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刘邦能一统天下而刘备却败亡呢?

为何刘邦能一统天下而刘备却败亡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004 更新时间:2024/3/17 20:57:19

与虽然相隔了400多年,但两个的出生和经历基本相同,甚至连志向也一样,都想统一中国,可是最终的结果为何是刘邦成功了,而刘备却最终倒在了前进的路上?

刘邦何许人也?不说大家都知道。刘备何许人也?不说大家也知道。作为大汉开国君主,刘邦的历史功绩远远大于刘备;身为经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主人公之一,刘备的名气明显超过刘邦。虽然这爷俩之间隔着四百多年,但作为刘邦嫡孙中山靖王刘胜后代的刘备早年在性格、爱好、志向以及经济状况上和他的老祖宗刘邦却如出一辙,颇为相似。

网络配图

刘邦早年做过亭长,这是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大体上相当于人民公社时期的大队(由几个村组成)队长。这种不入流的公务员工资少得可怜,而他又好吃懒做,贪酒好色,所以家里穷得叮当响,可谓一穷二白,徒有四壁。他最喜欢的东西,除了醇酒美姬,还有一样,那就是交朋友,不管是地痞流氓,还是县政府的大官二衙役,他都能说得上话,是个黑道白道兼吃的人物。一次,刘邦出差见到了秦始皇的车驾仪仗,不由心生羡慕,发出一句震撼古今的赞叹:“大丈夫当如是也!”大概从那时候起,他就有了要干一番大事业的想法。

无独有偶,刘备少年时失去父亲,以卖草鞋打草席维持生活,15岁时才由叔父刘元起资助进学堂识字读书。可是,刘备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却喜欢玩乐,追求穿戴,整天呼朋引伴四处玩耍,刘元起根本管不住他,只有一声叹息的份!然而,刘备却有着更高的志向,他在和伙伴们玩耍时,曾经指着他家东南角的一棵大桑树说他长大后一定能经常乘坐像那桑树一样的“羽葆盖车”(古代的一种皇家御车)。

虽然刘邦和刘备都有着雄心壮志,满腔豪情,但他们所选择的政治方向却是完全不同的,刘邦走的是“造反派”的革命道路。

秦朝末年的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建立了“张楚”政权。刘邦在沛县杀死县令起兵响应,大家称他为“沛公”。他号召当地青年加入队伍,很快就聚集了三千人。后来这支队伍与项梁(项羽的叔父)的队伍会合,共同拥立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新的楚怀王。公元前206年8月,刘邦率军攻入关中,秦王子婴出降,秦朝灭亡。不久,兵力远远超过刘邦的项羽带兵接管了关中并控制了全国大部分领土。后来,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让他去统领巴蜀和汉中一带。

而刘备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保皇派”。

网络配图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黄巾起义,天下大乱,公元184年,刘备依靠马贩子朋友资助的钱财组建了一支二三百人的武装,随后带兵投奔校尉邹靖,参与镇压黄巾军,黄巾起义被镇压之后,刘备凭借军功当了安喜(今河北定县东南)县尉(相当于副县长),分管一县治安及牢役。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刘备先后投靠袁绍、曹操、刘表等人,最后联合孙权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才在荆州立住脚跟。公元214年,向西发展的刘备带领大军“和平解放”成都,接任益州牧,和他的老祖宗刘邦一样成了巴蜀地区的统治者,而且很快从曹操手中夺取了汉中。

历史又将刘邦和刘备推到了一个相同的十字路口,那么他们的结局会不会一样呢?

在巴蜀站稳脚跟之后,刘邦就采用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打到了关中地区,接下来,他的军队从少到多,由弱变强,地盘也越来越大,最终把刚愎自用的项羽赶到了乌江边。项羽一败涂地,拔剑自刎,刘邦统一了中国的绝大部分地区(当时两广地区还有个南越国,后来才归顺中央政府)。当年那个羡慕秦始皇的小亭长竟然真的面南背北、称孤道寡做起了皇帝,并且开创了大汉四百年的江山,比秦始皇的短命王朝不知要强多少!

网络配图

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绘制的蓝图,刘备也是要冲出蜀地,剑指长安,继而横扫中原,一统天下的。可惜时运不济,天不假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利后病死在白帝城,把这幅重担留给了忠心不二的诸葛亮。诸葛亮六出祁山,其接班人姜维继之九伐中原,虽也取得一些胜利,但时移势易,魏国的实力已远远超出蜀汉,而蜀国皇帝又是那位扶不起来的阿斗,所以最终只能是一场春梦杳然去,空留遗憾在人间。

刘邦、刘备早年相似,而后一个造反,一个保皇,却殊途同归,都占有了巴蜀之地。二人都有北进关中,一扫天下之志,最终前者宏图大展,“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的猛士兮守四方”,而后者“遗恨失吞吴”,崩在永安宫,留下了千古哀歌。此间况味,值得后人深思。

