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独孤皇后独孤伽罗简介 与杨坚同辇而行辅助政事

独孤皇后独孤伽罗简介 与杨坚同辇而行辅助政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841 更新时间:2023/12/10 2:15:49

导读:隋朝隋文帝的独孤皇后独孤伽罗,不仅仅出身好、相貌好、才德好,是一个三好女性,更是辅佐这隋文帝杨坚,帮着他开创了隋朝,稳固这江山。她是一个让历史上人物颇为尊重和敬仰的皇后。

独孤皇后独孤伽罗个人资料简介:

中文名:独孤伽罗

国籍:中国隋朝

民族:鲜卑

籍贯:河南洛阳人

出生地:秦州上封(甘肃天水市)

出生日期:西魏大统十年(公元544年)

逝世日期: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8月24日)

享年:59岁

谥号:文献皇后

陵寝:陕西隋太陵

职业:皇后

信仰:佛教

主要成就:宫中同尊二圣

父亲:独孤信

丈夫:隋文帝杨坚

儿子:

房陵王杨勇(公元565年—公元604年),曾经是太子,被废;杨广当上皇帝后,被杀。

隋炀帝杨广(公元569年—公元618年)

秦孝王杨俊(公元571年—公元600年):字阿祗,文帝第三子,妃博陵崔弘度妹。

蜀王杨秀(公元573年—公元618年):文帝第四子,妃薛国公长孙览女。

汉王杨谅(?—?):原名杨杰,字德章,小字阿客,后改为益钱,文帝最幼子,妃豆卢绩女。

女儿:

乐平公主杨丽华(公元561年—公元609年):隋文帝夫妇长女,北周宣宇文赟皇后。

襄国公主杨氏:下嫁河阳郡公李纶之子李长雅。

广平公主杨氏:下嫁宇文庆之子宇文静礼。

某公主杨氏:史书不载,经历不详。

兰陵公主杨阿五:美姿仪、性格温婉爱读书,隋文帝特所钟爱。

独孤皇后独孤伽罗的一生经历:

在我国历史上,隋朝与秦朝颇有类似之处:都是在长期的战乱分裂中建立大一统帝国的;都是延及二世被杀国亡的;并且都还有一个短暂的三世作为过渡;秦、隋之后的汉、唐都开创了长期稳固繁荣的局面。大的格局相似,其细节自然又各自不同。比较有意思的一点差异,是秦始皇以其狼虎之性,淹没掩盖了整个六宫粉黛的声名;而隋文帝以其简约平朴,却独享和造就了一个仁慈明决的悍内助文献独孤皇后,令后世妇女扫眉而出。

独孤皇后,河南洛阳人,是后周大司马、河内公独孤信的女儿。独孤信与杨坚同朝奉君,那杨坚却天生异相。《隋书·高祖本记》称其“文人龙颜,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哟文在手曰‘王’,长上短下,沈深严重。”即使不懂相面之术,也知定是无比尊贵之人。独孤信欣欣然便把女儿嫁给了他。独孤氏初入杨门,年才十四,但也柔顺恭孝,不失妇道。杨坚与之两情相洽,立誓不与其他女子再生孩子,这在封建社会也算得誓约非小了。独孤氏一门亲贵,她的姐姐后来成了周明帝的皇后,再后来,她与杨坚的大女儿又成了周宣帝的皇后,贵戚之盛,莫与之比。周宣帝朝,杨坚作为国丈,官拜上柱国、大司马,位尊望隆,宣帝是既忌之且恨之。独孤氏却偏能谦恭自守,当世称为贤妇。及周宣帝崩,周静帝以幼冲践祚,杨坚便以假黄钺、左大丞相职入总百揆,掌理朝政,都督内外诸军事。独孤氏居处闺闱,却也明辨时局,力劝杨坚即皇帝位,说:“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杨坚遂三辞三让而受禅,建立隋朝,独孤氏理所当然成了皇后。

这独孤氏即了皇后位,也确能母仪天下。当时突厥与中国互市,尝有明珠一筐,价值八百万,幽州总管就撺掇皇后买了它。岂知皇后凛然道:“这些东西不是我所需要的。现在边患无穷,将士疲劳,不如拿这八百万分赏前方将士吧。”此言一出,百官莫不钦服。另外,每年在大理决囚时,独孤皇后总要涕流满面,悲不能已。仁慈如此,却也明决是非,不枉私情。大都督崔长仁是皇后的表兄弟,犯法当斩。隋文帝认为是皇后的亲戚,就想赦免了他。皇后说:“国家之事,岂可顾私!”于是崔长仁就依法斩了首。还有一个异母兄弟独孤陀,以猫鬼巫蛊,厌咒皇后,也当斩首。皇后三日不食,为之请命,说:“独孤陀假如是蠹政害民,按律斩首,我不敢说什么。但现在是诅咒我个人,我不忍心以此害了他。”于是独孤陀就被免除了死刑。所以说独孤皇后既明决,又复仁慈,深晓事理,是个很不错的皇后。

