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著名思想家嵇康在文学和音乐上造诣如何?

著名思想家嵇康在文学和音乐上造诣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937 更新时间:2024/3/11 15:32:25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是一部对音乐颇有研究的著作,书中不仅对音乐有无哀乐,音乐能否做到移风易俗有介绍,还涉及音乐美学这一个大学问,他讨论音乐的本质和本体问题。提出音乐是客观存在的影响,哀乐是人们的情感被触动之后的表达。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

音乐本身的动不动听,和人情感上对哀乐的认识是没有关系的,嵇康认为,之所以有人会认为音乐中有悲哀的,是因为听的人自己心情不好,心情很悲哀,听到的音乐声自然也就很悲哀。

音乐有着诱导和传播的作用,嵇康反对,两汉以来的统治者把音乐当作政治社交的工具,他反对只有君才能听音乐,一般人听音乐是违反法律的。他反对那些无视音乐艺术性的行为,对于将音乐作为占卜的道具更是嵇康不能接受的。

嵇康看到的是音乐所表现出的形式美,关于探讨音乐的表达内容和欣赏这之间的矛盾,也是嵇康第一个提出来的。嵇康看到了人们对音乐的误读,正确认识到音乐本质要表达的是,作曲者想要所有听者表现的美。

《声无哀乐论》反映出的主张音乐脱离封建政治,主张推行“礼乐刑政”的音乐思想,是开中国封建社会关于音乐的理解的先河,也是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两大潮流的源头。

嵇康对于音乐的研究是有目共睹的,他的这篇章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古代音乐的走势,让人们对音乐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嵇康酒会诗

《酒会诗》是三国时期嵇康所著的五言诗,全诗写的是嵇康和竹林七贤游山玩水,坦荡的生活,诗的前半部分就写出山水的好风光,让人心旷神怡,可以看出诗人是在一个极其放松的心态下,有了这酒会的感慨。

嵇康《酒会诗》

“竹林七贤”是在魏晋更替的时期,他们大多仕途艰难,为了避免在朝廷做官惹上杀身之祸,开始为了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而找寻目标,他们有时作诗弹琴抒发对世道不公的感叹,有时登高远眺向自然倾吐自己远大的抱负。在大自然的洗礼后,他们获得了精神上的寄托了愉悦。

诗歌的前半部分就充分表达了诗人溢于言表的快乐。“乐哉”二字一出,就奠定了全文欢快的基调,一开始诗人就因为自己置身于大自然,远离官场感受到了莫大的乐趣,面对美妙的景色,诗人陶醉了。

花朵盛开的芳香馥郁,极目远眺的高台峙立,林木枝叶交错纵横,深池里鲤鱼欢快的嬉戏。此情此情都是自然为人们展示的自己神秘的一面,这样美不胜收的景色怎么能让作者不为之动容。

诗的下半段意境有明显转折,从写景转到抒情,感情色彩也由原先的高兴陷入思考。想到这样美好的景色自己的好友阮侃不能销售到,不由得多了点淡淡的忧伤,但是嵇康在饮酒的同时,幻想出自己的友人就在身边,充分表达了诗人想要分享这份快乐的心情。

诗人因为欣赏到山水而产生的快乐之情的背后,流露出的是莫名的爱上,给整首诗蒙上一层暗淡的色彩,这是嵇康诗歌的一大特色,也是当时魏末时期诗人共同的感情。

嵇康幽愤诗

嵇康幽愤诗,是三国时期嵇康的作品,这首诗是嵇康因为吕安被诬陷的时候抒发自己愤愤不平所作的,道出了自己生平的忧郁,道出了这个世道的黑白颠倒。全诗鲜明的表明了嵇康自己的立场,他坚决反对司马氏的政治态度,要与这不公的社会斗争到底。

幽愤诗

《幽愤诗》是嵇康的重要作品,也是研究嵇康个性和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我们在看这首诗的时候不得不先了解它的写作背景,从史料记载可以发现,这时候嵇康的好朋友吕安因为被兄长诬陷入狱。

