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玄武门之变前,为何李元吉比李建成更想杀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前,为何李元吉比李建成更想杀李世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984 更新时间:2024/2/14 10:03:38

李渊建立唐朝之后,李建成李世民为太子之位进行了你死我活的斗争。当时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李渊的四子李元吉似乎比李建成更着急想杀掉李世民。李元吉是李建成的铁杆粉丝,是太子党元老中的元老。李渊和窦氏共育有四个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元霸和四子李元吉。

常言道,儿不嫌母丑,反过来也是一样的,母不嫌儿丑。可这条定律在李元吉这里失灵了,李元吉长的太丑了,据说比庞统还要丑几倍,结果亲生母亲也不愿意搭理他。父母虽不愿意爱他,但李元吉自己活的还是比较开心的,因为他有个大自己十四岁的大哥。

在李建成那里,李元吉找到了真正的快乐,不仅有了玩伴,而且还能到真正的关爱。大家可以想想一下,二哥李世民天天想着打仗,三哥李元霸死的又早,只有李建成有大把的时间。正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元吉和李建成走到了一起。

上面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两人的兄弟之情是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的。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五月,李渊在晋阳正式起兵,此时跟随他身边的只有李世民一人,李建成和李元吉都远在河东。为了确保两个儿子的安全,李渊送信李建成,让他带着李元吉逃离河东回晋阳。

李渊起兵的消息传到河东地区,隋朝官员立即派人抓捕两人,李建成只能带着李元吉选择走偏僻的小道回晋阳。要知道河东去晋阳路途遥远,一路上两人翻山越岭,饿了吃野果,渴了冰冷泉水,吃尽了苦头。两人历经磨难之后,终于回到了晋阳,这年李元吉仅15岁。

有了这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李建成在李元吉心中的地位越发崇高,通俗来说就是五个字,“患难见真情”。当李世民声名日盛时,李元吉越发担心起自己的大哥来,“秦王功业日隆,为上所爱,殿下虽为太子,位不安,不早计,还踵受祸矣,请为殿下杀之。太子不忍,元吉数讽不已,许之。于是邀结宫掖,厚赂中书令封德彝,使为游说,帝遂疏秦王,爱太子。”

眼看这三个儿子斗得你死我活,李渊想到了一个“妙计”,让三人居住之地近点,李建成住在东宫,李世民住在西宫的承乾殿,李元吉则住在武德殿的后院。三人的空间距离是近了很多,可心理上的距离越来越大了,最终酿成了“玄武门之变”。

更多文章

  • 魏征死后,为什么李世民亲手推倒了给他立的墓碑?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魏征,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和贤臣魏征,是历史上流芳千古的“明君贤臣”的佳话典范,李世民以胸怀广阔雄才大略著称,而魏征则是直言进谏忠心耿耿的形象,李世民和魏征的组合,开创了我国历史上“贞观之治”的盛世。但是这对组合,也不是一直都那么心心相印,魏征死后,李世民还愤怒地亲手推倒了自己给他立的墓碑,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魏

  • 李世民宁可寒众将心,也要杀掉单雄信,真是用心良苦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世民,单雄信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虽然这句话没有什么问题,那也要看人走的方向对不对,水流的方向对不对。有时候水流着流着就流进沙漠了,而人走着走着也就走偏了。都说良禽择木而栖,这其中也是有区别的,有些良禽眼光好,找了个里外都很结实的树木,而有些良禽眼神 不好,只找了个外表看着结实的树木,所以到最后,结果自然天差

  • 李渊说功臣谋反,本想饶他一命,李世民说:他没谋反,功臣却被斩首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世民,李渊

    隋朝末年,李渊带领着自己的儿子们打下了大兴城。在这里的李渊算是扎稳了脚跟,他打下大兴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公报私仇,包括隋朝时期得罪他的人,还有一些前不久得罪他的人,比如说杀了李渊儿子的那些大臣们。被处死的人中有一个叫做李靖,后来唐朝的功臣。李靖之所以连带着被李渊处死,是因为李渊起兵之前,李靖想要去

  • 真正的李元方原来是李世民的亲弟弟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元方,李世民

    《神探狄仁杰》作为我国长篇古装推理悬疑剧的代表作,深受广大观众的喜欢,剧中的李元芳形象深入人心,元芳那文质彬彬的儒将形象,高深莫测的武功,以及对狄仁杰的忠心耿耿,深受观众喜爱。其实唐朝,特别是初唐年间,并无真正的李元芳这个人,更不会有检校千牛卫大将军李元芳此人。小编查遍史料,发现除了明朝有一个大臣叫

  • 盘点隋唐最优秀的四位谋士,李世民占了三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房玄龄,唐朝

    隋唐时期,因为隋炀帝的暴政横行,最终隋失其鹿,天下英雄共逐之。在众多诸侯中,涌现出了李渊、窦建德、薛举、李轨、萧铣、王世充等枭雄,他们倾尽天下之才,网罗谋士武将。其中就涌现出了秦叔宝、尉迟敬德、程咬金、单雄信、王伯当、罗艺等赫赫有名的将军,无独有偶,在武将手执兵戈纵横战场的幕后,一大批熟知谋略的谋士

  • 比匈奴更凶悍的民族,李世民给与不一样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世民

    突厥人:历史上活跃于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民族,他们也是中国西北草原上,比匈奴、鲜卑、柔然更加凶悍强大的游牧民族。突厥是一个崇拜狼并以狼为图腾的民族,唐太宗李世民对这个民族的评价是“见利即前,知难便走,胜为求财,败无惭色”。突厥是公元五、六世纪,崛起于漠北草原的游牧民族,关于突厥人的起源有着诸多的版本

  • 李世民平定了拥兵百万的突厥,为什么打不过10万人的高句丽?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高句丽

    说起历史上战功卓著的皇帝,李世民肯定算一个。他登基后的第四年就灭了号称拥兵百万的东突厥,被西域诸国尊为“天可汗”。让人不解的是,贞观19年唐军在面对只有10万大军的高句丽为何就失败了呢?贞观十九年二月,李世民以高句丽摄政弑主虐民为由,御驾亲征,从洛阳北进,率兵攻打高句丽。但是东渡辽水后,遭到了高句丽

  • 县令羞辱的穷小子,被李世民请了4次,当上宰相后直接收拾县令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世民

    李世民是古代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并且他和别的明君一样,也都是求贤如渴的典范,比如在李世民身边的魏徵,其实现在我们大家说起魏徵,就会觉得魏徵多好多好,名臣中的典范等等,并且还和李世民组合成了君臣典范,其实相比于魏徵的夸夸其谈,在李世民的身边还有着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大家可能都很不熟悉,因为在历史上的他没有

  • 李世民弑兄夺位,历史上却零差评,靠的是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世民

    对于玄武门事变,相信大家很熟悉了,不管是历史课本还是影视剧中都是很重要的历史事件,那是在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7日),当时的天策上将、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夺位斗争。但我认为将玄武门之变视作普通的夺嫡事件是不妥的,因

  • 李世民在位期间不修长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世民,唐朝

    在秦末时期,出于战略与防御需要,而在特定时代背景下所修筑的战略工程。如秦朝,为抵御匈奴,秦始皇动用近百万劳动力,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此后历经千百年,多个朝代均不同程度,不同规模的修筑过长城,如汉朝汉武帝,将匈奴击退至漠北后,趁势修补了秦朝末年因战乱而损毁的南北长城。再到隋朝两帝,用十余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