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唐英雄侯君集简介 历史上侯君集是怎么死的

隋唐英雄侯君集简介 历史上侯君集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682 更新时间:2023/12/16 17:12:26

侯君集,是豳[bīn]州三水人,在今在今中国陕西省旬邑县西南。侯君集自少年时代就勇武为人称颂,以有材且雄健著称,出身于关陇贵族集团,是个胆大勇武的世家子弟。

在隋末天下大乱的背景下,侯君集得识明主,投入了李世民的幕府之中。他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屡建功勋,被封为全椒县子,受到了李世民完全的信任。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爆发了,在这之前,侯君集出谋划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他跟随李世民进入玄武门,诛杀了李世民的兄弟李建成李元吉。不久,李渊退位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为唐太宗,侯君集被封为潞国公,赐邑千户,升为右卫大将军,而此时的李靖,食邑才有五百户,可见当时在李世民的眼里,侯君集比李靖重要的多。

侯君集讨伐吐谷浑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侯君集又升为兵部尚书,参议朝政。贞观九年,他被任命为积石道行军总管,作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李靖的副手,讨伐吐谷浑。

五路大军直指吐谷浑,慕容伏允胆战心惊。他放火烧荒,尽毁草原,然后躲进沙漠,给唐军来个坚壁清野。侯君集主张穷追猛打,不给敌人喘息之机。

李靖征讨吐谷浑国。以侯君集为积石道行军总管。部队到达鄯州,商议下一步军事行动。侯君集说:“现在朝廷的军队已快到目的地。而吐谷浑部队不去守住险要之地,实在是老天相助。如果用精干的部队乘其不备,则有大胜可能。等敌人逃到山谷里,攻克起来就难了。”

李靖同意他的计策。唐军兵分两路,李靖、薛万均往北路,侯君集、李道宗往南路,对慕容伏允展开了钳形攻势。侯君集部穿越2000多里的不毛之地,人靠喝马血维持体能,马靠啃冰雪延续生命,终于在乌海(今青海苦海)追上了吐谷浑军,杀得吐谷浑人鬼哭狼嚎。唐军翻越积石山(今青海阿尼玛卿山),在今天的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里全歼慕容伏允的吐谷浑军,慕容伏允走投无路,自缢身亡。慕容伏允的儿子慕容顺也被唐军俘获,吐谷浑举国投降,唐军大获全胜,自此吐谷浑一举平定。

侯君集平定高昌国

贞观十一年,侯君集被封为陈州刺史,改封为陈国公。明年,又拜为吏部尚书,进位光禄大夫。侯君集以前根本不爱读书,进了李世民的 秦王府后才拿起书本补习功课,他天资聪颖,竟然很快小有成就,典选官员,制定考课,做得有条不紊,颇受时人赞美,出将入相,文武双全,正是大唐帝国官员的典型特征。他一直走得很顺,少有挫折,心高气傲,耻居人下,就成了他一贯的心态。连一向待人谦和的李道宗都看不惯他,认为他不是善类,早晚必为反贼。侯君集如此狂傲,当然有他狂傲的资本,那就是他独担重任、平灭高昌国的赫赫战功。

高昌国是个与今天的伊拉克差不多大小的国家,位于中亚地区的咽喉地带,东面是强大的唐王朝,西面是西突阙这样凶悍的游牧民族,在强国的虎视眈眈之下,高昌国就有了墙头草的特征,在大国的缝隙之中谋求生存,于是,高昌国摇摆不定的举动就被大唐帝国视为对国家威严的挑衅。

高昌国王鞠文泰本来对大唐颇为恭敬,经常贡献一些奇珍异宝,贞观四年,鞠文泰亲自入朝晋见唐太宗,得到了丰厚的赏赐,鞠文泰的妻子还被册封为常乐公主。来回的路上,见到大唐的西部地区因久经战争而城邑空虚、人民稀少,心里涌起了轻视唐朝的念头,于是悍然与西突厥勾结在一起,做出了几件让人侧目的事情。他扣押了不少路经高昌的西域商人和贡使,不许他们前往大唐。又和西突厥联合出击,攻打唐朝的西域属国伊吾和焉耆,连下焉耆数城。焉耆王派使者向大唐求救,唐太宗的忍耐终于达到了极限。贞观十四年,李世民任命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率领薛万均、契苾何力等将领直奔高昌而去。

