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铁腕君王李世民如何用眼泪避免了大错?

揭秘铁腕君王李世民如何用眼泪避免了大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577 更新时间:2024/2/13 13:51:29

唐太宗李世民可谓是为铁腕君王,一生杀伐决断,杀兄逼父,这样的皇帝是如何用眼泪避免一场大祸的呢?

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一代帝王李世民的眼泪更不会轻易流下来,且不说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李世民爱兵如子也被广为颂扬。可如果战况危急,涉及到亲情、将士,以及未来的命运,李世民会如何抉择呢,他的眼泪又会为谁流呢?

网络配图

历史有时富有戏剧性,在风云变幻的战场上,李世民就面对了这一刻。

那是在李渊的部队横扫长安之前,当西进的消息传到长安,隋炀帝孙子代王侑留守在京师,他立即派虎牙郎宋老生率精兵两万屯驻霍邑,又遣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屯河东,这样就形成了犄角之势的防线,以阻截李渊军队的进攻。

适逢秋雨绵绵的季节,道路泥泞,李渊父子行至距霍邑西北五十余里的灵谷县,大军前进受阻。李渊无奈下令扎营,并派出一支部队回太原增运粮饷,李渊坐等天气好转,不料大雨一直下个不停,军中士兵也渐感军粮不足,开始慌乱不安起来。

真是屋漏偏遭连夜雨啊,就在这时有流言说,突厥联合刘武周率军乘虚南下,要进攻太原。这太原可是李渊的起兵根据地,当时不仅是士兵的家属,连李渊的亲属也大部分留在太原,万一太原失守,岂不是被切断了后路?后果将是不堪设想,军心必将会大乱起来。

网络配图

要说当时的通讯设备,只是靠快马加鞭、飞鸽传书之类的通信,李渊的部队一直向着长安行进,对这个消息还真不敢断定是真是假,李渊也摸不清真实情况,难以预料事态的发展。于是召集裴寂李建成、李世民及文武官员商量此事。

这个流言可真是非同小可。其实,这只是长安放出来的假消息,为的就是迷惑李渊,迫其撤兵保太原,以求长安城的安然无恙。真实的情况是刘文静出使突厥,早已谈判成功,已经和突厥首领达成统一战线,正率着千余突厥兵马来支持李渊,只因路途遥远和天气的影响,才迟迟未能赶到。可是李渊不知情啊,他觉得凭他目前的实力,这个流言应该是假的,可看看眼前的局势,晋阳空虚确实给了突厥和武周的可乘之机,流言也不是没有道理,于是李渊决定收军北还。

裴寂支持李渊的决定,他本身也是这个意见。他认为宋老生、屈突通连兵据险,易守难攻;突厥贪而无信,见利而行;李密虽然表面上说联合,其人也是奸谋难测。李渊也正是听了他的意见,才决定还救根本,然后再图他举。李渊也征求了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俩的意见,李世民很是反对。

网络配图

李世民认为,现今秋粮已经熟了,军队何愁粮草呢;刘武周与突厥看似相符,若武周进攻太原,就不担心突厥会近取马邑吗;李密顾恋着仓粟鞭长莫及;宋老生轻躁,一战可擒。若此时收兵,担心收编的义军会解体,还守太原恐怕也难以保全。李世民建议等雨停了就进军,不取霍邑敢以死谢罪。李建成听李世民说得有理,也支持他。可是众人都保家爱命,李渊下令部队北还。

千载难逢的战机岂能错过,李世民眼睁睁的看着部队开始拔营北还,开始心痛起来,想到大势即将逆转,不绝悲从中来,在父亲的寝帐外失声大哭了起来。李渊被李世民的哭声惊醒,内心也哀痛北还将众散,觉得李世民说的有道理,立即下令追回拔营北还的部队。没过几天,雨停了,太原的粮草也运到了,李渊的军队经过修养,将士们蓄装待发,一举攻克了霍邑。之后乘胜沿河直下河东,西攻关中;李建成屯兵守潼关,李世民沿渭河北岸西进,迂回包围长安。

事实证明,李渊的决策是对的,可若没有李世民的那场哀嚎大哭,时局又会是怎样的呢?不得不佩服李世民的八字名言:智不及谋,勇不及断。

标签: 李世民

更多文章

  • 一代英主李世民为何会向突厥称臣纳贡十二年?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

    突厥是我国北方境内一个古老而又显赫的民族。早在南北朝时期,突厥族就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建立了人数多达数十万的军队。到了隋朝初年,突厥族却因内讧和斗争,统治集团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突厥在阿尔泰山以西,东突厥则控制着东起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其中东突厥不久被隋朝军队打败,西突厥也因为内乱而一度衰落。