在辅佐隋文帝执政中,独孤皇后也颇有作为。文帝每次临朝,皇后必与皇帝一起乘辇车同去,到了朝阁外,皇帝进去了,皇后就留在外面等候。等候的同时,也颇不清闲,常使派宦官传递朝会信息,“政有所失,随则匡谏,多所弘益。”皇帝退朝回宫,两个人就“同返燕寝,相顾欣然。”纵观中国历史,两口子如此共掌朝纲,恩爱无加,可说是绝无仅有了。夫妻俩经常在一起讨论政事,对问题的看法经常保持着高度的一致。隋文帝对她是既宠之,又惮之。当时宫中称为“二圣”。

这种情形,偏没人说她是妇人干政,原因在于独孤氏只做襄助参谋,而决不揽权御事。当时有司奏请:依《周礼》,“百官之妻,命于王后。”岂料皇后回答:“这是妇人干预朝政的开端,此例断不可开。”当即就一口回绝了。故“内助”之名切实,之所以加一“悍”字,是因为以下的缘故。

独孤皇后虽然贤德,妒忌之心却不稍逊。隋文帝的五个儿子,都是她一人生养,此外再无异生之子,这在封建帝王中是十分罕见的。绕是如此,独孤皇后依然监督弥甚。后宫佳丽无数,隋文帝终日面对,却不敢稍所幸御。终于有一天出了意外。时叛臣尉迟迥的孙女被没入宫,颇有美姿,杨坚见而大悦,一个把持不住,就临幸了她。独孤皇后知道后,就趁着文帝上朝,偷偷把尉迟小姐给杀了。

文帝散朝,兴冲冲跑回后宫,满拟重弹佳调,再付巫山,却不料一盆冷水兜头浇下,不由得悲极生怒,怨愤无名,就一个人骑了马,从苑中突骑而出,也不择路径,顺着山谷一直狂奔了二十余里。此一节,很像现代爱情电影中的某一个情节了。后来左丞相高颕、右丞相杨素等一路追踪,扣马苦谏,杨坚才长叹道:“吾贵为天子,则不得自由!”高颖劝道:“陛下岂得以一妇人而轻天下!”这才怒意稍解。驻马良久,到半夜这才策马返回。来到宫中,独孤皇后却还在宫中端坐等待,并且专门摆下一桌酒席,向夫君“流涕拜谢”,高颖、杨素乘间调和,这一段醋海风波方才平息。但高颖因说皇后是“一妇人”,从此便得罪了皇后,由亲到疏,渐见冷淡,尤其后来高颖的小妾生了个男孩,这个古代的女权主义者勃然大怒,从此就在隋文帝的耳旁多所僭毁,高颖由是竟黜。其他朝中大臣如妾怀孕,独孤氏照例受不了,必劝文帝申斥之。其“悍”劲之足,不但是严管夫君,竟连别人家里的事也要横加干涉。

太子杨勇却偏多内宠,且尤其喜欢小妾云氏。后来正室元妃因心脏病发作死了,云氏更是万千宠爱集于一身。这就正好触了皇后的霉头。又偏有二儿子晋王杨广,非常善于矫饰,刻意地不喜欢侧室,而只与正室萧妃一人共居,独孤皇后就大大地喜欢。两相比较,优劣立判。后来杨勇终于被废,杨广如愿以偿地做了太子,盖兆于此。史书称,“皆后之谋也”。可以说独孤皇后的“悍妇”本色也算发挥得淋漓尽致了,竟波及到皇位继承的废立大事。

独孤皇后五十岁而崩,比隋文帝早死了两年,谥号文献。合其一生,能博“悍内助”之名,千古之下,一人而已。

标签: 独孤皇后杨坚独孤后

更多文章

  • 隋唐时期大臣皇甫无逸简介:他死后的谥号为何是良?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皇甫无逸,隋唐

    皇甫无逸(?~627年),字仁俭,安定朝那(今甘肃省灵台县朝那镇)人,洛阳七子之一。隋唐时期大臣,并州司马皇甫诞之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以门荫,起家员外郎。仁寿末年,其父反对汉王杨谅谋反,惨遭杀害。隋炀帝即位,念及其父忠诚殉国,册封平舆县侯,出任淯阳太守。

