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的高层视野:自上而下如何看济世安民

李世民的高层视野:自上而下如何看济世安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658 更新时间:2024/2/13 17:51:01

隋朝末年,隋炀帝荒淫残暴,天下大乱。李世民劝父亲李渊起事,态度很积极坚决。而且他已经联络了裴寂刘文静等人,对于起兵很有把握。刘文静是晋阳令,有人事脉络。他认为现在有许多避乱的人来到太原(李渊当时坐镇太原),“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再加上李渊的府兵数万,一下子就能够以十多万人起义,“一下令,谁不愿从?鼓而入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新唐书.列传》)

李世民去见父亲,摆出这个情况,提议可以起事了。李渊先是装做不同意,“欲执世民送官”,但后来还是决定了,同意了。

网络配图

这时李渊本来在为隋炀帝镇压盗贼(造反的人),对付突厥犯边。李渊本来是很会打仗的,他的箭法也极好,但是这个局面中,他一次次“兵出无功”,隋炀帝遣使者要他回江都,可能要怪责他了。李世民说:“事急矣,可起事!”

终于起事。李渊“杖白旗,誓众于野”。从太原出发,先打下了隋军虎牙将宋老生。几个月后,就打到了隋帝的长乐宫,“克京城”。这时李渊还不自称皇帝,不马上赶走隋帝,隋帝只好封他为唐王,三个儿子便成为唐国世子,李世民为秦国公,元吉为齐国公。再过几个月,终于“隋帝逊于位”,把皇帝玺绂奉给李渊,李渊做个样子,“三让乃受”。这年就成了唐朝武德元年(公元六一八年)。这样,既是武力起事,又是和平转移,省事得多。

这时各地的反王还很多,要一一征讨。几年间,平定了最强的对手薛仁杲、李密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刘黑闼等等。李世民的功劳最大,所以最后是由他继承李渊的帝位。

这个过程,似乎很简单。一切是有条有理地进行。短短时间内从隋帝那里承袭到了皇帝位,然后平定天下,打的也只是局部性的战争。

网络配图

认真说来,唐朝的开国皇帝应是李渊,但如果说是李世民也可以。因为整个夺取天下的过程,李世民都参与了,甚至是主动的推进者。年纪轻轻的李世民,怎么能够有这样开阔的视野、胸襟、主张?这与他的出身关系很密切,很直接。

李世民的出身,使他从小就浸在从高层看世事的气氛中。

甚至从取名“世民”开始。

有个书生给李渊看相,说李渊的相,在相法,是贵人也。还会有贵子。这时李世民才四岁,书生见到了这个四岁的孩子说:“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几冠,必能济世安民。”说他将来能够济世安民,期许很高。李渊“乃采其语,名之曰世民”。(《新唐书.本纪》)。

不知道四岁的李世民那时懂不懂“济世安民”是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就是从小已经习惯听到什么济世,什么安民的议论。

网络配图

高层的视野不会都是济世安民,高层也会只看到自己的权力,追求自己的享受,隋炀帝就是这样,但高层要巩固自己的地位,也必须留意如何济世安民,这是高层视野中光明的一面。

李世民的出身,使他很自然地具有了这么一些特点:第一,从小就注意和了解大局,从大局看问题;第二,熟知上层社会的结构;第三,熟悉及掌握人事脉络。因此,他能够那么有主张,行动起来那么有步骤(这方面,李渊有经验,把握住方向)。唐朝的天下,就那么打了下来。

更可贵的是,李世民从这个角度,很注意应该如何才能济世安民,他不能走隋朝灭亡的道路,所以开辟出了“贞观之治”那样的盛世。他很开明,但也有局限。这局限,又与出身有关。

标签: 李世民

更多文章

  • 他是李世民亲封的太子 却死在夺权的路上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

    魏征跟随上司跳槽,一同加入瓦岗寨,成了李密的幕僚,在被王世充打败后,投靠李渊,但是瓦岗军中的李绩,依然掌握着,相当雄厚的实力,于是魏征自荐,说降李绩。李绩,原名叫徐世绩,山东贵族出身,喜欢军事,十七岁就跟着翟让出来闯天下,被魏征说服后,将所有土地兵力,以下属的名义,交给李密,自己则北上,援助李神通,

