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是辅国大臣 而孙权却曾经放火烧过他的家!

他是辅国大臣 而孙权却曾经放火烧过他的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958 更新时间:2024/2/5 15:54:17

东吴偏居江南,而此地人才却是星斗一般,数也数不完。孙坚扬起威名,孙策开辟疆土,而孙权则撑起霸业!世人皆知,孙策临死之前将孙权托付给周瑜张昭,让二人共辅弟弟,坐镇江东,守三世基业,然而实际孙权对此二人的态度却不如想象那般和谐,尤其是对待张昭。

网络配图

孙权领江东之时,张昭已经45岁,算得上是父亲辈的。常常是以严厉说教的方法来指出孙权的不妥之处。因此孙权对他又敬又烦。

孙权喜欢狩猎,常常遇到一些危险之事。张昭马上就不开心了,他对孙权说:“作为君主,不是说在田野山林之间驱逐猛兽,逞匹夫之勇,而应该是任贤用能,驾驭英雄之士,万一狩猎出个好歹,那不被人笑死了!”孙权当时惭愧不已,连忙认错,但是不要以为孙权就听话了,孙权依然我行我素,狩猎如初。之后张昭再劝谏,孙权就笑笑,心里肯定想,你个老匹夫,烦不烦啊!孙权夺回荆州,迁都武昌之后,大兴宴会,饮酒没有节度,张昭又给孙权使脸色看,让他不要这样,这种行为简直是效仿纣,灭亡之道也!孙权也是惭愧异常,这次挺好,没有继续喝酒。

所以对于张昭,孙权认可他的才能,认可他的观点,认可他的态度。但是就是接受不了他的劝说,即使表面接受,心里也肯定不爽,因为张昭一点都不给孙权面子,说变脸就变脸,让这一国之主情何以堪!

在东吴,政治上威望最高的就是张昭,然而孙权几次立丞相,都以各种理由不肯立他。第一次孙权说现在是多事之秋,职责重大,给他丞相不算是厚待,只能增加他的劳累!因此立了孙邵;孙邵死后,众位大臣又一次推荐张昭做丞相,孙权说张昭性子太刚直了,丞相的事物繁杂,如果有人不顺他的心,肯定会产生不和,不能让他做。孙权说的理由我认为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从他和张昭的相处我们就可以看出,张昭此人太过正直,做事一板一眼,太难相处了。孙权登基之后,张昭就告老还乡了。但是每次朝见孙权的时候,还是那副态度,孙权都那么大了,您老人家就少操点心吧!

网络配图

当时公孙渊想向孙权称臣,孙权非常开心,派使者去赐燕王封号给他。而张昭就看出其中蹊跷,从家里赶到孙权这边向他建言。他认为公孙渊地处辽东,相去甚远,称臣之意不明,如果曹魏从中施压,公孙渊立马就会反水,派的两个使者就回不来了!孙权不听!但是张昭依然是不依不饶,一定要孙权听话,孙权再好的脾气也受不了了!抽出刀来大骂张昭:“在江东除了我孙权就是你张昭,给你的荣誉够多了,而你却还要当着这么多人面让我难堪,你到底想干什么!”张昭回了一句:“想起托孤之事,老臣即使再忤逆,又怎么敢不竭尽全力用心辅佐啊!”两个人顿时就一起跪在地上哭了。不要以为孙权哭了就是听张昭的话了,仍然是派使者去封号。张昭气得不行,称病不朝了!后来两位使者果然被公孙渊杀了。

网络配图

之后孙权向张昭表示了很多次歉意,然而张昭真是寒了心了,不肯出山。你说孙权咋想?你个老头,又给我难堪,我这么委曲求全,你还是不肯应!让人用土把张昭家大门堵住了,张昭在门里面也用土把里面又堵住了;孙权又放火烧他家大门,想吓吓他,可张昭就是躲着不出来,孙权当然不会想烧死他,还是把火灭了。张昭的儿子感觉事情不妙,就搀着张昭去见孙权,孙权见了他之后,自责不已,张昭最终还是原谅了孙权。

孙权对张昭挺无语的,无数次打压他,但是还是要用他,因为张昭的确才能卓越,而且对东吴基业亦是忠心耿耿,辅佐两世。孙权自己都叹息:“孤与张公言,不敢妄也!”可见张昭的固执和直接给孙权留下了多大的心理阴影!

