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为何说唐太宗李世民根本没有爱过武则天

揭秘:为何说唐太宗李世民根本没有爱过武则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652 更新时间:2024/1/22 0:33:16

李世民可能根本就没有碰过武则天,言下之意是,李世民与武则天之间没有性爱关系。理由是,武则天在李世民的后宫长达7年,竟然没有生育和怀孕记录。而李世民死后,新皇帝李治将出家为尼的武则天,从“感业寺”中带进后宫“幸”了后,第二年就生下了儿子李弘——这就是李世民“没有碰过”武则天的最直接的注解。

这话说来就长了。武则天进入李世民后宫后,正式职称是“才人”。此职是内宫女官的之一,在皇帝嫔妃中的地位偏下,当然一样有“被幸”的义务。在后宫嫔妃中,“才人”的主要职责是记录妃嫔们的饮食起居和蚕桑之事,向皇帝报告她们一年中的收获情况。在皇帝与宠爱的女人就寝时,才人有时还要替皇帝更衣,作起居注。甚至还参与皇帝在内廷中接见大臣的公务活动,代皇帝起草手谕。可以说,才人在后宫中有皇帝“性伴侣”和“秘书”的双重身份。可见,“才人”这个岗位不一定要有天仙般的美貌,但一定要有才,是才女,需具备一定的文史知识和文化水平才能胜任。其他级别的嫔妃只要容貌美丽、性情温柔、贞德贤良就成。唐太宗封武则天为“才人”,想来在很大程度上是欣赏她的才智,而非她的容貌。

网络配图

李世民是很好色的,性功能亦强。他一生共有35个子女,其中14个龙子、21个龙女,但没有一个是武则天生的。武则天进入后宫正值豆蔻年华,李世民也春秋正盛,双方都有较强的生殖能力,李世民在人生后期也是有生育子女记录的。武则天在李世民身边过了7年,又是贴身“秘书”,竟然没有生下一男半女来。这是为什么?很大程度上说明,在李世民的眼里,“媚娘”武则天当时并不算后宫中的美女,李世民根本就看不上眼她,因此才没有动心,没有“性趣”,只把当作“秘书”来看。这么说来,还是有几分道理的。李世民的后宫确是佳丽如云,从漂亮和美丽程度来看,李世民没有碰过武则天,还是有可能的。

从史料上来看,李世民眼里最美丽的女人是自己的弟媳妇——四弟李元吉的妃子杨氏。杨氏与李世民之间的关系是这样发生的。当时,时为秦王的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死了一对亲兄弟,即大哥、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夺得皇帝大位,相当血腥。宫变后,李世民便霸占了太子妃、嫂子玳姬。李元吉的妻子杨氏,最后也被李世民弄到了手。杨氏本是舞妓出身,姿色艳丽,长得明眸皓齿、可谓国色天香,十分勾人。李元吉死后,杨氏去长孙氏处叙情,李世民很快就让风情万种弟媳妇弄得心乱情迷了,遂不顾别人说闲话,吐唾沫,将杨氏纳入自己的后宫,立为“婕妤”,宠爱无比。

网络配图

另一个侧证也能证明,李世民眼里最美的女人、最喜欢的女人是杨氏,而不是武则天,或是其他人。在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竟然要立杨氏为新皇后。如果不是敢说话的魏征进谏,这事就成了。当时魏征劝说李世民,“陛下你是要与唐、虞舜肩比功德的明君啊,现在怎么能去立弟媳做皇后呢,这将来岂不要被笑话?”李世民这才打消了立杨氏为后的想法,致死也没有再立新皇后。那么,不是最美丽的女人,武则天是不是李世民后宫里最有才情的女人,也不是。

当时,比武则天有才,人也长得漂亮的“才人”叫徐惠,李世民特别喜欢她。《新唐书·徐贤妃》,“太宗贤妃徐惠,湖州长城人。生五月能言,四岁通《论语》、《诗》,八岁自晓属文。”李世民听说后便召徐惠入宫,立为“才人”。不久,徐惠跃升为正二品级别的“充容”,而武则天,到李世民死时仅还是“才人”。而徐惠对李世民似乎也是动了真情的。李世民死后,徐惠“哀慕成疾,不肯进药。曰:帝遇我厚。得先狗马侍园寝,吾志也。”不久,这个才华出众、容貌美艳的女子在哀伤中死去,年仅二十四岁。死后被赠为“贤妃”,陪葬李世民于昭陵。

网络配图

可见,不论是美貌,还是才情,在李世民后宫的女人中,武则天都是逊色的,并数不到她。顺便说一下,武则天到底是什么样的女人?她是性格刚强、果敢的女人,用今天的话来说,可归入“女强人”档。这从武则天“驯马”一事上,便能看出。当时,马上皇帝李世民制服不了西域进贡宝马“师子骢”,这匹马性情暴烈,无人能驭。武则天却说,“妾能制之,只需三物,一铁鞭、二铁锤、三匕首。铁鞭鞭之不服,则以铁锤击之,再不服则用匕首割断其喉杀之。”李世中听罢,禁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但皇家历史往往并不是给后宫最美女人书写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当“女强人”碰到软弱多情的李治时,武则天的命运全变了,正是,“一阴一阳谓之道也”。但武则天搞定李治的“道”是如何道,与她和李世民过了7年却没有生育一样,至今并没有人搞得清,是个谜!

