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吕范有什么过人之处能被孙权重用?

吕范有什么过人之处能被孙权重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690 更新时间:2024/1/17 1:34:02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孙权并不喜欢吕范,为什么还要重用他呢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孙权是三国时期东吴政权的建立者,也是东吴的开国皇帝。他是一位少年英雄,从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领兵打仗这个不凡的军事才能,他一生有很大的雄心和非凡的谋略,并且在他父亲和哥哥开拓的江山伟业基础上,又开阔疆土,广范的重用身边的贤者,立志成就一番事业。最后终于让他建立的东吴和曹操所领导的曹魏以为刘备统领的蜀汉成为当时天下并存的三个国家。

而他又是如何重用人才的呢?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典故看出来。这个典故讲述的就是吴王孙权从不喜欢到最终信任并且重用属下吕范的故事,这个典故被记载在资治通鉴当中,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写的一部史学巨著,具有很大的可读性。

吴王孙权准备任命吕范作为大司马,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时候,他的任命和绶带还没有下达到吕范那里,吕范就去世了,这让孙权感到非常的遗憾,甚至对吕范有一种难言的愧疚和自责。在孙权还没有当上吴王的时候,他的哥哥孙策是吴国的掌权者,孙策曾经任命吕范掌管财务,当时的孙权还是一个幼年的孩童,他私下里向吕范借钱索要国库的财物。

但是吕范告诉他一定要向上禀告给孙策之后才肯借钱给孙权,这个流程是一定要走的,他不能擅自做主将钱借给孙权,因为这件事情孙权一直都对吕范怀恨在心,对他有很大的不满。后来孙权代理了阳羡长,私下里把公款作为自己的部分开支,孙策作为当时吴国的掌权者,有时也会对孙权的财务进行核算审查,孙权为了躲过孙策的核查,就让功曹周谷为他做假账。这样就可以躲过自己哥哥的核查了,孙权因此非常的感激周谷。

但是等到孙策去世,孙权执掌国事之后,他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当他成了一国之主才知道吕范对国家财务的良苦用心,原先对吕范心存的怨恨,也让他觉得自己原来是那么小肚鸡肠的一个人。他对吕范有了很大的改观,觉得吕范是一个非常可靠的人才,而曾经为他卖力做假帐的周谷,从他现在的位置看来周谷这是充满着虚伪欺骗,最终孙权选择了他之前一直怀恨在心的吕范,周谷因为伪造簿册文书而没有被重用。

通过这个典故,我们可以发现孙权的心理变化十分显著,这就是一个人站的位置不同就决定了他的看世界的角度也就不同,只有居于高位才能够真正懂得什么是应该重用的人,什么是应该远离的人,直到孙权做了吴国的掌权者,他才真正变得成熟起来。

那么吴国的皇帝孙权在位一共多少年呢?孙权既然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那么他就必定有着过人的谋略和智慧,当时天下大乱,各路英雄都群起而攻,最终能够在三分天下的局势当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并且在江东这块地方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可见孙权也是一位不简单的人物。

他在皇帝的位置上坐了二十三年之久,如果把他当吴王时间也算进去,那么他领导吴国的时间就是三十年,如此长的时间,在整个三国时期所有的掌权人当中应该都是数一数二的。他年仅18岁的时候就开始统领江东,他大哥孙策在战场上因为身中毒箭不慎身亡,于是统领整个江东的这个重任就交到了孙权的肩上。

他带领着江东的百姓和大臣们,一路上审时度势,厉兵秣马,先是在赤壁之战跟刘备合作击退了曹操的大军,开拓疆土,统一了江东地区。又在曹魏建国,曹丕继承曹操的大业,担任曹魏的皇帝时向曹丕表态愿意成为曹魏的藩属,和他们合作共同攻打刘备,于是孙权便借曹丕的势力在夷陵之战中大败蜀军,随后他又击败了侵犯他们的魏军,最终建立了吴国,孙权自称为皇帝。

孙权称帝之后,他一方面在内部整治国家的政务,另一边在外交方面又想要和蜀国重修于好,总之内外兼顾,做的也有一番成绩,但是他在晚年的时候,在继位的人选当中拿不定主意,最终导致了吴国的朝政混乱,为日后的衰落埋下了祸根,孙权逝世的时候是七十岁,跟古代人的平均寿命相比,也算是活得比较久的了。

在孙权继承人的问题上,孙权本来是打算立他的大儿子为太子的,因为大儿子是嫡子,又是长子,立为太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偏偏他的大儿子英年早逝,留下孙权对继承人的人选摇摆不定。于是孙权又决定立他宠爱的夫人的儿子为太子,可是他又觉得被他封为鲁王的另一个儿子也不错,他对两个人的待遇不分上下。

于是朝廷上就分为了两派,一派是支持太子的,也就是那位宠妃的儿子,另一派是支持鲁王的,她们纷纷靠拢鲁王,煽动他夺得太子的位置。朝廷内部的政务顿时混乱不堪,孙权甚至听信了谣言,认为支持太子的一位大臣陆逊和太子勾结到了一起,他几次派亲信逼问陆逊到底是什么意思,还处死了陆逊的好友和他的外甥,最终让陆逊忧郁成疾,活生生的被孙权给逼死了。

