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唐后主李煜没有帝号,背后原因是什么?

南唐后主李煜没有帝号,背后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93 更新时间:2023/12/23 20:42:44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煜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李煜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亡国之君,也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君主,他在亡国之后写出来的诗词读起来给人带来无限的伤感,这些诗词也被后世所传唱不衰。

李煜也是五代十国时期割据于江南的南唐第三位君主,因而,他被后世称为“南唐后主”,那么,他为什么没有帝号的称谓呢?

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说一下南唐的简史,公元937年,李煜的祖父李昪(biàn)逼迫五代十国的南吴睿帝杨溥禅让帝位,正式建立了南唐政权,在位七年后,因食丹药中毒,不治而亡。

943年,李昪长子李璟继位,成为南唐的第二位皇帝,李璟一度也是四处征战,使南唐在当时成为仅次于后晋的最大割据政权,南方的第一强国。但是,南唐的的攻城略地也耗费了大量的国库,其国力也呈现出衰落之势。

954年,后周太祖郭威去世,养子柴荣继位,是为周世宗。雄心勃勃的柴荣也开始了统兵南征北战,统一全国的军事行动,而南唐即成为柴荣的第一个目标。

955年,柴荣向南唐的李璟下了一份宣战书,列举了攻打南唐的理由:攻打闽楚,致使生灵涂炭,勾结契丹,甚至接收叛国者。

当然,这只不过是柴荣给自己出征找的一些冠冕堂皇的借口,也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柴荣御驾亲征,带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直扑南唐在北门口寿州(今安徽寿县)。南唐猝不及防,仓皇应战,李璟派神武统军刘彦贞为北面行营都部署,领兵前往寿州迎战。

与此同时,李璟出于战略考虑,迅速派人向辽国皇帝辽穆宗耶律璟求援,希望辽国出兵南下,与南唐一起前后攻击后周。然而,南唐使者上路后不久,就被后周截获,联盟之计已无可能。

不仅如此,后周还花重金收买刺客,行刺正在出使南唐的契丹贵族,耶律璟得知消息后,震怒之下,直接同南唐断绝了来往。

后周的挑拨离间之计大获成功,一时间,曾经风光无限的南唐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而后周的大军也很快兵临城下。

原来驻守寿州的南唐将领刘仁瞻也是一位智勇双全的老将,形势本来对南唐是有利的。然而,那位带兵赶来的刘彦贞却好大喜功,不听刘仁瞻的劝阻,独自出城迎战,结果战死城下,唐军大败。刘仁瞻当机立断,严守城门,拒敌之外。

柴荣久攻不下,便决定绕过寿州,改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的滁州。柴荣命当时还只是殿前都虞候的赵匡胤领兵攻城,结果赵匡胤与南唐名将皇甫晖初次交战失利。

赵匡胤深知不是皇甫晖的对手,他连夜亲自去拜访了滁州城外足智多谋的赵普,赵普便是后来被赵匡胤赞为“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北宋名相。

赵匡胤在得到赵普的指点后,命令全军轻装简行,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清流关(今安徽滁州西郊关山中段),后周大军犹如神降,后唐大军不战而败,皇甫晖也被赵匡胤俘获。

赵匡胤又乘胜追击,率兵东进,先后攻下了南唐的东都扬州,还有扬州附近的泰州,一时间,南唐连连失守,几乎是全线退败。赵匡胤也因战功而被升为殿前都指挥使。

李璟一看南唐抵挡不住后周大军的进攻,无奈之下,只得一次次地派出使臣向后周乞和,先是派出户部侍郎钟谟和工部侍郎李德明带着黄金白银绸缎求和,柴荣对此不屑一顾。

李璟又提升使臣的档次,改派右仆射孙晟和礼部尚书王崇质出使后周,并且携带上了南唐愿意俯首称臣的国书,在国书中,李璟表示自己愿意取消帝号,将寿州等六个州郡割让给后周,并且愿意每年供奉金银百万两,请求柴荣罢兵。

