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刘备伐吴为什么不带诸葛亮的原因

揭秘刘备伐吴为什么不带诸葛亮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166 更新时间:2024/2/17 16:08:05

大家都知道,刘备伐吴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战争,这场战争的成败可以直接决定三国未来的走向,那么在这场至关重要的战役之中,刘备带了哪些人呢?历史上知名的那些个猛将谋臣之类的有没有出场呢?

首先从兵力上来说刘备当时大概也就是带了6-8万的兵,而且因为路线太长了中途需要留人防守,所以真正在前线的其实也就是4万多的样子。而东吴的人反而要相对多一点,再加上有城可守,所以其实总体上还是东吴占上风。

网络配图

至于说到刘备到底带了哪些谋臣武将这个问题,其实应该问的是他还能带谁,当时的情况是早年跟着刘备打天下的老臣死的死,老的老,几乎没有几个完好无损的,诸葛亮不用多提,他本来就不支持攻东吴,再加上诸葛亮必须坐镇后方,所以没有跟去,而赵云其实一直没有再正面战场上带兵打仗过,一直不受重视(毕竟我云哥出生太低了),至于马超则是镇守边疆,防御羌人,所以也不能出动。而关羽作为出兵的理由,自然是早死了,张飞也被手下人弄死了,黄忠病死了,庞统很早之前就死了,法正这个最受信任的军师也已经去世了,可以说当时刘备阵营中真正最能带兵打仗的就是刘备他自己了。

因为没有什么猛将谋臣能带,刘备最后带了一些在历史上不怎么有名的人,文有马良(不是神笔马良哦),黄权;武有冯习、张南、傅彤等人,路上又招揽了当时的一些南越异族比如沙摩柯等人一起攻打东吴,可以说这次出征真的是“星光黯淡”,纵观双方阵营,军事才能真正突出的也就是陆逊一人罢了。

刘备伐吴怎么失败的

刘备伐东吴是三国之中非常经典的一个桥段了,而对于这个故事一直以来也有着不少的争议,有很多人对于刘备失败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里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刘备失败的一些主要原因。

刘备伐吴被火烧连营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刘备伐东吴是很难有大的好处的,先不说能不能打下荆州,就算能打下荆州,要是曹魏趁着东吴这次丢荆州转而一起合力攻打东吴,最后把东吴打残甚至消灭了,那么对于刘备而言,这依旧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局面,所以说刘备这次伐吴最好的就是打下荆州的一小部分,占点便宜就好了。而当时蜀汉阵营内部人心就不齐,不是所有人都希望打的,再加上益州刚占领没多久,汉中也是新占据的,所以需要分出不少的精力去消化吸收,再加上需要防备曹魏,所以不可能全军出动,这就是刘备军没有了人和。

其次刘备军也不占地利,当时东吴军队的几次败退撤兵看似是蜀汉大胜,气势很旺盛,但是其实东吴空出来的那些地形都是比较狭小,都是一片高山峻岭,很难施展开,而东吴军一走,刘备军就自然的占据了这一片,也为之后的败北打下了基础。

再来天时也是不在刘备这一边,起初打的时候还是比较冷的天下,但是毕竟身处南方,就算是冬天也勉强能接受,而随着双方的僵持,逐渐进入到了酷暑难耐的时节,刘备军身处水军的船里面,热的不行,只能到了陆地上去,但是陆地又是非常狭窄的山路,只好绵延分布在数百里的山道上,给了陆逊火烧连营的机会,可以说刘备这次出兵,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不占据怎么可能能赢?

刘备伐吴为什么不带诸葛亮

众所周知,刘备一生之中最后一次出征打仗就是东征伐吴之战,而这场战役最后也以惨败告终,对于三国鼎立的局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这一场大战对于吴蜀两国都没有好处。对于刘备的这次失败,很多人都不解,为什么不带诸葛亮前去,这样肯定不至于落得这么惨败的下场。

刘备伐吴的路线图

首先需要说的是在历史上的诸葛亮没有演义中的那么神,历史上的诸葛亮虽然称得上是一个全才,但是相比来说他的军事能力比之他政治后勤等方面来说还是差了不少,而且纵观历史上诸葛亮自从跟着刘备,几乎就没有指挥过什么战役,演义中所谓的诸葛亮博望坡之战的妙计其实都是罗贯中编的,那场战役其实是刘备指挥的,和诸葛亮没有多少关系,所以说其实对于刘备而言诸葛亮是一个内政上的人才,而不是出去带兵打仗的,真正的军师反而是庞统、法正等人,但是很可惜庞统法正早早地就死了,而在这场战役失败之后诸葛亮还感叹:“若是法正尚在,决不至于落到这个地步。”

其次当时刘备伐吴主要是为了缓和自己内部荆州、益州两大势力的矛盾,而诸葛亮应该算是不属于两者的超然存在,所以说刘备这次出征不带上他也是很有可能的,再加上刘备自己已经亲征了,诸葛亮这个丞相再走,成都靠谁来处理政事,靠谁来安抚留下来的那些人,也是考虑到这一点,刘备才把诸葛亮给留下来了。

