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真实的司马懿不怕承认失败:谋略胜于诸葛亮

揭真实的司马懿不怕承认失败:谋略胜于诸葛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818 更新时间:2024/4/7 8:19:06

刘禅称诸葛亮为相父,言听计从;曹叡视司马懿不过是老臣之一,并不十分信任。诸葛亮在西蜀,几无一人可与之相埒;而在洛阳朝中,曹真、曹休这些皇亲,陈群华歆王朗这些重臣,权势不小,与司马懿不相上下,并对他深怀戒心。刘备托孤时,要他的儿子对诸葛亮以父事之;而曹操早留下“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于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的评语。

网络配图

因此,诸葛亮只有一个敌人,即曹魏;只有一个念头,即北伐;也只有一个手段,即诉诸武力。司马懿知道,魏之患在蜀,而不在吴,防蜀甚于防吴,但从曹丕起,攻吴之心重于攻蜀。司马懿知道魏强蜀弱,坚守不出,以逸待劳,则蜀必败,但朝野上下,势骄焰盛,务求必克。他知道,功高不仅震主,也会引起同僚嫉妒,适度退让,以免锋芒过露,但又不能使人认为他不是举足轻重的力量。从长远来看,不宜急于和诸葛亮决战,可以在耐心等待中求得“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又不能不打,朝野上下要看到他的战果。他也了解,一旦太辉煌,同僚嫉妒固非小事,主子猜疑则更加可怕;而无所作为的话,有可能被黜还乡,一败涂地。

所以,他得把握住,赢不能大赢,输不能大输,攻不宜太攻,守不宜大守的分寸感,要比诸葛亮难多了。由此可见司马懿的心机和他处于荆棘丛中的谨慎,以及善处左右的韬略。

网络配图

在当时诸葛亮、陆逊与他这三个堪称棋逢对手的主帅之中,应该说他处境最难,所以,他在政治上,也包括在军事上,以退为进,以守为攻,步步为营,终于取得最后的胜利。诸葛亮六出祁山,一次只能带一个多月的粮草,粮吃完了,仗也打完了,就得撤回去。所以,他是典型的追求速战速决的短期行为者。司马懿不仅要打败诸葛亮,打败蜀国,还要打败吴国,夺取魏国,变为一统的司马氏天下。他的目光,要比争夺几座城池远大得多。

司马懿不但在军事上是诸葛亮难以对付的对手,在政治上也表现不俗。他知道,诸葛亮必取武都、阴平,遂派郭淮孙礼袭蜀兵之后。诸葛亮知道司马懿必有此举,亲率兵马,来袭郭淮、孙礼之后,前后夹攻,魏兵大败。

网络配图

在武都、阴平失守以后,司马懿料到诸葛亮不在营中,定去两城安抚百姓,派张郃、戴陵去夺蜀寨。诸葛亮却未离寨,并设下包围圈,以待偷袭。司马懿在这时以一种开阔的胸怀、大家的气度,承认“孔明智在吾先”。一个不怕承认失败的对手,是令人不寒而栗的。难怪孔明先生叹息:“彼深知我也。”

标签: 司马懿

更多文章

  • 司马懿为什么识不破诸葛亮的空城计? 竟是为明哲保身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

    司马懿攻占街亭,引兵十五万,望西城峰拥而来。当时孔明身边并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原有的五千士兵,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两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到这个消息,无不惊慌失措。孔明登上城墙,果然看见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而来。于是传令把所有旌旗都收藏起来,诸将各守城铺,不许妄行出入及高声言语,违者立斩。并

  • 三国谋略家:司马懿跟荀彧谁更聪明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懿

    司马懿是三国中少有的谋略家,有时他的老辣连诸葛亮都敌不过,他绝对是一个很杰出的政治家。在人才济济的魏国,也就他能够让诸葛亮仰视他三分,放在眼里.至于他的人品,虽然不是光明磊落,但成大事者,首先就需要一种站得高看得远的目光。网络配图司马懿的确是一个心怀叵测而又善于掩饰的人。《晋书》卷一《宣帝纪》称赞他

