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姜维为什么会被剖腹取胆?原因是什么

姜维为什么会被剖腹取胆?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71 更新时间:2024/2/12 6:40:01

姜维自杀殉国,死后为何会被剖腹取胆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姜维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可谓是忠肝义胆,智勇双全,他心中感怀汉室,继承先师诸葛亮之遗志,以一人之力,行不可为之事,振兴蜀汉,北伐中原。是一个颇具悲情色彩的英雄人物。

而姜维是魏国降将,当年姜维在防守诸葛亮大军时,被领导猜疑背叛,丢弃在城门外,之后无奈投奔了蜀国。到了蜀国之后,姜维逐渐受到诸葛亮的赏识和重用,他心怀感激、一心为蜀,在诸葛亮死后,姜维为报诸葛亮知遇之恩,决心倾尽此生为恢复大汉江山而不懈奋斗。

而姜维虽然在名义上是蜀汉大将军,但由于是曹魏降将这个出身,引起了刘禅和益州派的不信任,所以后来蜀国的派系斗争中,姜维这个降将不但无人照应,而且领军被打压、提案不受。与此同时,姜维的数次北伐战乱迭起,造成魏国军民死伤无数,尤其是洮西之战,姜维给整个陇西造成了极大的创伤,魏国将士对姜维恨之入骨。所以说他两面都不讨好,这也就导致了姜维最后的悲剧。

公元263年,曹魏发兵十八万进攻蜀汉,蜀汉大将军姜维在沓中被邓艾击溃后,和前来救援的廖化张翼等人退守剑阁关,钟会的十多万人马进攻一个多月毫无结果,意欲退兵。不料邓艾偷渡阴平,在绵竹击败了诸葛瞻,导致刘禅投降。不久刘禅的诏书传来,要求姜维投降曹魏,姜维和众将士感到悲愤不已,纷纷拔出宝剑劈砍石头,发泄怒火。

在经过一番思考后,姜维自知回天无术,无可奈何,只能率军向钟会投降。在投降之后,姜维劝说钟会谋反,钟会同意,但由于钟会的优柔寡断,消息泄露,最后被监军卫灌所知,卫灌连夜召集兵马杀往成都,讨伐钟会。大军杀入钟会府中,钟会被乱箭射死,姜维眼看计谋失败,最终自杀,可魏国将士仍然不放过姜维,将他剖腹取胆碎尸万段,之后又杀入到姜维府中,将姜维家小满门抄斩,可怜姜维及其一家落得如此下场。可见曹魏士兵对姜维恨之入骨。

而姜维死后被魏军剖腹取胆这件事,在正史和演义中都有记载,只不过演义记载更详细些。史书《三国志·姜维传》中记载道:“魏将士愤怒,杀会及维,维妻子皆伏诛。维死时见剖,胆如大。”魏军之所以对姜维有刻骨的仇恨,认为他是一个不忠不义之辈,一则因为姜维以魏国人的身份为蜀汉征战,双手沾满了魏军的鲜血,此为不忠;二则姜维参与到钟会之乱中,被魏军视为罪魁祸首,是为不义。

本来两国交兵,各为其主,谈不上私怨,更何况魏蜀两国本来都是汉朝分裂而来,政治体制之争而已。然而具体到姜维个人身上,他的数次北伐,比诸葛亮要激进得多。可以说姜维时代的北伐,魏蜀双方都死伤甚重。当时整个魏军,多把姜维视作杀人魔王,更何况这个魔王本来还是魏国的臣属,在诸葛亮一次北伐时抛弃了“生亲”叛逃,更让人愤恨。

而历史上钟会企图叛变,是在邓艾的狂妄、钟会的野心、姜维的反间计,以及司马昭的挑拨这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这其中姜维的反间计到底占了多大比重,后人无从判断,但对当时的广大魏军而言,他们对发起叛乱的钟会和姜维一定是相当痛恨的。

钟会囚禁魏将,企图把他们尽数杀死,虽然最终被魏军救了出来,但难保其中没有死伤。而反钟会的骨干们在发动士兵起来时,多半也会把“钟会勾结蜀将姜维造反”作为口号之一。于是在魏军眼中,姜维和钟会同样成为这次变乱的罪魁祸首,甚至可能被视为真正的幕后主使。

试想,一个魏军士兵,翻越千山万水,好不容易攻灭了敌国,正准备好好衣锦还乡,却忽然遭遇军中自相残杀的变乱。这时候,他们对于煽动变乱的敌国降将,是何等的仇恨也是可想而知。也正是因为这两方面原因加在一起,使得魏军士兵对姜维的尸体作出了剖腹挖心的残酷举动,导致一代名将姜维,就此消亡在了血与恨之中。

