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钟会握有重兵又有姜维相助 为什么造反三天就失败了

钟会握有重兵又有姜维相助 为什么造反三天就失败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564 更新时间:2024/2/12 1:19:36

钟会造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264年正月十五,钟会率领大军进入蜀汉都城成都,并派人将邓艾押往洛阳。此时,钟会手下的兵力已经达到二十余万,而且是身经百战的精锐之师。昔日的蜀汉名将姜维也成为钟会的座上宾。然而,钟会发动的这场谋反,仅仅维持了三天,就宣告失败,钟会、姜维被杀,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后三国时期有三位名将,分别是邓艾、钟会、姜维,他们三人堪称是那个时代最顶级的将领。比如说钟会擅长谋略、算无遗策,司马师称其有“王佐之才”,司马昭更是将钟会称为自己的“子房”(也就是张良)。这次的灭蜀军事计划,完全是由钟会部署并且指挥的。邓艾、姜维也是名将,两人长期在关中一带交战,互有胜负。

蜀国灭亡后,邓艾居功自傲,引起了司马昭的不满,他让钟会将邓艾逮捕。在此期间,钟会也发生了变化,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他打算背叛司马昭,举兵叛乱。按理说,以钟会的才智,再加上姜维的帮助,以及手中的二十万精兵,即使不能推翻司马昭,割据川蜀应该不成问题,可是他为何失败了呢?

其一,钟会个人的局限性。钟会这个人长期担任司马师、司马昭的“参谋”,他擅长谋划,但却没少直接在一线指挥,缺乏相应的军事指挥能力。虽然灭蜀之战是他指挥的,但如果没有邓艾偷渡阴平小路,恐怕也很难成功。可以说,钟会有张良谋略之才,却不懂韩信用兵之道。

其二,姜维投靠钟会另有目的。蜀汉灭亡后,姜维向钟会投降,然而他却另有目的。姜维暗中派人向后主刘禅传递书信,“原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姜维的计划是,让钟会杀掉魏国诸将,然后他在杀死钟会,利用钟会谋反的机会,兴兵恢复蜀汉的江山。

其三,钟会长期担任参谋职务,没有形成自己的势力集团。钟会召集诸将,“矫太后遗诏,使会起兵废文王”,然而却没有得到了诸将的支持,可见钟会虽然是主将,但却没有自己的亲信将领。此时,姜维趁机献策,“可尽杀牙门骑督以上”。钟会犹豫未决之时,那些将领已经发动兵变。

其四,魏军大多是北方人,不想留居此地。正月十八中午,魏将胡烈和他的儿子擂鼓出门,各路魏军虽然没人统领,但都涌出军营,杀向蜀汉的皇宫。当时钟会正给姜维分发武器,听到外边的鼓噪声后,立即投入战斗。姜维率领亲信与魏军交战,他虽然亲手杀死了五六个人,但毕竟势单力孤,最终被杀。

钟会也死于乱军之中,与此同时也有数百将士战死。钟会之乱从正月十六开始,到正月十八结束,仅仅维持了三天。钟会、姜维以及邓艾,都在这场动乱中丧命。此后魏军在蜀中杀人劫掠,姜维全家被杀,关羽满门也被庞德之子庞会斩杀。直到几天后,这场动乱才算平息。

参考资料:1.《三国志》;2.《资治通鉴》

标签: 钟会三国

更多文章

  • 姜维和董允相比 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董允作为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董允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和董允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三国时期,刘备靠着一手空手套白狼的绝活,建立了蜀国,然后靠着结拜的两兄弟,以及坑蒙拐骗来的部队,还有一代名臣诸葛亮,在乱世中站稳了脚跟,但刘备既没有孙权的天险,也没有曹操的人才济济,所以蜀国,成了第一个被灭亡的国家,究其原因,和

  • 姜维好不容易计划的复国行动 最后却败在一个小兵身上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姜维,蜀汉

    对姜维复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在病逝之后将手中的权力都交给了自己多年栽培的继承人姜维的手里,而姜维自然也不负众望,虽然蜀国的后期日益衰退,可他还是用自己的行动来证实了自己的忠心,虽然最终还是失败了,但他仍然被后人所称赞。可他在最后

