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松赞干布生平 吐番王朝国王松赞干布的介绍

松赞干布生平 吐番王朝国王松赞干布的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534 更新时间:2024/1/7 4:31:03

松赞干布吐蕃朝第33任赞普,是实际上吐蕃王朝的立国之君。《新唐书》等汉史籍中名为弃宗弄赞、器宗弄赞、弃苏农赞等。在位期间(629-650年),平定吐蕃内乱,极大扩张了吐蕃王朝的版图,使吐蕃成为青藏高原的强国。

有的佛教史籍都十分乐于给他披上一层层神秘的外套,说他是雪域保护神慈悲的象征——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并言他的顶上有阿弥陀佛像,手足皆有轮相,把他描述成活生生的菩萨,按他们自己的观念极端地把松赞干布神化了。但他确实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吐蕃领袖,推动了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使吐蕃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政权。

据敦煌文书的记载,松赞干布的父亲南日松赞被反叛者毒死,象雄、苏毗、塔波、工布、尼洋波等公开叛变。松赞干布即位初期,吐蕃的局势动荡,到处都有反叛者,一片混乱,新生的吐蕃政权受到了挑战。但历史不容倒退,年仅十三岁的赤松赞在危难中登上赞普宝座,肩负起历史的重任。《旧唐书吐蕃传》亦云:“其为人慷慨才雄,常驱野马、牦牛,弛刺之以为乐。”俨然是位少年老成、智勇双全的领袖人物。松赞干布即位不久,当机立断,用武力强制的手段,镇压反叛者,“尽行斩灭,令其绝嗣。”纷乱的局面得到控制,并趋安宁,避免了新生的吐蕃王国在他的幼年期遭受夭折的厄运。

为了稳固自己的宝座,加强巩固君臣间的关系,维护王权的绝对地位,一方面残酷镇压反上获罪之人,给予严厉惩处;一方面对功臣实行奖赏、奖励,并且广泛利用传统的盟誓形式牢固臣下对他的忠诚。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了解到盟誓的重要性,南日伦赞时的功臣韦邦多日义策请求赞普与他的子孙会盟,恩赐他的家族,松赞干布恩准韦氏的请求,在冲木地方举行了会盟,参加者有韦氏子孙和松赞干布的部分大臣,双方誓词如下:

松赞干布君臣誓曰:“自今尔后,尔兄弟子侄于悉补野赞普驾前忠贞不二,不阳奉阴违(不使赞普丢脸),永远永远,世世代代,无论年何月,决不对义策之子无罪而责谴,决不听信奸人离间,即或听到离间之词亦允许尔等辩论;以申诉原委,决不因而谴责。

义策之子孙任何人对赞普有意外不忠之事者,即对不忠者本人以外,决不株连,其他未参与盟誓之人决不加罪,决不像对待猪一般用武器来刺杀,也决不像鹰鹞对待禽鸟一样追赶,任何一个有能力之人决不抛弃,决不贬责。义策之一子将受决不低于金子告身之封赐,决不无罪而褫夺其奴户、封地。忠心不二者而绝嗣之时,亦不没夺其奴户、封地。尔若有二心,则我降罪,不在破盟之列,尔若将奴户、封地用以调换,或献出时,亦不在破盟之列,永远永远,王族之子孙后代均遵照此誓办理,誓文交给义策父子收执。”

义策父兄子侄之誓词云:

对于悉补野赞普赤松赞父子宗系决不变心,永远永远,赞普之子孙对我等无论怎样,我等决不变心,决不为他人所引诱;决不投靠其他人;决不与变心之人沆瀣一气;决不在食物中安放和搀和毒液;决不对赞普赤伦赞(应是松赞)做任何坏事。若我之兄、母、弟及子孙之中有任何一人产生异心时,立即向赞普袒露其有异心,决不跟产生异心之兄弟为伍;其他人若对赞普心怀二志,我定将此事坦露;对任何并无过失之人,决不挑拨离间;决不嫉妒憎怨;若被任命充当长官,对于一切民庶决不有所偏私,决然勤谨奉行赞普之诏令,永不忘渝,此誓。(《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

赞普一方的誓词是至高无上的诏书,恩威并施,松赞干布保证韦氏家族的特权,保护其属民和封地,不随时剥夺,但韦氏必须以永远对赞普忠心耿耿,不得有二心作为前提,否则誓词就会失效,如有不轨,赞普会随时降罪于韦氏。而韦氏一方的誓词,句句表忠,有附首贴耳之状。君臣关系分明,忠诚于赞普是贵族的义务。松赞干布用盟誓笼络和控制臣下的高明手段,也显示着王权的强大。

标签: 松赞干布吐番

更多文章

  • 松赞干布简介 吐蕃王朝的立国之君松赞干布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松赞干布,唐朝,吐番国君

    松赞干布(617-650年,藏语拼音:SongzainGambo;威利:Srong-btsanSgam-po),吐蕃王朝第33任赞普,是实际上吐蕃王朝的立国之君。《新唐书》等汉文史籍中名为弃宗弄赞、器宗弄赞、弃苏农赞等。在位期间(629-650年),平定吐蕃内乱,极大扩张了吐蕃王朝的版图,使吐蕃成为