高昌国王麴文泰听到这个消息,笑道:“唐国离我国七千里地。荒漠,盐碱地有二千里。既无水草,而且冬天风吹裂肌肤,夏天风吹如火烧。行族商人一百人不能有一人到达。岂能大军攻到这里?即使能够到达,在城外一两十天就会因吃完粮食而溃败。我将趁机俘虏他们。”

侯君集刚渡过荒漠,到达高昌地界。就听到麴文泰死去,其麴智盛刚继位。而且高昌正在办丧事,无心作战。侯部下请求快速奇袭。侯说:“不可以,唐天子因高昌国君傲慢,让我执行上天的惩罚。现在赶上人家办丧事,在坟墓上奇袭人家,不是问罪的好方式。”于是击鼓前行,等高昌国作好守城的准备,才砍树填塞护城河,牵引撞车,摧毁城墙。于是攻破外城,俘七千人。进围都城。麴文泰外无援兵,于是投降,高昌平定。侯君集刻石表功,才返回。

侯君集支持太子李承乾谋反

但因此役侯君集部队进攻中抢掠财物、妇女。纪律很坏,在朝廷中引起非议。有人攻击侯君集,但李世民念他的功劳,按下不理。

侯君集自恃有战功。因一点小过被人非议,甚至被纪律部门审查,心中不平。这时太子李承乾有过错,害怕被废。知道侯心有怨恨,因此找人招侯来出主意。问稳住太子位置的方略。侯暗示愿助李承乾一臂一力。又说:“魏王李泰正得势,皇上如果有诏见,不要去。”李承乾都听从了。

侯君集是怎么死的

然而侯君集害怕有人告密,心中不安。李承乾谋反的事终于泄露,牵连侯君集下狱,很快牵出了勋臣侯君集。面对人证、物证,唐太宗确定侯君集参与了李承乾的阴谋。唐太宗希望对他网开一面,群臣都说,“侯君集大逆不道,应该用国法处置他”。唐太宗无法否决众臣的意见,只能与侯君集最后诀别,此时,大唐皇帝泪如雨下,侯君集也泣不成声,血雨腥风中走出的生死战友,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身。

李世民亲自审问侯,说:“我不愿刀笔吏欺辰公侯。”侯君集不知道怎么回答。李世民对群臣说:“侯君集于国家有功劳,我不忍心处置他。为他向大家讨一条命,王公大臣们允许这样吗?”大臣们都说:“侯君集大逆不道,请将他按法律处罚。”

李世民于是说:“与侯公诀别了,从今后,只有看到侯公的遗像了。”因而流泪。于是斩杀了侯,将其家属没入官府。侯临上刑场,面色不变,对监斩官说:“我要造反?只是运气不好,蹉跎成这样罢了。然而我曾为将,攻下两个国家。你可告诉陛下,留一个儿子给我祭祀。”李世民听了,将他妻子及一个儿子流放五岭之外。

一代将星陨落了,结束了他的荣辱一生,也许是他成功得太快?也许是他过于执着?他的不甘,让人动容,而李世民的眼泪,则让人心碎。

标签: 侯君集隋唐英雄

更多文章

  • 唐朝的美容女王——永和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永和公主,唐朝

    娱乐圈的美容女王是大S,她还曾出书分享她的美容秘方,唐朝历史上也有一位美容女王,她不是一般的娱乐圈女子,而是唐肃宗的女儿永和公主。这位永和公主原本应该有一个美好的前程,因为她的生母是唐肃宗李享的韦妃,如果不是受韦家牵连,韦妃在唐肃宗继位后就应该是皇后,那么永和公主就是嫡出的公主,身份前程都是很好的。

  • 唐肃宗之女永和公主简介 永和公主的驸马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永和公主,唐朝公主,

    永和公主是唐肃宗的另一个女儿。她从小就跟和政公主生活在一起,和政公主的母亲去世,便由永和公主的生母韦妃抚养,姐妹俩不是一母所生,但感情很好。和政公主从小就正直精明,很得唐肃宗喜欢。姐姐得了什么赏赐,总要给妹妹也争一份。 和姐姐关心朝政不同,永和公主一心研究美容养颜,并给后世留下了两个护肤的秘方。下嫁