所以嵇康为了证明自己的兄弟是清白的,就说吕安的兄长才是罪魁祸首,但是当时的朝廷已经不是嵇康想的那样了,结果没想到把自己也赔进去了,但是嵇康没有因为这个怪罪吕安。

这首诗就是在吕安被捕入狱后所做的,其实这首诗的产生背后还有一个更为深刻的时代原因,与诗人独特的个性有着极其相关的联系,我们知道魏国末期政治相当黑暗,在朝中正直的知识分子随时都有可能让小人拿去了性命。

竹林七贤这是因为看到了这一黑暗,才对为官生涯避而不提,而作为七人当中最有成就的嵇康他他要做一名斗士奋战在反对司马氏家族的第一线上。

《幽愤诗》的写作虽然直接原因是吕安倍抓蒙受冤屈,但更深层的意思是作者处于被囚禁的特定环境,表达出的对这个世界的是非不分的愤怒之情,在这首诗中嵇康再一次表明了他拒不与司马氏合作的倔强态度。

嵇康 广陵散

《广陵散》是中国汉族古代一首大型琴曲,是中国音乐历史上非著名的鼓琴曲,嵇康在临死前弹奏这首曲子,让《广陵散》被人们所知道。

嵇康 广陵散

嵇康除了在文学上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研究魏晋时期的资料,在音乐上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嵇康从小喜欢音乐,对音乐有特别的感应能力,在乐器演奏上有极高的天赋。说嵇康在联系弹琴的时候几乎是无师自通。

嵇康对于琴和琴曲的嗜好,让人们对他产生了种种猜测,嵇康也伴随着他的音乐给后人留下一段段美丽的传说。

嵇康有一张非常名贵的琴,为了这琴,他把自己的家业卖了,向尚书令讨了一块玉,把玉切成薄片镶在琴上,嵇康对这张琴十分热爱,日夜守护者它,有一次,嵇康的好友山涛开玩笑,在嵇康睡觉的时候说要剖琴,嵇康用生命相威胁,才让爱琴逃过一劫。

嵇康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为“嵇氏四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琴曲,可以看出嵇康的影响力有多大。

传说有人看到嵇康晚上的时候到山上采药,冬天的时候用长发保暖,夏天的时候就用编稻草当衣服,正是因为嵇康这种表现,那种不拘小节的洒脱,让他在音乐上被越来越多的人注意。

嵇康弹奏的《广陵散》是嵇康加工而成的曲子,在长期的流传中,就像民歌一般影响着人们,正是因为嵇康在临死前弹奏了这首《广陵散》这样有名的乐曲才被人们知道,嵇康的名字也一直与《广陵散》联系在一起。

标签: 著名思想家嵇康

更多文章

  • 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如何成魏晋最美最潇洒的男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

    魏晋是美男辈出的时代,是唯美主义盛行的时代。在这个偏中性美,甚至是阴柔美的时代,代表魏晋风骨的“竹林七贤”之精神领袖-嵇康,别具一种独特的美。“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世说新语•容止》)身高至少一米八以上。他具体长什么样?魏晋时代描述美男,既不对五官做白描式摹写,也不予五官做喻体式形容,善

  • 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如何成为魏晋最潇洒的男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魏晋是美男辈出的时代,是唯美主义盛行的时代。在这个偏中性美,甚至是阴柔美的时代,代表魏晋风骨的“竹林七贤”之精神领袖-嵇康,别具一种独特的美。“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世说新语•容止》)身高至少一米八以上。他具体长什么样?魏晋时代描述美男,既不对五官做白描式摹写,也不予五官做喻体式形容,善

  • 嵇康是怎么成为曹氏和司马氏斗争的牺牲品的?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嵇康,三国

