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登西台恸哭记》宋谢翱,原文注释及翻译

《登西台恸哭记》宋谢翱,原文注释及翻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349 更新时间:2023/12/7 18:03:52

《登西台恸哭记》是宋代文学家谢翱创作的一篇古文。南宋丞相文天祥抗元失败被杀后八年,即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谢翱与其友人登西台祭之,并作此文以记其事。文章以唐代忠烈之臣颜真卿隐喻文天祥,以张巡颜杲卿在安史之乱中奋力守卫睢阳常山城陷而惨遭杀害隐喻文天祥的英勇就义,通过对文天祥殉国的祭奠哭悼,展现了文天祥义无反顾的爱国之志,表达了作者对民族英雄殉难的悲恸之情。全文寄意幽深,托辞婉曲,为避元朝统治者的文网,用语多隐蔽,但悲哀沉痛、泣血吞声之情,不能自掩。

登西台恸哭记1

始,故人唐宰相鲁公2,开府南服3,余以布衣从戎。明年,别公漳水湄4。后明年,公以事过张睢阳庙及颜杲卿所尝往来处5,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6。今其诗具在,可考也。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7,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又后三年,过姑苏8。姑苏,公初开府旧治也,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9。又后四年,而哭之于越台10。又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台11。

先是一日,与友人甲、乙若丙约,越宿而集。午,雨未止,买榜江涘12。登岸,谒子陵祠13;憩祠旁僧舍,毁垣枯甃14,如入墟墓。还,与榜人治祭具。须臾,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毕15,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又念余弱冠时16,往来必谒拜祠下。其始至也,侍先君焉17。今余且老。江山人物,睠焉若失18。复东望,泣拜不已。有云从南来,渰浥浡郁19,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曰:“魂朝往兮何极?莫归来兮关塞黑。化为朱鸟兮有咮焉食20?”歌阕21,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唶22。复登东台,抚苍石,还憩于榜中。榜人始惊余哭,云:“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23?”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风凛,不可留,登岸宿乙家。夜复赋诗怀古。明日,益风雪,别甲于江,余与丙独归。行三十里,又越宿乃至。

其后,甲以书及别诗来,言:“是日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24;既济,疑有神阴相25,以著兹游之伟26。”余曰:“呜呼!阮步兵死27,空山无哭声且千年矣!若神之助固不可知,然兹游亦良伟28。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已!”余尝欲仿太史公著《季汉月表》29,如《秦楚之际》30。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于此宜得书31,故纪之,以附季汉事后。

时,先君登台后二十六年也。先君讳某字某32,登台之岁在乙丑云33。

词句注释

西台:在今浙江桐庐西富春山,与东台对峙,相传为东汉隐士严子陵垂钓之处,又名钓台。恸(tòng):极悲哀。

唐宰相鲁公:明谓唐颜真卿,实指文天祥。

开府南服:在南方设立办事机构。

湄(méi):水边。

张睢(suī)阳:即张巡。安史之乱时,起兵雍丘拒叛军,守睢阳达数月,终因粮绝城破遇害。颜杲卿:颜真卿从兄。安史之乱时,与其子守常山,设计擒杀安禄山部将李钦凑等,受唐玄宗嘉许。后城破遇害。