  • 揭秘金城公主是否生育过孩子为何成谜?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金城公主

    金城公主,原本并非唐朝当时皇帝中宗的女儿,然因其性子乖巧知书达理,深得中宗喜爱,故出嫁前便有封号,且在皇宫中的待遇一向与亲生的公主无异。想知道金城公主的故事么?随我一起往下看。金城公主照镜图神龙三年,吐蕃赞普为自己的小王子求亲,特遣使来唐向唐中宗求取聪慧美丽的金城公主为妻,中宗在征询了金城意愿的情况

  • 13岁的大唐金城公主为何嫁给只有7岁的丈夫?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金城公主,大唐

    大唐宗室之女13岁的金城公主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这样的事情会落到她的头上!她被选为出嫁给吐蕃王——当时吐蕃赞普的王后,实现“唐蕃和亲”。如果按照现在的计算方式(周岁),金城公主十足的年龄才12岁,也就是一个孩子,让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肩负着继文成公主数十年之后的政治使命,金城公主她能做好吗?这一天是唐中

  • 松赞干布的贡献 盘点历史上松赞干布的一生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松赞干布,评价

    松赞干布的评价:松赞干布的一生,功绩卓著。他统一了青藏高原,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政权,促进了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将藏族人民引入了团结、繁荣、富强的时代;沟通了与内地唐朝的友好关系,推动了汉藏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为后来西藏正式纳入祖国版图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做出了巨大

  • 松赞干布生平 吐番王朝国王松赞干布的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松赞干布,吐番

    松赞干布:吐蕃王朝第33任赞普,是实际上吐蕃王朝的立国之君。《新唐书》等汉文史籍中名为弃宗弄赞、器宗弄赞、弃苏农赞等。在位期间(629-650年),平定吐蕃内乱,极大扩张了吐蕃王朝的版图,使吐蕃成为青藏高原的强国。有的佛教史籍都十分乐于给他披上一层层神秘的外套,说他是雪域保护神慈悲的象征——观世音菩

  • 松赞干布简介 吐蕃王朝的立国之君松赞干布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松赞干布,唐朝,吐番国君

    松赞干布(617-650年,藏语拼音:SongzainGambo;威利:Srong-btsanSgam-po),吐蕃王朝第33任赞普,是实际上吐蕃王朝的立国之君。《新唐书》等汉文史籍中名为弃宗弄赞、器宗弄赞、弃苏农赞等。在位期间(629-650年),平定吐蕃内乱,极大扩张了吐蕃王朝的版图,使吐蕃成为

  • 为什么一个唐朝公主东阳公主被驸马当妓女,原因何在?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东阳公主,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共生育有35个子女,其中:14子,21女。今天,乐奀要给大家介绍的主人公就是唐太宗最小的女儿--新城公主。新城公主(634-663年),唐太宗第21女,生母长孙皇后(601-636年)。初封衡山公主,后来改封为新城公主。龙朔三年(663年)正月乙亥日,高宗李治下旨,将杀害新城公主的凶

  • 梁令瓒成就有什么 梁令瓒的有什么代表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玄宗,唐朝

    成就梁令瓒在唐玄宗开元九年(公元721年),一行(张遂)受诏改治新历,为此他提出要制造一架可供观测日、月、五星位置的新仪器。率府长史梁令瓒按照一行的观测要求进行设计,并制成木制模型。一行试用满意,就于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改制成铸铜,名为黄道游仪。黄道游仪的结构与李淳风的浑天黄道仪大体一致,也是

  • 梁令瓒生平简介 梁令瓒生平都做过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唐玄宗,吴道子

    生平梁令瓒是唐代著名的天文仪器制造专家。由于中国古代史籍对科学技术的忽视,对梁令瓒的记载相当简略。从新、旧《唐书》的《玄宗本纪》和《历法志》中可以知道,身为蜀人的梁令瓒大约是与僧一行(俗名张遂,公元683-727年)同时代的人,他在天文科技上作出了相当的贡献,尽管记载相当简略,却丝毫无损于梁令瓒的科