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要是张飞不死,刘备伐吴能够成功?竟然如何

要是张飞不死,刘备伐吴能够成功?竟然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503 更新时间:2024/2/17 19:32:49

东汉末年,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于桃园三结义,留下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此后的二十多年间,三兄弟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开创了蜀汉之基业,在利益与权力全面,刘关张三兄弟的情谊非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更加的坚不可摧。

刘备夺取川蜀之地后,命二弟关羽镇守荆州,诸葛亮对此安排相当担心。毕竟,关羽虽然能征善战,对刘备忠心耿耿,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刚愎自用,除了大哥刘备和三弟张飞,丝毫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包括军事诸葛亮。

但是,此时了刘备已经变了,不再是之前那个言听计从的主公,他有了自己的看法,哪怕是错误的。镇守荆州的关羽,于建安二十四年围襄樊,并擒获于禁,斩杀庞德,一时间威震华夏,甚至吓得曹操曾要迁都。奈何关羽骄傲自大,没执行诸葛亮的“联吴抗曹”之计划,东吴派兵偷袭了荆州,关羽腹背受敌,败走麦城,重兵败被杀。

关羽的被杀令刘备和张飞大为愤怒,尤其是暴脾气张飞,每天都哭着喊着要为二哥报仇。刘备虽然也想立马带兵进攻东吴,但毕竟他考虑的是整个蜀汉,加上诸葛亮等人的劝阻,选择了隐忍。但耐不住张飞的苦苦哀求,刘备在登基称帝的同一年,就举全国之力出兵伐吴,同时命张飞率领精兵会师江州,三国最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的“夷陵之战”揭开帷幕。

同年六月,因张飞经常酒后暴打部下,范疆、张达早已对他不满,就趁张飞熟睡之际割取了他的头颅。一代猛将张飞,没有死在沙场上,而是被部下惨杀,也是相当的窝囊。刘备闻之三弟的死讯,立马瘫倒在地,他把所有的怨恨都归结于东吴,甚至已经失去了理智。最终,在夷陵之战中,被东吴名将陆逊一把火烧了七百里连营,伐吴之战以刘备的惨败而收场。很多人都认为,如果张飞未被惨杀,刘备的伐吴大计可能会成功,但小编认为,即使张飞不死,依然扭转不了夷陵之战的败局,有以下两个理由。

理由一:张飞改变不了刘备排兵布阵的方式

刘备之所以会在夷陵之战中惨败,主要原因是他缺少一位顶尖的谋士,连营七百里的安营扎寨的方式,给蜀军留下了致命的隐患。即使张飞活着,他也只是一员猛将,看不出也改变不了大哥刘备的排兵布阵的方式。这是战略上的失败,绝非战术可以改变。

理由二:张飞绝不是陆逊的对手

张飞号称万人敌,单打独斗的能力几乎能敌,但一场战争的胜利,主要在于统帅的能力,岂是一两个猛将能够改变的?反观陆逊,其智谋远超张飞和刘备,与诸葛亮相比都不会逊色多少。即使张飞多杀几名吴国将领,对于整场战争来说微不足道,甚至会惨死在战场上。

标签: 三国张飞关羽刘备

更多文章

  • 刘璋杀一叛臣,为何刘备会勃然大怒?难道犯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备,刘璋,曹操,三国,

    刘璋本想利用刘备前去替他征讨汉中张鲁,哪知道刘备志不在此,他觊觎的是益州人民地土。刘备屯兵葭萌厉兵秣马、收买人心,显然别有所图。白水关的守将杨怀、高沛对此有所察觉,数次进谏刘璋,希望刘璋早一日发遣刘备还荆州。如果不先解决了杨怀与高沛二将,刘备举事之后,就会陷入两线作战的尴尬境地。建安十七年(212)

  • 刘备喜欢做自我介绍,这个习惯背后到底有什么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诸葛亮,刘备,袁绍,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这个说法颇受人们赞同。虽有男人四十一朵花之说,但毕竟人生已经走完了一半。若你在四十岁之时,还发现自己碌碌无为,那也许就这样草草一生了。但人生总有奇遇,曹操曾感叹:“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那这天下英雄,在没有成为英雄之前又有如何传奇呢?刘备,他是一个喜欢做自我介绍的