  • 为什么诸葛亮怕司马懿 两人比拼谁更胜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司马懿

    人们对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看法各不相同,也有的人说诸葛亮怕司马懿。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诸葛亮为什么怕司马懿。与其说诸葛亮怕司马懿,倒不如说他们两人互相忌讳。两人岁数相当,且各为其主。孔明忠心不二,司马仲达有窃国之心。两个同是谋臣,同样操守大军。说诸葛亮怕司马懿的原因是两人若是对决的话,定是不分胜负的。他

  • 司马懿识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 为什么不擒杀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懿,诸葛亮

    熟读《三国演义》,我们知道蜀汉的诸葛亮和曹魏的司马懿就是一对死对头,诸葛亮北伐面对的对手就是司马懿。而,在第一次北伐期间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大将军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在此,诸葛亮使出一场“空城计”: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

  • 盘点曹魏的八大谋士:司马懿仅第二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谋士

    三国时期三分天下,曹魏只是其中之一,也是这个时代格局的终结者。曹魏最终能一统天下,主要有以下谋士,筹谋划策,建功立业,小编对其谋士进行了排名,一起来看看吧。NO8、刘烨刘晔(?-234年),字子扬,淮南成德人,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战略家。刘晔年少知名,人称有佐世之才,

  • 揭秘:诸葛亮北伐司马懿为何坚守不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

    司马懿不管在三国演义的小说中,还是在历史时上他都是一个充斥着人性复杂的存。正是他的复杂性引得很多人的好奇,对于他的解读也是各种各样。在在三国后期,令后世很不能理解的是,诸葛亮每一次的北伐,司马懿手握庞大数量的军队,但是都龟缩不出,除了坚守还是坚守,最后等诸葛亮断粮自退。每次都是这样,那么,我们不禁要

  • 诸葛亮北伐司马懿总坚守不出是何由?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司马懿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统一中原,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但是每次北伐,司马懿虽然手握重兵,却总是按兵不动,龟缩防守,却是让人看不懂。究竟是司马懿心理上害怕诸葛亮还是有什么其他原因?网络配图“大胜最不好”司马懿其实当时的处境是很危险的,因为,曹睿上

  • 司马懿为何故意中空城计诸葛亮琴声中有啥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司马懿,诸葛亮

    在三国时代,诸葛亮以足智多谋,料事如神而在后世评价“诸葛多智而近妖”。也就是说聪敏的不像人。尤其是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吓破十几万大军,那么真的是司马懿太笨才上的诸葛亮的当么?真实原因是什么?司马懿撤军是因为从琴声中听到了什么?网络配图“西城危如累卵”在马谡失街亭以后,诸葛亮建立的北伐防线全线瓦解。甚

  • 足智多谋诸葛亮:弹指间空城计吓退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

    三国时期的蜀国诸葛亮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是大家的一致看法。尤其是他摆下的“空城计”更是吓退了司马懿十几万大军。那么真实的原因是怎么样的呢?司马懿真是惧怕自己中计吗?网络配图“西城危如累卵”在马谡失街亭以后,诸葛亮建立的北伐防线全线瓦解。甚至有全军覆灭的可能,而之所以诸葛亮要使出空城计。也是为了掩护大军

  • 诸葛亮最怕的人居然不是司马懿,而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

    有人说,诸葛亮最怕的人不是曹操,不是司马懿,而是关羽。作为本集团的中坚力量,反而比敌对集团的中坚力量,比自己的死对头更可怕,这很耐人寻味。诸葛亮怕关羽什么?是怕他身在汉营心在曹?证据不足。他虽在华容道放走了曹操,但据此认为他卖国通敌,恐怕不妥。是怕他武艺不精,不能在两军阵前斩将夺旗?也不是。他在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