  • 为什么一个唐朝公主东阳公主被驸马当妓女,原因何在?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东阳公主,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共生育有35个子女,其中:14子,21女。今天,乐奀要给大家介绍的主人公就是唐太宗最小的女儿--新城公主。新城公主(634-663年),唐太宗第21女,生母长孙皇后(601-636年)。初封衡山公主,后来改封为新城公主。龙朔三年(663年)正月乙亥日,高宗李治下旨,将杀害新城公主的凶

  • 梁令瓒成就有什么 梁令瓒的有什么代表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玄宗,唐朝

    成就梁令瓒在唐玄宗开元九年(公元721年),一行(张遂)受诏改治新历,为此他提出要制造一架可供观测日、月、五星位置的新仪器。率府长史梁令瓒按照一行的观测要求进行设计,并制成木制模型。一行试用满意,就于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改制成铸铜,名为黄道游仪。黄道游仪的结构与李淳风的浑天黄道仪大体一致,也是

  • 梁令瓒生平简介 梁令瓒生平都做过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唐玄宗,吴道子

    生平梁令瓒是唐代著名的天文仪器制造专家。由于中国古代史籍对科学技术的忽视,对梁令瓒的记载相当简略。从新、旧《唐书》的《玄宗本纪》和《历法志》中可以知道,身为蜀人的梁令瓒大约是与僧一行(俗名张遂,公元683-727年)同时代的人,他在天文科技上作出了相当的贡献,尽管记载相当简略,却丝毫无损于梁令瓒的科

  • 唐朝画家梁令瓒简介 梁令瓒 全世界最早的机械钟发明者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公麟,唐朝画家

    梁令瓒,生卒年不详,唐朝画家、天文仪器制造家。汉族,蜀(今四川)人。官率府兵曹参军。开元九年(721年),玄宗命僧一行改造新历(大衍历),而无黄道游仪测候;令瓒因创制游仪木样。一行称其所造能契合自然,对推步大有帮助。后又与一行创制浑天铜仪。亦工篆书,擅画人物。存世作品有《五星及二十八宿神形图》一卷,

  • 王仙芝生平都做过哪些事情 唐末农民起义领袖王仙芝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农民起义,唐僖宗,黄巢

    王仙芝(?—878年),唐末农民起义领袖。王仙芝贩私盐,出没江湖,濮州(今山东菏泽市鄄城县北)人,于乾符元年(874年),聚众数千人,揭竿长垣,878年,所领导的义军被曾元裕包围,经过激战,义军5万余人英勇牺牲,自己在突围中不幸战死。人物生平王仙芝,濮州(今山东菏泽市鄄城县北)人﹐贩私盐时奔走各地,

  • 王仙芝受降之谜:唐末农民军领袖王仙芝变节说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仙芝,黄巢起义

    由王仙芝和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起义,是我国古代第一次高举“平均”旗号的农民战争,在历史上颇具影响。然而,根据史书的记载,在长达九年的起义过程中,王仙芝曾经接受唐朝政府的诱降。史书的这些记载可信吗?现存的两《唐书》和《资治通鉴》等史籍中一致记载,王仙芝曾在新州受唐刺史裴偓的诱降,引起起义军内部分裂,与黄

  • 唐末农民军领袖王仙芝变节说:早就出卖了黄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黄巢,王仙芝,起义,

    由王仙芝和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起义,是我国古代第一次高举“平均”旗号的农民战争,在历史上颇具影响。然而,根据史书的记载,在长达九年的起义过程中,王仙芝曾经接受唐朝政府的诱降。史书的这些记载可信吗?现存的两《唐书》和《资治通鉴》等史籍中一致记载,王仙芝曾在新州受唐刺史裴偓的诱降,引起起义军内部分裂,与黄

  • 解密:唐末大宦官田令孜缘何能专权控制朝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宦官,田令孜,

    专权的唐末宦官,已经成为唐王室肌体上的大毒瘤,由此而至的王朝的败亡,也就不可避免了。唐末专权宦官田令孜,四川人,本姓陈,字仲则。在唐僖宗李儇为普王时,他负责侍候普王起居,经常与之同吃同睡同玩。李儇即位后,称他为“阿父”,将他升为左神策军中尉、左监门卫大将军。广明元年(公元880年),黄巢占长安,田令

  • 唐朝宦官田令孜:权倾朝野拥立 唐僖宗做摆设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僖宗,田令孜,郭琪

    光启元年(公元885年)春,唐僖宗李儇“銮驾”回到阔别五年之久的长安。成都虽然不错,但“梁园虽好,不是久留之地”。此时的长安虽然经过五年多的战火被弄的破烂不堪,但这里毕竟是自己的家,狐死尚且首丘,况僖宗乎!这位十二岁就被宦官拥立轻松坐上了那把尊贵的龙椅的皇帝,几乎成了个摆设,负责打理朝政的都是些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