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得知张飞遇刺的元凶 刘备为何不深入调查也不处罚责任人

刘备得知张飞遇刺的元凶 刘备为何不深入调查也不处罚责任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382 更新时间:2024/2/12 17:28:25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张飞之死故事,欢迎关注哦。

张飞遇刺,疑点重重,而刘备的反应也令人费解:张飞遇刺,刘备大惊说了四个字,为何不深入调查也不处罚责任人?刘备没揪出刺杀张飞的幕后元凶,是不肯还是不敢?他在忌惮什么?

刘备刚刚称帝,他册封的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西乡侯张飞就被人刺杀了,这既是添堵也是打脸,更是对即将展开的伐吴之战釜底抽薪。按理说刘备应该痛彻心脾勃然大怒才对,可是刘备只是大惊说了四个字:“噫!飞死矣。”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既没有深入调查幕后凶手,也没有对表面上的凶手范疆张达展开追杀,既没有追封,也没给谥号,张飞之死,在刘备这里几乎没有掀起什么波澜。

咱们今天说的是三国正史,而不是三国演义,所以大哭呕血昏迷是不存在的,刘备该打东吴还是打东吴:关羽张飞可以死,荆州却不能丢。没了荆州,隆中对就成了跛脚鸭,汉室复兴难于上青天了。

按照汉朝法律,像张飞那样的重量级人物被杀,直接责任人是一定要被抓起来拷问一番的。要是遇到汉武帝那样的暴脾气,张飞的手下从副将到卫队长,全得拉出去咔嚓了。

咱们今天的依据是三国正史,在正史中当然是没有“桃园三结义”的,但是刘备跟关羽张飞感情极深,那是毋庸置疑的,不管是“恩若兄弟”还是“恩犹父子”,刘关张数十年积累起来的战斗情谊,跟义结金兰也没啥差别。

既然感情深厚,既然张飞已经是蜀汉军方第一人,甚至是硕果仅存的名将,刘备怎么会对张飞之死如此漠然?

看过三国正史的读者诸君都知道:张飞遇刺的时候,马超黄忠都已经不在了,其中黄忠跟关羽一样,都没熬到刘备称帝那一天。

赵云反对伐吴,魏延走不开,唯一的先锋主将人选,就是张飞。张飞遇刺,无疑是给了刘备当头一记闷棍,一向杀伐果断的刘备,为何没有杀几个人来为张飞报仇、替自己出气?

读者诸君都知道,在三国正史中,怒鞭督邮、杀车胄、斩蔡阳,都是刘备亲力亲为,并非关羽张飞代劳,刘备也不是只会哭和跑。

屡败屡战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刘备,被曹操视为一生大敌,自然也是当世枭雄,他怎么会咽下这口窝囊气?

按照常理推断,刘备此时一定是隐忍不发,等着伐吴胜利,再跟一大批人秋后算账。

刘备在夷陵战败后,并没有撤回成都,而是急调江州都督赵云带兵前来,准备再次伐吴,吓得孙权赶紧遣使求和:“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先主许之,遣太中大夫宗玮报命。”

能让孙权“甚惧”,说明刘备还有再战之力,此时曹丕已经派遣曹休、张辽、臧霸,曹仁、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等八员大将杀向南郡,如果孙权不向刘备服软认错,就会在魏蜀两面夹击之下死无葬身之地。

刘备答应孙权的求和,很有可能是在迷惑对手,一旦魏吴开战,刘备必然会在背后捅孙权一刀:你偷荆州杀关羽失信在先,你做得初一,我就做得十五!

但就在刘备厉兵秣马准备再战江东的时候,居然开始莫名其妙地腹泻,而且是一泻千里,连命都拉没了。

刘备的身体一向十分强健,髀肉复生都能令他伤心落泪,说明他很注重锻炼和保养。即使是在后汉三国年间,腹泻也不是什么要命的疾病,一国之君居然拉肚拉死了,这也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刘备驾崩,诸葛亮主事,吴蜀再也没发生过军事冲突。张飞刘备之死,孙权和他的江东群臣,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张飞遇刺,随着刘备的驾崩而结案,范疆张达不再有人提起,糜芳傅士仁在吴国做将军,虽然有时候会被嘲笑,但也没有被蜀汉刺客追杀。也就是说,害死关羽张飞的四个明面上的直接责任人,谁都没有受到惩罚,只有那个主动投案自首的刘封,被刘备除掉了。

跟刘封一样有责任,甚至直接叛逃到曹魏的孟达,也跟诸葛亮书信往来,并且在刘备驾崩后想回归蜀汉。

如果不是司马懿兵贵神速,诸葛亮就把孟达接应到成都了,那时候关羽张飞之死,大家都会心照不宣地当做一个禁忌话题。

这时候我们就要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了:刘备没揪出刺杀张飞的幕后元凶,是不肯还是不敢?他在忌惮什么?

刘备是当世枭雄,他不怕曹操也不大瞧得起孙权,当然也绝不会害怕任何属下,但是却不能不有所忌惮:张飞在阆中集结待命,身边的二号人物,是国舅吴懿的弟弟吴班!