  • 王慧龙:南北朝时期北魏名将,他建立了哪些功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慧龙,北魏

    王慧龙(390年~440年),字慧龙, 太原晋阳人。北魏名将,东晋尚书左仆射王愉之孙、散骑侍郎王缉之子。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十四岁时,遭遇东晋太尉刘裕灭门,渡江投奔后秦。义熙十三年(417年),后秦灭亡后归顺北魏。泰常八年(423年),跟随明元帝拓

  • 《魏书·王慧龙传》原文及译文,节选自王慧龙传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魏书》,北魏

    《魏书》,二十四史之一,是南北朝时期北齐人魏收所著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魏书》共124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因有些本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3卷,实共131卷。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

  • 王慧龙生平简介 王慧龙人物事迹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慧龙

    生平简介王慧龙(?—440年),东晋时期人,自称是太原晋阳人。王慧龙是晋安帝司马德宗时尚书仆射王愉之孙,散骑侍郎王缉之子。幼聪慧,王愉以为诸孙之龙,故名慧龙。王愉以前对刘裕不礼貌,刘裕得志后,王愉被族灭。慧龙年十四岁,为沙门僧彬所匿。王慧龙从南方来到了北魏。崔浩之弟崔恬将女儿嫁给他。王慧龙的鼻子宽大

  • 杨玄感叛乱:隋末反叛大潮中一个失败的先行者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杨玄感,隋末,叛乱,

    杨广回国后,面对已成燎原之势的民变却是丝毫不放在心上。他满脑子充斥的只是再次东征,一雪高句丽之耻。毕竟,连那么个弹丸小国都奈何不了,以后还怎么在东、西突厥面前称雄?至于那几个老百姓造反,交给地方政府处理就行了。于是,他再次下诏,命令全国军队到涿郡集中,准备第二次东征。具体准备过程不再细说,参照第一次

  • 历史的复刻:李密为何重蹈杨玄感的覆辙而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密,长安,杨玄感,

    李密(582年-619年1月20日),字玄邃, 一字法主,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南),隋唐时期的群雄之一。李密出生于四世三公的贵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乱时,李密成为瓦岗军首领,称魏公。率瓦岗军屡败隋军,威震天下。在瓦岗军原领袖翟让准备让位给他时,翟让的哥哥却从中阻拦。他不得已

  • 杨玄感造反事件:一群隋二代的武装闹剧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杨玄感,隋朝,造反,

    隋炀帝杨广执政期间,对国民横征暴敛,百姓民不聊生;对干部猜忌暴虐,杀了很多高官。就连帮他设计执行阴谋、害死亲爹获得政权的大臣杨素,他也暗下杀心。好在杨素死得早,在官位上去世。他死后,杨广对身边人说:“他要是不死,早晚得是全族屠灭。”这话后来传到了杨素儿子、礼部尚书杨玄感耳中。作为高干子弟的杨玄感在官

  • 揭秘:李世民为什么重用爱拍马屁的宇文士及?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世民,宇文士及,唐朝

    李世民在魏征临死前和死后的态度截然不同,临死前对他宠信有加,死后却毁了他的碑文。李世民和魏征的关系背后其实还牵扯到山东集团。“朝廷中有奸佞小人,还望陛下远离他们,切勿受其蒙蔽蛊惑!”这是魏征给我上书进谏时总会提到的内容。魏征所指奸佞小人到底是谁,他自然不便明说。这是在官场中周旋的基本法则。其实,朝中

  • 宇文士及出身反贼家庭为何赢得隋唐四代皇帝器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隋唐,宇文士及,唐太宗,唐高祖,

    唐太宗一代雄主,虽然经历过不光彩的玄武门之变,但是继位之后的他对大唐,对中国历史都是有贡献的,所以总体来说,他还是一个不错的甚至可以说是极好的君王。不过再好的君王,也都有敢于,乐于去拍马逢迎的臣子。这个臣子或许并没有太多的实干才能,但是他会判断形势,也特别会揣摩君王的心思,尤其是皮厚,是典型的官场老

  • 将作大臣宇文士及:宇文化及的亲弟弟李渊的女婿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宇文士及,宇文化及,唐朝,

    宇文士及(?-642年),字仁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大臣,隋朝左卫大将军宇文述第三子。宇文士及原是隋朝驸马,历任尚辇奉御、鸿胪少卿。江都之变后,封内史令,后东入长安,投奔唐朝,被拜为上仪同,并随唐太宗征战,升任中书侍郎,进封郢国公。625年(武德八年),宇文士及拜相,担任侍中,兼天策府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