  • 刘禅若不举城投降,姜维能护住蜀国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姜维,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禅若不举城投降,姜维能保住蜀汉江山吗?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司马昭伐蜀,能够胜利,最关键的军事行动,是邓艾偷渡阴平成功,从而势如破竹直到成都城下,刘禅无奈之下选择举城投降。姜维得知刘禅投降,他也只能无奈选择钟会投降。如果刘禅不投降的话,而是南

  • 姜维为什么不在汉中屯田避祸?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姜维,三国

    大家好,说起姜维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汉中是蜀汉北面的屏障,扼守着连接关中与蜀中的道路,对于蜀汉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故而当初刘备集结精兵悍将,竭尽蜀中资源,从曹操手里夺取了汉中,自此汉中便成为了蜀汉的重镇。在刘备同曹操的汉中争夺战尾期,曹操决定撤出汉中,但是他将汉中的百姓悉数迁出,导致刘备

  • 姜维这么有勇有谋,为何会投降诸葛亮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姜维

    姜维本来是曹魏一方的大将,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投降,然后被诸葛亮看中,被选为接班人。他实际上是诸葛亮在《三国演义》后半段的附体,因此他以学生身份,接受了诸葛亮衣钵,打得曹魏连连失败。《三国演义》写他是战败受困,无路可走,才当初投降诸葛亮,而且诸葛亮当场决定收他为学生,欲传授平生之学。其实,历史上姜维

  • 羌族出身又是降将,姜维一生到底追求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姜维

    我对文武双全的武将极其喜爱,最典型莫过于姜维。年月蹉跎,我承认他不如三国演义里那样被拔高,也不如三国志里这般被贬低。他既非圣人,也非庸人,而是像众多有血有肉的英雄一样,体味辛酸困苦悲欢离合。他不是文治天下,武定邦国的那个,却也不用理睬后世的毁誉。因为,于乱世中一肩挑起责任重担,力挽狂澜,本就是中流击

  • 每个名将都有自己的抱负,姜维他的追求是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姜维

    姜维投向蜀汉是三国故事中的重要章节,《三国演义》甚至安排姜维“欺负”了老年赵云,要诸葛亮亲自出手智斗才降服了姜维,姜维也俨然成了诸葛亮的继承人和学生。在真实的历史上,姜维投靠蜀汉更多地是因为个人前途,在魏晋时代他的形象和吴起很类似,都是为了功名敢豁出去的狠人。姜维的出身在曹魏属于寒门,是官场上的屌丝

  • 诸葛亮的兵法都被姜维继承,为何面对邓艾却屡屡受挫?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邓艾

    《孙子兵法》中有一句话说,兵者诡道也。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和司马懿在对战之时,诸葛亮就使了虚实战法,使司马懿吃了不少亏。比如上邽之战,在公元231年,诸葛亮开始了他的第四次北伐,率领了大军进攻祁山,为了保住祁山,司马懿就留下了郭淮和四千的兵力守着上邽,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去增援上邽。只是没想到,诸葛亮并

  • 蜀汉的灭亡真的是姜维造成的吗 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姜维,蜀汉

    对姜维和蜀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对文武双全的武将极其喜爱,最典型莫过于姜维。年月蹉跎,我承认他不如三国演义里那样被拔高,也不如三国志里这般被贬低。他既非圣人,也非庸人,而是像众多有血有肉的英雄一样,体味辛酸困苦悲欢离合。他不是文治天下,武定邦国的那个,却

  • “臣等正欲战死,陛下何故先降?”,这也许就是姜维的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姜维

    刘备在白帝城去世后,诸葛亮一心辅佐刘禅。此时的诸葛亮深知,魏国的基础雄厚,决不能给它休养生息的机会,一旦魏国恢复了国力,蜀国距离亡国之日就不远了。所以,诸葛亮不顾众人的非议,多次出兵北伐,以此来消耗魏国的国力。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结束了传奇的一生。诸葛亮死后,姜维仍旧贯彻其北伐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