    每当一提起嵇康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嘉平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皇帝曹芳和大将军曹爽外出扫墓之际,突然发动政变,控制了整个京城。占据了主动之后,司马懿一边整顿军队,一边派人稳住曹爽。当时,虽然曹爽的家人被司马懿扣押,但他毕竟有天子曹芳在手。如果曹爽和天子

  • 曹魏思想家嵇康,揭秘其对曹魏有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嵇康,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嵇康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魏晋时期,汉代董仲舒等所建立的一套以“礼教”为核心的文化维系体系经过汉末及三国时期的混乱,已经无法再维系人心了。天子不再代表天命,每个人的野心被点燃,社会便失去了人们能够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社会规范的失序必然带来政治规范的失序,

  • 司马昭为什么一定要杀了嵇康?背后有哪些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嵇康,曹魏

    你真的了解嵇康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嘉平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皇帝曹芳和大将军曹爽外出扫墓之际,突然发动政变,控制了整个京城。占据了主动之后,司马懿一边整顿军队,一边派人稳住曹爽。当时,虽然曹爽的家人被司马懿扣押,但他毕竟有天子曹芳在手。如果曹爽和天子逃到许昌,然后

  • 张飞的次子张绍:蜀汉灭亡后随后主刘禅投降曹魏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飞

    张飞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两个女儿后来都成了刘禅的皇后,两个儿子,大的叫张苞,小的叫张绍。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面突出了张苞,却很少提到张绍。三国演义里面,张苞给人的印象是个少年英雄。白袍银铠,武艺高强,箭无虚发。刘备出兵伐吴,与关兴同为先锋,屡建大功。以后诸葛亮北伐中原,张苞关兴同为得力将领。在三出祁

  • 三国历史上诸葛亮北伐失败原因在于刘禅的昏庸?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诸葛亮,刘禅

    首先在刘备活着时,诸葛亮百战百胜,打下了偌大的蜀国,使刘备免于逃亡之苦。可在刘禅登基后,诸葛亮就很少有像样的胜仗,前后判若两人,这也是有人认为周瑜比诸葛亮有军事才华的原因。本来诸葛亮的威望就很高,如果北伐成功,那刘禅就更没心情吃喝玩乐了。大家想想南宋皇帝赵构为何杀岳飞,其根本原因在于他想北伐迎回钦、

  • 刘禅老婆是谁:他为何是夫妻生活中最悲惨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禅

    提起刘禅,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他是中国皇帝中耽于享乐的代表之一,只不过摊上有个好相父,才多混了几年。到了老诸死了之后就亡国了,最后还无耻的做了亡国奴,说出了“此间乐,不思蜀”这样的混帐话来,可是这真的就是事实吗?隐藏在事实后面的真相又是什么呢!刘禅,刘备之子也,其父以仁德闻名天下,以白衣

  • 刘禅本是三国一代英主:在位四十年 国中无权臣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禅,三国

    诸葛亮等贤臣相继逝世后,蜀汉逐步衰落。后魏国大举伐蜀,皇帝刘禅屈服,被俘虏到洛阳。司马昭为了笼络人心,稳住对蜀汉区域的控制,封刘禅为安泰公,还把他的后代和本来蜀汉的大臣五十多人封了侯。有一次,司马昭大摆酒宴,请刘禅和本来蜀汉的大臣参与,宴会中特别叫了一班歌女表演蜀地的歌舞。一些蜀汉的大臣看后伤心地掉

  • 历史上的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禅,三国

    阿斗扶不起是因为他那句:“此间乐,不思蜀。”翼狮兄仅能看到表面现象,不错, 刘禅在生死大权把握在司马氏手上明哲保身,手下郤正却劝他向司马公讲思蜀,或许还有机会回蜀地,然司马公第二次问刘禅,“安乐公可思蜀否?”刘禅按卻正所讲回答说:“先人坟墓,远在蜀地,乃心西悲,无日不思。晋公必放陛下归蜀矣。”昭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