实际上,姜维本可以安享晚年,却因感恩诸葛亮,更感恩刘禅,一直在为蜀汉的复兴做最后的努力,哪怕被队友坑陷,被队友排挤,只为复兴大业,拼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其实对于姜维最大的感慨就是“生不逢时”,如果姜维生在一个其他的时代,或许他的生命所绽放出的色彩,将会更加的绚丽夺目。

标签: 姜维三国

更多文章

  • 姜维伐魏时为什么会功亏一篑?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姜维,三国

    姜维伐魏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三国后期人物中,姜维的命运是令人感叹的。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他原是魏国将领,在诸葛亮初出祁山时归附蜀汉,为诸葛亮所信任,屡委重职。诸葛亮死后,代领蜀军。为了挽救蜀汉政权在敌强我弱情况下坐以待毙的命运,屡次

  • 姜维北伐先后打了十一次 姜维最远打到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姜维,北伐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姜维北伐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第五次率军北伐的诸葛亮积劳成疾,油尽灯枯,病死在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死后,姜维渐渐独揽了蜀汉军政大权。姜维夯实权力后,一改蒋琬、费祎制定的罢兵息战、与民生息的政策,全盘承袭了老师诸葛亮穷兵黩武的

  • 与姜维实力相当的蜀汉将领阎宇,后来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阎宇,三国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阎宇。三国时期,刘备所建立的蜀汉特权,虽然是实力最弱小的一个,但这也不影响很多英雄豪杰跟随着刘备闯荡天下。姜维和阎宇就是蜀汉的两名将领,他们为了蜀汉可谓是用尽了毕生的心血,但是阎宇却在救驾神秘消失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因为蜀汉是三国之中最弱小的,所以它只能

  • 诸葛亮和姜维为什么要不停的北伐 他们真实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蜀汉,北伐

    对蜀汉北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228年起,诸葛亮一共有过五次北伐,其中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广为流传的“六出祁山”,其实包括了一次魏军主动进攻汉中,诸葛亮率军迎战,但双方并未交战,后世概而言之,说成“六出祁山”。诸葛亮死后,姜维成为蜀国军方领袖,自238

  • 赵云老年居然被姜维吓跑,年轻的赵云几个回合打败姜维?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云,姜维,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三国赵云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赵云是蜀汉的元老级人物,五虎上将之一,其以七旬的年纪还能斩杀韩德父子,足以看出赵云的实力高强。而姜维,则是诸葛亮北伐期间才投靠蜀汉的。在投靠蜀汉之前,姜维还和赵云打了数回合。但最后,姜维越战越勇,而赵云则是越战越吃

  • 为什么都说赵云比姜维厉害?姜维与赵云单挑谁赢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云,姜维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姜维与赵云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 “姜伯约归降孔明武乡侯骂死王朗”,写赵云攻天水郡城时与姜维有过一战:云挺枪直取姜维。战不数合,维精神倍长。云大惊,暗忖曰:“谁想此处有这般人物!”正战时,两路军夹攻来,乃是马遵、梁虔引军杀回

  • 当初跟随姜维投降的三员大将中 谁的结局是最好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蜀汉,姜维

    对随姜维投降的大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63年8月,三国格局的崩溃导致了一场大规模的灭国战争,主要目标是蜀汉,曹魏派钟会、邓艾和诸葛绪进攻蜀汉。 此时,草长在蜀汉诸葛亮、刘备、关羽等人的墓葬上。 姜维和廖化只能带领军队抵抗魏国的士兵。 虽然姜维无法和诸

  • 继承诸葛亮遗志的姜维为何迟迟不北伐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姜维

    为何诸葛亮死后二十年姜维才北伐?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早先,蜀汉的北伐一直是诸葛亮在主导,并且得到了后主刘禅的坚决支持。1.诸葛亮死后,姜维人微言轻,没有北伐的主动权。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于234年病死于五丈原,临终前,诸葛亮向后主推荐的接班人有两位,按顺序分别是蒋琬、费祎;

  • 钟会握有重兵又有姜维相助 为什么造反三天就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钟会,三国

    对钟会造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264年正月十五,钟会率领大军进入蜀汉都城成都,并派人将邓艾押往洛阳。此时,钟会手下的兵力已经达到二十余万,而且是身经百战的精锐之师。昔日的蜀汉名将姜维也成为钟会的座上宾。然而,钟会发动的这场谋反,仅仅维持了三天,就宣告失败,

  • 姜维和董允相比 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董允作为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董允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和董允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三国时期,刘备靠着一手空手套白狼的绝活,建立了蜀国,然后靠着结拜的两兄弟,以及坑蒙拐骗来的部队,还有一代名臣诸葛亮,在乱世中站稳了脚跟,但刘备既没有孙权的天险,也没有曹操的人才济济,所以蜀国,成了第一个被灭亡的国家,究其原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