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文人为什么爱李世民 文人为什么喜欢皇帝

文人为什么爱李世民 文人为什么喜欢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652 更新时间:2024/2/14 13:55:24

文人为什么爱李世民,在中国古代人眼中,皇帝是一个无比崇高的职业,能够坐上皇位的人肯定都是一些不平凡的人。对此历史中的一些杰出皇帝尤其明显。接下来就让小编来详细介绍下李世民以及文人为何如此喜欢皇帝吧,不清楚的可以进来看看。

李世民(公元599年---公元649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汉族,陇西成纪人,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政变,杀死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

网络配图

由“玄武门之变”成为太子。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中国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此举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630年,击败东突厥,被突厥各部尊为“天可汗”。641年嫁文成公主给吐蕃的松赞干布

649年,命太子李治到金液门代理国事。李世民于649年7月驾崩于长安含风殿,享年52岁,葬于今陕西礼泉东北50多里的山峰上的昭陵。谥号为“文皇帝”。

在中国文人的内心深处对皇帝是十分敬畏的,在他们看来,一个人只要能够坐上“皇帝”宝座,就一定是一位了不起的大人物,是一位不平凡的超人。皇帝是上天派来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芸芸众生无法理解的。皇帝强奸女人,那叫临幸。皇帝游山玩水,那叫明察暗访。皇帝滥杀无辜,那叫天威震怒。皇帝死去,那叫驾崩。总之,在中国文人的眼中,皇帝就是上帝,皇帝就是神灵,皇帝就是权力和制度以及法律和道德的总代表,皇帝就是人民的代言人。权力高到一定程度就再也不需要是非之分,没有对与错,没有美与丑,没有真与假,没有黑与白,没有善与恶,没有清与浊。一切的一切,都归功于上天。怪不得中国文人眼里的皇帝都那么好!

网络配图

“皇帝”是中国文人的“神”。中国人心目中,权力是至高无上的神,是人世间正义的代表,是一切法的总和。而权力的最高级代表是“皇帝”。因此,皇帝才是中国人的神。中国人所谓相信神鬼,其实都是假的。他们自己也知道,那是在自欺欺人。因为,他们骨子里面真正相信的只有“皇帝”。由相信到崇拜,由崇拜到痴迷,由痴迷到失去自我。中国人走出了一条“三叩九拜”,“念念不忘”的尊皇之路。

“皇帝”是中国文人的“魂”。三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国人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灵魂,因为,只有皇帝才是中国人的灵魂。中国人最喜欢呼唤的是,“万岁、万岁、万万岁”,“谢主隆恩”。中国人能够为皇帝服务,是一种身份;能够受皇帝驱使,是一种地位;能够被皇帝利用,是一种幸福;能够被皇帝玩耍,是一种荣幸。屈原不能为皇帝建言献策,愁闷欲死,最终投江自尽;李白不能为皇帝使用,才发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的吼声;司马迁被皇帝砍了脚,才能够安下心来,写《史记》;孔子仕途不顺,四处碰壁,才教书育人,拥有弟子三千。

网络配图

“皇帝”是中国文人的“根”。国不可一日无君,国不可一日无主。一山不能容二虎,一国不能容二王。皇帝是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此,天地分,万物始,欣欣向荣可也。因为,在中国数千的封建制度中,皇帝是万民之父,是人伦之始,是人民幸福的源泉。故此,中国人从骨子里面喜欢皇帝,从心灵深处敬重皇帝,从言行举止效仿皇帝。唯因如此,中国文人笔下的皇帝,才一个个活灵活现,可爱的要命。

标签: 李世民

更多文章

  • 魏征死后李世民做出此事真的寒了忠臣们的心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魏征

    魏征和李世民的关系,不用我多说什么,我只想说,其真实魏征死后,唐太宗曾做了一件很不地道的事:砸掉魏征的墓碑。谁都晓得:唐太宗和魏征,不断被看作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分,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逝世的时分,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但是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其不