其实孙权逼死陆逊,太子的问题也只不过是一个导火索而已。更为深切的原因就是,陆逊功高震主了,陆逊虽然是一位儒臣,但是他和孙权一起为孙吴的建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孙权担心自己死后,国家大事都交由陆逊处理,吴国政权的稳定会受到威胁,而陆逊又是孙策的女婿,他插手国家的政务也是名正言顺。

更何况在陆逊的背后站着的是整个江东大族,陆家一直都是江东大族的领袖,在孙氏家族和江东各位士族的矛盾当中,陆逊的意见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而且陆逊自身也非常优秀,不然他也不可能为孙吴的建立做出很大贡献,这一点也让孙权害怕。于是他借这个机会逼死了陆逊,并且在自己垂死的时候,向陆逊的儿子承认了自己偏心谣言,对陆逊的死表示抱歉,也因此孙陆两家的感情并没有受到影响。

标签: 吕范三国

更多文章

  • 虞翻文武双全,孙权为什么不重用他?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虞翻,三国

    你们知道虞翻文武双全,还曾算死过关羽,为何却得不到孙权的重用,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翻放弃南方,云“自恨疏节,骨体不媚,犯上获罪,当长没海隅,生无可与语,死以青蝇为吊客,使天下一人知己者,足以不恨。”以典籍自慰,依易设象,以占吉凶。又以宋氏解玄颇有缪错,更为立法,并着明杨、释宋以理其滞。这

  • 潘濬是什么身份?连东吴孙权都惹不起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潘濬,三国

    关羽手下的无名之辈,归降孙权后却“横行”东吴,连孙权也惹不起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公元219年末,三国时期的大英雄关羽孙权杀掉了!在杀关羽的前后,孙权还做出了一件很奇怪的事,专门派一特使,来到一位荆州官员的家中,代表孙权来劝降此人,此人名叫:潘濬。潘濬在《

  • 为什么说陆逊是被孙权活活逼死的?陆逊死因究竟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陆逊

    为什么说陆逊是被孙权活活逼死的?陆逊死因究竟为何?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孙登死后,孙权因立嗣之事和孙和关系逐渐恶化。后来孙霸同孙和争夺嗣子之位,却给东吴内部带来分裂的迹象,兄弟之间更是积怨已久,最后孙和被废,孙霸被赐死。这件事也让东吴就此转衰,关键是陆逊也被卷入到了这场嗣子之争

  • 吴国大将周泰:一生戎马,为保孙权身中数箭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周泰,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周泰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越是在战乱纷争的年代,也就有越多的英雄涌现出来,战乱纷争的三国时期就出了不少英雄好汉。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可能对蜀国英雄好汉比较了解,尤其是蜀国五虎更是让大家所熟知,但是对于吴国英雄好汉大家有多少了解呢?吴国也出了不

  • 陆逊一生出将入相忠诚耿直 为何孙权要逼死他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孙权,东吴

    还不知道:孙权为什么要逼死陆逊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陈寿的《三国志》中,除了各个诸侯君主外,只有诸葛亮、陆逊这两个人被单独列传。就诸葛亮来说,是蜀汉建立的重要功臣,并且得到了主公刘备的信任。与此相对应的是,陆逊虽然击败了刘备的大军,为东吴立下了汗马功劳。

  • 许贡和孙权有什么深沉大仇 为何要对他下手呢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孙权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孙策杀许贡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官渡之战的前一年,时袁绍吞并公孙瓒,兼有四州之地,势力空前强大,准备进军许都;江东的孙策亦虎视眈眈。此时曹操羽翼未丰,面对南北压力,尤其是北方的威胁,形势异常紧迫:“是时袁绍方强,而策并江东”。从袁、曹、孙三个军事集团

  • 孙权为什么会和燕国来往频繁 他究竟有什么打算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孙权,燕国

    还不知道:孙权为何与燕国来往频繁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鼎立魏蜀吴,家喻户晓。实际上,除了魏蜀吴外,当时还有一个小国,就是位于辽东的燕国。辽东是古代的大梁水(今太子河)以及辽河以东广大地区,战国、秦、汉在这里设辽东郡,包括今辽宁省大部。东汉中平六年(公元

  • 作为对手的曹操和刘备都死了 为何孙权不能统一三国呢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权,三国

    还不知道:孙权为何不能统一三国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东汉末年三国争霸,每个国家都是雄踞一方的霸主,心中雄途伟业已经展开一半,谁都想将全国统一,成就王朝伟业。而这三位君主我们都是十分熟知,对于他们经历的战役和手下的将领都非常津津乐道,吴国的君主孙权也是一个

  • 孙权举全国之力征剿黄祖,为何足足花了五年时间?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孙权,黄祖

    孙权举全国之力征剿黄祖,为何足足花了五年时间?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从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曹操让孙权送“质子”一事中,可以看出孙权有一个特点:遇事谨慎且优柔寡断。每遇大事,必先听取众人的意见,等所有的人畅所欲言之后,他才从中加以选择,最终形成自己的决策。虽然这样的决策含金量

  • 三国鼎立孙权凭什么执掌江东?孙权有哪些过人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孙权

    三国鼎立孙权凭什么执掌江东?孙权有哪些过人之处?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三国中,人们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是放在曹魏以及蜀汉身上,东吴往往是被忽略的一个点。实际上孙权建立东吴也并非易事,他是堵上全部身家才换来了东吴政权。如果赤壁之战吴蜀联军没能击败曹操,那便不会出现此后的三国鼎立。孙权比曹操、刘备都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