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权为顺利称帝竟“磨叽”10年:向曹操阿谀奉承

孙权为顺利称帝竟“磨叽”10年:向曹操阿谀奉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966 更新时间:2024/1/9 8:39:05

从211年-219年,建业作为东吴都城的试用期有9年,期间孙权夺回又大又甜的蛋糕——荆州,天下三分成定局。在一个正常人看来,孙权应当张灯结彩,赶紧缝制龙袍忙着称帝啊。然而,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一直到229年,孙权才正式登基,随后迁都建业。那么,他到底在磨叽什么呢?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装了10年的“孙子”。

孙权向曹操阿谀奉承

网络配图

陈寿的《三国志》中评价孙权是“有勾践之奇”。但他与勾践不同的是,勾践10多年卧薪尝胆,是因为已被吴王夫差打成“吊丝”,不装也是“孙子”。而孙权却是赚得钵满盆满、红光满面的时候,弯下了腰,屈膝向曹操称臣。

219年-221年,孙权在公安呆了两年多。

整座城市的上空,洋溢着大胜后愉悦的气氛,但很快,被从蜀方涌来的一层一层复仇乌云覆盖、压迫,让孙权呼吸困难。他一面深筑墙、广积粮,一面加大了对曹操阿谀奉承的力度。

孙权向曹操上书,劝他做皇帝,称自己愿意俯首帖耳,做个温顺的臣子。曹操当然清楚做皇帝会成为万箭穿心的靶子,特意把孙权的上书向大臣展示,说:孙权要把我往火上烤啊。

当然孙权也有实质性的内容,第一是派人进贡,送了大量财物珍宝;第二是边境开放,交易互通,这一点很危险,因为要防止强大敌人的和平演变;第三,把俘获曹操的军队客客气气地送还。

曹操见孙权这么谄媚,心花怒放,以朝廷的名义封他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这是什么意思呢?

当时东汉的武官最高级别为大将军、骠骑将军,如果把大将军比作现在元帅的话,那骠骑将军就基本类似于现在的大将。

“节”,天子授予的权力凭证,相当于尚方宝剑,掌握生杀大权。有三个级别,分别是使持节、持节、假节。使持节有权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有权杀平民;假节有权杀违犯军令的人。假节意思是临时持有,在这三个级别中是最低的,但已经是很高的荣誉。

荆州牧,就是荆州的行政军事一把手。以前刘备自封为荆州牧,这次曹操实际上宣称不承认刘备的地位。

网络配图

曹丕继续称臣

220年,也就是关羽被杀的第二年,曹操死了。儿子曹丕继位,不久代汉称帝。孙权向曹操称臣,东吴老百姓勉强能接受,等到再向曹丕称臣,上上下下相见时都恨不得以袖掩面:丢不起人啊。

一句口头语:老子闯天下的时候,你还在穿开裆裤呢?这一年孙权39岁,曹丕34岁,虽然只大了5岁。但孙权做江东一把手已经20年,曹丕做太子才3年左右。但孙权依然拉得下老脸,继续投降,继续送礼。

曹丕给的荣誉更高:第一,由骠骑将军升为大将军;第二、假节变成持节。第三、除了荆州牧,加封督领交州(现广东广西一带)。此外,又封吴王,加九锡。汉魏一般只有同宗才能封王,曹丕已把孙权当作亲兄弟了。九锡指九种礼器,比如车马、衣服、弓矢等等,没有什么实用价值,表示是最高的礼遇

孙权的笑容更灿烂了,把于禁也放回。于禁在关羽水淹七军时被俘,但关羽并没有杀他。后来于禁被孙权获得,孙权当作尊贵客人招待,他料到有一天会用到这个重要的筹码。

刘备复仇,被东吴大败

公元221年到229年,孙权把行政中心从公安迁到武昌(今湖北鄂州),因为刘备真正动手了。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不久,亲率6万人(一说只有四五万人)征讨东吴,孙权率领5万人抗敌,任陆逊为大都督。双方夷陵对峙,史称夷陵之战,陆逊坚守不出半年左右,222年6月-8月,绝地大反击,“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惨败,几乎是全军覆没,只身逃走。刘备元气大伤,无颜回蜀,不久在白帝城忧愤而死。

这一战,如同一局“掼蛋”结束,新的一轮从2开始。大患蜀方已除,孙权对魏的热情瞬间降至零度以下,直接挥挥手,说声拜拜。

网络配图

孙权变脸速度太快,超出了曹丕接受能力。曹丕愤怒之下,还想再试探,要求孙权的儿子做人质。孙权对天发誓,说:一定送过去。但孩子太小,您再耐心等等。

从此再无消息。曹丕知道被耍,气得分三路大军伐吴,孙权也派出三路军抵抗,双方有得有失,谁也没有占到太大的便宜。曹丕咽不下这口气,过了两年,再次出手。他老爸对孙权都束手无策,曹丕纯粹是自取其辱。

