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是鲜卑人的后裔吗?李世民身世之谜简介

李世民是鲜卑人的后裔吗?李世民身世之谜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614 更新时间:2024/3/14 17:16:28

唐太宗给后世人所留下的是一个伟大又贤明的帝王形象,他创下的“贞观之治”可以说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进程推向了顶峰。然而,却很少有人对李世民的身世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近来有些学者对唐太宗李世民的身世问题提出了质疑,认为他并非像史料中所记载的那样系汉人,而是鲜卑人后裔。此言一出,立刻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反响,唐太宗李世民真是鲜卑人后裔吗?

唐太宗李世民(598~649),唐朝第二个皇帝,杰出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最有才能的帝王之一,在他的治理下,唐王朝迎来了它全面发展的高峰期,也迎来了它走向世界的一个崭新的时代。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本该大书特书的有为君王,史书上对他的记载却非常简单,几乎一笔带过。在史书上这简短的300余字里,李世民的功过是非已经描述得异常清晰,但是对于他的身世以及名字来源等,在这些正规史料之中难以寻其踪迹。

根据《唐书》的记载,唐太宗之所以被命名为李世民,其中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唐太宗之父李渊在其即将出生之时,在路上遇到一位书生,书生认真端详了李渊一会儿,接着便大呼遇到了贵人,并说其即将出生之子有济世安邦之才,必将成大器。李渊当时正受到隋炀帝的猜忌,时刻有被杀头的危险,在听到这样“大逆不道”之语后,他更是惊恐万分,想杀了这位书生灭口,但是等到他正欲下手杀这位书生之时,书生却不见了。

李渊回家之后,二子刚好出生,他想起在路上遇到的书生所说的一番话,于是将这个刚出生的婴儿取名为“世民”,代表济世安民之意。随后历史的发展也确实验证了书生的预言,李世民确实有济世安邦之才,没有辜负李渊的期望,成为历史上一代贤明的君王。李世民的名字来源尽管在《唐史》之中有记载,但是对于他的身世,却鲜有记载的史料。最近,有考古学家根据《步辇图》留下来唐太宗李世民的最早画像推测,李世民是鲜卑人的后裔。理由有以下几点:

第一,从唐太宗立武则天为皇后这一点上来看,印证了唐朝鲜卑族人的风俗。在当时民族大融合的大背景之下,唐太宗像鲜卑族人一样,对肥硕丰腴的女子情有独钟。根据鲜卑族人的风俗,父死子娶母为妻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更有甚者一家的男人可以共用一妻。而在唐朝帝王史中,也有一些类似的、尴尬的角色,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之间的关系就是最好的证明。

第二,认为唐太宗系鲜卑族血统的学者从唐太宗的性格上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无论在跟随其父李渊打天下还是治天下的过程中,李世民那种与鲜卑族人一样凶残、野心勃勃的性格特征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即便是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晚年时期,鲜卑族人那种喜欢战争的秉性都可以在唐太宗身上找到踪迹,唐太宗晚年亲征高丽便是最好的明证。除此之外,与绝大多数的汉族皇帝相反,唐太宗李世民极善骑射,这与少数民族的传统如出一辙。如果说他是汉族血统,很难进行合理的解释。

第三,这些学者还从今天存留的李世民的陵墓唐昭陵独特的墓葬外形中对李世民的鲜卑族传统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如果李世民系汉族血统,为何还将陵墓按照鲜卑族人的传统墓葬风俗进行布置?为何会在陵墓之前筑有战马?很显然,他的陵墓并非按照汉人的墓葬风俗进行设计的,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李世民系鲜卑族血统无疑。

这种观点的可信度究竟如何呢?从唐太宗李世民的祖母、即唐高宗李渊的母亲独孤氏身上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独孤氏是隋文帝的一名后妃的姐妹,属于非汉族,唐太宗李世民的母亲窦氏也是鲜卑族人。

如果从史料之中也可以找出唐太宗李世民之父李渊亦属鲜卑族人的话,那么李世民的鲜卑族血统将不会有任何异议。但是从现存的资料之中,我们很难对李世民之父李渊的血统进行探寻,这就给后世史学家们的研究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建立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历史学家们对唐太宗李世民的血统进行了合理的推测,其中,最有可能性的说法是李世民是受胡人影响比较深的汉族人。

其实,要想对李世民的血统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因为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几千年封建史上极为少见的一代明君,可谓是历代帝王的楷模,所以,后世的史学家一定会尽可能地模糊其民族血统,这也是为何有关唐太宗李世民血统问题的研究,在今天史学界还是一个陌生领域最为主要的原因之一。

