐县尉及高唐县令等职,他也终于回到了政治舞台。

不过,刘备的运气却非常不好,任职不久就遭到了叛军的袭击。刘备与关羽张飞等人经过一番激战,不仅未能取胜,连县城都被叛军夺走。无奈之下,刘备只得带着残部落荒而逃。

此时,有一个人帮了刘备的大忙。他便是刘备的同窗公孙瓒。此时的公孙瓒早已不是那位整日与刘备探讨功课的莘莘学子。自离开老师卢植后,经过数年奋斗,他已经成了汉末政治舞台上一位举足轻重的重要人物。当时的他已经占据幽州、青州、冀州等部分地区,成为中国北方实力最强的割据势力。

刘备走投无路,只得北上投靠公孙瓒。刘备这位同窗的到来,令公孙瓒非常开心。此时的他不仅忙于对付黄巾余部,还要与袁绍争夺中原地区。对于刘备的处境,公孙瓒给予的不仅仅是同情,而是给了刘备一个巨大的机会。他向朝廷推荐刘备为别部司马,并安排刘备前往青州田楷军中对抗袁绍。

没过多久,公孙瓒又将刘备从先前调往后方,让其担任代理平原县令,后来又将其晋升为平原国相。这个职务相当于一郡的太守,刘备也因此成了一名高级官吏。

公孙瓒的提拔之恩,对刘备的帮助是巨大的。在平原期间,刘备不仅积极抵御流寇入侵,同时在平原境内努力发展生产。经过三年的时间,平原的面貌焕然一新,老百姓感恩戴德,刘备也逐渐声名鹊起,成为当时难得的地方治理人才。

不过,刘备又是如何报答公孙瓒的大恩呢?

到了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公孙瓒的同盟、徐州牧陶谦遭遇曹操的进攻,公孙瓒派青州刺史田楷与刘备一起来到徐州,帮助陶谦对抗曹操。由于刘备的军队数量不多,陶谦便从自己的军队中拨给了刘备四千士兵,刘备的实力陡然增强,这使得刘备产生了一个新的念头:背弃同窗公孙瓒、改投陶谦门下。

不久之后,刘备便借故脱离了田楷的作战序列,在徐州单独驻扎,并秘密与陶谦进行联络。陶谦对此心领神会,不久之后投桃报李,向朝廷推荐刘备担任豫州刺史。从此,刘备不仅不再理会公孙瓒,还在就任徐州牧后与公孙瓒的死敌——袁绍、曹操结成同盟,共同对付公孙瓒、袁术

刘备在中原打拼数年,有一个恶评,“刘备寄寓,有似养虎”,这种现象便是从他投靠、抛弃公孙瓒开始的。

标签: 公孙瓒三国

更多文章

  • 公孙瓒明明一手好牌为什么会输?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公孙瓒,三国

    公孙瓒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公孙瓒处在鼎峰时期,是多么的厉害。那是在冀州之战之前,当时即现在的辽宁周边一带全属于公孙瓒的势力范围内。彼时的公孙瓒是那是实力最雄厚的诸侯,而袁绍呢,只是区区渤海的一个地方官,才从韩馥手上得到冀州而已。而之前的袁绍与公孙瓒争夺冀

  • 公孙瓒相比刘备要强得多 赵子龙为什么还投奔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云,刘备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云和刘备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是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与关羽、张飞、黄忠、马超并称为蜀汉五虎上将。常山赵子龙追随刘备的始末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赵子龙受常山郡推举,率领本郡义从吏兵投奔公孙瓒。而在同一时期,刘备与关羽、张飞等三人

  • 公孙瓒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他为什么没有一统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公孙瓒,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公孙瓒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三国是后人口中永恒的话题,这里面有太多值得人们乐道的故事,太多纵横天下的豪杰,更有经天纬地的谋士,老天是公平的,有人把握时机,就有人失去时机,今天来说一下 “白马将军”公孙瓒,曾是雄踞一方的豪杰,但是鼠目寸光,心胸狭隘,最终只

  • 公孙瓒的实力不弱,为何他还会被袁绍击败?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公孙瓒,东汉

    为何公孙瓒还会被袁绍击败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公元19年,袁绍打算与公孙瓒讲和,但公孙瓒并没有同意,反而增强守备,因此袁绍只能大举兴兵攻打公孙瓒。由于袁绍实力逐渐强大,公孙瓒有所不敌,于是他决定留在易京,等待他的儿子搬来救兵,采取内外夹击的方式攻打袁绍。一年后,张燕与公孙

  • 阅尽青山知史冷:浅谈三国姜维的历史评价问题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姜维

    历史往往是残酷的,史书所言常常有失公道。陈寿的《三国志》评维曰: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孙盛的《晋阳秋》更讥其为“亡国之乱相”。呜呼,余读史至此,悲愤莫名!姜维以羁旅之孤臣,负军国之重托,内有庸君懦臣,竖阉构陷;外有强敌窥伺,虎视眈眈。以魏蜀国力悬殊若此,胜算渺茫,维

  • 姜维:诸葛亮最器重的人戎马一生却没留下美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蜀汉,姜维

    诸葛亮临死时曾说:“我死之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来也。”后来蒋琬、费祎都基本继承了这个自守的国策,在姜维跃跃欲试的时候总是抑制其行动,每次都只给他不超过一万的人马。延熙十六年,执政的费祎不幸被魏国降将郭修刺杀。姜维继任大将军后,蜀国再次由守势转为攻势。姜维字伯约,本是魏国天水郡冀县人,是远近闻名的孝

  • 诸葛亮用人的最大失误:不是重用马谡是选中姜维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姜维,马谡,

    其实诸葛亮在用人上的最大失误既非马谡又非魏延,而是姜维。姜维字伯约,雍州天水郡翼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小时候读《三国演义》连环画,记得其中有一本叫做《收姜维》。现在京剧舞台上还在演。不过姜维投奔蜀国的经历,并没有那么多的戏剧性。公元228年春,诸葛亮派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占据箕谷(今陕西宝鸡

  • 姜维是怎样击破王经的?背水一战过程大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姜维,王经,三国,背水一战

    司马师病死后,司马昭以大将军录尚书事,专决中外事务。姜维得讯,以为司马师新丧,司马昭初握重权,必不敢擅离洛阳,可乘机伐魏,以取中原。后主刘禅准其所请,命往汉中作战前准备。征西大将军张翼自以蜀地浅狭,钱粮浅薄,不宜远征。姜维不从。张翼见出兵已势在必行,便向姜维提议道:“以往多不克而还,皆因出兵动作过于

  • 生不逢时的悲情英雄姜维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姜维

    姜维作为蜀汉后期的顶梁柱。在蜀汉甚至整个三国的历史中都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他个人的成败是与蜀汉的兴衰联系在一起的。他的所作所为:像叛魏降蜀,不忠;抛弃母亲,不孝;连年北伐,不仁;不战降魏,不义。也颇受后人的非议。姜维的身份十分复杂,他本为魏人。《姜维传》上说:“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城人,少孤,与母居。

  • 姜维是亡国乱相吗?蜀汉之亡姜维应负多大责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姜维,三国

    作为诸葛亮、蒋琬、费礻韦之后的蜀汉重臣姜维,古往今来对其褒贬不一。或云其为天下英俊,或云其为一时仪表,或云其“玩众黩旅”,或云其为亡国乱相。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是耶非耶,值得探索。因为这既关系到诸葛亮荐人是否有当,也关系到蜀汉之亡姜维应负多大责任。有鉴于兹,试以三事辨之,就教于方家。一辨该不该投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