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震炎相貌英俊想当驸马,公主为什么嫌弃他?

周震炎相貌英俊想当驸马,公主为什么嫌弃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142 更新时间:2023/12/21 22:06:54

在古代,公主一般都是王公贵族内部消化,很少有跟外面人结亲的,就算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状元,人家公主也看不上,在整个科举史上,也只有一个唐朝的郑颢尝了回鲜。

到了南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年)时,右宰相丁大全跟宋理宗说:“历来选状元都是国家的盛事,要是把公主再许配给他,岂不是喜上加喜?前朝出过一位状元驸马,我朝都三百年了还没出来一位,太遗憾了,要是陛下能玉成此事,必将青史留名。”

宋理宗向来没什么主见,听丁大全这么一忽悠,也觉得挺好,就答应了。

不过,丁大全提这个建议,可不是为了皇帝和公主着想,他有自己的算盘呢。在这科考生中,有一个叫周震炎的,很擅长拍马屁,把丁大宰相拍得白里透红,心花怒放。老丁一想,小周有这手功夫,就得发扬光大,别光拍我一个人了,皇上那边也多拍拍,于是就有了个想法:先给他弄个状元当当,再跟公主勾搭上,有了这条线,我老丁以后的前途自然就更加宽广了。

到了殿试前几天,丁大全略施小计,把殿试的卷子偷了出来,送给了周震炎,让他好好准备。提前知道了考题,自然就顺利多了,到了考场上,周震炎刷刷刷就答完了,全场第一个交卷,然后就回家开始做起了美梦。

阅卷结束后,主考官把名次排好,送给了理宗。理宗简单看了看,觉得没问题,就开始拆封填榜,第一名:林公一,浙江乐清人。

旁边的丁大全一下子愣住了——不是周震炎吗?怎么冒出来个林公一?

原来,周震炎虽然提前知道了考题,但水平实在不怎么样,准备了好几天也没人家答得好。

丁大全眼看煮熟的鸭子就要飞走了,急得满脸通红,叫道:“陛下,臣觉得周震炎的卷子更好,理应当状元!”

理宗吓了一跳,就让人把周震炎的卷子挑出来,又仔细看了一遍,说:“没什么好的呀?”

丁大全马上变身收了红包的评论家,把周震炎的卷子夸得天花乱坠,每一个字都包含着伟大的意义,你要是看不出来你就是瞎了狗眼!

向来没主见的理宗被忽悠得云里雾里,以为真是自己瞎了狗眼,使劲儿揉了两下。

这时候,丁大全又使出了终极杀招,说:“陛下,您再看周震炎的籍贯,太平州(今安徽繁昌),这不就是天造地设的‘太平状元’吗?”

这话太有杀伤力了,当皇帝的谁不盼着天下太平?于是,理宗啥也不管了,把周震炎的卷子提到了第一名,为大宋选出了一位“太平状元”。

把周震炎弄成状元还只是丁大全的初级目标,终极目标是把他再弄成驸马。

不过,理宗好蒙,公主却没那么好蒙。要知道,这位公主有个舅舅叫贾似道,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想蒙她,可没那么容易。

到了新科进士进殿谢恩的那天,公主躲在屏风后面,偷偷看了状元一眼,这一看不要紧,大脸立刻就沉下来了,一跺脚,转身走了。

其实说起来,周状元长得还算一表人才,要不然丁大全也不会看上他,但丁大全忽略了公主的年龄。

那年公主刚过15岁,正是幻想着白马王子的年龄,在她眼里的帅哥都是日韩那种风格的,而周状元都28岁了,虽然有点姿色,但跟日韩式的帅哥根本就是两种风格,公主自然看不上了。就像你跟现在的00后小姑娘说刘德华有多帅,人家根本就不认,人家喜欢的是鹿晗。

于是,丁大全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周状元的美梦也醒了。

不过,两个人的噩运这才刚开始呢。当年10月,丁大全就被人弹劾,要是放在以前,理宗也不会拿他怎么样,但公主因为选驸马的事,没少跟他发脾气,理宗也烦了,这个丁大全一件事都办不好,干什么吃的!以后别在我跟前晃悠了!

丁大全一倒,周状元自然也没好日子过,他当状元那件丑事也被人翻了出来。理宗一看,也火了,下令剥夺了他的状元资格,降到第四甲。

周状元脸皮还挺薄,受不了这个打击,在贬官外放的路上竟然气死了。

至于公主,还是专供内部消化,第二年嫁给了杨太后的侄孙杨镇,据说小日子过得还不错,不知道在某天的深夜会不会想起那位已经作古的周状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前一科,即3年前,出了一位科举史上最受人敬重的状元,这位状元姓文,名天祥。对于文状元,我们已经不需要任何评价了,只有两个字——敬重!