  • 历史上真实的刘备,这个忽悠别人的骗子,竟然有人上当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汉献帝,曹操,诸葛亮,

    虽然在陈寿所写的三国中魏朝是正统,但是大家更愿意把老罗写的演义中的蜀汉当成正统,原因有两个一个原因是为刘备是皇室宗亲,其二是因为刘备为人仁义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这样的人物设定才能够让老罗的书籍有销量!刘备借着讨伐袁术之名,逃离了曹操的控制,占领徐州之后,并号称是俸汉献帝旨意讨伐曹操。很多人都觉得

  • 为什么刘备请的是诸葛亮而不是他,难道说他的名气不够大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张飞,关羽,

    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收荆州取西川攻汉中三分天下有其一在历史上传为佳话,也证实了诸葛亮的才智的确称得上卧龙。我们不由得想起当年水镜先生向刘备举荐谋士的是说过‘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也就是说在水镜先生认为卧龙和凤雏的能力是不分上下的,那为什么诸葛亮是刘备三次相请才请来的,而庞统是自己主动参加刘备

  • 诸葛亮的一句话道破了,刘备伐吴失败,为何落得惨败收场的代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孙权,诸葛亮,伐吴,

    熟知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刘备一生中最后一次出征是东征伐吴之战。虽然是以强打弱,但是最后以惨败告终。刘备不仅没有拿回荆州,还自损大半精锐。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失败呢?诸葛亮一句话道破玄机,“若是法正尚在,决不至于落到这个地步。”刘备出征伐吴没有带诸葛亮,许多人认为诸葛亮是反对伐吴计划的。其实不然,诸葛亮认

  • 因为诸葛亮刘备重用了他,却埋下了关羽被杀的祸根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刘备,关羽,三国,庞统,廖立

    (一)刘备手下的长沙太守公元215年,刘备占领益州后,孙权派诸葛瑾去荆州,索要当初刘备所借的荆州诸郡。哪料得到的答复却是:等我刘备拿下凉州后,再还给你。孙权不听刘备那一套,亲自任命了长沙、零陵和桂阳三郡的长史前去接收地盘,又都被关羽给“礼送处境”了。孙权望着狼狈不堪的三位长史,终于怒了,派吕蒙出兵!

  • 刘备孙权忙着抢地盘的时候,曹操在干嘛?做了一件大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

    曹操是一个很复杂的人,他身上有非常的浪漫的一面。否则,他也不会成为一名诗人。而他的身上也有非常注意实用的一面。当年打下荆州的时候,曹操发现刘表养了一头上千斤的大牛,每天需要吃很多的饲料,但这头牛却什么也做不了,他就把这头牛杀了,用来犒劳士兵。事情虽然不大,却可以看出曹操的性格。这是治理国家,征伐天下

  • 刘备病逝前,吩咐诸葛亮一件事,若诸葛亮听从的话,历史将会被改写!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诸葛亮

    汉末三国,刘备作为蜀汉的建立者,可谓是从一穷二白到夺得了三分之一的天下,可想而知,这其中的过程有多么艰辛,相比于曹操,孙权等人,刘备可谓是输在了起跑线上,但他最终却也笑傲了三国, 这其中无疑有他非常人般的努力,还有其识人用人的眼光。《三国志》中记载:“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

  • 刘备一生那么多次失败, 为何夷陵一败就会被气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三国

    熟读三国的朋友,都知道27岁涿郡起兵的刘备,一生可谓颠沛流离,在赤壁之战前,基本居无定所,时刻依附着别人。而且经历的战事,基本都是失败告终。直到遇到诸葛亮,凭借赤壁之战击败曹操之后,才开始拥有自己的地盘,随后入川作战,拿下益州,夺得汉中,成就一番王业。那么刘备一生那么多次失败,为何夷陵一败就被气死?

  • 诸葛亮为什么不选择曹操?投奔刘备是败笔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曹操

    话说诸葛,就出师表和隆重对来说,眼光与才气绝对是名副其实的,但为何,作为如此聪明之人,难道不明白北强南弱,甚至是联吴抗曹也难以统一北方的道理?(南北经济、人口早已决定力量对比),为何诸葛亮没有选择实力更胜一筹的曹操,而选择一无所有的刘备呢?确实 跟身边的朋友讨论起三国 有人就会说,孔明好蠢,刘备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