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夷陵之战孙权赢了,为什么还率先向刘备求和?

夷陵之战孙权赢了,为什么还率先向刘备求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494 更新时间:2024/2/15 15:33:08

夷陵之战孙权赢了,为什么还率先向刘备求和?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夷陵之战和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并称为“三大战役”。对于这三大战役,都有一个共同点:也即对当时诸侯的力量对比和历史进程起到了重要乃至于转折性质的影响。比如赤壁之战,就为三国鼎立的竞争格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就夷陵之战,则为之后的蜀吴再次联盟奠定了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在夷陵之战后,明明是孙权一方获得了胜利,为什么还要率先向刘备求和吗?不是应该败者向胜者求和吗?

首先,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虽然大部分情况下,是失败的一方向胜利的一方求和,但是,也不乏胜者主动求和的情况。比如对于宋朝这个朝代,在与辽国、西夏、金国的交战中也取得过多次胜利,但是宋朝却主动派遣使臣求和,甚至纳贡赔钱。回到今天要说的夷陵之战,虽然陆逊火烧了刘备的大军,但是,此战过后,蜀汉依然还有一战之力。《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自猇亭还秭归,收合离散兵,遂弃船舫,由步道还鱼复,改鱼复县曰永安。”

由此,对于当时的刘备来说,正在聚拢散落的士兵,收拾战船,有望和东吴再次展开战斗。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刘备一生经历大小战役无数,虽然多次失败,好多次甚至丢盔弃甲,如若丧家之犬。但是,刘备每一次都能站起来,最终占据荆州和益州,和孙权、曹操三足鼎立。与此同时,当时的蜀汉文有诸葛亮,武有赵云魏延等,这对于东吴来说依然是不小地威慑。而这,成为孙权主动求和的重要基础。

同时,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对于陆逊来说,虽然大破刘备的大军,不过己方也受到了不小地的损失。更为关键的是,在东吴的后方,曹丕正在虎视眈眈。虽然联合围攻关羽上,魏国和东吴迎来了一段“蜜月期”。但是,在关羽被杀后,曹丕希望东吴称臣,并且要孙权派自己的儿子去魏国当人质。由此,因为不可调和的矛盾,曹魏和东吴已经处在了战争的边缘上了。三国时期,曹魏开国之君魏文帝曹丕曾于任内的222-223年、224年和225年三次进攻东吴。

最后,夷陵之战后,东吴守住了荆州,而蜀汉受到重创,元气大伤。此战两国实力都受到影响,为双方日后消除矛盾、共同抗魏奠定基础。三国三国,之所以有意思就在于,是三方博弈,而不是简单的敌我双方博弈。既然是三方博弈,那么当其中一方比较强势,击败了一方,另外一方就会有所动作。所以,孙权主动向刘备、诸葛亮求和,也是希望可以联合蜀汉对抗势力更为强大的魏国,以此保持三国的平衡。

标签: 三国

更多文章

  • 揭秘:襄樊之战到底是孙权背盟,还是关羽作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

    揭秘:襄樊之战到底是孙权背盟,还是关羽作死?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历数三国时期几次大的战争,尤其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吴国对蜀国,往往取得胜利;蜀国对魏国,往往取得胜利;魏国对吴国,往往取得胜利。一言以蔽之,魏蜀吴三方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实力相对均衡,谁

  • 刘备孙权称帝了,为何曹操独独不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操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看三国,都知道曹操,刘备,孙权才是主角,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历史记载中,少了他们就没有三国。仔细看大家会发现,三位志在天下一统,想当九五至尊的枭雄,最强大的曹操反而没有称帝,而是死后被追封为魏武帝,倒是刘备和孙权都称帝了,为何曹操独独不

  • 孙权杀关羽后,为何力劝曹操称帝?曹操为何又不上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

    孙权杀关羽后,为何力劝曹操称帝?曹操为何又不上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东汉末年,孙权在擒杀关羽、并夺取荆州之后,孙刘联盟从此不复存在。为了避免腹背受敌,孙权不得不向曹操示好,他遣使入贡,不仅向曹操称臣,并力劝曹操取代汉朝自称大魏皇帝。曹操看完东吴使者带来的劝进书后,又将

  • 诸葛亮为什么能说服孙权联合抵抗曹操呢 而不是孙权劝说诸葛亮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亮,孙权

    还不知道:诸葛亮为何能说服孙权联合抗曹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蜀汉的立过之道,不仅只是刘备的“以人为本”,诸葛亮当初的反抗暴力,匡扶正义的志向也是刘备最终能够立足西南的重要原因,在曹操重兵追击之下,诸葛亮又是怎样匡扶正义,反抗暴力的的正义来说服东吴孙权,联合

  • 揭秘孙权能够三分天下之谜 他到底凭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权,三国

    还不知道:孙权凭什么能够三分天下呢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自古以来便被许多人所关注,所谓三国,指的便是魏国、蜀汉、吴国。在《三国演义》的影响下,人们大多对仁义之主刘备所建立的蜀汉颇有好感,它虽然在三国中最为弱小,但始终以兴复汉室为己任,不断攻伐魏国。

  • 夷陵之战,曹丕为什么不趁机帮助孙权进攻蜀国?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

    夷陵之战,曹丕为什么不趁机帮助孙权进攻蜀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蜀吴之间的夷陵之战,改变了三国后期的天下大势。实际上,得知刘备率兵攻打东吴后,曹丕并没有帮助孙权,攻打蜀汉,虽然孙权终于遣使归顺,但那只是名义上的,孙权并没有任何实际性的投降行动。因此,在夷陵之战后,由于孙

  • 张昭劳苦功高,孙权为什么拒绝他担任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昭,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张昭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提起东吴的名臣张昭,可谓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孙策创业之初,张昭被任命为长史,在孙策平定将欧东的战事中立下汗马功劳,可以说是孙策乃至东吴的首席智囊。孙策在弥留之际,将孙权托付给他,张昭不辱使命,率“率群僚立而辅之”。因此

  • 陆逊一介书生,却甘愿做武将,陆逊到底有多优秀?陆逊一代英杰,晚年为何被孙权几乎迫害致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

    陆逊一介书生,却甘愿做武将,陆逊到底有多优秀?陆逊一代英杰,晚年为何被孙权几乎迫害致死?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陆逊是吴国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一个著名将领,智勇双全,武能安邦,文能治国。一生出将入相,被赞为”社稷之臣“。孙权把他比做成汤时的伊尹和周初的姜尚,然而晚年的陆

  • 陆逊和孙权的关系为什么越来越僵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陆逊,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陆逊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话说在三国时期的时候,有这么两个人有着单独列传,而这两个人分别是蜀汉的诸葛亮,另外一个他就是东吴的陆逊。陆逊他能够让孙权对自己的信任是非常的不容易,深受孙权的喜爱,但是在最后的时候,陆逊这个能人被孙权给活活的气死了。首先陆逊他这个人,

  • 孙权一共有七个儿子,最有能力的都英年早逝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孙权,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孙权,字仲谋,孙坚的第二子,孙策遇刺身亡,孙权执掌东吴,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他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孙权共有七个儿子,但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