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荀攸:曹营首席军师,曹操为何还说他“愚不可及”?

荀攸:曹营首席军师,曹操为何还说他“愚不可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987 更新时间:2024/2/10 23:29:13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荀攸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在曹操的众多文臣中,荀彧有王佐之才,可以独当一面;郭嘉谋略出众,而且在曹操集团里是最年轻的一个,所以曹操非常喜欢他。但是说到荀攸这个人,大家都很熟悉,却又不了解他。他虽然是荀彧的侄子,但是比荀彧还大了六岁。

投靠曹操时,荀攸已经四十岁,比曹操小两岁,在那个寿命较短的时代,可以叫他老头子了。而且这个老头子看起来反应并不灵敏,连曹操都称他“愚不可及”!

不过曹操嘴上说他“愚不可及”,却仍然以荀攸为谋主,这是为什么呢?

荀攸年轻时曾经跟着何进混过一段时间,后来何进失败,荀攸被董卓关进大牢。董卓死后,荀攸才又回家。当时曹操听从荀彧的计策,迎天子于许都。同时写信给荀攸,让他来为自己出谋划策。从公元196年开始到公元214年去世,荀攸为曹操打了19年工。《三国志》记载荀攸这19年里为曹操出了十二奇策!哪十二奇策呢?《三国志》以及各种史书都没有记载完全,只列出了其中的几个。

1.劝曹操放任张绣,先打吕布。如果攻击张绣,刘表必为之援,如果放任,则张绣外来之军与刘表必不能相安。结果曹操没有听从,起兵之后曹操先征服张绣,后来张绣又继续叛乱,为祸一方。曹操继而采纳荀攸的建议,先攻下了徐州,而后张绣自动来投降。

2.白马之战,荀攸进献了声东击西之计。让曹操先带兵到延津,分散了袁绍的兵力,而后轻骑偷袭白马,一战斩杀了颜良,解了白马之围。

3.斩颜良之后,曹操又遇到文丑带兵来袭。荀攸建议曹操放弃辎重马匹,送给文丑军,结果文丑军队为了抢战利品而阵型大乱,曹操趁势攻击,文丑战死。

4.许攸来投降,并且建议曹操偷袭乌巢。曹操有点犹豫,只有荀攸和贾诩立劝曹操此计可行。

5.袁绍死后,河北势力基本瓦解,曹操手下人都劝曹操暂时放河北在一边,先攻打南边的刘表,则天下可平。而荀攸荀彧则认为,应当趁势将袁氏一网打尽,如果等他们恢复元气,到时候想铲除就没那么容易了,结果曹操采纳,北方遂定!

荀攸所献的计策,有记载的大概就上面五个。为什么荀攸所献之计策都没有被记下来呢?这和我们所说的“愚不可及”有关系吗?

荀攸当时是曹操谋臣的核心,掌握着很多机密,但是荀攸从来不跟外人说这些计策,哪怕是最亲近的人也不知道。曾经他的老表来找他叙家常,想问问他是如何帮助曹操取得冀州之地的,荀攸就回答说:“辛毗来为袁谭请降,曹公率军过去就平定了啊!其他的事情我哪里能知道。”在外人看起来这就是一个愚笨的老头啊,但是实际上荀攸却做到了对机密之事一点也不泄露,既保护了国家,也保护了家人!

曹操就评价荀攸说:“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也许比智力,荀攸不是最强的,但是比装糊涂,没人能装得过荀公达啊!

标签: 荀攸东汉

更多文章

  • 荀攸:曹魏第一任尚书令,最终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荀攸,东汉

    对荀攸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魏宗庙在曹操213年晋封为魏公之后就在邺城开始建立了,曹丕立国后宗庙仍在邺城,曹丕只是将曹节、曹腾和曹嵩合为一庙(三人分别是曹操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而让曹操独享一庙,直到魏明帝曹叡登基后才于229年“迎高皇帝、太皇帝、武帝、

