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说孙权将关羽的头颅送给曹操是一步错棋

为何说孙权将关羽的头颅送给曹操是一步错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966 更新时间:2024/1/4 18:31:23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被称为“武圣”,五虎上将之首,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他斩杀大将颜良,生擒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四方,功绩卓越。后来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所杀。

网络配图

因为贤弟关羽的死,吴蜀联军反目成仇,展开了一场大战。吴国将领孙权的谋士张昭为孙权出谋划策,让孙权把关羽的头割下来,寄给曹操,把关羽的死嫁祸给曹操,让蜀国去攻打魏国。然而这步棋却大错特错,曹操乃爱才之人,在之前关羽为曹营降将时曹操对其待以厚礼,任命为偏将军。曹操在收到关羽的头颅后,便立即将关羽以诸侯之礼葬于洛阳,诚意十足。此事被刘备知道后,刘备对东吴便更加怨恨了。

曹操身为一代枭雄,将“礼”这个字做到了极致。古时候有一个词叫做“先礼后兵”,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先用礼貌的态度,这样才能占据道德的制高点。

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得体的礼仪,应该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拥有的品质。在古代,所有礼仪都是出自对别人的尊重。在传统意义上,礼仪得体代表着道德的高尚,长幼之间,男女之间,老少之间,师徒之间,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礼仪。拥有得体的礼仪,会让你显得温文尔雅,让别人对你充满尊敬。

网络配图

在现代生活中,有礼貌的人会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让人不自觉的对他表示尊重和支持。拥有高尚礼仪的人在生活中是一个可以值得信赖和托付的人,这样的人在工作中也常常被委以重任。话虽如此,但我们也不能将礼仪作为一种工具,一味地奉承,恭维,拍马屁并不能算是礼仪。真正的礼仪是建立在彼此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人,都保持自己的狠毒,散发出自己的魅力,用自己的光芒去征服别人。如果一个人目无尊长丝毫没有礼仪可言,那他必然不会在工作和生活中顺利。

《论语》有言道:“不学礼,无以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和调整。

网络配图

在现在这个信息与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个言论自由表达肆意的时代,很多人都忘记了“礼”。许多人在网络的评论中发泄着自己的不满,散播着自己的情感,却不知道万事“礼”当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别人衡量的标准,保持礼仪才是正确的处事之道。我们要知礼用礼,不卑不亢,不犯下如孙权的错误,获得成功的人生。

标签: 孙权

更多文章

  • 孙权为顺利称帝竟“磨叽”10年:向曹操阿谀奉承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权

    从211年-219年,建业作为东吴都城的试用期有9年,期间孙权夺回又大又甜的蛋糕——荆州,天下三分成定局。在一个正常人看来,孙权应当张灯结彩,赶紧缝制龙袍忙着称帝啊。然而,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一直到229年,孙权才正式登基,随后迁都建业。那么,他到底在磨叽什么呢?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装了10年的

  • 历史上孙权在杀死关羽后为何要向曹操俯首称臣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

    导读:东汉建安五年(200年),东吴版图的奠基人孙策在临终前,将印绶交给其弟孙权并嘱咐道:“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事实证明,孙权不负兄望,在弱肉强食的军阀混战时代,不但终其一生未失江东寸土,而且使基业不断拓展,算得上一位成功的守业

  • 孙权借荆州给刘备实因迫不得已:曾遭周瑜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

    在刘备看来,从头到尾就不存在借的问题,凭什么要还?双方没有打欠条,史书又是各家写各家的,自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么我们可以做一个法官,看看原告孙权、被告刘备怎么各自陈述理由的。作者 杨民仆历史上都有刘备借荆州的说法,而且是一借不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老赖”。孙权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好心没有得到

  • 关羽兵败樊城后 孙权为什么不留关羽一条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关羽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7月,关羽受刘备取汉中胜利鼓舞,北上取襄樊;曹操以于禁为将,督7军救曹仁,同时命徐晃率军进驻宛城。8月,山洪暴发,淹于禁等7军,关羽乘机攻击,庞德不降被杀,于禁投降;曹仁沉白马坚守樊城。关羽以偏将攻襄阳,自己亲自攻打樊城,并于樊城北布下阵地,以防北方曹军援兵;同时派

  • 他是名将屡败关羽:孙权竟亲率五万大军包围他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孙权

    在三国时代,他是曹魏名将,也是属于后来投降曹操的“”投降派“”,他虽然不是“”万人敌“”,但是,曾两次打败有“”万人敌“”之称的关羽,孙权亲自率领五万大军包围了他,想吃掉他,但是,围困了二十多天,不能取胜,根本“”无处下牙“”,孙权对他无可奈何,只好退回,他乘胜追击,打败了孙权。他是谁呢?网络配图我

  • 诸葛亮已预知三国将分 为何不主动去投奔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

    看过《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决定出山帮助刘备,而且在隆中对中,已经预见到了天下即将三分,那么他为何不去辅佐曹操或者孙权,却投奔了潦倒的刘备呢?网络配图首先,诸葛亮的见识已经确定无疑,并且能够在躬耕陇亩之间还能断定天下三分,能够确定的是一分曹魏,一分东吴,而刘备

  • 三国演义中东吴主公孙权生性多疑 最喜欢翻旧账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孙权

    三国演义中东吴主公孙权的历史故事。孙权,字仲谋。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三国时期,19岁的孙权就跟随兄长南征北站。经过多年的努力打下了江东基业,成为了一方诸侯。他明明是吴国的开国皇帝,应该有包容天下的大度情怀,但是他却是个奇葩的主公,最喜欢翻旧账。网络配图孙权年轻时英武果断,胆略过人,在他前半生中的确

  • 孙权为何不重用周公瑾?只因周瑜做错了这件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孙权

    话说这周瑜乃经天纬地之才,可孙权为何在赤壁之战后没有重用周公瑾呢?事实上,他们君臣二人关系十分微妙,自打孙权第一天掌管东吴就开始了。兄死弟继,孙权刚刚上位,就见“黑云压城城欲催”,“大军压境”,这把那时候刚刚即位,还没见过什么大场面的孙仲谋吓了一跳,后闻“周大都督率军回吴奔丧”,这孙权才把已经到嗓子

  • 历史上真实孙权之妹嫁给刘备之后的凄凉遭遇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孙权

    孙夫人,三国诸侯孙权之妹,名字未载。刘备定荆州时,孙权对其十分畏惮,于是进妹予刘备为夫人。[君子心语]:孙夫人的悲剧,是小女儿情结挂上政治的色彩,所以看似强悍的她,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看不穿本来不想写孙夫人,因为三国的故事家喻户晓,反而不好找突破口。只是一时心动,开始翻她的资料,突然一声长叹。孙夫人

  • 朱元璋让孙权守大门 五百年后遭其后代报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夺取天下,据说与他家祖坟的风水有关。《翦胜野闻》记载:“帝父母兄弟相继死,贫不能具棺,与仲兄谋草葬山中……忽风雨,天大晦,比明视之,则土裂尸陷,已成坟。”这段话的白话意思是:朱元璋父母兄弟相继死亡,因贫穷买不起棺材,就和二哥商量把亲人草葬在山中,忽然之间风雨大作,等到天晴发现,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