经过艰难的谈判,柴荣终于松口,答应放李德明和王崇质回南唐复命,要求李璟即刻写下将江北之地尽数割让的国书,至于钟谟和孙晟,则被扣押为人质。

然而,没料到的是,李德明等人归国不久,就为谗言所害,被李璟下令斩首示众,好不容易的求和也随之付之东流。

柴荣随即下令后周兵马继续攻城,而自己则返回京城主持朝政。南唐臣子钟谟也被带回后周软禁了起来。

李璟求和不成,又命齐王李景达为诸道兵马大元帅,领兵增援寿州。此时的南唐已被逼入绝境,犹如困兽之斗,反而爆发了令人难以想象的战斗力,并且,被后周占领的江淮之地也出现了一些自发组织的义军,军民通力合作,南唐先后收复了不少被后周占领的失地。

957年,柴荣再次亲征淮南。柴荣这次是有备而来,他带来了训练有素的水军,专门对付南唐经验丰富的水军。由于这次是周世宗亲自上阵指挥,极大地鼓舞了后周军队的士气,双方在闽河入淮水处展开了激烈交战。

在这紧要关头,南唐却传来了寿州举城投降后周的消息。原来,寿州城久久孤立无援,城内爆发了大面积的饥荒,加上守将刘仁瞻也是病重不起,寿州监军使周延构趁机打开城门,向后周投降。

寿州投降后周的消息传来,南唐大军顿时士气衰竭,柴荣乘胜追击,仅仅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后周就占据了南唐江北的绝大多数土地。

后周是节节胜利,而南唐是节节败退,李璟面对此景,知道再不决断,自己就要成为南唐的亡国之君了。李璟派出兵部侍郎陈觉再度渡江求和,愿意同后周划江而治,以淮水为分界,将江北的南唐领土割让给后周,并且南唐每年都向后周进贡大量财物。

柴荣接到降表后,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答应了李璟的乞求。柴荣经过与南唐的连续交战,他也明白,战争并不像自己所想象的那么简单,自己曾经以为可以一鼓作气攻下南唐,而事实上也是一波三折。

并且,此时后周的财力物力还不足以支撑自己一统天下,或许,也是南唐气数未尽。于是,柴荣亲自致书李璟,表示同意他的请求,愿意同南唐划江而治,同时罢兵回朝。柴荣同时还释放了被软禁在后周的南唐重臣钟谟。

钟谟在回南唐国土的途中也是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祈望南北永和平的诗:

《献周世宗》

三年耀武群雄伏,一日回銮万国春。

南北通欢永无事,谢恩归去老陪臣。

后周显德五年(958年)五月,李璟在收到柴荣退兵的消息后,如释重负。三年来,李璟始终担忧着某一天会被后周大军兵临城下,自己成了亡国之君,没想到自己还能保住祖上的半壁江山。

为了表示感激,李璟立即上书后周,主动承认南唐成为后周的附属国,并且下令撤去帝号,废除一切天子才能享受的礼节,将自己改称为“唐国主”,同时,南唐的大保国号也被停用,改用后周年号“显德”。

从此,南唐正式失去了自己的独立地位,成为了后周的附属国,而曾经的南唐皇帝李璟,也因为名字中的“璟”同周世宗柴荣高祖郭璟相同,因而改成了“景”。

不过,南唐倒是从此再也没有和后周发生过战争,即使后来柴荣去世,赵匡胤代周建立北宋后,也是十几年后才出兵征讨的南唐。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璟去世,其六子李煜继位,李煜继位之后碰到的第一个棘手难题就是其父李璟的谥号一事,按照惯例,生前当过帝王的人,死后追封的谥号都是帝王的身份。然而,李璟生前就已经主动向后周削去了自己的帝号,要是李煜想为其父追封,必须向宗主国北宋请旨。

无奈之下,李煜只能屈辱地向赵匡胤上书,请求恢复父亲的封号,并以帝王的身份下葬。这在赵匡胤的眼中,不过是一件可有可无的小事,他念在李璟生前称臣后还算比较安分守己的份上,追封李璟为“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庙号“元宗”,陵号“顺陵”。

至于李煜,他从来就没有当过皇帝,所以,他也就根本没有帝号,只是当了一个后周、北宋附属国的国主,因此,他只能被后人称为“南唐后主”了!