  • 揭秘历史上与“唐僧”结拜的君王并非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僧

    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唐僧在去“取经”前,唐太宗亲自将通关文牒交给唐僧,还与他结拜为兄弟,对他非常支持,唐僧也因之一路被称为“御弟”。然而,真实的玄奘与之结拜的君王并非李世民,而是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县)国王麴文泰。据历史记载,高昌国王麴文泰听说玄奘到来,遣使迎候,并与玄奘结拜为兄弟。网络配图他

  • 揭秘李世民杀张亮的真正原因:杀鸡给猴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世民

    贞观二十年(646年)三月,一个叫常德玄的陕西人向唐太宗李世民举报:时任刑部尚书的张亮私养义子500人,企图谋反。张亮曾和术士公孙常说,他的名字应验了一个“有弓长之君当别都”的图谶。还问过术士程公颖,说他臂上有龙鳞生起,如果举事造反,是不是意味着可以成功。李世民接到这个“反状”,吃惊不小,立即成立专

  • 李世民为何最终将皇位传给软弱无能的李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世民

    皇帝个人的素质、能力、品德、喜好等直接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因此皇帝的选择、皇位的继承关系着皇朝的盛衰,更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因此除却一些朝代实行嫡长继承制基本没得选外,但凡通过考察、甄选而选择皇位继承人的朝代,皇帝们都会在皇位继承上千般寻思,万般考虑,反复斟酌,深怕因自己的传为不当,将列祖列

  • 一代明君李世民竟也有强占弟媳为妃的行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世民

    在中国历史有名的明君中有唐太宗李世民,出生于公元598年1月28日,驾崩于公元649年7月10日,享年51岁,他是非常有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同样的他的才华也是有目共睹的,虽是次子,但他在位期间,真的创造出来一个太平盛世,对此是谁也否定不了的,但就是这样的一名明君,居然有强占弟媳为妃的行为。网络配图宣

  • 唐朝大将秦琼为何不随李世民参加玄武门兵变?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琼

    公元626年是大唐建国的第九个年头,是李世民虎牢关大捷,扫定中原的第五年后,这一年唐朝终于由战乱开始走进天下初定的和平。这一年的一个夏天,太白经天,这样一个往往预示某种重大事件的天文现象意味着什么,已经开始过上安定生活的长安百姓,并没有多少留意。四天之后的早晨,事情真的发生了。秦王李世民,带着秦王府

  • 李世民纵死囚是一场政治骗局为给自己赢好名声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世民

    除了夜不闭户的和谐局面外,李世民最为后世推崇的,还有两桩事,便是白居易在《新乐府》诗里所歌颂的“怨女三千出后宫,死囚四百来归狱”的民本精神。“怨女三千出后宫”,事在武德九年(626年)。据《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载,是年八月初九日,太宗以皇太子的身份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十八日,太宗即颁诏:“宫女

  • 史上最传奇皇后:年近50竟能让李世民倾倒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皇后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传奇皇后,她先是嫁给隋炀帝杨广,当了十余年皇后,后又被宇文化及和窦建德掠去做了偏房,甚至远赴漠北,成了突厥可汗的妻子,最终,她被唐太宗迎回,成了李世民的昭容,这就是历史上的萧皇后,一位命运不由己的女人。萧皇后生于约公元567年,出身政治文化世家兰陵萧氏,自幼读书学文,知书达理

  • 李世民砸魏征的碑并没错 因魏征拿皇帝当垫脚石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世民

    唐太宗和魏徵,一个是千古名君,文治武功,在历代帝王中名列前茅;一个是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官至宰相、封郑国公,谥文贞,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一个大肚能容,虚怀若谷,一个直言敢谏,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治世名言,曾谏二百余事,深

  • 朱元璋治国不如李世民:出身乞丐鸡肠狗肚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

    令人惋惜的是,朱元璋苦心孤诣、惨淡经营了几十年,在历史上却没有出现堪与西汉初年的“文景之治”、唐代初年的“贞观之治”可比的“洪武之治”。所以然者何?残忍忮刻,疑心太重,杀人太多故也。李世民出身世家阀阅,故胸无城府;朱元璋当过乞丐、和尚,故鸡肠狗肚,心胸狭窄。战国时的范蠡说越王勾践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