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鼎立孙权凭什么执掌江东?孙权有哪些过人之处?

三国鼎立孙权凭什么执掌江东?孙权有哪些过人之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209 更新时间:2024/1/19 13:10:10

三国鼎立孙权凭什么执掌江东?孙权有哪些过人之处?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三国中,人们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是放在曹魏以及蜀汉身上,东吴往往是被忽略的一个点。实际上孙权建立东吴也并非易事,他是堵上全部身家才换来了东吴政权。如果赤壁之战吴蜀联军没能击败曹操,那便不会出现此后的三国鼎立。孙权比曹操、刘备都要小很多,但孙权的能力不比他们差,可能多数人对于孙权的了解是最少的,那孙权到底是有哪些过人之处呢?通过这三个故事就能了解到孙权为人的特点。

孙权执掌江东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十九岁的小青年。他在处理事务中所表现出的老练、机智与沉稳,跟实际年龄极不相符。但在某些事情上面,他又将特有的性格特点,凸显的一览无余。比如说在《三国志•张昭传》中,就有这样一段有趣的记载:孙权继位之初,除了每天忙于政事军务之外,还特别喜欢狩猎。每次骑马出去之后,专射凶猛的老虎(常乘马射虎),有好几次都被老虎扑咬住了马鞍(虎常突前攀持马鞍),使得整个狩猎过程搞得险象环生。

每每此时,孙权自己不畏凶险,反而乐在其中。但是在旁边看到整个过程的张昭,却被这惊险的一幕吓的脸都变了色,于是就上前劝谏:“将军这是要干什么呢?虽说为人君者,需能驾驭英雄、驱使群贤,但也不是让你在这荒蛮野地里奔跑追逐,跟猛兽比武较量啊!万一有个什么闪失(如有一旦之患),岂不被天下人耻笑吗(奈天下笑何)?”孙权听后忙向张昭表示歉意:“我年纪小考虑的不够长远(年少虑事不远),此事有愧于您(以此惭君)。”

要说孙权也算是听话,经张昭这么一劝也拘束了自己好几天。不过这心里面痒痒,还是想去射老虎,这该怎么办呢?孙权苦思冥想之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命人连夜赶制了一架“射虎车”。就是一架车上面开有方孔(为方目),有一个人专门为他驾车(一人为御),他在车中间张弓搭箭射老虎(自于中射之)。常常有脱群的猛兽冲撞车子,而孙权却常用手击打野兽为乐(而权每手击以为乐)。张昭虽然极力劝谏(昭虽谏争),他却常常一笑而过(常笑而不答)。

通过这一段记载可以从中看出:孙权的性格特点,有点像民间老人们常说的那种“亦正亦邪”的矛盾性格特点。这个怎么理解呢?

比如说孙权“邪”的一方面:他特别爱玩,为了狩猎这个爱好,经过苦思冥想专门做了一架“射虎车”,这是他爱玩的天性;“正”的方面:他在处理政务的时候,又能马上变换一副模样,老练、沉稳、机智这些特性,又都在工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玩和工作当中的形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又不是始终一成不变,中间有时候也会互相穿插。我们再来看他当阳羡长时发生的两个小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他的这一性格特点。

据《三国志•吕范传》中的记载:吕范少时家贫,后来通过努力慢慢发迹,所以在居家装饰和穿着上面很舍得下本钱。在当时跟随孙策的几个人当中,都能算得上是奢侈了。但是他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勤勉公事、遵奉法纪,并且十分忠诚,所以当时孙策特别重用他,让他管理江东的账目。

孙权在去阳羡历练之前,也是因为爱玩,各项开支比较大,所以经常私下里找吕范帮忙。但是吕范从没有因为他和孙策的关系,而私自答应过他任何事情,每次都是如实的禀报孙策,经批复之后才回复孙权。孙权到了阳羡之后,当时有一个叫周谷的人帮他管理帐目。这个人非常会来事儿,经常帮助孙权掩盖真实开支,以至于孙策没有办法查询到真实的账目。所以当时孙权特别喜欢周谷,有什么事儿都找他帮忙解决。但是等到孙权接掌江东之后,却重用了当时不给面子的吕范,而把周谷给撤职了。这个小故事,再次说明了孙权身上的这种“亦正亦邪”的矛盾个性。玩的时候想到了周谷,办正事儿的时候就想到了刚正不阿的吕范。

另外一个故事记载在《三国志•周泰传》中。周泰是早期跟随孙策一起开疆扩土的一员猛将,因屡立战功,很受孙策重用和信任。孙权也非常喜欢周泰的为人,所以孙策讨伐六县山贼的时候,孙权特别把周泰要到自己身边,共同驻守宣城。

率军打仗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因为稍不留意就会兵败命损,所以即使经验再丰富的老将,在战斗之初都会进行一番谋划。可能是孙权初次带兵的缘故吧,他竟然用玩的心态来对待这次剿寇行动。孙权命令各军士自行防卫,也没有修筑必要的防御工事,当数千山越贼寇突然杀到的时候,军士们马上就乱了阵脚,孙权也在慌乱中差点被贼寇所杀。多亏周泰临危不惧,一面用身体拼死护卫为着孙权,一面组织着军士们反击。虽然最后贼寇被打败退散了,但是周泰身上却受了十几处枪伤,差一点就性命不保。