  • 揭秘贾诩为何被认为是三国第一毒士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贾诩

    贾诩为什么叫毒士贾诩眼光深远,很有谋略,但所献之计往往损人利己,不考虑百姓的死活,为李傕等献计攻进长安,不仅加速了汉朝的灭亡,而且使得天下大乱,被认为是三国第一毒士。贾诩剧照建安三年,董卓被杀,王允掌权。因为董卓掌权时,残暴不仁,害怕他的残余势力又东山再起,残害苍生,于是对董卓的部下下了追杀令。李傕

  • 贾诩乱武是怎么回事 贾诩与曹操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贾诩,曹操

    贾诩乱武文和乱武,指的是东汉末年李傕、郭汜等为权力争夺大汉天子汉献帝的事件。因为这件事的谋事者是贾诩,贾诩字文和,所以又叫文和乱武。贾诩像贾诩,足智多谋、思维缜密、观察入微,还拥有令人折服的交流能力,虽然他有许多过人之处,但从客观历史来看,汉朝的灭亡,天下大乱,他难辞其咎。因为在他投奔曹操之前,为李

  • 三国贾诩的职场秘诀:带着老板一起跳槽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贾诩的职场秘诀

    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东汉末年是个公司林立的时代,形形色色的大小公司走马灯似地起落兴衰,而那些应聘找活干的英才和庸才,也在其间走马灯似地转动,跳槽那是免不了的。然而,跳槽也是个技术活,要找到个人发展与公司发展的最大公约数,跳槽之际又要让新公司不怀疑自己的忠诚度,不鄙视自己的人品,这个分寸不好拿捏,吕

  • 他是贾诩老师 正宗三国第一"毒士" 连皇帝都向他下跪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贾诩

    核心提示:武有吕布,文有李儒,两人即为董卓左右臂膀,缺一不可。李儒聪明绝顶,处事果断,每次出场都影响着董卓势力的发展走向,是董卓乱政时期一流的政治人才。网络配图一李儒是《三国演义》中第一位出场的“谋士”,在董卓帐下尽力辅佐,立有大功。既让人佩服,又令人愤怒;既使人赞叹,又让人惋惜。李儒聪明绝顶,处事

  • 两大顶尖谋士回答同一问题:贾诩得善终而他却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贾诩

    核心提示:曹操又问了一遍,贾诩还是装作没有听见。曹操不满地说:我和你说话呢,你为什么不理我呢?贾诩连忙转头作揖,面无表情地回答:我在想一件事,所以没理你。网络配图一曹操为立世子的事拿不定主意。按长幼顺序当然应立曹丕为世子;但是,他的另一个儿子曹植才华横溢,深得他的宠爱。立哪个为世子,曹操举棋不定。一

  • 三国毒士贾诩一生损人利己做坏事为何能够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毒士贾诩

    贾诩,生于147年,死于223年,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的谋士。曾是李傕、董卓、张绣等的部下,随张绣依附曹操后,成为曹操“五大谋士”之一。贾诩在沟通交流方面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说辞对方绝不墨守成规,应变能力强。在三国中主要有这几点谋略:效力凉州、献计张绣、劝绣归曹、离间马韩、支持曹丕,这些成功案例,都

  • 三国贾诩能算得上是一个好的谋士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贾诩

    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官渡之战时,贾诩力主与袁

  • 三国最善权变的谋士贾诩:在乱世中保全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贾诩

    贾诩是三国曹魏最重要的谋士之一,《三国志》把他排列在荀彧荀攸之后,三人同传。陈寿评曰:“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但是认真说来,贾诩“经达”尚在其次,“权变”倒是他的特长。网络配图所谓“经达”,就是能宏观长远地看问题,所谓“权变”,就是能因势利导,权益变通。那么贾诩在汉

  • 三国鬼才贾诩:连诸葛亮都自愧不如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贾诩

    三国中能人志士颇多,智勇双全谋略了得。比如天下无双吕布、雄霸天下的枭雄曹操、四世三公袁绍、西凉战神马超等。但今天小编要介绍的这个人,以上说的这些人全是他的手下败将。连诸葛亮都对他自愧不如,此人就是具有鬼才之称的贾羽。网络配图贾诩年少的时候并不是十分出名,但是当时有一位伯乐阎忠认为他智慧超群,说他有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