相邻两科的状元,竟有如此反差,历史就是这么吊诡。

标签: 周震炎宋朝

更多文章

  • 李芾是谁?举家殉国的抗元名臣李芾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芾

    李芾(?—1276),字叔章,南宋抗元名臣,衡州人(今湖南衡阳人),历任南安司户、祁阳知县、临安府尹、湖南提刑、湖南安抚使兼湘潭知县、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德祐元年(1275)元军大举南侵时,李芾临危受命,冒死赴任,率领潭州(今湖南长沙)军民奋起进行了一场英勇的保卫战,坚守城池4个月之久,重创元军,

  • 【李芾传】原文翻译,李芾字叔章,广平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芾传】

    李芾传(宋史)李芾字叔章,广平人。生而聪警。初以前补南安司户,辟祁阳尉,出振荒,即有声。摄祁阳县,县大治,辟湖南安抚司幕官。时盗起永州,招之,岁余不下。芾与参议邓垌提千三百人破其巢,禽贼魁蒋时选父子以归,余党遂平。摄相潭县,县多大家,前令束手不敢犯,芾稽籍出赋,不避贵势,赋役大均。入朝差知德清县。咸

  • 李芾为官有廉名,李芾南宋末抗元将领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芾

    李芾(?-1276年)南宋末抗元将领。字叔章,祖先是广平人(今河北省永年县),后来徙居开封。高祖李升考中进士,为官有廉名。靖康年间,金人要杀他的父亲,李升上前保护父亲,父子皆为金人所杀。曾祖李椿徙家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在长沙抗元之战中壮烈殉国。生平李芾(?—1276),南宋名臣,字叔章;祖籍广平

  • 耶律察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耶律察割跟其他契丹人相比有什么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辽国,契丹族,耶律察割,耶律阮,述律平

    契丹民族在北宋时期曾经辉煌一时,其建立的辽国也是让北宋王朝坐卧不安。不过,这个曾经非常强大的民族却在建国后二百一十年灭亡,究其缘由是由于内乱而至。可以说从辽国建国之日起,国内矛盾始终没有得到缓和的迹象,叛乱不绝。本文要说的,便是在《辽史·逆臣传》中排名第三的叛贼。此人的名字叫做耶律察割。如同辽国历史

  • 耶律察割五年前没有杀耶律阮 为什么会在五年后发动一场暗杀刺死耶律阮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辽太宗,述律平,耶律安端

    大同元年(公元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病逝,辽国皇位立即成了争夺的目标。最终耶律倍之子耶律阮战胜了实力雄厚的祖母述律平和三叔耶律李胡登上帝位,辽国随即进入辽世宗时代。不过,辽世宗执政短短五年之后却死于一场暗杀,凶手则是当年支持自己继位的四叔耶律安端之子耶律察割。这究竟又是怎么回事呢?本文就这个话题做

  • 宋朝十大名将之一:宋仁宗麾下名将武威郡公曹玮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名将,曹玮,

    曹玮(973年7月22日—1030年2月21日),字宝臣。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北宋真宗、仁宗时名将,宋初名将曹彬第四子。曹玮出身将门,沉勇有谋,喜读书,通晓《春秋三传》。少年时便随父亲在外任职。真宗即位后,任内殿崇班、渭州知州。他驭军严明,赏罚立决。知镇戎军时,招降外族、袭破李继迁,并据地形修筑

  • 三都谷之战之后:吐蕃人对曹玮十分尊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都谷之战

    三都谷之战是宋军和青塘吐蕃军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的地点就是在三都谷,也就是今天甘肃甘西附近。这场战争发生在北宋大中祥符九年九月时候,宋军击败了青塘吐蕃部队。那么对于三都谷之战的评价如何呢?曹玮三都谷之战安定了秦州的边防,使青塘吐蕃不再对宋朝产生忧患。在三都谷之战后,曹玮因为在这场战争中有很大的战功,

  • 三都谷之战之后吐蕃人对大将曹玮十分尊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都谷之战之后吐蕃人对大将曹玮十分尊重

    三都谷之战是宋军和青塘吐蕃军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的地点就是在三都谷,也就是今天甘肃甘西附近。这场战争发生在北宋大中祥符九年九月时候,宋军击败了青塘吐蕃部队。那么对于三都谷之战的评价如何呢?曹玮三都谷之战安定了秦州的边防,使青塘吐蕃不再对宋朝产生忧患。在三都谷之战后,曹玮因为在这场战争中有很大的战功,

  • 清朝状元知多少——池州状元曹曰玮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曹曰玮

    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分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进行,分别产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一甲状元、榜眼、探花各一名,二甲若干名,三甲若干名)。童生先参加州县级的考试,称院试,及格的称做"秀才",进入府州县学读书。学习成绩优秀的一二等学生,被定为"科举生员",才能参加省级的考试,称乡试,乡试每三年一次,考

  • 清代武状元曹曰玮——疑似《红楼梦》小说原作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红楼梦,武状元,曹曰玮

    加拿大籍华人学者崔虎刚、孙慧敏,经过近30年的资料挖掘与研究,红学研究当下取得重大成果,《红楼梦》原作者石兄被发现! 崔虎刚、孙慧敏找到切实历史证据,证明《红楼梦》石兄是曹寅侄辈人物、曹雪芹叔辈人物——安徽池州的清康熙武状元曹曰玮(曹继武)。曹曰玮疑为《红楼梦》原始作者学者依据历史线索、历尽艰辛,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