经过这件事儿之后,孙策、孙权两兄弟,都对周泰心存感激。过了好多年,周泰被升为平虏将军之后,他的手下好多人都对他不服。孙权为了帮周泰巩固地位,特意到周泰的驻防区进行巡视,期间又将周泰及主要的将领喊到一起喝酒。

在酒宴期间,孙权故意让周泰解开衣服,指着他身上累累伤痕,问起各处创伤的原因,周泰都一一做了回答。说完之后,孙权让他穿好衣服,跟诸将开怀畅饮了一个通宵。第二天,孙权又将自己用的一条青丝头巾授予周泰。就这样,周泰得到了手下众将们的信服。

这个故事的时间跨度比较大,但是从中可以看到一点:孙权用玩的心态应对战争,从中吸取了惨痛的教训。在后来回报周泰的时候,又采用一种非常手段,帮他稳住了阵脚。

通过这几个故事都可以反映出,孙权性格当中的“正”、“邪”并存,并且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也会互相交错出现,并且贯穿在了他整个的执政过程当中。

标签: 三国孙权

更多文章

  • 孙权的一次无奈之举,为夺取荆州埋下伏笔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孙权,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孙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周瑜病逝之后,孙权将南郡借给了刘备,但由甘宁提出的西进伐蜀的计划也随之化为了泡影。据《三国志先主传》中的记载:孙权派使者面见刘备,意欲联手共同攻占蜀地(权遣使云欲共取蜀),刘备手下人建议不妨先答应孙权(或以为宜报听许),毕竟东吴不能跨

  • 孙权的一个错误决定,导致东吴走向了衰亡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孙权,曹丕,三国,阚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孙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魏蜀吴三国涌现了一大批被后人铭记的英雄人物,他们或慷慨激昂,或满腹经纶,或放荡不羁,都以自己独特的品行和事迹,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其中,就有一位被曹操大家赞许的人物,他就是东吴的开国皇帝孙权,也被称为

  • 夷陵之战孙权赢了,为什么还率先向刘备求和?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

    夷陵之战孙权赢了,为什么还率先向刘备求和?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夷陵之战和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并称为“三大战役”。对于这三大战役,都有一个共同点:也即对当时诸侯的力量对比和历史进程起到了重要乃至于转折性质的影响。比如赤壁之战,就为三国鼎立的竞争格局打下了良

  • 揭秘:襄樊之战到底是孙权背盟,还是关羽作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

    揭秘:襄樊之战到底是孙权背盟,还是关羽作死?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历数三国时期几次大的战争,尤其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吴国对蜀国,往往取得胜利;蜀国对魏国,往往取得胜利;魏国对吴国,往往取得胜利。一言以蔽之,魏蜀吴三方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实力相对均衡,谁

  • 刘备孙权称帝了,为何曹操独独不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操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看三国,都知道曹操,刘备,孙权才是主角,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历史记载中,少了他们就没有三国。仔细看大家会发现,三位志在天下一统,想当九五至尊的枭雄,最强大的曹操反而没有称帝,而是死后被追封为魏武帝,倒是刘备和孙权都称帝了,为何曹操独独不

  • 孙权杀关羽后,为何力劝曹操称帝?曹操为何又不上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

    孙权杀关羽后,为何力劝曹操称帝?曹操为何又不上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东汉末年,孙权在擒杀关羽、并夺取荆州之后,孙刘联盟从此不复存在。为了避免腹背受敌,孙权不得不向曹操示好,他遣使入贡,不仅向曹操称臣,并力劝曹操取代汉朝自称大魏皇帝。曹操看完东吴使者带来的劝进书后,又将

  • 诸葛亮为什么能说服孙权联合抵抗曹操呢 而不是孙权劝说诸葛亮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亮,孙权

    还不知道:诸葛亮为何能说服孙权联合抗曹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蜀汉的立过之道,不仅只是刘备的“以人为本”,诸葛亮当初的反抗暴力,匡扶正义的志向也是刘备最终能够立足西南的重要原因,在曹操重兵追击之下,诸葛亮又是怎样匡扶正义,反抗暴力的的正义来说服东吴孙权,联合

  • 揭秘孙权能够三分天下之谜 他到底凭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权,三国

    还不知道:孙权凭什么能够三分天下呢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自古以来便被许多人所关注,所谓三国,指的便是魏国、蜀汉、吴国。在《三国演义》的影响下,人们大多对仁义之主刘备所建立的蜀汉颇有好感,它虽然在三国中最为弱小,但始终以兴复汉室为己任,不断攻伐魏国。

  • 夷陵之战,曹丕为什么不趁机帮助孙权进攻蜀国?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

    夷陵之战,曹丕为什么不趁机帮助孙权进攻蜀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蜀吴之间的夷陵之战,改变了三国后期的天下大势。实际上,得知刘备率兵攻打东吴后,曹丕并没有帮助孙权,攻打蜀汉,虽然孙权终于遣使归顺,但那只是名义上的,孙权并没有任何实际性的投降行动。因此,在夷陵之战后,由于孙

  • 张昭劳苦功高,孙权为什么拒绝他担任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昭,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张昭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提起东吴的名臣张昭,可谓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孙策创业之初,张昭被任命为长史,在孙策平定将欧东的战事中立下汗马功劳,可以说是孙策乃至东吴的首席智囊。孙策在弥留之际,将孙权托付给他,张昭不辱使命,率“率群僚立而辅之”。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