卒:最终。不负其言:没有违背自己的诺言。从之游:追随张、颜的忠魂游于黄泉,即壮烈殉国。

无以藉手:谓对国事没有贡献。藉手,手中的凭藉。

姑苏:今江苏苏州吴中区。

夫差之台:即姑苏台,在今苏州西南姑苏山上,传为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建。

越台:即大禹陵,在今浙江绍兴东南会稽山上。

子陵之台:即西台。

买榜:雇船。榜,船桨。江涘(sì):江边。

子陵祠:在西台下,北宋范仲淹所建。

甃(zhòu):砖砌的井壁,这里借指井。

祝:敬悼。

弱冠:二十岁。

先君:亡父。

睠(juàn):同“眷”,怀念。

渰(yǎn)浥(yì)浡(bó)郁:云气蒸腾的样子。

“化为”句:意谓死者魂魄化为朱鸟归来,已无处可得食。咮(zhòu),鸟嘴。

阕:终了,完结。

感唶(jiè):感叹。

盍(hé):何不。

济:渡河。指渡过富春江。

阴相(xiàng):暗中相助。相,帮助。

著:显示。

阮步兵:即阮籍,字嗣宗,曾任晋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良:诚然。

《季汉月表》:一个朝代的末尾称“季”,“季汉”实指“季宋”,表明宋亡。

《秦楚之际》:《史记》中有《秦楚之际月表》,列举秦楚汉之间的大事。

宜得书:应该记录下来。书,写。

讳(huì)某:名某。古人避直称尊长之名,叫“讳”。

乙丑: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岁次乙丑。

白话译文

早先我的老朋友唐宰相鲁郡公在南剑州地方设立办事机构,我以普通老百姓身份投军在他麾下。第二年,在漳江边上与他分手。又过了一年,鲁郡公因事路过张睢阳庙和颜杲卿驻军处常山一带,慷慨悲歌,终于没有辜负自己的诺言,追随诸先烈游于黄泉。如今他的遗诗都留在人间,可以为证。

我遗憾一死之后只能空着两手见鲁郡公于地下,幸而还偏偏记得与他分别时的言语,每当我想到这些情景时,就会在梦中重温一遍。有时遇到山水林池台榭及云霞草木,与我们分手时的情状恰巧相像时,就会令我徘徊流连仔细察看,悲痛异常而不敢哭泣。三年之后,我经过吴县。吴县是鲁郡公早年办公的府治所在地,对着姑苏台第一次为鲁郡公痛哭。又四年之后,我在越王台再次为他痛哭。又过了五年即到今天,我在严子陵钓台又设祭大哭。

昨天,我与友人甲、乙、丙相约好第二天聚会。中午,雨还没停,我们在江边雇了条船;然后上岸,瞻仰严子陵祠堂;又在祠堂旁边僧房内休息。但见坏墙枯井,好像进入坟墓当中。回到船中,与船夫一道置办了祭祀用具。过了一会,雨停下,我们登上西台,在荒亭角上安放了牌位,然后下拜,跪下行礼。祝诵完毕后,又大哭三声,然后再下拜,起立。这时我又想起自己年轻时,经过这里一定要来祠堂瞻拜。起初来的时候,是跟随先父一起来的。如今我也快要老了,面对山河大地,风云人物,依恋不舍,如有所失。于是又对着东方哭拜不止。这时,有云从南边飘来,阴湿郁结,云气罩住了树林,好像加重了悲哀的气氛。我用竹如意敲着石块,演奏楚歌来招他的魂,歌词是:“魂灵啊,你早上要飞往何方?晚上不要归来,因为关塞一片昏黑。你化为朱鸟虽然有了嘴,却能吃到什么?”歌毕,竹如意与石块俱已碎裂了,于是大家就相互感叹。我们又登上东台,抚摸青石,然后回到船中休息。船夫方才因我痛哭过而感到惊奇,说:“刚才有巡逻船在此经过,我们何不移舟别处?”因此移船到河中心,设酒举杯相劝,各自作诗来寄托自己的哀思。傍晚,雪飞风寒,舟中不可久留,就上岸住到乙家。夜里再次写诗怀古。到了第二天,风雪更大了,我就与甲在江边分手,仅与丙两人一同归去。走了三十里,又隔了一夜才到家。

这以后,甲寄来书信与赋别的诗歌,信中说:“这天风急浪高,船夫拼命摇橹,耽搁了很久才渡过河。过河之后,真疑心有神灵在暗中相助,以显示这次聚游的伟观。”我说:“唉!自从阮籍死后,空山之中已有千余年没有哭声了。这事是否有神灵相助当然不能确知,但这次聚游确实是件壮举。我们仅能赋诗作文来表达情怀,实在是很可悲的。”我曾经想模仿司马迁作《秦楚之际月表》的体例作《季汉月表》。现在也许没有人能了解我的用心,但后代人一定会了解我的用心。这里我应当把此事记下来,所以写下这篇文章,将来把它附在记载季汉事迹之后。

今天是先父登严子陵钓台后的第二十六年。先父名某字某,他登台那年是乙丑年。

更多文章

  • 谢翱是怎么死的?南宋爱国诗人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谢翱

    谢翱,字皋羽,号宋累,淳祐九年十月十五日(1249年11月20日)子时生于福建长溪县治后街 (今霞浦县松城镇万贤街),其父谢钥是闽东经学名家,尤精于《春秋》之学,著有《春秋衍义》、《左氏辨证》。谢翱幼年受良好家教,熟读历史上忠诚英烈之传记,养成了封建文人落拓不羁的个性与坚贞气节。少年时曾随父迁徙浦城

