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震炎差点做了驸马,最后为什么没做驸马还被状元头衔将为最后一名?

周震炎差点做了驸马,最后为什么没做驸马还被状元头衔将为最后一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142 更新时间:2024/1/24 1:33:36

周震炎时期安徽人。宋理宗开庆元年,他被钦点为状元。虽然周震炎中了状元,但他的状元头衔是以不光彩的手段获得的,所以不久之后他的状元头衔又被剥夺了。周震炎从中状元到状元称号被剥夺的过程,很有戏剧色彩。周震炎的故乡是当涂,这里位于长江南岸,景色优美,风景秀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涂一直是一个出产美女俊男的宝地。出生在这里的周震炎,长得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出众的仪表为他出人头地发挥作用。

1259年,作为举子的周震炎参加了由礼部负责的省试,这次考试共录取了四百二十二人,周震炎是其中一位。省试结束后,还要进行殿试,以进行名次排名。正好在这个时候,宋理宗的公主正在物色驸马,很多人都争先恐后地想借这个机会来巴结皇帝。丁大全就是其中之一,大全为人猥琐,阴险狡诈,当时官居右丞相兼枢密使,因他善耍弄手段以谋取私利,欺上瞒下,阿谀奉承,很得宋理宗的青睐,权势十分显赫。公主选驸马又为他创造了耍弄手段谋取私利的机会。为取悦皇帝,他积极为公主物色合适的人选。他思来想去,计划从新科进士中挑选一名既有相貌又有才华的人作为驸马的候选人,所以特别注意应试的举子。才貌出众的周震炎,引起了他的注意。丁大全派人私下把周震炎叫到府中,并说出了他的想法,周震炎自然很开心,他非感谢丁大全。丁大全对此非常满意。因此把周震炎当做驸马的最佳人选。

殿试开考之前,丁大全偷看了殿试的试题,并且告诉了周震炎,周震炎赶紧提前做好了充分准备,并草拟了腹稿。当进入考场之后,他平静而放松,章写得非常不错,很受理宗青睐,他被钦定为头名状元。丁大全马上宋理宗表示祝贺说:“这真是太平状元啊!”并竭力在宋理宗面前称赞周震炎的才华和相貌是如如何的出色,更是驸马的最佳人选。总之,一席话说得让宋理宗感到很有吸引力,准备在金殿唱名时看个究竟,并要求公主届时在帘后偷偷看一下。

当金殿唱名唱到周震炎时,他出班叩谢隆恩,公主认为他果真容貌俊秀端正,风度潇洒,但是年龄大了一些,已经三十出头了,心中并不开心。宋理宗虽然有打算选周震炎为驸马,可是看见公主并不满意,只好放弃。周震炎没能够成为驸马,丁大全讨好皇帝的目的也就没法达到。但纵观全局周震炎仍然是一个胜利者。试想一下,如果不是丁大全在为公主选驸马一事上讨好皇帝,并帮助周震炎在殿试作弊,周震炎可能就无法考中第一名而当上状元。虽然现在他没能够当上驸马,但他作为一个读书举子,考中状元的最高目标却是已经达到了。

然而,美好的时光并不长。很快,丁大全不久因恶行被罢免了官职,朝廷还继续追究丁大全同党的罪行。有人上疏皇帝说周震炎受到丁大全推荐的,他一定是丁大全的同党。周震炎因此被牵连,并且被剥夺了状元头衔。在被录取的400多名进士中由第一名降为最后一名;而且被驱逐出京城,远调至四川省一个小县城担任县官。

周震炎在遭受一次挫折之后没有一蹶不,而是决心在任职期间做出点名堂来给大家看看。他看到县城的教育落后,就拿出自己的积蓄为学校提供资金办学,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们也可以读书;设立了一个敬老院,让孤独无助的老人也老有所养。他的这些行为在百姓中很受欢迎。

周震炎平时最喜欢买书和收藏书籍,当他的俸银一到手,他就到城中大小书肆中选购书籍,回到家后反复阅读,校订后再珍重收藏在特地修建的藏书楼里。妻子谢氏非常不满意他这样做,她多次劝说丈夫:“其他人有钱都是购买土地,重新组织他们的家族生意,只有你把钱都换成了一堆没有用的破书。我认为你不应该再买了,还是多为孩子们多考虑一下吧,多买些田地将来留给他们,将来也好有一点依靠。”周震炎反驳妻子说:“自古以来,书籍就是最尊贵的,圣人的话、做人的方式、以及做官的方式都在书中,你怎么能这样说买书没有用呢?况且将财产留给后代是有害的大于有利的,会养成他们闲散、不劳而获的习惯,一旦有一天,把我们留下的财产吃空喝空,他们不是冻死、饿死就是去干犯罪的事,所以这样做反而是伤害了他们。还不如让他们阅读更多书籍明白这些有益道理。”谢氏听了后不得不放弃。

有一天,周震炎又到书肆中闲逛,看到一位老人在卖一套珍贵善本书籍,他如获至宝,立即决定把它买下来,但老人说这套书是他家祖上流传下来的,因急于用钱而被迫出售,没有一千两银子不会卖。周震炎因为平里用钱多用于买书,手上并没有足够多的白银,但无论如何他都不愿意放弃这套书,就一再恳求卖书的老人把这本书为他暂留几天,并保证三天内一定凑够一千两纹银。周震炎回到家后,说服他的夫人把陪嫁的一对凤钗卖掉,以便凑足1000两白银买书。夫人听完后,气得大哭:“你整天就知道买书、买书,花掉所有俸银不算,还想着把我的陪嫁首饰的卖掉。告诉你,这对凤钗是我将来要留给女儿做嫁妆的,我永远不会卖掉它。”周震炎很无奈,只好暗中向女儿解释了原因,让她去说服他的妻子。谢氏见女儿也来为父亲说情,只好同意把这对凤钗卖掉。周震炎有足够的一千两银子后,他马上去把书买回来,回家后乐得手舞足蹈。全家人都看着他这样,也忍不住笑了。

