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真的与刘备面和心不和? 反对讨伐孙权

诸葛亮真的与刘备面和心不和? 反对讨伐孙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984 更新时间:2024/2/15 15:38:20

白马非马

曹丕称帝以后,蜀地人劝刘备当皇帝,刘备不许,可是诸葛亮说了一番话,刘备就同意了。临终,刘备更是把儿子托付给诸葛亮,让他们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诸葛亮。从此以后,他们俩就被视为君臣关系的榜样,然而,他们两个真的是铁板一块,从来就没有分歧吗?

网络配图

坚定伐吴

应该说,不仅是有,而且还非常重大。这就是对待吴国的问题。孙权偷袭荆州,杀了关羽。刘备当了皇帝以后,要报复关羽被杀的耻辱,公元221亲率“诸军伐吴”。刘备被东吴孙权部将陆逊打败,不得已退守永安,一年多后病重死去。出征前,蜀国“群臣多谏,一不从”,那意思是说,臣下很多人都劝谏刘备,不要进行这次战争,但刘备一概不听,坚持伐吴。

内心反对

那么,在这些提反对意见的群臣当中,有没有诸葛亮呢?这次东征,诸葛亮没有随军前往。这倒不能说明什么问题,皇帝“御驾亲征”,留下最为倚重的大臣和太子守国,这也是常理。

《三国志·蜀书·法正传》当中有一句话,说明诸葛亮是反对这次东征的。诸葛亮叹息说:“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这句话说明,不管诸葛亮有没有劝阻刘备东行,他在内心是反对这次东征的,因为在他说这话的时候,刘备还活着。

网络配图

没有实权

但不劝说不等于内心赞同,纵观刘备与诸葛亮在对待东吴问题上,两人始终是有区别的。诸葛亮一生都主张对东吴联合,从来都不主张对东吴用兵,这已经成为诸葛亮观念里的东西,不可改变。只不过,在刘备在世时,蜀汉军国大事最终决定权在刘备手上,诸葛亮只能建议,不能决断而已。刘备死后,诸葛亮成了蜀国实际上的当家人,马上就派出使者,与吴国建立亲善友好关系,并建立了两国的同盟。

刀兵相见

而刘备则不同,他对东吴始终是一种现实的需要,有益于自己则联合,不利则刀兵相见。即便是在联合期间,刘备也始终保留着一份警惕。等到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自己率先当上了汉中王,这也是导致东吴偷袭荆州,杀死关羽的原因所在。当皇帝后,刘备以报复关羽被杀为名东伐吴国,两家举国为敌,孙权提出和解,被刘备拒绝。失败后的第二年,孙权提出来和解,刘备反而同意了。

网络配图

内外一致

刘备和诸葛亮为什么有分歧而不为人所觉察呢?任何一个团体内部不可能没有矛盾,但内部的分歧和矛盾是不应该表露于外的,尤其是作为封建社会的臣下,更不能表现君臣之间的不一致。诸葛亮是古代的优秀政治家,是封建社会臣子的典范,他非常懂得,自己既然不能阻止刘备东征,就只有全身心的支持。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三国第一神童 写了两字就逼得孙权送他一头驴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恪

    “这人是诸葛亮的大哥。”“这人长一副驴脸。”每当听到人们这样介绍,“这人”总会无奈地补充说:“在下诸葛瑾。”总是以“诸葛亮的大哥”身份被人们记住,诸葛瑾抱怨说:“谁让我是老大哥呢!家庭事务影响了我的发展啊。”诸葛瑾兄弟三人,下面有两个弟弟:诸葛亮和诸葛均。说起来,琅邪阳都诸葛家也是名门望族,先祖诸葛

  • 三国最抢手的人才,刘备请曹操劝孙权争最后悲剧收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

    三国时代天下大乱,作为主公的各大公司的老板,首要的任务就是要笼络一批优秀的人才。而偏巧三国英雄辈出,人才如过江之鲫。在众多的各路人才中,如关羽、周瑜这样的人物就比较抢手,曹操极力挽留关羽,曹操也曾劝降过周瑜。然而,三国时代最炙手可热的人才不是关羽、周瑜,不是荀彧、郭嘉,也不是司马懿、赵云,三国时代最

