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臣等正欲战死,陛下何故先降?”,这也许就是姜维的无奈

“臣等正欲战死,陛下何故先降?”,这也许就是姜维的无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999 更新时间:2024/2/12 3:50:09

刘备在白帝城去世后,诸葛亮一心辅佐刘禅。此时的诸葛亮深知,魏国的基础雄厚,决不能给它休养生息的机会,一旦魏国恢复了国力,蜀国距离亡国之日就不远了。所以,诸葛亮不顾众人的非议,多次出兵北伐,以此来消耗魏国的国力。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结束了传奇的一生。诸葛亮死后,姜维仍旧贯彻其北伐的方针,力图力挽狂澜,阻止魏国的发展。但是,姜维的能力毕竟弱于诸葛亮,心有余而力不足,未能改变蜀国灭亡的趋势。

公元263年,魏国兵分三路杀向蜀国,目的显而易见,就是准备一举拿下蜀汉。在此危急存亡之际,姜维率领大军与钟会作战,在大战正酣时,皇帝刘禅选择了出征投降于邓艾,也标志着蜀国灭亡。姜维痛心疾首,却以无力回天,被迫假意投降于钟会。

据《三国志》记载,当时的蜀国人口近百万,士兵多达十万有余,战斗力尚可。那么问题来了,手握大军的刘禅,为何会开城投降,而不是与魏军作战到底呢?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内部大臣的压力

蜀汉建立之时,朝政大权掌握在荆州派和东州派之手,而益州本土大臣则被打压。之后,随着很多重臣的病逝,益州派掌握了大权。当邓艾兵临城下之时,刘禅召集大臣进行商谈,最终投降派占据了上风。

二、魏军太过强大

当时的魏军气势正旺,且进行了合理部署,除了姜维,蜀汉大军几乎没有还手之力。特别是邓艾,在及姜维与钟会大战之时,带领大军偷渡阴平,长驱直入,克绵竹,杀诸葛瞻父子,令蜀汉朝臣及皇帝刘禅的心理防线瞬间崩溃。

三、一把手刘禅本人原因

当时的刘禅,已经年近六旬,能力有限,且没有雄心壮志。作为蜀汉军事上的依靠,此时的姜维还在剑阁与邓艾作战,短时间内也不能到来。乱了方寸的刘禅,经过短暂的思考,就选择了出城投降,成了蜀汉的亡国之君。

“乐不思蜀”这一成语,就成了人们对刘禅的讽刺,但是,从某方面来说,正是刘禅的投降,加速了西晋统一的步伐,这对于历史进程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标签: 三国姜维

更多文章

  • 魏兵对姜维的尸体剖腹取胆,这到底有多大恨?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姜维,三国

    对姜维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63年,姜维听闻钟会在关中练兵,认为曹魏是要攻打蜀汉,赶紧上书刘禅,让刘禅早做准备,结果刘禅听信黄皓,根本没当回事,以致蜀汉群臣根本不知道有这么回事。同年夏,司马昭名钟会、邓艾率大军攻打蜀汉,姜维见状,赶忙率10万大军迎敌,

  • 诸葛亮临死把遗志托付给姜维,他有没有更好的人选?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姜维

    现在很多蜀粉吹诸葛亮的时候都喜欢照搬张俨的默记,完全无视了诸葛亮为了北伐搞的一系列外交手段,仿佛魏国用九州之力单抗蜀汉一个国家似的,这种操作挺能给诸葛亮招黑的。而且曹魏雍凉二州在诸葛亮时期确实无法抵抗,于是曹魏从荆州调来了张郃,从司州调了中军,曹睿还说要用兖州豫州调资源来。姜维时期感觉雍凉经济恢复了

  • 穷兵黩武会伤及自身,姜维明白这个道理为何还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邓艾

    公元234年10月8日,蜀国丞相诸葛亮的寿命已经到了终结的时候,这位以一人之力撑起整个蜀国的神人终究还是没有敌过天命,病倒在五丈原的蜀军大营,直到去世仍旧坐在自己的岗位上。诸葛亮临终前念念不忘的还是汉室,为了让蜀国尽可能地延续下去,他吩咐杨仪除掉魏延,命令蒋琬、费祎处理政事,还给姜维传授自己毕生所学

  • 两位降将撑起了蜀汉后期,除了姜维另一个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王平

    “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这句话是对蜀国末期人才匮乏情况的比喻。很多人将蜀国无人可用的窘迫归咎于诸葛亮的大包大揽,认为丞相事必躬亲会打压许多青年才俊施展自己的空间,因而无法成长为可当一面的大才。其实不然,蜀国人才的匮乏是因人口而决定的。三国鼎立之时,西蜀连续吃到荆州、夷陵两次大败,国中人才早就被消耗

  • 姜维与邓艾两人交手互有胜负,他俩到底谁更胜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邓艾

    公元257年,诸葛诞联合东吴在淮南起兵反司马昭,司马昭得知消息后,立即调关中大军东征诸葛诞。姜维得知消息后,当即借此机会攻打秦川,他出兵数万从洛谷出发,到达沈岭。由于魏国当时在长城堆积了大量粮草,再加上那里的防守薄弱,因此,邓艾与司马望都很担心姜维会趁机攻打长城,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当即赶往长城据守

  • 至死都没忘记复兴蜀汉,为何姜维会如此竭尽全力?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姜维

    姜维死前写给刘禅密信,八十年后被人发现,后人感叹此乃忠义之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其实我想大家对于三国时期蜀国的诸葛亮这位出色的军师已经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而其实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认为他是一位在三国时期举世无双的人。而且接下来小编又来为大家讲述的是一位在三国时期仅次于

  • 诸葛亮临终前为了帮姜维扫除后患都做了些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三国

    诸葛亮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古往今来,无论正史、野史还是文学作品中,诸葛亮都是以智者的形象跃然纸上,被称之为是智慧神的化身。而刘禅则是懦弱无能的典型出现。世人称之为“扶不起的刘阿斗”,甚至成了“弱智”的代名词。于是刘备临终前将刘禅托孤于诸葛亮并告诉他如果子嗣不才,

  • 姜维为何敢不听刘禅命令,拒绝班师回朝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姜维

    蜀汉政权的覆灭是很多原因构成的合力造成的,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这里面既有西川面积狭小,人口不多,综合国力不足的原因,也有派系倾 轧,内耗严重的问题,还有姜维以“新军事变革”为名,自废武功的特殊事件。 除此之外,蜀汉的败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内部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东汉末

  • 姜维为什么没有除掉黄皓?是不敢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姜维,三国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姜维的文章。一提起蜀国后主刘禅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这句话:扶不起的阿斗。的确,刘禅做为亡国君,一直为后人所垢病。后人认为刘禅一方面是智力低下,治国无方,导致最终亡国。另一方面是重用小人,腐败朝纳,导致最终亡国。而关于小人,宦官黄皓是个绕不开的名字。要知道刘备病逝

  • 诸葛亮死后蜀汉为何三十年不灭 仅仅是因为姜维一个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蜀汉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死后蜀汉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死去可以说是对蜀国的一个非常大的打击了,蜀国在失去诸葛亮之后,本来就不太好的形势就变得更加糟糕了。诸葛亮在临死之前向刘禅推荐了姜维,认为只有姜维能够继承他的位子去保护蜀国,蜀国当时面临着内忧外患,然而却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