  • “云想衣裳花想容”是李白写给谁的诗句?看完这个就明白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李白

    这句诗出自李白写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清平调》三章其一,全诗为:“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池月下逢。”关于李白创作的《清平调》还有一段小故事。话说在唐朝,人们都非常喜欢牡丹花。皇宫贵族更是在宫廷别院广泛栽种。至于那些牡丹名品,唐明皇更是把她们移植到兴庆池东边的沉香亭旁。李

  • 不惜献出生命报效国家的北宋名妓花想容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

    在古代,末代王朝气数将尽的时候,出现的爱国英雄有很多,不惜献出生命报效国家。龙的血性不容泯灭,妓女也同样爱国。可作为普通妓女又是如何报效国家呢,或是捐钱,或是捐物?中国古代色艺双绝的名妓数以万计,有谁能横刀取得敌将的性命呢,她就是北宋时

  • 花想容是什么人?北宋名妓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北宋

    金军攻破汴京,在掳掠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北上的同时,也掳掠了大群的妇女北上,供他们奸淫,汴京城内的有名歌妓花想容也在里面。花想容生得很美,人们就用李白形容杨贵妃诗:“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来形容她。当时汴京城中的妓女多如牛毛,但真正能 唱当时最为流行的宋词长词慢调,并能尽得词中意蕴的并不多,而

  • 李白《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内容是什么?如何赏析这首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白,《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一首诗,为《清平调》三首其一。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为翰林时所作。有一次,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因命李白作新乐章,李白奉旨作了这三章。《清平调·云想衣裳

  • 苏轼与王弗的爱情故事:苏轼妻子王弗是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苏轼,王弗,宋朝

    与中国封建社会其他时期、其他家族一样,眉山苏家的女人向来都是有姓无名的,苏洵十分钟爱自己的女儿,也不过取名八娘,显然在按排行顺序而定;而苏轼的母亲程夫人、祖母史夫人,甚至是苏辙的夫人史氏,全都有姓无名,至多被称为苏史氏、苏程氏。可是陪伴苏轼一生的三个女人全有名字:王弗、王闰之、王朝云,这不能不说是个

  • 王弗王朝云什么关系 王朝云的墓志铭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王弗王朝云,王朝云的墓志铭

    王弗王朝云王朝云和苏轼的关系比较特别,王朝云原来是一位歌妓,在她12岁那年就决定更随苏轼,她和苏轼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尤其是在苏轼被贬的连个艰难时期,王朝云一直陪伴在苏轼身边,安慰他。但是她却一直没能得到苏轼夫人或者妻子的名号,苏轼的第一位妻子王弗她和苏轼一同生活了十一年,但是英年早逝,苏轼的第二任

  • 王弗怎么死的 王弗墓志铭上记载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王弗怎么死的,王弗墓志铭

    王弗怎么死的王弗,梅州青神人氏,乡贡进士王方的女儿。著名大文豪苏轼的原配妻子,十六岁便嫁给十九岁的苏轼,王弗沉着冷静,知书达理,对苏轼关怀备至,夫妻二人情深,恩爱有加,但是王弗仅仅跟苏轼在一起11年便香消玉殒了,令人遗憾。王弗死的时候只有27岁,那么她是因为什么而死的呢?王弗不同于苏轼的另两个妻子,

  • 宋朝苏东坡和他的三位夫人王弗、王闰之和王朝云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

    人的婚姻难以捉摸,有的两相厮守白头偕老,有的骤然生变劳燕分飞……苏东坡属于某种另类婚姻,请听笔者细细道出。(一)第一次婚姻幸福美满,夫人芳年早逝苏东坡和王弗原本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好玩伴。至和元年(1054年)春,苏东坡奉父母之命娶王

  • 王弗是什么人?怪不得苏轼一辈子忘不了她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王弗,宋朝

    苏轼妻子王弗贤惠漂亮,而且极其聪明,怪不得苏轼一辈子忘不了她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苏轼的才华在当时宋朝早已声名鹊起,宋英宗非常的欣赏苏轼,而且在他还未继位的时候,就听说过苏轼的大名,因此,宋英宗一登基,这位新皇帝就想破例将这位才子提升为翰林学士,想让他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