标签: 刘邦

更多文章

  • 揭秘:刘备为什么被众人称之为枭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

    导读:曹操被称之为奸雄,而刘备被称之为枭雄。这二人的称谓,在《三国演义》里面众人皆知。奸的意思很容易理解,意思是奸诈、狡猾的意思。而这个枭字又作何解释呢?小编认为,枭字具有盛气凌人的霸气,且兼有雄心壮志,这也是枭雄与奸雄的区别。那么这个枭雄的枭字,在刘备身上具体体现在哪里呢?网络配图在白帝城托孤一事

  • 三国第一伯乐司马徽:为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庞统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司马徽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朝野上下可谓人才济济。世有伯乐,而后才有千里马。若没有伯乐的慧眼发现,再有能耐的千里马也会难免郁郁终老于普通的马厩之下,没有机会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去施展自己风驰电掣的突出才能。网络配图那么,谁是三国第一伯乐?司马徽也,时人称之为水镜先生。史称其“一生清雅,善知人”。这位伯乐慧眼独

  • 吕布深受部下爱戴 被曹操所杀全因刘备私心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吕布

    王之野心,而只是企图割据一方,作一个诸侯罢了。例如,他答琅玡相萧建的一封信颇能说明其抱负。“(吕)布与(萧)建书曰:‘天下举兵,本以诛董卓耳,布杀卓,来诣关东,欲求兵西迎大驾,光复洛京,诸将自还相攻,莫肯念国。……莒与下邳相去不远,宜当共通。网络配图 君如自遂以为郡郡作帝,县县自王也!昔乐毅攻齐,呼

  • 揭秘刘备为何要冒充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

    《三国志》中有一个情节值得琢磨: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叔父子敬谓日:“汝勿妄语,灭吾门也!” 此情节一眼即可看出是陈寿杜撰的。刘子敬的担心确在情理之中,因为平常百姓乘“羽葆盖车”属于谋反大罪,是要被灭门的,然而一个懵懂小儿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这样的话的。陈寿的杜撰

  • 刘备的儿子为什么不如曹操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

    论“官二代”,刘备和曹操的儿子是标准的“官二代”。刘备的亲儿子有三个,大儿子刘禅,二儿子刘永,三儿子刘理,都不怎么成器。最有名的当属扶不起的阿斗——刘禅,投降曹魏,被曹操的后人所俘,葬送了父亲一手打造的蜀汉江山,“乐不思蜀”地甘做囚徒。曹操的女人比较多,所以儿子生下一大堆,据说有二十五位。捡骨干的两

  • 揭刘备为什么不重用赵云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赵云

    有人说赵云是匹夫之勇的,有人说赵云没有战略眼光的,赵云在汉水的那个空营计,足够表现赵云的智了。还有,赵云懂得联吴抗曹,懂得以民为本,那就是他卓越的战略眼光。但现实中不可否认赵云没有什么大的功劳,下面是网友对刘备为何不重用赵云原因的看法。网络配图刘备为什么不重用赵云原因三点一、赵云没有过独当一面的经历

  • 三国历史上的刘备为什么要让马超做高官?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

    马超是小说中的五虎上将之一,此人曾与张飞鏖战,与曹操手下大将许褚也有恶战。不过归顺刘备时间较少,为刘备立的功也比较小,这和关羽张飞赵云魏延等人根本没法比。不过刘备对马超似乎很客气,一开始就封为平西将军,赐爵都亭侯。刘备自领汉中王,拜马超为左将军,假节。刘备称皇帝,封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斄乡

  • 历史真相: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

    导读:“三顾茅庐”是我们都知道的一件大事,说的是刘备和关于以及张飞三次去请诸葛亮出山的事迹,今天小编为大家详细分析一下,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探究一下历史的真相。网络配图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可以有两种解释。第一种:延揽人才,诸葛亮未出山之前,刘备手中的人均属中等人才,想要定国安邦,必须要有

  • 刘备入川为什么不用诸葛亮随行?刘备有何准备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

    刘备要聘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直到去了三次,诸葛亮才见他,这就是被后人津津乐道的“三顾茅庐”。刘备见到诸葛亮,两人有一番谈话,诸葛亮说:曹操已经强大,暂时不可以和他争锋,孙吴政权已历三世,只能作为外援而不可以吞并它。荆州是个用武之地,而刘表却不能够守住,这是上天用来资助刘备的。西川是个天险之地,刘邦

  • 刘备的一统梦为何是败在两个好兄弟手上?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

    说起刘备的一生,简直像做梦一样。想当年,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平息黄巾之乱,先后投奔过公孙瓒、吕布、曹操、袁绍、刘表,得到过徐州、小沛,见过皇帝,骗了个皇叔当,青梅煮酒时候被曹操认为是天下匹敌的英雄。刘备手下大将都是三国一流的角色,可是这么混混沌沌几十年,却是几乎每战必败,到头来一点成就都没有,竟然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