标签: 孙权

更多文章

  • 他是名将屡败关羽 孙权亲率五万大军包围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聘

    在三国时代,他是曹魏名将,也是属于后来投降曹操的“”投降派“”,他虽然不是“”万人敌“”,但是,曾两次打败有“”万人敌“”之称的关羽,孙权亲自率领五万大军包围了他,想吃掉他,但是,围困了二十多天,不能取胜,根本“”无处下牙“”,孙权对他无可奈何,只好退回,他乘胜追击,打败了孙权。他是谁呢?网络配图我

  • 三国史上武圣关羽为何投降曹操而不投降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关羽

    喜欢关羽的人,我们总会为其忠义所叹服,“千里走单骑”更成为其忠义的伟大证据。然而,在三国中,关羽的忠义似乎很特别,让人琢磨不透,说其忠吧,他可是投降过曹操的人,说其不忠吧,他又不投降孙权,可以说关羽的忠义在历史上也算是一个谜。那么,关羽为何宁愿投降曹操而不投降孙权呢?对此,作为文学作品《三国演义》,

  • 苏轼轶事:苏轼聊发少年狂 曾自比孙权杀敌报国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首诗的作者是北宋大文豪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他在诗、词、文、书法和绘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是一位有多方面

  • 揭秘:诸葛亮怎样成功促进孙权和刘备的合作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

    联吴是诸葛亮一生不变的外交主张,因此,刘备到了夏口以后,诸葛亮对刘备说:“事情已经非常危险了,我请求您让我去向孙将军求救。”得到刘备的允许,诸葛亮来到了东吴。这时候的孙权,率领大军在柴桑观望形势,孙权的内心是犹豫的,一方面,如果曹操打败刘备,完全占有荆州,则曹操马上就会加兵东吴;另一方面,现在联合刘

  • 孙权晚年的三大昏招 错过了一统天下的机会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权

    东吴孙权,让曹操、刘备二位一世枭雄都无可奈何,曹操更有“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样的千古佳句!然而其晚年,围绕太子之位做错的三件事,把东吴折腾的乌烟瘴气,等到尘埃落定,时间定格在280年,青盖入洛阳,一切皆晚矣。网络配图二宫之争,又称南鲁党争,指孙和虽为太子,但却和鲁王孙霸在朝廷享受同样的礼遇,最终引发起

  • 孙权身后不为人知的7位夫人:竟然也娶寡妇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权

    就是有绝美姿色。然而红颜薄命,在阴冷的后宫之中,女人的明争暗斗和战场上男人的厮杀一样残酷无情。最后的胜利者,唯一被立为皇后的还被宫女缢死,没有人笑到最后。第二个夫人是寡妇第一个夫人姓谢,是会稽郡山阴县世家,天姿国色闻名江东,和孙家算得上是门当户对。主持这个婚事的,是孙权的妈妈吴太夫人。谢夫人死得早,

  • 孙权拼了血本抢下半个南郡,为何要转借给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权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爆发,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大破曹军,曹操仓皇北撤。孙权趁势进攻,和曹操在南郡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为了抢夺南郡,东吴倾巢出动,打了一年终于从曹操手中抢下半个南郡。但孙权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夺下半个南郡后,却拱手让给了刘备。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刘备借荆州”事件。那么孙权为何要将辛辛苦苦打

  • 刘备未能一统三国,根本原因不是曹操孙权强大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

    公元223年6月10日,刘备病逝白帝城,终年62岁。刘备的生平一向以规复汉室为己任,生平险些都在流落在渡过,可以说刘备是带着很多的遗憾离世的。众所周知以前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曾给刘备拟定了金瓯完好的最高纲目,“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统辖好汉,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

  • 孙权为什么不杀刘备,还把荆州借给他?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权

    三国演义中写道,赤壁大战后,诸葛亮巧用计谋智取荆州,大气周瑜。后在东吴的责问下,又以刘琦的名义说先借着荆州,等刘琦死了就还。结果刘琦死后,依然耍无赖不还。网络配图其实,真实的历史不是这样。赤壁大战后,东吴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虽然是联合抗曹,刘备只有几千人,将领三四个,大部分都是东吴的功劳,荆州地区当

  • 三国吴帝孙权晚年很昏聩?任用小人与魏国间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权

    东吴定都建业的时候,孙权已经48岁。随着时光的流逝,他和众多上了年纪的人一样,喜欢疑神疑鬼。曾经雄视天下的气魄、海纳百川的胸怀都被浪花淘尽,渐渐走向昏聩。先从一桩不起眼的间谍案说起。一名间谍被任为高官230年的某天,孙权看到一封奏章,上面说:我放弃了魏国的荣华富贵来投奔陛下,到东吴也有些日子了,您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