标签: 李世民唐朝鲜卑人

更多文章

  • 唐太宗李世民篡改过国史吗?他为何要篡改国史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太宗,李世民,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代开国君主李渊的第二个儿子,是唐代难得的治国之君。在其统治期间,唐太宗知人善任,察纳雅言;执法慎刑,重农恤民,使国家形成了历史上人人称道的“贞观之治”局面。他的雄才伟略、勤于政事甚为后人称道。但即使是这样一位旷世圣人,他的一生仍是有很多瑕疵的,“玄武门兵变”内情历来让人生疑,而他后来

  • 隋唐名将屈突通为唐太宗李世民做过哪些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屈突通,李世民

    屈突通,这个名字对于大家而言可能很陌生,关于屈突通的介绍也比较少,虽然介绍比较少,但是对于那个时代而言他确是不可缺少的大将。屈突通是长安人,隋唐时代的名将,其父亲是北周邛州刺史屈突长卿的长子。屈突通还有个弟弟叫屈突盖,他自己还有两个儿子。从其父亲就可以看出屈突通也是出生于名门世家,家族背景并不普通。

  • 刘洎因何而闻名的?刘洎为何被李世民诛杀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洎,李世民,唐朝

    刘洎简介提到刘洎字思道,是荆州江陵人,即今湖北江陵,担任过唐朝的宰相,是南梁都官尚书刘之遴的曾孙子。刘洎出身在南阳刘氏,隋朝末年,曾担任萧铣政权的黄门侍郎,后来他归顺唐朝后,担任过南康州都督府的长史、给事中、黄门侍郎等,向来以直言进谏而闻名。贞观七年,刘洎被授予为给事中。贞观十一年,刘洎又担任了治书

  • 揭秘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残忍屠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的天策上将、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但是玄武门之变结束之后,李唐皇族的血却并未流够,这是怎么回事?今天要说的是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残忍屠侄。因为斩草

  • 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饮马长城窟行李世民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译文】塞外悲凉的风刮得急切,交河上的凌冰

  • 李世民《经破薛举战地》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经破薛举战地,李世民

    【原文】《经破薛举战地》作者:唐·李世民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移锋惊电起,转战长河决。营碎落星沉,阵卷横云裂。一挥氛沴静,再举鲸鲵灵。于兹俯旧原,属目驻华轩。沉沙无故迹,灭灶有残痕。浪霞穿水净,峰雾抱莲昏。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长想眺前踪,抚躬聊自适。【注释】①《全唐诗》

  • 李世民《幸武功庆善宫》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幸武功庆善宫,李世民

    《幸武功庆善宫》作者:唐·李世民寿丘惟旧迹,酆邑乃前基。粤予承累圣,悬弧亦在兹。弱龄逢运改,提剑郁匡时。指麾八荒定,怀柔万国夷。梯山咸【一作盛】入款,驾海亦来思。单于陪武帐,日逐卫文枇。端扆朝四岳,无为任百司。霜节明秋景,轻冰结水湄。芸黄遍原隰,禾颖积京畿【一作坻】。共乐还乡【一作谯】宴,欢比大风诗

  • 李世民《过旧宅二首》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过旧宅二首,李世民

    【原文】《过旧宅二首》作者:唐·李世民【其一】新丰停翠辇,谯邑驻鸣笳。园荒一径新,苔古半阶斜。前池消旧水,昔树发今花。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注释】①旧宅:指武功庆善宫。②谯邑:魏武帝曹操故里。在今安徽毫县。③苔古:全诗校:“一作台平。”④“四海”句:谓天下一统。《汉书·高祖纪》:“且夫天子以四海

  • 李世民为何被称天可汗 仅仅是因为文治武功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魏徵

    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大唐南方洪水滔天,边关烽火狼烟党和国家处在危急时分、紧急状态,本应该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李世民为皇帝的大唐中央周围,抗洪救灾,一致对外。可偏偏有人不识时务,作死跳了出来,要去抨击时政,妄议中央。中牟即今天河南中牟县的县丞皇甫德参,上书妄议中央的三项

  • 李世民儿子李恪怎么死的结局十分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李恪

    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他的母亲是是隋朝帝第二位皇帝隋炀帝的女儿如意公主。因为他的身世还是非常显赫的。而且他从小的表现也十分突出,骑马射箭,读书绘画,样样信手拈来,再加上他的个性敢作敢为,因此李世民对于子怡这个儿子还是非常欣赏和疼爱的。甚至还动过立他为太子的想法。即便如此,他最后非但没有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