226年,屡受打击的曹丕死了,年仅40岁。儿子曹叡继位,史称魏明帝。

229年5月,孙权在武昌即皇帝位。这一年他48岁,已统治吴国30年。同时大赏功臣,陆逊等授大将军等。但孙权在武昌呆的时间并不长,只有4个月左右,就迁都建业。

标签: 孙权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孙权在杀死关羽后为何要向曹操俯首称臣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

    导读:东汉建安五年(200年),东吴版图的奠基人孙策在临终前,将印绶交给其弟孙权并嘱咐道:“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事实证明,孙权不负兄望,在弱肉强食的军阀混战时代,不但终其一生未失江东寸土,而且使基业不断拓展,算得上一位成功的守业

  • 孙权借荆州给刘备实因迫不得已:曾遭周瑜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

    在刘备看来,从头到尾就不存在借的问题,凭什么要还?双方没有打欠条,史书又是各家写各家的,自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么我们可以做一个法官,看看原告孙权、被告刘备怎么各自陈述理由的。作者 杨民仆历史上都有刘备借荆州的说法,而且是一借不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老赖”。孙权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好心没有得到

  • 关羽兵败樊城后 孙权为什么不留关羽一条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关羽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7月,关羽受刘备取汉中胜利鼓舞,北上取襄樊;曹操以于禁为将,督7军救曹仁,同时命徐晃率军进驻宛城。8月,山洪暴发,淹于禁等7军,关羽乘机攻击,庞德不降被杀,于禁投降;曹仁沉白马坚守樊城。关羽以偏将攻襄阳,自己亲自攻打樊城,并于樊城北布下阵地,以防北方曹军援兵;同时派

  • 他是名将屡败关羽:孙权竟亲率五万大军包围他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孙权

    在三国时代,他是曹魏名将,也是属于后来投降曹操的“”投降派“”,他虽然不是“”万人敌“”,但是,曾两次打败有“”万人敌“”之称的关羽,孙权亲自率领五万大军包围了他,想吃掉他,但是,围困了二十多天,不能取胜,根本“”无处下牙“”,孙权对他无可奈何,只好退回,他乘胜追击,打败了孙权。他是谁呢?网络配图我

  • 诸葛亮已预知三国将分 为何不主动去投奔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

    看过《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决定出山帮助刘备,而且在隆中对中,已经预见到了天下即将三分,那么他为何不去辅佐曹操或者孙权,却投奔了潦倒的刘备呢?网络配图首先,诸葛亮的见识已经确定无疑,并且能够在躬耕陇亩之间还能断定天下三分,能够确定的是一分曹魏,一分东吴,而刘备

  • 三国演义中东吴主公孙权生性多疑 最喜欢翻旧账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孙权

    三国演义中东吴主公孙权的历史故事。孙权,字仲谋。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三国时期,19岁的孙权就跟随兄长南征北站。经过多年的努力打下了江东基业,成为了一方诸侯。他明明是吴国的开国皇帝,应该有包容天下的大度情怀,但是他却是个奇葩的主公,最喜欢翻旧账。网络配图孙权年轻时英武果断,胆略过人,在他前半生中的确

  • 孙权为何不重用周公瑾?只因周瑜做错了这件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孙权

    话说这周瑜乃经天纬地之才,可孙权为何在赤壁之战后没有重用周公瑾呢?事实上,他们君臣二人关系十分微妙,自打孙权第一天掌管东吴就开始了。兄死弟继,孙权刚刚上位,就见“黑云压城城欲催”,“大军压境”,这把那时候刚刚即位,还没见过什么大场面的孙仲谋吓了一跳,后闻“周大都督率军回吴奔丧”,这孙权才把已经到嗓子

  • 历史上真实孙权之妹嫁给刘备之后的凄凉遭遇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孙权

    孙夫人,三国诸侯孙权之妹,名字未载。刘备定荆州时,孙权对其十分畏惮,于是进妹予刘备为夫人。[君子心语]:孙夫人的悲剧,是小女儿情结挂上政治的色彩,所以看似强悍的她,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看不穿本来不想写孙夫人,因为三国的故事家喻户晓,反而不好找突破口。只是一时心动,开始翻她的资料,突然一声长叹。孙夫人

  • 朱元璋让孙权守大门 五百年后遭其后代报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夺取天下,据说与他家祖坟的风水有关。《翦胜野闻》记载:“帝父母兄弟相继死,贫不能具棺,与仲兄谋草葬山中……忽风雨,天大晦,比明视之,则土裂尸陷,已成坟。”这段话的白话意思是:朱元璋父母兄弟相继死亡,因贫穷买不起棺材,就和二哥商量把亲人草葬在山中,忽然之间风雨大作,等到天晴发现,大地

  • 刘备借荆州真相:孙权为保实力让荆州给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备

    东汉时期的荆州包括今天湖北、湖南全境和河南、广东、广西、贵州的部分,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当时的荆州分为七个郡,以长江为界,南阳郡在江北,南郡、江夏郡大部在江北,两郡的其余部分和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四郡在江南。网络配图 公元200年,在北方站不住脚跟的刘备投奔了荆州军阀刘表,被安置在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