标签: 刘备

更多文章

  • 三国刘备永安托孤 诸葛为何汗流遍地?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

    刘备被东吴大将陆逊大破于猇亭彝陵之地,亡命白帝城。兵败之痛,思弟之苦,刘备遂悔恨成疾,染病不起,日渐沉重,自思不久于人世,章武三年(223年)春,刘备将留守成都的诸葛亮召到永安,进行了著名的永安托孤。网络配图刘备觉得自己活在世上一天,诸葛亮就要踏踏实实辅佐自己一天。但如果自己奔赴天国以后呢?诸葛亮是

  • 历史上真实的刘备:富有魅力 富于韬略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

    由于《三国演义》在民间的广泛流传及其巨大影响,一些历史人物真实形象被文学作品颠覆了,刘备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三国演义》的作者将历史上颇能体现刘备血性及神勇的几件事移花接木给了张飞、关羽,并将刘备亲自指挥的两次全胜曹操集团的漂亮战役记在了诸葛亮名下,刘备被塑造成一个爱哭、大小事依附于人、性格仁柔有余

  • 盖世英雄曹操不怕刘备为何却怕司马懿处处防着他?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刘备,司马懿

    大家以为曹操最害怕的人肯定是最强劲的对手刘备,要不是就是刘备的手下猛将关羽,再者就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其实都不是,曹操最害怕的人竟是司马懿,为什么呢?司马懿又不是个武艺高强的人。网络配图首先,这司马懿就不是个平庸之辈,他小的时候,当时的尚书和司马懿的哥哥关系很好,他见过司马懿,还对司马懿的哥哥说你弟

  • 刘备打天下:家世是一张永不褪色的金字招牌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

    出来打天下,是要讲资本的。当年孙权有父兄创下的基业,曹操有大汉丞相的名位,刘备有什么呢?他唯一可以拿得出手的,是一张“刘皇叔”的名片。刘备的出身,有些玄妙。他从一出道,就一直自称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是刘胜之子刘贞留在涿县的一支后裔。就算这事确凿无疑,从刘胜到刘备,也已经传了十三代了,古代富贵人家妻妾

  • 刘备三次弃官为什么还可以屡屡高升?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

    “陶谦遗命赠徐州”之前,刘备曾多次弃官而逃,弃黎民于水火之中而不顾。然而,多次弃官的难堪经历不仅没有让刘备仕途受损,反而因此屡屡升迁,最终得以执掌徐州,代天子司牧一方。刘备依靠中山贩马巨商苏双、张世平资助的钱财建立起自己的第一支武装,以关羽、张飞为武将,简雍为幕僚,依附于幽州校尉对全国爆发的黄巾起义

  • 曹操当年为何没杀刘备 枭雄曹操的五个未解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政治人物之一,即魏武帝。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字阿瞒,小名 吉利 谯(今安徽亳县)人。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

  • 刘备招亲的历史真相:刘备根本没有去东吴招亲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

    历史上刘备与孙夫人在石首成亲,只是在那里完成了婚典,婚后,孙夫人即被接到公安去了。孙权主动嫁妹,主要是为了结好刘备,巩固孙刘联盟,共同对付曹操。三国演义写刘备到东吴招亲,是发生在刘备得到荆州之后,周瑜为夺回荆州设下的“美人计”。周瑜想用此计谋把刘备囚禁起来,以便使人去见孔明讨荆州、换刘备。史事正好相

  • 诸葛亮真的是刘备三顾茅庐才请来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

    关于刘备初识诸葛亮一事,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流传面颇广的刘备“三顾茅庐”说。诸葛亮在其《出师表》中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陈寿在《三国志》中即采用了此说;另一种是诸葛亮“北行见备”说。三国时魏人鱼豢所著《魏略》明确地记载了诸葛亮归附刘备,是“亮诣备

  • 没事总爱哭鼻子,老罗为啥要给刘备这样的人设?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三国演义,罗贯中

    据说对付男人,女人有三宝:一哭二闹三上吊。哭不仅是武器,美人哭起来更是有一番娇柔之美,叫梨花带雨。但同样的情形如果换成男人,那就是“别有一番滋味”了。自古以来,对男人的要求便是,男儿有泪不轻弹。不过,这一定律却在三国演义里失效了。书中的天字号头牌刘备以哭闻名,从第一回出场到第八十五回谢幕,一共哭了三

  • 刘备陵墓未解之谜:到底真陵还是假陵?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陵墓

    四川省成都市南门武侯祠,据说是三国英雄刘备的埋骨之处。武侯祠是历史上少见的君臣合祀祠庙,由刘备、诸葛亮蜀汉君臣合祀祠宇、惠陵两部分组成。网络配图惠陵在武侯祠内,占地约2000平方米。据史料载,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遗体运回了成都安葬。两宋时有人提出质疑:刘备真的安葬在惠陵了吗?自古以来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