  • 揭秘李世民为何爱上嫁过5次的“半老徐娘”?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

    历史上迷倒君主的MM不计其数,然而,历经多次改朝换代,却还能让美女成群的君主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女人,在中国历史上恐怕寥若辰星、屈指可数。萧皇后就是这样一位奇女子,一举摘下了历史上最抢手女人的桂冠。网络配图萧皇后天生丽质,娇媚迷人,至于说她美到什么程度,语言可能根本无法描述,从她年近五十仍让李世民看得丢

  • 李世民那么花心为何冷落武则天12年?从来不碰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

    历史中记载武则天与李世民同居12年,但却一个子嗣都没有,有人说李世民根本就不打算重用武则天,采取了避孕措施,但为何从来不碰武则天呢?下面小编带你看。网络配图“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汉族,陇西成纪人,祖籍赵郡隆庆(今邢台市隆尧县),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即位为帝

  • 李世民为何要重用昔日仇人魏徵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

    魏徵在太子李建成手下时,多次劝告李建成先下手为强,干掉李世民;在李世民手下时,更表现得兢兢业业、呕心沥血,成为群臣的楷模。这很有点现代职场精英风范,在哪个公司效力,就尽心尽力为那个公司努力工作。 魏徵六次跳槽的另类忠臣人生 说到魏徵,一般人都知道他是唐太宗李世民手下一个敢于犯颜直谏的忠臣,也是唐太宗

  • 揭秘:李世民为什么忍痛要杀光所有亲兄弟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太宗

    要说李世民夺皇位杀了太子李建成就行了,为何连李元吉也不放过呢,毕竟也是自己的兄弟呀!可事情的关键就在于被杀的这两人自认是兄弟,可他们并不把李世民当兄弟。为何呢?毫不夸张地说,李元吉可以算得上是元老级的太子党党员了。从始至终他都坚定不移地支持和拥护着李建成。唐皇李渊与老婆窦氏一共生育了四个儿子,分别是

  • 李世民遭突厥暗杀之谜:突厥刺杀李世民行动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遭突厥暗杀之谜

    众所周知,由于东罗马帝国(395—1453)的衰落,当时西方变得支离破碎。而唐帝国尤其是贞观时期的大唐,雄踞东方,傲视万邦。首都长安是世界性的大都会,各国使节民商云集,空前强盛繁华。据唐“鸿胪寺”(外交及军事情报机关)粗略统计,贞观年间,来自国外的“侨民”,尤其是中亚细亚和西洋的人士,在长安的定居者

  • 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给唐朝带来怎样的繁荣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太宗李世民

    在政治上,唐太宗能够知人善任,首先为自己组建了一个高效能的领导班子,营造出了一个清明的政治氛围。他一生从谏如流,在历史上被传为佳话,据记载,光是魏征,就二百多次直谏他的过失。对此,他不但没有恼怒,反而愈发谦虚,从谏如流,而且将魏征视为明得失的一面镜子。为了巩固统治,他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大大提高

  • 揭秘李世民收了李元吉的媳妇是因为好色?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

    在大唐历史上,有三桩桃色绯闻被人们千年以来一直津津乐道。一件是唐太宗李世民收了弟(李元吉)媳妇,一件是唐高宗李治收了后妈(武媚娘),一件是唐玄宗李隆基收了儿(李瑁)媳妇。因此后人对几个朝代有一评语:脏唐臭汉宋无明。就是说大唐的宫闱之事比较开放,是人们街头巷尾主要的八卦话题。对于这三桩绯闻,大家都归结

  • 李世民那些无出其右的光彩能掩盖他弑兄的污点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太宗

    提到古代帝王的用兵之道,人们会想到很多开国皇帝的雄才大略,这里面有善于用人的秦始皇和刘邦,还有得天时、占地利的赵匡胤和朱元璋等,但在毛主席看来,古代帝王最善于用兵的皇帝非李世民莫属,他曾盛赞“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能得到毛主席这种赞誉的封建帝王是不多的。网络配图李世民虽出身贵族,但却从小就很有

  • 李世民的双面人生:带血的王位和博大的帝王心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著名的皇帝,因为他有贞观之治,他有被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的伟大事迹!但他并不是一个神,他毕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他的一生是有功也有过,有光彩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的。其实看历史发掘一个人的优点很容易,真正困难的是,观察和分析历史的阴暗面,一般历史对皇帝这方面比较避讳。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