标签: 唐太宗

更多文章

  • 李世民为何劝李渊起兵造反 李渊起兵的时间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渊起兵的时间

    翻阅典籍,可得知李渊是一名胸怀大志之人,且有一颗忠君报国之心,但事实上,最后推翻隋炀帝以及隋朝的人也正是李渊。那么李渊为何一定要推翻隋炀帝,李世民为何劝李渊起兵造反?作为臣子,李世民同样有一颗爱国之心,作为儿子,李世民是一位孝子,那么李世民劝李渊起兵造反又是基于什么原因,李世民又是如何劝说李渊起兵造

  • 唐太宗李世民孝顺并非事实:昭陵也没“薄葬”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世民

    李世民是唐朝开国皇帝高祖李渊的第二个儿子,母亲是窦皇后。唐朝建立后,被封秦王,后来积极策划了玄武门之变,杀掉了自己的亲兄弟,并逼着自己的父亲退位。在位二十四年,649年,他得了很严重的痢疾,并很快死掉,死后葬于昭陵。李世民刚登基时,很是有作为。他励精图治,任用贤良,勇于纳谏,发展经济,国力昌盛,出现

  • 文人为什么爱李世民 文人为什么喜欢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世民

    文人为什么爱李世民,在中国古代人眼中,皇帝是一个无比崇高的职业,能够坐上皇位的人肯定都是一些不平凡的人。对此历史中的一些杰出皇帝尤其明显。接下来就让小编来详细介绍下李世民以及文人为何如此喜欢皇帝吧,不清楚的可以进来看看。李世民(公元599年---公元649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

  • 魏征死后李世民做出此事真的寒了忠臣们的心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魏征

    魏征和李世民的关系,不用我多说什么,我只想说,其真实魏征死后,唐太宗曾做了一件很不地道的事:砸掉魏征的墓碑。谁都晓得:唐太宗和魏征,不断被看作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分,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逝世的时分,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但是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其不

  • 揭秘历史上与“唐僧”结拜的君王并非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僧

    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唐僧在去“取经”前,唐太宗亲自将通关文牒交给唐僧,还与他结拜为兄弟,对他非常支持,唐僧也因之一路被称为“御弟”。然而,真实的玄奘与之结拜的君王并非李世民,而是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县)国王麴文泰。据历史记载,高昌国王麴文泰听说玄奘到来,遣使迎候,并与玄奘结拜为兄弟。网络配图他

  • 揭秘李世民杀张亮的真正原因:杀鸡给猴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世民

    贞观二十年(646年)三月,一个叫常德玄的陕西人向唐太宗李世民举报:时任刑部尚书的张亮私养义子500人,企图谋反。张亮曾和术士公孙常说,他的名字应验了一个“有弓长之君当别都”的图谶。还问过术士程公颖,说他臂上有龙鳞生起,如果举事造反,是不是意味着可以成功。李世民接到这个“反状”,吃惊不小,立即成立专

  • 李世民为何最终将皇位传给软弱无能的李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世民

    皇帝个人的素质、能力、品德、喜好等直接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因此皇帝的选择、皇位的继承关系着皇朝的盛衰,更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因此除却一些朝代实行嫡长继承制基本没得选外,但凡通过考察、甄选而选择皇位继承人的朝代,皇帝们都会在皇位继承上千般寻思,万般考虑,反复斟酌,深怕因自己的传为不当,将列祖列

  • 一代明君李世民竟也有强占弟媳为妃的行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世民

    在中国历史有名的明君中有唐太宗李世民,出生于公元598年1月28日,驾崩于公元649年7月10日,享年51岁,他是非常有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同样的他的才华也是有目共睹的,虽是次子,但他在位期间,真的创造出来一个太平盛世,对此是谁也否定不了的,但就是这样的一名明君,居然有强占弟媳为妃的行为。网络配图宣

  • 唐朝大将秦琼为何不随李世民参加玄武门兵变?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琼

    公元626年是大唐建国的第九个年头,是李世民虎牢关大捷,扫定中原的第五年后,这一年唐朝终于由战乱开始走进天下初定的和平。这一年的一个夏天,太白经天,这样一个往往预示某种重大事件的天文现象意味着什么,已经开始过上安定生活的长安百姓,并没有多少留意。四天之后的早晨,事情真的发生了。秦王李世民,带着秦王府

  • 李世民纵死囚是一场政治骗局为给自己赢好名声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世民

    除了夜不闭户的和谐局面外,李世民最为后世推崇的,还有两桩事,便是白居易在《新乐府》诗里所歌颂的“怨女三千出后宫,死囚四百来归狱”的民本精神。“怨女三千出后宫”,事在武德九年(626年)。据《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载,是年八月初九日,太宗以皇太子的身份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十八日,太宗即颁诏:“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