张飞遇刺,吴班也是直接责任人之一,而且这个人一向“以豪侠称”,并不是个规矩人——在汉朝,“侠”并不是个褒义词。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吴家算是蜀中门阀领军人物,刘备之所以娶吴懿的妹妹,也是一种拉拢手段。就像刘备没有跟孙权的妹妹生下一男半女一样,他跟吴懿的妹妹,也是颗粒无收。

刘备与孙吴两家女子不生不养,“非不能也,是不为也”。这就是刘备忌惮之处:如果孙吴二女生下儿子,那就是正妻所生的嫡子,甘夫人所生的刘禅就成了庶子,也就失去了继承权,所以刘备很精明地跟侍妾生了刘永刘理,刘禅有了兄弟,却没有威胁。

刘备入川,名不正言不顺,并没有得到蜀中门阀的真心支持,所以后来仍有一战之力的刘禅,被文武百官逼迫投降了。

蜀中门阀世家的态度是一贯的,那就是厌恶战争,尤其是不愿意让蜀中子弟为外来户刘备父子拼命。

这样一想,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范疆张达能够轻松刺杀张飞并成功出逃,背后有一股庞大的力量在支持。刘备虽然杀伐果断,也想为张飞报仇,但同时也知道:此时决不可深究,一旦吴班被处理,就等于捅了马蜂窝。

事实上刘备刚在夷陵战败,蜀中就出了乱子:“章武三年春三月,黄元进兵攻临邛县。遣将军陈曶(笏)讨元,元军败,顺流下江,为其亲兵所缚,生致成都,斩之。”

这个黄元是汉嘉太守,跟黄权是不是同族不得而知,但绝不是刘备老班底。此人一听刘备患病(不豫)马上起兵作乱,说明蜀中隐患一直都存在。

外有曹丕孙权虎视眈眈,内有蜀中望族蠢蠢欲动,刘备明知道范疆张达背后有人指使,也只能暂时隐忍不发。

关羽死得憋屈,张飞死得蹊跷,刘备驾崩也很离奇,在刘关张身边,好像总有一只看不见的大手在操控者一切,至于这只大手是谁,睿智的读者诸君应该已经猜到了……

标签: 张飞刘备

更多文章

  • 刘备在三国中为什么能受到认可?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三国

    对刘备在三国中为什么能受到认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其实,这个问题可以换成另一种说法,那就是为什么早年的刘、关、张并没有任何了不起的战绩。但他们英勇善战的名声,却是无人不知,以至于刘备不管投靠谁,大家都对他非常认可?其实呢,这个主要是因为刘备不管投靠谁,他的

  • 如果刘备一统三国,诸葛亮会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三国

    如果刘备一统三国,位居功臣之首的诸葛亮,会有怎样的结局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小编认为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从某方面来说,时势造是由英雄造就和推动的。就拿东汉末年历史来说,若没有曹操、刘备、关羽等人,绝不会有之后跌宕起伏、精彩绝伦的三国。起初很多

  • 刘备身为皇室后人为什么会落到卖草鞋的地步 主要原因处在“酎金”一案上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汉武帝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备卖草鞋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三国志》中,在介绍刘备的时候,有这么一句话: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就是说,刘备是汉景帝的儿子刘胜的后人。也是因为这句话,刘备也一直成了人们谈论的对象。最多的问题就是,刘备作为中山靖王刘胜的后

  • 刘备东征讨伐孙权到底是什么样的 东征的战略到底是对是错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夷陵之战

    对刘备东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章武元年(221),刘备在成都登基称帝,随后便开始筹划东征讨伐孙权。东征前因这件事其实早在前年(219)便就已经种下了因果。当时刘备在汉中击退了曹操,曹操撤军后,刘备便进位称汉中王;而另外一边,关羽率军围攻襄樊,这场战役也一度

  • 刘备为什么要带着十万百姓一起渡江?刘备是真心的还是在演戏?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备,百姓

    为什么刘备渡江时不愿放弃十万百姓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当年曹操南下,准备接手荆州。而刘备却一直被蒙在鼓里,等察觉之时曹操已经快要带了。刘备被吓得仓皇出逃,但城中百姓却想让刘备带他们一起离开。但这百姓加起来也有十余万人了,一起带走的话肯定会影响路程,极有可能被曹操追上。而且

  • 张飞曾经弄丢了一块地,刘备为何伤心了8年?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古代,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翻看三国历史,其中有一半都是在围绕荆州的争夺展开,从奠定三分天下格局的赤壁之战,到夷陵之战蜀汉走向没落,再到羊祜、陆抗后三国时代的荆州对峙,无不体现着荆州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所以,诸葛亮在《隆中对》中首先提出了"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

  • 如果没有关羽大意失荆州的话,刘备会在几年后直指关中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刘备

    三国(220年-280年)是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

  • 曾献计软禁刘备的郭嘉,他的谋略有多狠?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郭嘉,三国

    你们知道郭嘉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东汉末年,战乱频繁,时局动荡。常言道:“乱世出英雄”,郭嘉就是其中一位。郭嘉,生于公元170年,是东汉末年的一位谋士。郭嘉生性聪颖,计谋多端,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汗马功劳,史书称其“才策谋略,世之奇士”。郭嘉不仅聪明,还能慧眼识明主。郭嘉21

  • 曹操在平定河北的八年时间里 刘备和孙权等人为何毫无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操,河北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平定河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汉末三国这一汗青阶段,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对峙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死战。固然官渡之战开始于公元200年,不过,直到公元207年,曹操远征乌桓,才完全袁氏残存权势。换而言之,曹操为了

  • 对刘备来说是关张兄弟和自己的领地哪个重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刘备

    公元219年,关羽在与曹仁之间的较量中逐渐占据上风,随后水陆并进,围襄阳,攻樊城,并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军,将前来救援的于禁打的全军覆没,进而包围樊城。经此一役,关羽威震华夏,使得曹操一度产生迁都以避关羽锋锐的想法。但是,随后东吴孙权派遣吕蒙、陆逊袭击了关羽的后方,麋芳、傅士仁都背弃关羽。同时,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