  • 史上十大伪君子:唐太宗李世民欺骗国人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史上十大伪君子

    中国史上十大伪君子,我们评选的标准是,他们虽是伪君子,但不是十恶不赦的大恶人,因此凶狠好杀的秦始皇、楚霸王等人都不算;其次是那些隐蔽得很好的伪君子,到如今还受到称赞,至少存在争议,如王莽那种生前就被揭穿的,虽然也属于伪君子,但属于不高明的伪君子,因此也没列入。我们来看下这十大伪君子分别有哪些?伪君子

  • 揭秘:李世民的玄武门兵变为何会单单少了秦琼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玄武门兵变

    作为功绩足以与秦始皇赵匡胤齐名的君主,李世民这一辈子唯一的遗憾估计就是发动了那场玄武门兵变。从哪个角度看,这场起事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对李世民来讲,自己当皇帝总比当个闲散王爷天天冒着被哥哥杀掉的危险提心吊胆的好,对后世来讲,一个开明的君主势必比即将即位的废柴好得多,至少保证了之后贞观之治的盛世。但这

  • 揭秘李世民的女儿为什么会爱上一个野和尚?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

    房遗爱才是羞耻。高阳公主这么说过。那时,辩机是骄傲。辩机已死,已经不再骄傲了个性聪慧,高阳公主:李世民的第十七女。备受宠。嫁给宰相房玄龄次子房遗爱,夫妻不谐。后与会昌寺僧人、玄奘高足辩机私会。数年后,事发,辩机被腰斩,高阳公主身边的侍女均被处死。网络配图高阳公主开始与僧人寻欢作乐。三位僧道怂恿高阳公

  • 帮李世民横扫天下的神秘兵种:大唐玄甲军骑兵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大唐玄甲军骑兵

    强将手下无弱兵,汉光武帝扫平天下,幽州突骑功不可没。李世民纵横驰骋,就不能不提到他手下那只玄甲军了。对于这只玄甲军,史书中的记载并不详细,我们只能通过各种史料的只言片语,来拼凑这只精锐骑兵的形象。首先让我们来看《资治通鉴》对于玄甲军的记载:“秦王世民选精锐千馀骑,皆皁衣玄甲,分为左右队,使秦叔宝、程

  • 李世民的王牌部队玄甲军:有何辉煌的历史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的王牌部队玄甲军

    玄甲军的字面理解:玄指黑色,甲指盔甲。全称意思为穿黑甲的军队。历史上的玄甲军应属重骑兵,士兵身着黑铁盔甲,是号称中国历史十大骑兵的兵种之一。《资治通鉴》记载:“秦王世民选精锐千馀骑,皆皂衣玄甲,分为左右队,使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分将之。每战,世民亲被玄甲帅之为前锋,乘机进击,所向无不摧破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不爱武则天的真实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喜欢什么样的女人呢?有一个女人是唐太宗终身爱慕的,她就是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是唐太宗一生最敬重的女人。她从小知书达理,13岁时嫁给了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常常想和她探讨国家大事,但是,长孙皇后总是避而不答。类似品质的还有徐贤妃,也受到唐太宗的宠爱。综合徐贤妃和长孙皇后这两个人的特点,我们

  • 揭秘武媚娘究竟凭借什么神曲吸引了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媚娘

    电视剧《武媚娘传奇》中,武如意凭借一段《兰陵王入阵曲》将李世民吸引,但历史上真实的《兰陵王入阵曲》是什么样?在央视版《水浒传》中,柴进悄悄进宫,在宋徽宗书房屏风后面看见皇帝御书四大寇的姓名,但在日本无穷会藏本中的《水浒传》变成了三大寇。记者跟随“行走书香重庆”全民阅读采访活动走进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唐太宗李世民如何处置受贿叔叔驾驭下属有奇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六年(632年),右卫将军陈万福从陕西九成宫去京城长安,一路上大摇大摆,好不威风,途经某处驿站时,还把政府招待所的数石麦麸子拿走了。堂堂一位朝廷命官,吃的是皇粮,享的是厚禄,用度宽裕不愁,怎么还要向区区几石麦麸子伸手?想必是平时索拿卡要惯了,这回也习惯性地顺手牵羊占点便宜。网络配图不料这“麦麸门

  • 薛举:第一个打败李世民的起义军领袖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薛举,李世民

    李渊在成为太原留守后,积极备军,准备做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等到儿子们,包括李建成、李元吉从河东进入太原,李渊杀死太原副留守王威和武牙郎将高君雅,正式宣布起兵。当部队进入霍邑县境内后,遭到了宋老生的强力阻击,同时部队缺粮,还遇到了连日的大雨,大本营太原也遭到了刘武周的威胁。在这个时候,李渊和李建成、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