标签: 李煜五代

更多文章

  • 李煜本可免一死,赵光义是什么时候起了杀心?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煜,五代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煜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李煜(937年-978年),五代十国时期,割据于南方的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也被人称为南唐后主。开宝八年(975年)十二月,宋太祖赵匡胤派大将曹彬攻克了南唐都城金陵(今江苏南京),南唐灭亡,李煜随之被俘,与皇后小周后一同被押送至北宋

  • 他是李煜手下的宰相,金陵城破后他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张洎,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张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代后周建立宋王朝后,开始进行统一天下的军事行动。赵匡胤针对北边契丹辽朝军事实力强大,因而制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南”的战略决策。从963年起,赵匡胤先后派兵攻灭了南平(荆南)、后蜀(成都)、后汉(广

  • 名副其实的“千古词帝”,赏析李煜的三首绝美词作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煜,五代十国

    李煜,南唐末代皇帝,有人评价他”可怜生在帝王家“。李煜善于写词,被称为”千古词帝“。确实,如果他不是皇帝,可以是一个声名显赫的词人,可他却生错在了皇室,还偏偏继承了大统。李煜原名李从嘉,继位时只有24岁,接手时就是烂摊子。李煜沉迷饮酒作乐,贪图安逸享乐,整日不问政事。他是昏君、亡国之君。今天中国历史

  • 李煜是怎么死的?是被赵光义毒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煜,南唐

    李煜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李煜是五代十国中南唐的末代国君,后世多称之为南唐后主,宋太祖赵匡胤灭亡南汉,南唐后主李煜为求自保,去除唐的国号,改称江南国主,但南唐还是难逃灭亡的命运,宋军攻破江宁城后,李煜投降,南唐也就灭亡了。南唐虽然是宋太祖赵匡胤派人灭亡的,但在

  • 南唐灭亡后,李煜的两子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煜,南北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煜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南唐后主李煜,后世人接触他最开始多是因为他的诗词。因为他的诗词足够出色,所以让大家忽略了他帝王的身份。他当帝王远没有他当诗人的成就高,所以后世人常说他是最不适合当皇帝的皇帝中的一位。但李煜的确是南唐国主,还是位亡国之君。

  • 李煜词中“春花秋月何时了”要表达的是什么情感?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煜,五代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李煜的故事。“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和秋月究竟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这句诗出自于南唐后主李煜的代表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

  • 李煜的生平如何?政治毫无建树的他为何如此有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南北朝,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或称李后主,为南唐的末代君主,徐州人。李煜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锺山隐士、锺峰隠者、白莲居士、莲峰居士等。史书描述其政治上毫无建树,李煜在南唐灭亡后被北宋俘虏,但是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词人,获誉为“词圣”、“千古词帝”,作品千古流传。生平李煜“为

  • 周世宗柴荣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周世宗柴荣,五代十国

    后周世宗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在位六年。邢州尧山柴家庄(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祖父柴翁、父柴守礼是当地望族,从小在姑丈郭威家长大,因谨慎笃厚被郭威收为养子,年轻时曾随商人颉跌氏在江陵贩茶,对社会积弊有所体验。史载其“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

  • 周世宗柴荣:如何为北宋开国奠定了良好基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北宋,柴荣,后周

    柴荣,也叫郭荣,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西南)柴家庄人。生于公元921年(后唐天佑十八年),死于公元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六月),终年三十八岁。公元954年(后周显德元年)至公元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即位后周皇帝,史称周世宗,在位时间五年。是后周的第二任皇帝,也是五代时期最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统帅

  • 周世宗柴荣的华丽登场:御驾亲征高平大破北汉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周世宗,柴荣

    显德元年(西元954年),周太祖郭威驾崩,晋王、镇宁节度使郭荣(柴荣)继位,即为周世宗。周太祖在驾崩前让郭荣担任开封府尹的职务,明确为皇储,既锻炼能力,也培植势力。然后废掉了王峻和王殷这两位老伯,扫清了郭荣继位的障碍。不过周太祖可以在身前解决内忧,却未能完全解决外患。郭威死后,北汉皇帝刘崇欣喜若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