1276年,周震炎身染重病,不久去世,享年51岁。

标签: 周震炎宋朝

更多文章

  • 周震炎相貌英俊想当驸马,公主为什么嫌弃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周震炎,宋朝

    在古代,公主一般都是王公贵族内部消化,很少有跟外面人结亲的,就算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状元,人家公主也看不上,在整个科举史上,也只有一个唐朝的郑颢尝了回鲜。到了南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年)时,右宰相丁大全跟宋理宗说:“历来选状元都是国家的盛事,要是把公主再许配给他,岂不是喜上加喜?前朝出过一位状元驸

  • 李芾是谁?举家殉国的抗元名臣李芾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芾

    李芾(?—1276),字叔章,南宋抗元名臣,衡州人(今湖南衡阳人),历任南安司户、祁阳知县、临安府尹、湖南提刑、湖南安抚使兼湘潭知县、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德祐元年(1275)元军大举南侵时,李芾临危受命,冒死赴任,率领潭州(今湖南长沙)军民奋起进行了一场英勇的保卫战,坚守城池4个月之久,重创元军,

  • 【李芾传】原文翻译,李芾字叔章,广平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芾传】

    李芾传(宋史)李芾字叔章,广平人。生而聪警。初以前补南安司户,辟祁阳尉,出振荒,即有声。摄祁阳县,县大治,辟湖南安抚司幕官。时盗起永州,招之,岁余不下。芾与参议邓垌提千三百人破其巢,禽贼魁蒋时选父子以归,余党遂平。摄相潭县,县多大家,前令束手不敢犯,芾稽籍出赋,不避贵势,赋役大均。入朝差知德清县。咸

  • 李芾为官有廉名,李芾南宋末抗元将领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芾

    李芾(?-1276年)南宋末抗元将领。字叔章,祖先是广平人(今河北省永年县),后来徙居开封。高祖李升考中进士,为官有廉名。靖康年间,金人要杀他的父亲,李升上前保护父亲,父子皆为金人所杀。曾祖李椿徙家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在长沙抗元之战中壮烈殉国。生平李芾(?—1276),南宋名臣,字叔章;祖籍广平

  • 耶律察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耶律察割跟其他契丹人相比有什么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辽国,契丹族,耶律察割,耶律阮,述律平

    契丹民族在北宋时期曾经辉煌一时,其建立的辽国也是让北宋王朝坐卧不安。不过,这个曾经非常强大的民族却在建国后二百一十年灭亡,究其缘由是由于内乱而至。可以说从辽国建国之日起,国内矛盾始终没有得到缓和的迹象,叛乱不绝。本文要说的,便是在《辽史·逆臣传》中排名第三的叛贼。此人的名字叫做耶律察割。如同辽国历史

  • 耶律察割五年前没有杀耶律阮 为什么会在五年后发动一场暗杀刺死耶律阮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辽太宗,述律平,耶律安端

    大同元年(公元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病逝,辽国皇位立即成了争夺的目标。最终耶律倍之子耶律阮战胜了实力雄厚的祖母述律平和三叔耶律李胡登上帝位,辽国随即进入辽世宗时代。不过,辽世宗执政短短五年之后却死于一场暗杀,凶手则是当年支持自己继位的四叔耶律安端之子耶律察割。这究竟又是怎么回事呢?本文就这个话题做

  • 宋朝十大名将之一:宋仁宗麾下名将武威郡公曹玮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名将,曹玮,

    曹玮(973年7月22日—1030年2月21日),字宝臣。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北宋真宗、仁宗时名将,宋初名将曹彬第四子。曹玮出身将门,沉勇有谋,喜读书,通晓《春秋三传》。少年时便随父亲在外任职。真宗即位后,任内殿崇班、渭州知州。他驭军严明,赏罚立决。知镇戎军时,招降外族、袭破李继迁,并据地形修筑

  • 三都谷之战之后:吐蕃人对曹玮十分尊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都谷之战

    三都谷之战是宋军和青塘吐蕃军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的地点就是在三都谷,也就是今天甘肃甘西附近。这场战争发生在北宋大中祥符九年九月时候,宋军击败了青塘吐蕃部队。那么对于三都谷之战的评价如何呢?曹玮三都谷之战安定了秦州的边防,使青塘吐蕃不再对宋朝产生忧患。在三都谷之战后,曹玮因为在这场战争中有很大的战功,

  • 三都谷之战之后吐蕃人对大将曹玮十分尊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都谷之战之后吐蕃人对大将曹玮十分尊重

    三都谷之战是宋军和青塘吐蕃军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的地点就是在三都谷,也就是今天甘肃甘西附近。这场战争发生在北宋大中祥符九年九月时候,宋军击败了青塘吐蕃部队。那么对于三都谷之战的评价如何呢?曹玮三都谷之战安定了秦州的边防,使青塘吐蕃不再对宋朝产生忧患。在三都谷之战后,曹玮因为在这场战争中有很大的战功,

  • 清朝状元知多少——池州状元曹曰玮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曹曰玮

    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分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进行,分别产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一甲状元、榜眼、探花各一名,二甲若干名,三甲若干名)。童生先参加州县级的考试,称院试,及格的称做"秀才",进入府州县学读书。学习成绩优秀的一二等学生,被定为"科举生员",才能参加省级的考试,称乡试,乡试每三年一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