  • 孙权为何不顾周瑜反对把妹妹嫁给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周瑜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等人曾经嘲笑周瑜,“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在演义中,以孙尚香为诱饵,伏击刘备,以成就大业的幕后主使,就是周瑜。其实,历史上恰恰相反。周瑜是极力反对把孙尚香嫁给刘备的,而孙权才是执意招赘刘备的主谋。网络配图当时,孙权年纪不过是三十左右,而妹妹孙尚香更只有十八九岁。而

  • 终极三国孙权:孙权为什么杀关羽? 关羽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孙权

    关羽最看不起的人是孙权,到头来却恰恰死在孙权刀下。孙权不怕关羽,孙权的部下吕蒙更不怕关羽,他们只是敬重他,却不觉得他有什么了不起……义薄云天、勇冠三军的关羽当然算得上是盖世英雄,但在人才济济的三国时代,其他人也未必就是狗熊。尤其三国领军人物曹操、刘备、孙权,可谓人杰中的人杰,但关羽敬刘备,礼曹操,却

  • 他是战神杀得孙权闻风丧胆 却只能是个配角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张辽

    张辽的第一个特点是“狠”。这在第五十三回《关云长义释黄汉升,孙仲谋大战张文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当时,孙权围攻合肥,双方在合肥城外摆开阵势进行决战。张辽“纵马当先,专搦孙权决战”。一个“专”字道出了张辽的心思:擒贼先擒王。孙权围攻合肥已久,又有程普率部前来增援,兵力超出张辽数倍。想要击败敌军,最好的

  • 孙权身后不为人知的7位夫人:竟然也取寡妇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孙权

    孙权一生7个夫人,有大家闺秀、寡妇、官奴等。虽然形形色色,但有个共同点,那就是有绝美姿色。然而红颜薄命,在阴冷的后宫之中,女人的明争暗斗和战场上男人的厮杀一样残酷无情。最后的胜利者,唯一被立为皇后的还被宫女缢死,没有人笑到最后。第二个夫人是寡妇第一个夫人姓谢,是会稽郡山阴县世家,天姿国色闻名江东,和

  • 为何孙权打仗大多亲临一线不专信某个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孙权

    三国的时候最需要武将,但立功的是他们,不听话的也是他们,或者造反或者叛逃。那么孙权是怎么样驾驭这些强悍员工的呢?上期假想孙权上了电视接受采访,在电视节目里一般旁边都坐着负责点评的专家。中国人是炎黄子孙,姑且称这名专家为“黄教授”,下面听听“黄教授”是怎么点评孙权手腕的。网络配图孙权打仗大多亲临一线孙

  • 诸葛亮为什么出山这么晚?为何不投奔曹操或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出山之时,曹操已经占据了大半的天下。若得诸葛亮之助,则平定荆州易如反掌,再灭东吴更是不在话下。而且曹操本人也是不世出的大英雄,文韬武略冠绝当世,任人唯贤更是举世皆知。令人不解的是,放着这样一个大英雄诸葛亮不去投奔,却去投奔落魄无比、而且名声极差的小人刘备,为他出谋划策左右奔走,以至于赤壁一战将

  • 三国野史:孙权向关羽提亲背后隐藏的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孙权

    关羽失荆州这事,很大的一个缘由应该怪孙权。正是这哥们在背后捅了一刀,才使汉寿亭侯壮志未酬,望北长叹。可是,孙权为何要对盟友痛下杀手,很大的一个诱因大概是关羽不解风情,回绝了一门儿女亲事。而这门亲事的首倡者,正是雄踞江东的孙权。至此,梁子就落下了。这个事件,《三国志》如下记载:“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

  • 刘备借荆州的真相:孙权为保实力让荆州给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孙权

    中国民间有句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而事实上,刘备借荆州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东汉时期的荆州包括今天湖北、湖南全境和河南、广东、广西、贵州的部分,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当时的荆州分为七个郡,以长江为界,南阳郡在江北,南郡、江夏郡大部在江北,两郡的其余部分和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四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